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战国之赵氏春秋 >

第43部分

战国之赵氏春秋-第43部分

小说: 战国之赵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潇紧赶慢赶还倒是先去赵王到达殿内,就此立在平原君身旁,平原君脸色岑白的站立在朝堂上,他的脸色倒是与身上的喜庆红色形成了对比!

    张潇寒暄的问道:“王叔,这是怎么了,脸色如此苍白?”

    听到张潇的问话,平原君脸色一红,打哈哈的说道:“近几日来,没有休息好罢了是!”

    张潇这才近前问道:“王叔,朝堂上如此隆盛,是有何事?”

    赵胜听后震惊道:“你不知道今天的祭天大典吗?”张潇这才缓过神来,祭天的一些形式礼仪,触龙给的竹简他倒是还看了一些,倒是不会如瞎猫般乱撞!

    正在此时,贤搀扶着赵王步入大家的视野内……

第九十章 敬天法祖

    赵王接受着众臣的朝拜,也对着众臣作了揖礼,然后就从王座上走了下来,祭天仪式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而祭祀的地点一般都是在郊外!

    华夏民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华夏先民眼中,天地哺育众生,是最高的神。天的人格化称呼是“昊天上帝”(亦有称“皇天上帝”,与之相对的地即为“后土”)。祭天仪式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历代王朝都由天子来亲自主持祭天仪式!

    下面的张潇见到自己父王走了下来,就近身上前,搀扶着自己父王,后面平原君与蔺相如紧随着!

    从政事殿出来,张潇扶着赵王进入马车内,队伍浩浩荡荡的前往邯郸城郊的祭天坛。

    邯郸城中主要的街道倒是有着赵兵把守着,不让游人士子随意的进出,以防惊了马匹,张潇直接骑着马跟在赵王的马车旁!

    醉春楼内,卓千雅处理完所有的事情后,就趴在窗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外面的礼乐声越来越近,卓千雅伸出头来,街坊四周传言,此次是太子跟随赵王祭天,此事的意义非同寻常!

    前面的礼乐队已然走过,卓千雅正准备瞻仰太子的风采,突然烟姐拍着她道:“大小姐,胡管家将当铺的账簿返还过来说是让大小姐在看一遍,应该是没有出错的地方的!”

    卓千雅听后,忙的拿过来看到,几下就算了出来,卓千雅也是拉着烟姐到窗前道:“他们说此次太子也跟着呢?”

    烟姐听后,看了过来,头直接伸出窗外,然后看着已然走过去的道:“哎,太子已然过去了!”烟姐在醉春楼内的时间,怕是不短,对于祭祀的礼服服饰倒是异常明白,只是看着离去太子的身影异常熟悉,却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是谁来了!

    从王宫的西城出发前往邯郸城郊的祭天坛,一路经过邯郸的主要街道,赵王端坐在车内,听到外面连延不绝的叫卖声与喝叫声,笑着道:“邯郸城内道是繁华!”

    平原君是赵王特意让跟随在车内的,赵胜立马跟声道:“一切全赖王兄的治理!”

    赵王梳理下头上的冠饰,依据周代的帝王礼服,由衮、冕、黻、带、裳、幅、舄、衡等服饰组成。衮,是绘制上或刺绣有各种图案的彩色上衣。冕,是帝王戴的顶上有平版的冠帽。黻,又叫蔽膝,是腹前悬挂的长方形织物。带,指用皮革制作或丝线编织的腰带。裳,是下身穿的长裙。幅,又叫邪幅是缠在腿上的布带。舄,是金线和红线编织的厚底鞋。衡,是用来固定冠冕的头饰。

    赵胜看了眼骑马的太子丹道:“太子,今日到是精神抖擞!”赵王闭着眼道:“多是孩童玩闹之性,怕是一会就不会如此了。”赵王每年都会到郊外进行祭祀,礼仪的繁琐确实是让人忍受不住!

    祭天坛是在东城的城外,张潇是紧跟着司寇左睿一同下马,祭天坛此时的祭坛内摆满了祭祀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坛一般为圆形,所以称为“圜丘”,寓意天圆地方。

    张潇扫视了一眼,就立马到赵王车前,准备扶着赵王下马。赵王看了眼四周,才从马车上下来,贤立马拿过来两块形状狭长而锐上,略似剑叶的玉质手板,赵王看来眼,手臂张开,贤立马将大圭插在腰间,将一块小的递给张潇。

    张潇也学着贤的样子,大圭插在自己的腰间!贤将一块雕刻着四镇之山的雕饰玉制礼器,长约有一尺有二递给赵王。张潇这才看出来,是触龙给的竹简中言及的镇圭,天子手持的玉器,取意安定四方!

    张潇与赵王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乐声大噪,祭天活动要奏《黄钟》、歌《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一律。按古代纳音之法,六律之间,亦有阴阳,其属于阳纪者,谓之“阳律”,反之亦然!

    一段嘈杂声过,张潇洒看到那旁礼乐队跪拜下来,双手摊地,口语中振振有词,张潇只能记得最后是报知上天降临享祭。

    紧接着,司寇左睿牵着献给上天的牲畜将他交给赵王,由赵王牵着祭祀的牺牲,走到祭坛旁交给手下,准备宰杀!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称之为“牺牲”,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在宰杀牺牲的这段时间内,张潇就倾立于赵王身旁,冬日的冷风吹拂在脸上,真是生冷的疼啊,张潇忍不住的“嘶”出声来,那旁的赵王立马在前面说道:“不记得触龙之言了?”

    赵王这一句话说的,张潇只得咬牙坚持,须臾间,左睿手持着火把过来,张潇搀着赵王走近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赵王的火把一下扔过去,“轰”的一声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冲天的烟气熊熊燃烧就使上天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祀”。

    这之后,祭祀的仪式这才真正开始,这时圜丘上出现着一群由活人扮演的“尸”,他们端坐于台前,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

    这些由活人扮饰的“尸”,是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赵王端起贤端来的牺牲的鲜血,向他们进献,其后是依次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

    而进献五齐,也是相当的具有仪程的,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

    在荐献之后,这时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因为张潇是为太子,且是于赵王一同的进献,因此尸先用三种酒答赵王,赵王饮罢,又给出三种来,张潇初不知其意,直到贤眼神示意,才忙的端起来,一饮而尽!

    这时,礼仪乐队这旁又传来了钟鼓之乐声来……

第九十一章 云门舞步

    紧接着,礼乐队中脸上被画的五彩斑斓,一群身穿着貂罗秀衣的舞女们将赵王和张潇围在中央,两两在一起的跳了起来!

    这就是祭天礼仪中的舞《云门》,而《云门》之舞,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为黄帝时的乐舞!张潇与赵王被围在里面,赵王倒是对此非常的熟悉,推开了太子搀扶的手,与舞队中人载歌载舞起来。

    张潇看到同舞的众人,张潇也是上前与之众人同乐,《云门》之舞就是要天子与舞队同舞,因此张潇看了一段就学会了,这舞蹈倒是与后世的扭秧歌倒是有些相似,只是没有那么的“下里巴人”罢了,但也不是那么的“阳春白雪”!

    虽然学起来倒是不累,但舞了一会还是比较累的,一会儿的时间张潇就看到自己的父王连连的对着来往之人挥摆着手,示意自己身体的劳累!

    张潇近身到赵王身旁,关切问道:“父王,觉得身体怎么了?”

    赵王笑意的说道:“只是身体有些乏了!”张潇以自己身体为依靠,让赵王靠立在自己身旁,想以此让他歇息一下。

    赵王见此,难得的笑意满容道:“乐曲快要结束了……”

    张潇听到后,眉宇间黑线泛起,原来赵王端的是这主意!一会儿的功夫,乐声止,舞人退!贤立马跑过来听从吩咐,赵王对着说道:“赐胙!”

    贤听到后,大声道:“赐胙!”同时,礼乐那边也是应声奏起着雅乐!

    赵王嘴里的“赐胙”,就是把今日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即示意着:惠及臣子,福泽于民!

    宗室臣下听到赵王嘴里的“赐胙”,就纷纷走到天坛的后面,哪里是有专门负责于此的礼官进行赐物!而张潇与赵王还得在此进行最后的一项“饮福”!

    祭祀的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贤将碗中倒满着酒醴,在每一位“尸”旁都放置一碗,赵王更是将酒举起倒下,以表示人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天,作为对天滋润万物的一种报答。

    这时,由尸从袖内拿出如同柳叶般的细枝,轻沾着酒水,往着赵王和张潇身上泼洒着,以此示意着恩泽大地,赐福于天子等,这些程序坐下来称为“嘏”,也称为“饮福”!

    赵王见此即将结束,就跪坐下来,双手合十道:“赢姓赵氏子孙何,在此祈求上天,佑我子民,惠我社稷,愿上天听之,惠之!”言及后,赵王对着天坛拜了下来!

    赵王这一拜,跟随参加祭天的文武众臣,乐队宫人纷纷跪立下来,齐声道:“愿上天听之,惠之!”如此几声,不绝于耳……

    醉春楼中,正在与烟姐一同调侃的赵芊儿与卓家大小姐顿时语听,外面山呼般的声音传来,一时之间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烟姐见多识光,听到后就笑着道:“这是祭祀的最后一步,祭祀就要结束了!”

    对天祈福,福泽臣下,惠及百姓,这一套礼仪坐下来,饶是张潇年轻力壮也是吃不消来!张潇扶着满脸疲惫的赵王登上马车,缓缓驶离此地!

    看着赵王离去,群臣也是紧随着离开,数九寒天之地,冬风凛冽,一阵风吹来,不免让在场的众人紧紧的裹紧衾衣!

    平原君赵胜上朝时就脸色皙白,没有一丝的起色,经历着城外的瑟瑟冬风吹拂,竟直接吹到在地,万幸司寇左睿一把手扶着他!

    在前面的张潇就听到后面的喧哗声,立马应声赶来,看着昏倒的平原君喝声道:“去请侍医来!”

    此话出来,慌乱的众人才想到因为今日的祭祀大典,王上和太子殿下的到来,使得宫内的侍医也是跟着一同前来!

    侍卫把昏倒的平原君抬到马车内,侍医才缓缓而来,张潇见此就策马去追随自己父王的马车去了……

    侍医走进马车内,将药囊中的银针率先拿了出来,掐摸着平原君的脉搏,眉宇轻皱,就对着他身体的几处穴道刺下!

    平原君受到刺激,眼神才缓缓睁开,定眼一看竟是宫中的夏侍医,夏侍医全名夏无且,年纪轻轻就已然可做到病来药除,因医术高超甚至一些人私下就称之他为“神医”!

    平原君此刻还觉得头脑间头疼难忍,就一手揉挠着额头,言语间有气无力的问道:“夏神医,我这是怎么了?”

    夏无且对于自己的别称也是不以为意,平原君既然问道,夏无且倒是并未回答,而是本着医者仁心的救治态度问道:“君侯,最近的身体如何?”

    这句话问的赵胜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是医生怎的还问起我来了?看着平原君一脸的迷惑,夏无且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问话是有问题!

    然后他的脸色还倒是羞红了起来,用极微小的声音问道:“君侯,近日可在禁欲?”

    这话说出口,赵胜看了眼四周的近侍,也是老脸一红,才低声问道:“可是在这方面有什么事?”

    夏无且立马摆手道:“君侯之病,不外是内火急胜,而又体虚,故今日又受此风寒,才会急火乱攻,晕倒在地,身体是无有大碍的!”

    赵胜被他的话说的,一时之中也是理解不了,只是抓住他的手道:“神医,救我!”

    夏无且被赵胜如此抓住,若是他不肯说出药方,怕是不会放任他离去,只得在赵胜耳旁低语道:“药方就是:阴阳调和,否极泰来!”

    说完这句话,就抽出平原君紧握住的手,从马车内下来离去……

    王后宫内,王后看着侍女端上来的菜肴,竟无一丝的胃口,摆摆手让她们退下!

    瑶嘉紧跟上前道:“王后,瑶嘉特意给王后带来了代郡的鱼香羹,王后尝上一口?”

    听到瑶嘉的话后,王后就更是让她带着菜肴退下,口语道:“退下吧,只是一时不觉口味,倒是不无大碍!”

    正在这时,张潇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母后,怎么了,竟无一丝的食欲?”

第九十二章 好吃不过饺子

    瑶嘉一听到张潇的声音,忙的回头对王后说道:“王后,王上太子祭祀回来了!”

    张潇进来就对王后跪拜道:“儿臣拜见母后!”紧接着,赵王就随后进来,瑶嘉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