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争重 >

第125部分

大争重-第125部分

小说: 大争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战有时是毫无章法的,尤其是胶着之后,刘通看着自己的部队逐渐减少,也只得咬紧牙关坚持了。这个时候,谁能坚持,谁就能获得胜利!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生命在不停地被收割……

    溃败了,匈奴人终于抵挡不住!

    当匈奴人的帅旗沿着河岸往北而去,阵前压力陡然降低的时候,刘通终于舒了一口气。

    突然身前的匈奴人都转身跑了起来。刘通兴奋起来了,追亡逐北,扩大战果的时候到了!

    冲啊!骆铁高喊起来了,张延也高喊着,率军追了过去。

    一路追杀,这时马超如战神一般也过河了,向刘通这边汇聚而来。匈奴人逃命速度超快。刘通却见马超看着自己的部队过河,似乎没有追击的想法。

    “孟起兄,正是追击、扩大战果的良机!”

    “阁下是?”

    “刘通!”

    “见过冠军侯!”马超抱拳行礼,之后看向刘通身后。

    刘通随着他的眼光看去,发现庞德一马当先马背上擒着一个黑甲的汉族将军,来到刘通身边,将马背上的武将扔了下来。

    “郭援已经束手就擒了!”

    “令明兄真乃猛将也!”

    刘通和马超同时称赞道。

第201章 草原新时代() 
地上的郭援如死猪一样躺在地上,也不知道死了没有。

    “令明兄速速派人打扫战场,将人口、财货运走!”

    “得令!”

    马超、庞德根本不顾及刘通在一旁,就开始安排战后工作了。

    “两位将军,左右谷蠡王的部队就在前面,河东还在交战,我们应该追击河西之敌,更应该援助河东之战!”刘通语气总带着愤慨。

    刘通知道匈奴人交战往往会有很多百姓带着牛羊跟随,作为军粮,马超庞德显然是打起了这些的主意。

    “冠军侯,我军已经完成了大将军的任务,西河敌军退去,呼厨泉必陷于围困,此战胜负分明。穷寇莫追,一味追击,徒增伤亡。”马超毋庸置疑地答道。

    “竖子安敢如此!”

    刘通见马超如此顿时怒起,提着苍龙棍指着马超骂道!这厮太可恶,太无礼了!

    马超一听也是火起,拎着长枪就要上前动手,庞德一见,赶紧打马拦住中间。

    “冠军侯也好不命令我西凉军不是,要追,侯爷大可自行追去!”庞德笑嘻嘻,貌似有理地对刘通说道。

    刘通也没有办法,自己人少,打不过他们,就是打得过,在这档口也不是火并的时候。

    “走!”

    刘通打马带着自己的人向北而去,留下了身后一片嘲笑之声。

    刘通忍着怒火,走了一里多地,想着自己还有不到两千人,追河西逃跑的一万多匈奴人显然不现实,便继续往前走了一阵子,冲着河东交战的区域蹚水过河了。

    这时天已经微微发亮,刘通带着前头部队刚刚下水,只见对岸黑压压的匈奴人沿着河岸也开始下水。

    不好,对岸的匈奴人开始冲自己过来了。不对,他们不是冲自己来的,自己这点人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匈奴人应该是开始逃跑了,他们应该看见了河西匈奴人溃败,又看见河西汉军没有追击,认定可以过河了!

    刘通头皮发麻,沿岸几里都是匈奴人下水!自己瞬间就会被吞没。

    “后退,后退!”

    身后是自己的部队,有人再岸上,有人正在下水,陡然后退会造成混乱。无法后退,刘通只得在河中向下游奔去,河中的汉军也跟着跑,河岸的汉军沿着河岸往下游跑。

    刘通好不容易上岸,向马超他们靠拢,远远看马超、庞德发现这个情况,已经列阵严阵以待。

    刘通很是尴尬,刚才对马超发火也不好再去请他们帮忙,便也离他们几百米外停了下来。

    匈奴人看见了这般情况,慌不择路一上岸就往北奔逃起来。这是一个诡异的情形,河西的汉军眼睁睁看着匈奴人过河,而匈奴人却提心吊胆地防止着河西汉军,以为的攻击却迟迟没有出现。

    刘通早已不是只有血气之勇的愣头青,等着河东的汉军过来追击,打算再出击。

    可是通过漫长的等待,却没有发现河东的军队过河!

    匈奴人最终还是脱身了!多么奇葩的事情!刘通失望地看着马超和庞德的军队。心中愤怒不已。

    然而这时出乎自己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身后马蹄的雷鸣突然响起了,马超出兵追击了!

    刘通却更加愤怒!匈奴人已经离开两里多地了!

    马超、庞德从刘通身边经过,在刘通愤怒的凝视之下,潇洒地飞奔而去。

    刘通知道,他们去捡东西去了,他们去做姿态去了!

    天彻底亮了的时候,刘通来到了阎柔的帅帐。

    “大将军,为何不追击?”

    马超不追击可以理解,为何阎柔不追击呢?刘通看见张燕和尹礼等人在帐中,凉茂也走了进来,问道。

    “大河辛苦了,这一仗你们在河西打的很好!”阎柔赞赏道。

    “可是……”

    “可是我们已经擒获了栾提呼厨泉!”张燕哈哈大笑起来。

    刘通本想再说,一听这话就止住了。抓住了匈奴人的单于,阎柔不想增加自己的伤亡也就好理解了。阎柔和他义父刘虞一样,一向主张对少数民族以安抚为主,能不打就不会打的。如今抓住了呼厨泉,即使能全歼匈奴人,他也不会这么干了。

    刘通还有一个想法让自己心情迅速平复了下来。历史上也就是这个时候左右,马超带兵打败了呼厨泉和高干、郭援等人,郭援甚至被庞德斩杀,高干和呼厨泉投降了。

    之后曹操晋魏王,势力大涨,都邺城,他的声名传到北方,匈奴人都很是仰慕他,于是呼厨泉来邺城拜贺曹操。曹操为了削弱势力,将栾提呼厨泉留在了邺城,用上宾之礼对待他,让他的右贤王去卑回去帮他管理南匈奴各部,曹操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选尊者为帅,别令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

    后令左部居太原兹氏县(今山西汾阳东南),右部居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东南)、南部居蒲子县(今山西省隰县)、北部居新兴县(今山西省忻县)、中部居大陵县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东北)。匈奴部落组织虽然名义上还被继续保存着,但权力却已全部落入曹魏政权的手中,单于只是徒有虚名的称号,南匈奴政权灭亡。

    刘通知道刘宽肯定了解这段历史,说不定已经将相关策略告知了阎柔,即使没有告诉阎柔,以阎柔对北方草原部落的了解,也会向刘宽提出类似的政策。因为这些年他对其他部族就是这样处理的。

    刘通知道,和匈奴人的战争基本上快要结束了。

    战后马超得到了阎柔的赞赏,阎柔还上奏为马超请功,只有刘通对马超很是不满。毕竟阎柔部追击是有自己通盘考量的,而马超不追击,完全是私心,完全是不顾大局的举动,因为当时他并不知道呼厨泉被擒获了,也不知道阎柔的打算!

    刘通跟阎柔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阎柔说道:“西凉军能参战就不错了,只要他不捣乱,能在大局上听从号令就可以了。至于一些私心,一些财货就不要计较了。”

    刘通想想也是,何必要求别人和自己一般想法,跟自己步调一致呢。

    不过刘通在想,历史上曹操担任丞相时,曾想招揽马超入朝为官,但马超没有前去赴任。讨伐郭媛后曹操借汉献帝诏拜封马超为徐州刺史,但马超依旧没去赴任。曹操改封马超为谏议大夫,徐州刺史的位置朝廷给了臧霸。这次刘宽会不会也任命马超西凉之外的职务,马超还会不会拒绝上任呢?估计马超还是不会上任,因为他深知,自己不能离开西凉这个老巢,否则就成立缺了牙齿的老虎,没有翅膀的雄鹰。

    要真的来中原赴任了,不要刘宽收拾你,就我刘通就要处置你这混蛋!

    大军开拔之际,刘通还了解到了一些情况,首先是庞德太猛,擒获郭援的时候,因为夹住他用力太大,扔在马背的时候就已经断气了。

    另一个就是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虽然跑了,但匈奴的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了右大将跑了,其他紧跟呼厨泉的将领都被抓获了,千夫长也被抓了好几个。

    各有所求,马超带着他们的战利品,和羌氐的骑兵满载而归了。马超不但得到了自己缴获的物资和人口,还由阎柔分给了他大量的物资。

    至于阎柔,他并不看重物资,他看重的是经过这一战已基本解决了他最头痛的匈奴人的问题,经过这些年,自己在草原苦心经营,应该说草原已经进入了刘宽所期待的新时代了。

    如果彻底解决匈奴人的问题,那么,不出意外的话,草原就平定了,少数部族的反叛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以后只要稳住匈奴和几个大点的鲜卑部落就问题不大了。

    只要实行好《民族法》,再经过和平而稳定的几十年,按刘宽的策略,经过大融合和同化,应该能解决这个千年难题了。一切在好的方面发展,但有个前提,就是中原不要再出现大混战,只要北方稳固,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草原政权的雏形就要形成了,新时代的曙光已经透过了云层。

第202章 蔡文姬() 
得胜而归总是愉快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大军一路顺遂朝着盛乐而回。

    “大河,依你之见,丞相会如何处置呼厨泉啊?”阎柔似是询问似是考较。

    “三叔,自祖父以来,我们的政策对少数民族是一视同仁,以怀柔安抚为主,父亲自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法律、政策。你不也是这样做的吗?”刘通说着指着前方的马车说道。

    前方,呼厨泉以下,几十个首领和将领分批坐着马车,这显然不是俘虏的待遇。阎柔没有把他们当成战俘对待,倒像是招待客人一般,无论是行路还是饮食都是照顾有加的。

    阎柔笑道:“我问你的是丞相将如何处置他们?”

    “嗯,我估计还是会优待他们,就我个人意见,应该将呼厨泉留在洛阳,以上宾之礼对待他,封他个国公、侯爷之类爵位的,为他建筑府邸,购买美姬、配置佣仆,让他享尽荣华富贵。至于他的部属嘛,应该以右贤王去卑为尊,派汉族官员去协助管理。部众应分成几部,将他们迁往不同的地方定居,匈奴人也仰慕我大汉的富庶,让他们过上同样的日子,时间一长,这个隐患就消除了。”

    “嗯,大河还真是从来没有让为叔失望过啊!”

    又行了多日,远远看见了一个城郭,刘通这一路几乎没有见到城市,便仔细打量了起来。盛乐远看不似中原的城市大体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而是一个多边形。

    阎柔看见刘通惊奇的表情,说道:“大河,这盛乐依地形而成,为五边形,原来东西宽3里,南北长5里,后来丞相说盛乐要成为草原重镇,我们又进行了扩建,如今东西宽八里,南北长十二里,形成了内外城的格局。”

    “三叔您的府衙和宅邸在哪里?”

    “城中有大煤山一座,南街正对大煤山,南街西边有一台基,称为小煤山,府衙和我的宅邸都在南街小煤山附近。今日看见你到来,你婶婶肯定乐坏了。”

    “是啊,我也很想婶婶和弟弟妹妹们了!”

    阎柔是中平六年和公孙度之女公孙秧结婚的,刘通当年也七岁了,记得阎柔和毋丘俭是一起举办婚礼的,当时自己还各种高兴和胡闹来着。

    “我的战报已经快马发往洛阳了,也给母亲和二哥去了家书,提到了想让你们在盛乐多住些日子。”

    刘通听着好笑,阎柔这是说给刘宽去了两份东西,一份是公文,就是战报,一份是家书。谈工作称呼刘宽为丞相,而提到家书的时候却称二哥了。

    “好的,我的镇军大将军三叔。我也想多在草原玩玩呢。”

    “臭小子!”

    阎柔喷了刘通一口,打马向城门走去。南城外人山人海,官员列队和百姓们正兴高采烈迎接着大军凯旋而来。

    刘通发现了一个明显不一样的景象,百姓一看就能看出,发饰、衣服各异,明显是不同民族的,而官员虽然都是汉朝官服,但从面相和官帽垂下来的发饰可以看出,也有不少是少数民族的。

    盛乐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

    进城后,刘通东张西望,外城是石砖结构,而内城则是土筑为主。街道也是商铺林立,很是繁华,只是街边的行人让刘通知道,这是塞外之城,不然还真和中原区别不大。

    阎柔直接去了府衙,毕竟好多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