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一军师 >

第245部分

三国一军师-第245部分

小说: 三国一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管着这里的诸侯刘璋,是刘焉之子。

    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

    刘璋为人懦弱多疑,而处在汉中的张鲁则是骄纵,不听刘璋号令,刘璋遂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

    因此这两家是互成仇寇的关系,张鲁屯兵汉中,为刘璋挡住来自中原的侵掠,亦截住了川中之将卒出汉中的野心。

    若是换成曹操、孙策、吕布三人中任何一方,都已经提兵来攻伐汉中,但刘璋这个平庸之主,见张鲁据此竟有如此功效,窃喜之下,乃不以为然。

    时至南方蛮夷攻陷各处边关要隘,骑战象挟大军出现在南广一带之时,刘璋才着了慌,速速调兵遣将前往招讨。

    一战严颜被擒,之后放归;

    二战张任携强弩射之,弩不能穿甲,故又败;

    三战还没开启,刘璋心慌之下,已经不能分辨忠奸,遣张松出川,想请中原强兵悍将前来救助,在此刻刘璋的眼中,恰有一人能够救他于水火,就是屈居新野的刘备刘玄德!

    此际的刘备赘肉横生,不复英雄气概,日日垂泪不已,或日自道言之,年已仅不惑,想不到自己还只得区区一县地!

    更让人揪心的是,自己不是没有猛将,翼德、云长、子龙,皆世之豪杰,就算是吕布,亦不能轻视之;自己不是没有智谋高深的军师,徐庶、陈登皆世之英杰,无论谁用之,当可披靡天下!

    但就是如此,有这般文武在列,就算因自己时运不济,才累得众人一筹莫展。

    这一切俱因自己无兵无粮,若是能得一地在手,这个天下当能为自己光复汉室啊!

    张松自江州逆流而上,一路过秭归,出巴蜀,进入荆襄,为刘表帐下从事中郎伊籍所引来见刘备。

    伊籍,字机伯,兖州山阳郡人,年少时依附于同乡刘表。刘备落难到荆州,伊籍时常前来拜访,与刘备相熟。

    张松,益州别驾,字永年。其人生得额钁头尖,鼻僵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

    刘备见之不喜,奈何此刻屈居人下,怎能以相貌而轻视之。

    刘备言道:“久闻大夫高名,如雷灌耳。恨云山遥远,不得听教。今日得见,诚为万幸!”

    张松听罢刘备之言,心悦之。

    进得府堂上一一叙礼,分宾主依次而坐,设宴款待。饮酒间,刘备只说闲话,并不提起其他之事。

    张松乃将近日川中之事一一道来,刘备越听越奇,说道:“往者不曾听闻有蛮夷入寇川中,多是北方边塞之事,为何如今川中亦是如此?”

    张松苦笑一声,言道:“为首一人自称为国主,经由多方打探,此蛮首就是乌戈国之主兀突骨,说起此人,他身长丈二,且不食五谷,喜以生蛇恶兽为饭。”

    张飞侍立在侧,听得彷如刘备一般,向关羽低语言道:“二哥,这还是人吗?莫不是什么妖孽等物事?”

    关羽正色回道:“三弟,且听别驾继续说将下去,其他等会再言。”

    张飞乃倾斜身体,侧耳细听张松所述之事。

    听得张松所言道这乌戈国之主兀突骨虽然习性蛮夷,但于战场厮杀却分外熟悉,无论是何武器,到了他手中,自能使将开来,且征战之余,并不累及百姓,只是要所降服之地百姓皆奉他为主。

    又闻得川中之将与其战皆不利,关羽实在忍不住,上前一步,拱手向着张松告罪言道:“别驾,以你观之,其人武艺如何?”

    张松坦然言之,说道:“世间无敌也!”

第三百五十回布局并州() 
在被任为并州刺史之前,据陈翎所知晓的州牧,就是现在自家主公吕布原来侍奉的丁原。

    为尊者讳,丁原之后并州牧就是张扬。

    然后在陈翎的记忆中,若是没有自己的出现,张扬被袁绍势灭之后,并州牧的位置就由其幕僚王凌领之。

    王凌字彦云,太原祁人,司徒王允之侄。这人了不得,先后曾经任职过曹魏的车骑将军、司空、太尉。

    袁绍与曹操官渡一战兵败势灭之后,并州一直无人打理。

    直至司马懿这人的出现,劝进曹操占据并州以防异族侵入,曹操遂遣崔林为并州牧。

    崔林就是崔琰从弟,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

    何进诛宦官之时,何以诏丁原、董卓这两路兵马共谋大事?

    不论何进是非对错,单说西凉、并州这两地之兵卒。

    缘于并、凉两州邻靠匈奴、西羌等蛮夷,这里的百姓经常处于与这些蛮族的战斗当中,甚至妇者也可以“载戟挟矛,弦弓负矢”。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并、凉士兵属于“天下之权勇”,为“百姓素所畏服”。并州是产生“武勇”之士的地区,也是“武勇”之士得以发挥他们才力的地区。

    这里的兵卒勇敢善战,时称“并凉劲兵”,其中最为矫健者,就是有着温侯之名的吕布吕奉先。

    并州下辖九郡,这个自然是之前的划分。

    上党部,治所长子,人口一十二万左右;

    太原郡,治晋阳,人口二十万左右;

    西河郡,治离石,人口止有二万余;

    上郡,治肤施,人口二万八千;

    雁门郡,治阴馆,人口二十五万左右;

    云中郡,治云中,人口二万六千;

    定襄郡,治善无,人口一万七千;

    五原郡,治九原,人口二万三千;

    朔方郡,治临戎,人口最少止有七千。

    由此可见,在并州百姓最为集中的地方也就只有靠近翼州的三郡,上党、太原、雁门。

    并州东边与翼州相交通的唯一进出口就是壶关,除了这一关隘之外,皆是山体抑或是山体的衍伸,不能自由出入。

    并州的西边则是黄河,有宽阔的大河阻挡,匈奴、鲜卑两族的战马就是再敏再捷,亦不能强渡过来行劫掠一事。

    原来在东面还有乌丸,不过在陈翎平定幽州之时,已经被驱往北方,不能成祸患了。

    如此一地,当可以依为根基,与原翼州之主袁绍一争雌雄,陈翎如此念道着,暗暗唾弃张扬毫无作为的治政能力,完全就已经不记得了张扬本来就是云中人,现在自己封邑云中,在抢了张扬攻下邺城的大功之后,又将张扬的老家划作自己私有,简直就彷如是直接在打了张扬一巴掌之后,又给了他一记掏心拳!

    陈翎无视了若没有翼州作为屏障,就这并州区域中的诸蛮夷也能令境内不得安生,每年讨伐征战所需消耗都不够,何能借此地立身处世?

    看看现在并州自己所能直领的郡县,朔方、上郡、五原郡都不在如今的并州区辖内,而是归为羌胡那边去了,就能明白在这并州之内并非毫无战事,反而会因蛮夷在而变得异常的艰难,难以拓展。

    这里的地理就是如此,蛮夷难以进入,同样的自己若想打出去,也非易事。

    有关五原郡的一些,王莽时期,改五原为获降。

    建武五年,卢芳“自称天子于九原”,建都九原县,占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

    建武十一年,罢朔方刺史部,五原、朔方等郡遂属并州。

    建武十二年,九原守将随昱降汉,卢芳亡入匈奴。

    建武二十年,“省五原郡,徙其吏人置河东”。二十六年,南匈奴内附,郡民迁回五原郡本土。明帝永平中,五原屡遭北匈奴入寇。顺帝永和初年,五原郡领十县:九原、五原、临沃、文国、河阴、武都、宜梁、曼柏、成宜、西安阳,有四千余户,二万多人。

    匈奴入侵,蔡琰被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

    这个左贤王就是南匈奴首领封号,匈奴尚左,以左为尊,“其坐,长左而北向”便是明证之一。

    又左贤王不在“二十四万骑长”之列,与“万骑长”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其所掌兵权决不止“万骑”。

    匈奴兵制以“万骑”为单位,左贤王的军队也应该是以万骑为单位,那么,左贤王有几个“万骑长”?

    万骑长掌控的兵力是“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都是万骑长。

    “一日,逢左贤王左大将,将二万骑与汉军合战一日,汉军杀左大将,虏死伤甚众。”左大将是左贤王最大的万骑长了,能统领二万人的部队,右大当户是最小的万骑长,掌兵五千。左贤王下设六个万骑长,万骑长下设千长、百长等。

    因此左贤王应该是有掌控最少八万骑军队的权力!

    所以说么,陈翎若想解救蔡文姬归汉,并将并州重新恢复成原来的面貌,就必须要有击败八万骑军的实力,不然就是妄想,不然就只能继续保持如今的现状,而不能改变什么。

    稍稍了解了一下并州的局势之后,陈翎开始琢磨如何分派指正谁去屯兵驻守太原、雁门两大郡,这三郡就占了并州绝大部分人口,有将近六十万余。

    并州总人口才七十万左右的规模,目前阶段,把三郡发展起来,并州就已经可以算是大治了。

    毫无疑问,首先落在陈翎眼中的就是周泰与陈震两人。

    不过念及张郃亦在此,不能厚此薄彼,故而陈翎命张郃、高览去了最为险要、也是最为接近外族的雁门,同时指派了陈震去太原,而自己则是留在上党这一并州治所处。

    太原虽然处在并州中心地带,但不也不因此而掉以轻心,故而随同陈震一起前往的还有原黑山军首领张燕、罗市两人。

    周泰被陈翎留在上党作为镇军大将一般的存在,辛评、辛毗两兄弟以及审配,这三人陈翎稍作考虑之后,审配去了乐平,而辛评、辛毗两人则是去了九原,也就是自己封邑云中的那一地。

    虽然是帅军前来并州的,但陈翎还是给出了诸人诸将招募兵马的权利,其中的心思不难揣摩,陈翎还是想稍作休整之后,攻入匈奴境中去,将蔡文姬给解救回来。

第三百五十一回株连之罪() 
计数自己麾下满编之后将会达到多少兵马,陈翎一五一十伏案筹划着。

    现在自己麾下大将中有“四平”平北将军一员,周泰;张郃是都护将军,与之并列的审配是越骑将军,余者都是杂号将军。

    也就是说,周泰满编制可达二万余士卒;

    张郃一万,审配一万,余者三千至五千不等,就看各自的努力,按照最少兵员计数,除去高览这一曾代陈翎领重甲步军的大将之外,辛评、辛毗、薛兰、李封、张燕、罗市六人至少能聚齐二万的兵马来。

    如此,加上周泰、张郃、审配的四万,将将只有六万兵马!

    六万精兵足可击匈奴!

    陈翎是如此想的,也是这般做的。

    将高览的重甲步军全部转交给周泰,将周泰原来的劲卒送予高览,两者都惊喜交加,一者心中念道着,完了,我这些懂阵的手足啊,现在竟然沦为高览那猛夫的小卒去了!

    另一者则念道着,啊!我的重甲甲士呀!

    不过见到雄纠纠气昂昂的周泰军卒之后,高览觉得不亏,毕竟以前自己麾下的士卒较少,现在能带领的兵士多了点。

    不过随着见到陈翎重复之前翼州境内实施过的政略,设立工坊局,高览觉得这笔交换,是自己亏了!

    不止是亏一点,是亏大了去!

    陈翎竟然想将周泰所有的兵卒全部换装成重甲之士,那可是二万之多的军势啊!

    二万很多么?

    陈翎不觉得,毕竟现在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周泰一军,还有曹性的三千连弩;夏侯恩的二千铁骑;高翔的一千“陷阵营”;文稷的,文稷就负责火食辎重等事物罢。

    毕竟陈翎看好的是他的后人,非是他本人,现在好好将养着,待自己弄清楚文稷孩子中的那一个才是真正的文钦之时,再遣他上战场不迟。

    伴随着军制事项的展开,所需之物陈翎就此取材挖掘就有了。

    高祖建汉之后,就已经开始开采和使用煤了。

    煤的颜色黝黑,状似石头,因而在现今有“石涅”、“石炭”、“石墨”、“乌金石”、“黑丹”等名称。

    煤最普遍的用途便是燃料,其二可作火药。

    火药想想还是算了,现在这个时代很好、很不错,这种物事还是等他人来发明罢。

    如此一来,随着薛兰、李封这两个匠作大师人物重新归属陈翎帐下,并州所产出的铁甲、兵刃源源不断的被送往翼州库存起来,换回无数同等量载的铢钱。

    仅仅三个月之后,并州就得以大治!

    如今这个并州境内,人人都不思种田,家家都“叮当”声不绝于耳,以致陈翎贴出告示,强令治下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