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战国之赵氏春秋 >

第15部分

战国之赵氏春秋-第15部分

小说: 战国之赵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道:“爹,回去吧,他已走远了!”

    说着,一只手牵着蔺相如的手,形影相随的走进府邸!

    坐在马车上,张潇突然想到了在齐国临淄时所说的马鞍马蹬的事,就问到卫贾:“你可知邯郸城内可有好的铁匠工坊?”

    卫贾也不知太子问此干嘛,头也不回的说道:“卓家,他们的铁器工坊在邯郸可是数一数二的!”

    卫贾一提起卓家,张潇突然想到了临淄的卓千雅,也不知她怎么样了,想起与她和悠悠在一起的那几天,应当说是最轻松的几天吧!

    “阿嚏”的一声,卓千雅坐在门庭前看天间云卷云舒,悠悠手里拿着毛质上佳的貂皮披在卓千雅身上,关切道:“姐姐小心着凉了。”

    卓千雅看着悠悠,带着悠悠来临淄一趟,变得懂事多了。拉着她的手道:“这几天辛苦你了,明天就要回邯郸去了……”

    悠悠轻抚额头,摇头的示意着不累,卓千雅看她欲言又止就问到:“你想问什么就问吧,我会不知道你的小心思?”

    悠悠只是微吐舌头,轻声问道:“姐姐,不等他了吗?”

    卓千雅看了这满是留着这个人回忆的城市,她没有所有人想象的那么坚强,语气略带哭腔的说道:“有缘自会相会,无缘空等百年……”

第三十章 闲情

    张潇失神的片刻,卫贾也不敢打扰,马蹄“哒哒”声在街道上响起,在走近太子宫门口时张潇对着卫贾说道:“明日备好马车,跟随我去铁器铺……”

    竹婷端着熬好的药,松楚客猛吸一口气,一口就将药喝下,口吐出几块药渣,一边用手呼扇示意药太苦了。

    竹婷看到松楚客这个模样,不免失声笑道:“勇冠三军的二哥,若是让旁人看去竟然害怕吃药,当真是震惊世人!”听到竹婷如此说道,松楚客也有一番羞色,忙扯开话题道:“公子呢?”

    松楚客问到姬宁,竹婷做势“嘘”声道:“齐国要与赵国结盟,公子为此这几天都在书房未曾出来,你伤还没有好,安心养伤吧,二哥!”

    说完之后,竹婷仿佛还有什么事情要做,就把药碗端下去房门关住,松楚客看了眼房间道:“哎,真是没用,竟然在公子最需要的时候没帮上公子的忙……”

    竹婷将药碗放下,盛碗粥往姬宁的书房端起,刚走到书房门口,就见王颜卿在门口凝视自家公子,王颜卿看到竹婷,一边做手势“嘘”声,一边又让竹婷到她的身旁。

    竹婷早已对此见怪不怪,近前把米粥递给王颜卿道:“小姐,有事尽管吩咐!”

    王颜卿道很怕人知道似得,吞吞吐吐的就是不说什么,早就熟知王家小姐脾气的竹婷,也不说什么就退了下去。

    他们兄妹三人,小时候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自松楚客受伤,一直是竹婷静心照料着,看到王颜卿照料着自家公子,竹婷忙着到厨房为松楚客端来粥饭,轻敲几声门叩,里面也不曾听到一点动静,还以为发生了什么,竹婷就打开房门,只见里面空无一人,松楚客经常佩戴的长剑也了无踪影,竹婷慌忙的查看,只见在床榻处用着一根竹简简简单单的写着:已走,勿念!

    竹婷一看到,就口呼自己“多嘴”。拿着竹简就去寻找自家公子去了……

    王颜卿端着米粥进来,放在姬宁的书桌上,轻舀一勺吹了口要给姬宁喂下,姬宁正在心烦齐赵即将联盟,那么他复国将何时是头,轻皱眉头道:“放下吧,一会表哥自己会食用的!”

    王颜卿几日未见表哥,见到今日正好有此机会,就再次要喂姬宁,姬宁几次拒绝未果,一手力道控制不急直接将粥碗从王颜卿手里撞翻倒地,王颜卿见此一声叹息,她的一声叹息放在平时便如魔咒一般勾了男子之魂,如今自怨自艾道:“表哥,若是嫌表妹烦的话,表妹少来就是了……”一句话未说完,竟一脸梨花带雨状,惹人心怜!

    姬宁那出手帕,准备擦拭她的眼泪,竹婷就急匆匆的推开门,进门就见公子要擦试王颜卿的泪角,姬宁一看竹婷来到,原本准备擦试直接将手帕递给王颜卿,关切问道:“怎么了,如此慌忙的跑来!”

    竹婷就把自己刚才与松楚客的一番话讲给姬宁,边说还边自己埋怨道:“都怪我,二哥问什么我就答什么,忘了他的倔脾气……”

    听到竹婷如此说道,姬宁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没事的,楚客的武功当今天下鲜有敌手,我现在寄书一封,让竹大哥即刻赶程去邯郸,以防万一!”

    姬宁一看到王颜卿仍在此,便安慰的说道:“表妹,表哥这几天真是忙的厉害,有空了,表哥在领你出去……”说着,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看着王颜卿,王颜卿看到表哥这里却是如此,嫣然一笑道:“那表哥可得记得啊!”

    说完看了这里一眼,就弯身拾起打碎的粥碗,竹婷也要帮忙,王颜卿温柔一笑道:“你帮我表哥吧,我自己能来……”

    走进太子宫内,张潇就把身上的皮袍交给卫贾,卫贾领着到太子宫的正殿。川下枫林一役,太子舍人除卫贾外损失殆尽,所以卫贾现在承担着以前舍人们承担的一切,太子宫内的奴仆也是刚刚从王宫内遴选而来,也不知是王后故意还是些许情况,一晚上吃饭,张潇看着太子宫内的几个女宫,要么年老色衰,要么真是登不得大雅之堂。

    张潇但也不是色急如此,纯粹是秀色可餐,增添食欲!

    这一顿饭吃的是张潇空腹觉饱,吃到一半就让众女官纷纷退下,张潇怕她们再晚退下一会,就直接自己吐了出来。

    “来,爹爹,尝尝女儿做的菜!”与此同时,蔺相如家三人相做,霍成君时不时的给自己的养父养母添饭添菜,蔺相如一直看着霍成君,仿佛等待着霍成君开口一样,直到蔺相如夫人再三的碰他的手臂,他还不悦的说道:“说好了,今晚让她自己开口问的!”

    蔺相如夫人看了眼说道:“你要是再不说,今晚女儿可是要把我这养母吃趴在这里啦!”

    听到自己养母如此说道,“呀”的一声,忙给自己养母斟茶水,轻拍着她的后背,紧切的问道:“娘,你怎么样?”

    蔺相如看了眼自己夫人面前的菜食堆叠如山,感叹道:女孩外向啊!

    刚安抚下自己干娘,就见到蔺相如擦嘴准备离去,霍成君忙把茶水端到蔺相如面前,蔺相如看了眼,似有些不确定道:“太子今日来临,与他谈话,口齿伶俐,思路敏捷,与往日相比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个人!”霍成君关心的问道:“听闻说太子对以前事都忘记了?”

    蔺相如对道:“是这么听说的,但今日谈话也没能仔细的感出。太子今日才返回宫内,若想知具体的事情仍得静待……”

    听到自己养父如此说道,霍成君轻声“哦”了一声,蔺相如深知当年之事,安慰道:“别想那么多了,当年的事情又不是你的错,不过如果要是太子真的对以往事情不记得了,倒也是一件好事啊……”

    听到养父如此安慰自己,霍成君微微一笑,轻点这头……

第三十一章 曲高和寡

    张潇艰难的将着一顿晚饭用完,时间尚早,若在后世,他肯定是要去书房,但在这里,他可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拥有者后世记忆的他却对着本来的忘却完全,最让他头疼的是目前对于识文断字……

    今日,在朝堂之内就险些被发现了他这“欺世盗名”,张潇看着太子宫内女官正在收拾餐食,蓦然想到下午回来时说起的马鞍马镫,就起身来呼卫贾道:“走,随我去书房。”

    卫贾一听太子吩咐,放下手中的活立马前面指引着走进书房,推开门来,灰尘扬天而起,卫贾见此嘿嘿一笑解释道:“太子出去的几天这里就没怎么收拾……”

    真不愧是太子舍人,马屁功夫真是一流,张潇看书房的样子,蜘蛛网林立,几步不远处的书桌上满满的都是灰尘,看样子像是房顶的尘土落下了的,这样子怕是许久没有人来过了吧。

    张潇用手挥了两下,用手擤鼻道;“去找人收拾下,一会有用。”

    王后轻轻的为赵王舒缓着肩膀,处理一天政事此刻就想安静的躺在这里,享受着惬意。王后用手轻轻的抓着赵王的头皮,力道刚刚好,多一份力道则重,少一分则为无用之功。

    王后一边为赵王放松身体,用眼神示意宫人们退下,直到听到门声闭合的声音传来,王后才在赵王耳旁轻声问道:“王上,你可在思考王儿的事情?”

    赵王换了下躺下的姿势,侧脸在王后的腿上,不愿谈此的说道:“他有什么事?”

    王后手势不变,凑身在赵王耳边说道:“上次太子未出宫前就说道要为他选妃,后来太子被人追杀,此事就没有再提,如今太子回来……”

    听到王后说道这事,赵王紧闭的双眸睁开,选择太子妃轻的说是为王儿择一门亲事,重了就是未来的一国之母,当初择立太子妃还有一重就是选择品性端良的辅佐太子去节俭勤政。

    赵王也没有立马起身,仍旧是趟哪里看着王后道:“你心中可有人选?”

    此刻所说的择太子妃,其实也就是从赵王手下的大臣中择女。门当户对,当时如此。

    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在一个家族一代一代沿袭或演化下来的,即便周围的环境有变化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两个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对现实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会有共同的快乐,才会保持更长久的彼此欣赏,也才会让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王后其实极其的想推荐自己族内的女子,但她也深只太子生性顽劣,不甚爱学,如此这般族内女子怕是无人可选,就轻声的问道:“你看霍成君可行?”

    赵王听到后,思索的问道:“可是琴指宋玉《阳春白雪》的霍成君?”

    一听到赵王如此说道,王后雀跃欲试道:“王上也知她?”

    赵王听到王后如此问道,坐起身来,舒展下了肩膀说道:“宋玉答楚王问时,宋玉说,有歌者居住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时,国中喝唱的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喝唱的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喝唱的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喝唱的不过三二数人而已。宋玉初次是为自己辩解,但当时霍成君尚在楚地,次日就引琴登门而入……”

    赵王讲的王后忘记了捶背,赵王看了眼示意继续,娓娓而谈:霍成君初弹吟唱《下里巴人》,蜂蝶成向,再弹吟唱《阳阿薤露》时,郢都楚人万人空巷,最后吟唱《阳春白雪》时,听闻所弹之出:郢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同韩娥在世般……

    如此谈完,赵王仍略带向往的说道:“当真想看看如此奇女子啊!”

    听到赵王如此夸赞,甚至神交久亦,王后浅然一笑道:“王上,你却不知他是蔺卿的养女吧!”

    听到王后说她是蔺相如的养女,赵王若有所思道:“我怎么说当初问时,蔺相如避而不谈,那个老狐狸!”

    宫女们慌慌忙忙的到此收拾,张潇也跟着扯着屋内绵延不绝的网丝,宫女们还准备抹涮书柜,张潇制止道:“天色已晚,你们明日再对这里进行洗涮吧,退下吧!”

    一番清理,张潇还是用手帕清理下座椅,大气的对卫贾道:“给我笔墨伺候。”

    卫贾听得“啊”的一声,从书房立面处寻找,磕撞的声音此起彼伏,从里面的灰尘扑面而起,书房里面如同仙境一般。

    须臾,卫贾手里面拿着丝做的绢布,分签,墨水。张潇摸着分签,跟后世的毛笔极其相似,但是笔毛较硬,张潇看了眼就让卫贾放下。

    战国时期的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的,书写速度很慢。那种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

    张潇摊开丝绢,想着马鞍马镫的样子,刚准备提笔下画,却是分签蘸墨太多直接下滴,一块上好的绢布就这样毁了,张潇想着废物利用的原则,就在旁边继续画着,绢布虽然书写不错,但就是作画仍稍逊一筹,当张潇画做完时,回过头来看,画的是什么竟然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卫贾指了下太子的脸,张潇用手试图擦掉,却没注意到刚才作画自己手上蘸的全是墨水,这一下上去真是成了“黑人”了!

    卫贾看到张潇用手擦脸,还未说话提醒,就见他一手擦上,现在只得小声提醒道:“殿下,你的脸……”

    张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