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一军师 >

第32部分

三国一军师-第32部分

小说: 三国一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能走,孙策能走,众将可不敢就此而走,陈翎还在看着。周瑜乃是陈翎友人,孙策是其护卫,陈翎都介绍过了的。

    陈翎还在端详着,细细看了一遍之后,才拨马而回,来到大帐之下,问向周瑜道:“公瑾何以出此言?”

    周瑜似笑非笑反问道:“子仪真的看不清?”

    陈翎装糊涂,笑语道:“公瑾才思敏捷,岂是我所能相提并论,请试言之。”

    周瑜环视诸将,张辽、郝萌、曹性、李封、薛兰五人在侧,倾耳细听,暗自叹道,子仪实非常人,,此刻此景,还想启迪众将,遂出言道:“诸君请观曹豹大军,骑队何在?阵列转换可有余地?再者大军所需粮草辎重是否在此?”

    众将远眺望之,果然如周瑜所言,曹豹骑数千布防阵后;前三军队列间空隙,堪堪仅够一骑通过,相互间的距离实在太过紧凑,不是为骑卒出阵而准备,反倒是像为诸将突入其中挟击而设;而粮草辎重,陈翎派出的哨探根本就没有发现。

    众将皆叹服,对这青年人的轻视之意渐去,心中敬佩起来。

    既然如此,陈翎随即令张辽领军游击,郝萌、曹性、李封、薛兰四将各率一部人马杀向曹豹中军大帐,斩下曹豹首级者为首功,斩将夺旗者,各有封赏。

    五将领命而去,陈翎目测观之,待其准备就绪之后,便令击鼓而进。

    霎时喊杀之声震天,漫山遍野的士卒朝着曹豹大军冲了过去。

    曹豹中军同时起鼓,长戟手前列平举,缓步向各将军势而来,身后弓箭手开始射击,刀盾手冲了出来,呐喊着、狂奔着。

    两军相遇,勇者胜!

    胶着态势中,郝萌、曹性、李封、薛兰四将强行突入,没有丝毫弱者心态,反而以强者姿态示众。

    张辽最勇,身旁仅有数十骑,纵马绕过两军阵势,直取曹豹中军大帐之下。

    曹豹见之,令骑军阻击,瞬间数千骑向着张辽而去。

    对冲之下,张辽穿阵而过,身边仅剩三骑,各个身体受创,血流不止,张辽拍马持破天戈,威风凛凛喝道:“曹豹!你往哪里走!”

    曹豹看来将勇武非常,狠狠盯了张辽一眼之后,便令鸣金收兵。身旁亲卫涌向前来,纠缠住张辽,曹豹趁此机会,偃旗缓缓退却。

    这一仗打的很快,双方士卒刚一接触不久,就传来曹豹收兵之令,因此伤亡较少,只有张辽受了点轻伤,其余四将毫发未损,擒获寥寥无几。曹豹阵势退去并无散乱之状,诸将无机可乘,遂一一归还本阵,结束战斗。

    徐州军并非不能战,而现在这种情况,陈翎深虞之。

    周瑜见之,劝慰道:“子仪身在局中,情有可缘。吕由一败之后,无论谯县温侯如何,相城已经是固若金汤。内忧外患,实则乃是子仪你自欺欺人,相城本是徐州所辖,其中内情如何,徐州之人自是明了,粮足城坚,若无数倍大军来攻,拿下相城,谈何容易?”

    陈翎眉头稍开,周瑜所言甚是有理。

    周瑜再次说道:“何况,严冬季节,大雪飘零,曹豹引大军在外,若有不测,陶谦想救也是来之不及,再论攻城一事,呵呵”

    周瑜笑道:“若是由我领军一万二千士卒,攻向驻扎一万军马之相城,这样的气候之下,其他不论,取暖就是一个难题啊!”

    陈翎细思周瑜所言,的确是自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忘记统筹考虑问题了。

    陈翎接话说道:“因此曹豹才会有此一战,自徐州出大军征讨相城,声势浩大,众人皆知。虽吕由被灭,然曹豹必须一战,不然回至徐州之后,陶谦脸面何在?必然震怒,曹豹也是身不由己才会如此攻战一场。”

    周瑜站于雪中,轻拂羽扇,远观曹豹大军退兵,颔首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

    陈翎整个人都松懈下来了。

    初平三年岁末,终于可以不用打仗了。

    终于可以过年了。

    然则想到主公温侯吕布还陷在谯县,陈翎心情就复杂起来。

    是过完年之后前去救援,还是马上出兵?

    这个问题得好好想上一想,最好考虑个几天再说。

    陈翎懒洋洋令诸将撤军回城,准备过年。

    陈翎登记完功劳薄,打发众将回去准备过年,就打算携孙策、周瑜两人回府。忽内有仆来请自己前去后院,夫人严氏有话相询。

    陈翎心情顿时郁闷起来,严氏一向不过问外事,此次请自己前往,恐怕是有关谯县主公温侯的事宜了。刚刚与曹豹小战一场,谁输谁赢,各凭嘴舌,曹豹回至徐州,想必会自夸一番,攻相城,击吕布大军,无损而返,岂是下将所能为之?

    曹豹徐州第一将之名声想必会更加名副其实,陈翎碎碎念着,旁观侧顾,严氏这一召见可不好见啊,觑见孙策无所事事,一言不发谨立周瑜左右,突发奇想,这不是一个极好的顶罪羔羊么?

    陈翎遂道:“公瑾,今有一事,借你侍卫一用!”说完拉着孙策就走。周瑜在后望之,见是向府内而去,心中转瞬疾思,伯符见上温侯夫人一面也在情理之中,便不放在心上,与陈震闲聊起来。

    孙策乃是勇武之人,陈翎怎会一拉就动?

    这是自孙策相识陈翎以来,陈翎从未有过害人之心,玉玺之事可证。况且此刻在吕布军中,刚才那仆来请陈翎,孙策听在耳间,陈翎拉上自己,想必是想让自己觐见一下温侯吕布夫人严氏。

    不过此事陈翎有些唐突,孙策跟随走了一会说道:“子仪,此事怕是不妥罢。”

    陈翎好不容易拉上一个顶罪之人,那会让孙策这么轻飘飘说上一句,就此离开呢?

    陈翎正色道:“伯符兄,我借兵于你,乃是私相授受,将来主公问话,我吃罪不起。可若是经夫人同意之后,则名正言顺多了。”

    孙策觉着陈翎此话在理,便跟随其后进入后院。

    进入后院,白雪皑皑,梅花点点,楼台亭阁,河映沁林,宛如世外桃源,俏丽婢女穿梭其中,孙策几疑在仙境。

    陈翎踏雪前行,留孙策守候梅林间。

    孙策不敢放肆,举步欲行,又念此地乃是内宅之所,便留步赏景。

    暗香浮动间,似有佳人来。

    嬉笑轻私语,袖舞红影现。

    一少女在前,两女婢侍其之后出现在孙策眼中。

    孙策惊鸿一瞥,但见此女双目黑白分明,眉似黛描,长发垂肩,穿一身绛红襦裙,手抚一剑,靓丽无匹,光彩照人。

    孙策不知此女是谁,赶忙拱手为礼,目不斜视。

    这少女敛裾盈盈一礼,转身拂袖而回,留下一丽影在孙策心间。

    恍恍惚惚中,孙策经由陈翎引荐觐见严氏,隔了一层珠帘,孙策将事情来由说了一遍,严氏记得吕布出征之时留下的话语,将此事交付给陈翎处置办理。

    两人出,孙策于路问向陈翎道:“子仪,方才我见一女子,那是何人?可有名字?”

    陈翎听得孙策将偶遇之事说来,淡淡回道:“此是我家主公温侯之女,至于名字么,呵呵”陈翎压抑住莫名烦躁的心情,冷笑着,女字予人,便是有嫁女之意。我是知道她的名字,可现在她还没起呢,孙策!

第五十回借兵三千() 
严氏确实欲使陈翎再派兵遣将支援谯县,可陈翎怎会罔顾事实,而继续将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倾覆在谯县那个泥潭之中?

    现在相城八千军马,谯县许褚、高顺两人原本四千士卒,主公吕布率骑卒前去支援,之后自己派周泰一千于后策应,魏续、侯成、宋宪三将已在路上,这样算来,谯县应也有八千之数。

    曹操攻城,伤亡惨重在意料之中,那么忽略这些,吕布军势总兵力应当在一万以上。

    曹操攻谯县,其本质是谯县虽处在沛国郡内,但距离陈留太近了,曹操哪会让吕布据守要隘,虎视其腹地?

    这样一来,与曹操这样一个拥有三州之地作为战略后方的强者,鏖战于谯县,实在有些得不偿失。陈翎真的很想问上一句:主公,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因此,这种事项,陈翎只得扯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豹虽撤军,可万一是其诡计呢?调虎离山、兵不厌诈、暗度陈仓等稍微讲了一些,严氏头昏脑涨之下,便不在强烈要求出兵,被陈翎搪塞过去。

    临走之时,严氏问起了节日事宜。陈翎思忖,主公不在,不好大摆宴席,不过此时严氏询问,不能不答,遂道:“一切但凭主母处之。”严氏甚是满意,令婢女送至院外。

    来到衙内,周瑜、陈震见孙策、陈翎回,迎上前来。

    陈翎也不就坐,携三人归府。

    一路无话,只有孙策沉默不语,其余三人陈震、周瑜、陈翎相得益彰,聊得甚是愉快。

    回至府上,分宾主坐下,下人伺候左右,觥筹交错间,陈翎屏退左右,开口言道:“伯符,公瑾,打算借兵几何?以何质押?”

    孙策、周瑜相视一眼,总算说到正处了。

    两人放下酒樽,孙策开口道:“子仪,玉玺乃是先父遗留之物,”

    陈翎罢手,直接阻住了孙策继续说下去,说道:“玉玺毋需再提,承受不起!”玉玺这种东西,掌握在手中的确是一号召力极强的至尊宝物,可那得有相匹配的实力才能不为别人所觊觎。不然的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

    何况,陈翎不想害了吕布。吕布得至宝玉玺,本来狂妄的性格,应该会更加变本加厉,目中无人是轻的,从此走上视天下为无物的道路,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最后不管如何,受苦的还不是自己么。

    陈震默默看着,听着,他是希望陈翎能够以士卒换来玉玺,可后果的确骇人,吕布会不会将玉玺交还朝廷不得知,陈翎肯定是不会这么做的,自从制假诏书一事起,陈震就有这个明悟了。

    见陈翎拒绝以玉玺为质,孙策、周瑜都松了一口气。玉玺是真正的宝物,岂能如此轻易质出?

    周瑜轻摇羽扇,问向陈翎道:“子仪,准备借兵予伯符几何?”

    陈翎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二千。”底限是三千,再多也不可能,自己还得守住相城。

    孙策急道:“子仪,二千太少!”

    陈翎呵呵一笑,说道:“先不管多少,伯符,打算以何借兵?”

    孙策正待说话,周瑜把住其臂膀说道:“子仪之言在理,不说数目,先论其他,不知子仪可有腹案在彼?”

    陈翎沉思片刻道:“我祖籍吴郡,可现在物是人非,想必家乡并无相熟之人。伯符、公瑾,你两人可应我一事,质我主公一子,便可达成此番事宜,我之意愿便是如此。”

    陈翎这话说的相当含糊,孙策不明所以,孙策开口问道:“一事是何事?一子?”

    周瑜盯紧了陈翎半晌,叹息出而言道:“伯符兄之弟,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四子,子仪!你想要何人?”周瑜心中满是骇然,陈翎此人布局深沉,伯符不清楚他话中意思,可自己却明白了!不过此种境地之下,伯符还想不了那么远,不提也罢。

    孙策听得周瑜的话,才明白过来,原来陈翎想要他的四个从弟其中之一为质。

    孙策先是一怒,接着哀声垂头,无力争辩什么。

    以人为质押,是“质任”,就是人质,这个先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此时陈翎提出来,也不能说是强人所难,毕竟自己身无一物,除去玉玺之外,实在没什么可以质押的。

    周瑜说完,以扇轻拂,观陈翎之脸色,但见其沉思不语。

    孙策无声无息,陈震斟酒独饮。

    孙坚几个儿女陈翎都见过,孙策、周瑜想私藏一个半个都办不到。女眷的话不可能,那么确如周瑜所言,只有孙策几个弟弟中选一个了。

    孙坚的五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除去孙权、孙朗之外,都可算是早逝。

    原来历史路线当中,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之时,孙策遇伏身亡,孙权继位;其三弟孙翊,也没熬多长时间,在兄长孙策去世四年之后,时任丹杨太守,被家将边鸿所刺,死了;四弟孙匡,早卒,时年二十馀;五弟孙朗,庶出,别名孙仁,江表传曰:权别其族为丁氏,禁固终身。

    从以上可见,假如将孙权为质的话,东吴会大变样。

    孙朗不会被囚禁,孙策依照历史惯性,仍旧被伏击死亡,继任者当为孙翊。

    孙翊依然依照历史惯性,被家将边鸿刺死的话,继任者当为孙匡,而孙匡是自己身体不好死的,就算接任的时候还活着,那么过不了多久也会死去,那么继任者就是孙朗了。

    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