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战国之赵氏春秋 >

第136部分

战国之赵氏春秋-第136部分

小说: 战国之赵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听到乐乘的禀明之言后,马服君却是越发的觉得,自己眼前间的一副欲要捕捉自己的天网已是渐显端倪,似是马上就要浮出水面了!

    赵奢就看视着乐乘问道:“细作怎不详细探明?如此讯息,有之何用?”

    听到赵奢的斥言,乐乘忙的解释来道:“将军,你是有所不知!自是上次阏与一战后,秦军就极为的重视细作之功!因此,细作是极难的混入秦军行伍之中,而且秦国刑法严峻,连坐制度使得我赵国间的细作更是难有作为了!”

    听闻到此,赵奢不免的间有些遗憾来了!他只得是意兴珊阑的说道:“哎,当还是要好生的探询下,何不从着他们的食灶之间,一探究竟?”

    一日三餐,人皆尽焉!从这方面入手,岂能不探得出个大概?虽之前有过齐国孙膑的增兵减灶之计!但那也只能是短时间可行,长时过往,怎可能行?

    而秦国自是略赵国城池,一过去着数日了!今当是要以此而探了……

    不过,马服君在这话说及之后,就问着乐乘道:“乐乘,若是细作所说为真!你觉得秦军此番所为,究竟是要为何了?”

    乐乘看视着面前的图纸,细思须臾才开口着道:“将军,蒙骜分兵二路,一路榆次,一路晋阳!此处疑云漫步,那定是要兵指晋阳了!”

    “晋阳?”赵奢在听及到他的话音后,眼神就一直的看视着那座以城池坚固而闻名的赵国先都来!赵奢的手不停间的捣着图纸之上,刚才脑海中的一灵光般的闪念,此时却是愈发间的清晰来了!

    若是攻得榆次,秦军能得到什么?反之,若是秦军一举夺得晋阳,他又能得到什么?若是他为秦将,他将又是要怎样来攻呢?

    赵奢的脑海间一直的,就是在思量着这些来的!就此这般的过了一会儿的时间后,赵奢突然间的大喝一声道:“哈,这蒙骜当真是端的好主意来了……”

    乐乘一脸间的疑惑,当真是不知着马服君突然的大声说来,究竟是何意?因此,乐乘出言请道:“将军,可是看出了什么来?”

    马服君只是指着图纸上的晋阳道:“乐乘,你且来看。蒙骜敢以榆次为诱,必是打做了攻下晋阳的准备来的!若是晋阳有失,则我赵国国都尽皆的落眼于秦军眼中,贼子当时端的好主意来!”

    乐乘一听着,敌方似是要做的这般主意,当真是心间凉了半截来!真没能够想到,秦军此番竟是有这般的胆大来了!

    此时之间,各地之间的联系均是靠着细作信使为传!乐乘他们太想的理所当然来了,因此,此番看来才是后知后觉!

    乐乘就此而问话着道:“将军,可是要直接间的奔赴晋阳而去?”

    赵奢听及之后,并未出言而拒着道:“勿慌,在详尽得知各方间讯息,谋定而后动,是为善焉!天亮间后,你且是先行间的引领一队劲骑,先行试探而攻……”

    虽为着试探之战,但乐乘仍是热血沸腾的领命道:“诺,将军!”

    说话之间,乐乘就要下去吩咐士卒,准备行动!赵奢却是告诫着道:“乐乘,榆次附近多山野丘陵,此番前去,可是要小心应对!”

    没有马鞍相助的骑兵,是难以展开大规模冲刺作战的!熟知骑兵作战的赵奢自是提醒着乐乘来的!

    乐乘听及之后,自是脸带着几分晓然之色!匆忙忙的起身退下,是要为着做着一番充足准备,一鼓作气,逐敌败退而去……

    帐内留下的赵奢,则是不由得的自语声道:“不知着,邯郸那边,使臣召禺可曾齐王谈妥来的,出兵以救……”

    ……

    赵奢心中所担忧之事,此刻间正被着赵国的朝堂重臣绞脑所思!张潇陪着他们一同的走至太后的宫殿之外,本想着太后会屈服于众臣间的威力,但谁也未曾料及到的是,太后那边反倒是越挫越勇,竟是义正言辞的厉声而指劝谏的大臣!

    声色俱厉之下,这些大臣自己没能够劝谏的了太后!反倒是差点的被着太后给洗脑了,张潇见到于此,当真是无奈至极!

    又是一波大臣间从着太后殿内走出,看着他们脸上无神的光彩,张潇已是知晓此番定是不顺!果不其然的,这波大臣一下来,就对着赵王施礼着道:“王上,臣等负了王上的期许之情,臣等之罪……”

    张潇也未曾多言,只是挥着手让着他们退了下去!几次间的,都劝谏不成,张潇就扫视着众臣间来:莫不是真的只须他出面才行?

    熟悉历史的张潇,只是知晓着这番历史的走向,此时,他已是忍不住的要高声而呼来:左师触龙何在?

    而说那时迟,却又是偏偏正好,正在着张潇满脸焦灼之际,一声熟悉的声响却是从着群臣后面传来……

第二百八十九章 触龙说太后

    “王上,老臣愿再为王上一试!”一语声出,不由得让着前面间的众臣侧目看来!究竟是谁,竟敢说出这般大胆的话来?

    难不成前面碰壁的几人,还当不得你的前车之鉴?张潇面前围绕间的众臣,缓缓的闪出一条细缝间来,让着说话之人能够走上前去!

    当说话之人缓立走过,看着他的脸庞,均不由得的生出一副了然之色来!原来竟是左师触龙前来觐见来了。敢说此这般话来的,除了他,怕也是没谁了吧!

    张潇见着左师触龙缓步走来,不由得立马间的上前接着,惊声着道:“竟是惊动着左师前来,左师身体有恙,当是要好生歇息,怎会来此?”

    人老辈高,但左师也是不敢失了礼数来!立马间的对着张潇一拜见面礼后道:“王上,老臣在家听闻,齐要以长安君为质!群臣劝谏不得,因此,老臣前来,愿为一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触龙的话已是到这种地步来,张潇岂能不同意?况且,在原本的历史中,就是触龙说动赵太后的!

    因此,张潇立马间的扶起着触龙起身来道:“左师,此番之重任,就交由左师了!”

    能得着王上的这一推心之言,触龙立马的起身赶往太后的寝殿之内!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什么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死亦不惧,何惧辱面乎?

    走立进去的左师触龙,两腿微颤颤的步行着!赵太后本想着,又来一批博言善辩之士,怎么也是不会想到,竟是让着左师触龙来了!

    左师触龙,为人耿直,一直的为着先王多出谏言!威太后自是对他多有钦佩,但此时护犊情深的她,怎么可能还如往前般的给他好脸色来?

    威太后一脸间的怒容,触龙刚对她跪拜礼罢,尚未出声谏言。就被着她一言间道:“左师,老妇早有所言,敢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必唾其面。若左师是为此谏言,就请直退,莫真让老妇从其口中之言了!”

    触龙听到太后的话后,并不以为意,反倒是起身来慢步间的走向太后!到了她跟前请罪说:“老臣脚有疾病,已经丧失了快跑的能力,好久没能前来谒见了,私下里原谅自己,可是怕太后玉体偶有欠安,所以今日前来,只为看望太后。”

    威太后一听是来看望自己来的,语气就有些缓和间道:“哎,左师不能快跑。可老妇吾如今行动尽是要靠恃辇而行。想来,不是更为其痛?”

    触龙一听着太后感同身受的话来,就忙的继续着道:“太后,每日间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太后:“就靠喝点粥罢了。”

    触龙:“老臣现在胃口很不好,就自己坚持着步行,每天走三四里,稍为增进一点食欲,对身体也能多有裨益。”

    太后听着触龙的几句话都是聊着日常琐碎之事,脸色比着进来之时,顿时平缓了许多。至此,她才是浅笑着回道:“咦,左师之策,老妇恐不能为也啊!”

    而见到威太后上钩,左师触龙立马间的话锋一转的说来:“太后,老臣的劣子舒祺,时年最少,难成其才。今臣年纪已大,私下甚为怜爱于他。望太后能依臣之所请,能遣他到宫廷卫队中,以卫王宫。此臣之冒死之进言尔。”

    威太后一听到左师的话这般严重,就忙的开着口来道:“左师请言,老妇岂有不许之礼?舒祺今年几何了?”

    触龙一听着此事有戏,忙的回声说:“年已十五。虽为年幼,万望太后能好生教管!”

    太后一听到如此的年幼,就不由得暗叹左师狠心道:“左师当真爱怜幼子舒祺?”

    触龙:“不敢瞒太后,触龙怜爱幼子舒祺,甚于他母亲的疼爱。”

    头一次听说这话,威太后不免得笑声着道:“左师谬也!世人皆知:妇人皆是甚爱其幼子,而左师之言,却未曾闻也!”

    你没听过这话就对了,要是听过了,还怎么继续接下来的谈话?触龙一听着太后的口中之言,自知着这此间是个机会来的,他马上的回道:“太后,以老臣看来!太后爱于燕后,甚于长安君也。”触龙口中的燕后,乃是威太后的女儿!早在她及笄之年,就以联姻的方式,嫁给了此时的燕王!

    一听到触龙说自己不疼爱幼子,那她还怎会几番驳斥来谏之人?因此,威太后立马间的反驳着道:“左师又错矣!此必怜爱长安君为甚也。”

    左师立马间的继续问道:“父母之爱子,则必为其所虑甚远矣!当年,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是想到她要远去,不忍分离,哀伤久矣。送走以后,太后并不是不想念她,但凡祭祀之时,太后定是要为她祈祷!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代代相继在燕国为王吗?

    威太后倒也不隐瞒着说:“然也!”

    话道这里,已是言及的差不多来!威太后此时已是按着左师的思路在走,触龙立马的又问道:“今三世以前,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王位的吗?”

    宗法制度之下,是有严格间区分“大宗”、“小宗”关系的。就以王位相传来说,每世王上都是要有嫡长子继承父位而为第二代王上,奉戴始祖,是为“大宗”。其同母弟与庶兄弟封为诸侯,是为“小宗”。每世的诸侯也是由嫡长子继父位为第二代诸侯的,奉始祖为“大宗”。他的诸弟封为卿大夫,是为“小宗”。以此间传!

    因此,但凡为小宗者,就已然失去了承继王位的资格权利!而熟知于此的威太后,在听到触龙的话后就回言着道:“老妇未曾听过!且莫说是赵国,其他诸侯国间也是亦然!但凡敢以乱者,必乱其国也……”

第二百九十章 质子使齐

    胆敢以小宗之身份,谋以继承王位者,必然使得政权无名!致使着整个国内都要陷入小宗与大宗的争乱之中!

    前车之鉴,今人思之!“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就是陷于小宗与大宗之乱中,最后落得个“晋无公族”,使得“六卿为政”,一方大国轰然塌陷,不由得使人唏嘘哀哉啊!

    而赵国就是出自于晋国,威太后自是深知着其中之理的!所以,在着左师之话刚完,就立马间的出言驳斥他来!

    触龙听到太后的斥责之言后,并不以为意!他继续间的出声问语道:“太后!此前之言,皆乃为: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也。难道是君王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地位高人一等却没什么功绩,俸禄特别优厚却未尝有所操劳,而金玉珠宝却拥有很多。

    今太后尊长安君之位,富裕肥沃的地方封给他,又赐予他大量珍宝,却不曾想到目前使他对国家做出功绩。他日,一旦太后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自认太后为长安君所虑得太短浅了,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也!”

    左师的这番话一语言出,不由得使着面前间的威太后思虑甚久!吾能为你一时之间挡风遮雨,但怎能为你遮挡一世?难道真如左师言之一般的,自己考虑的太为片面了?威太后不由得的思虑起来!

    而面前的左师触龙,此时间却是知趣般的静默不语!话语说道这种程度上来了,若太后还是未能答应下来,那太后可真“糊涂”矣!

    不过,威太后也仅仅只是思索了一会儿!就忙的起身对着触龙一拜着道:“幸得左师谏言,老妇恍然大悟!幼子长安君之事,但凭左师为遣!”

    威太后的表态,让着触龙立马间的拜声道:“太后明也……”

    ……

    ……

    进去甚久的左师触龙,不由得让着外面之人等待的都有些不耐烦了!就连着张潇都在心间默默想道:莫不是自己直接的将着原有的一些历史给改变了?就连着左师触龙谏太后之事,也要给改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