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功高权重 >

第836部分

功高权重-第836部分

小说: 功高权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不让郭拙诚被他奶奶“教唆”坏,郭知言常常将郭拙诚喊进书房,和他一起探讨国企改革的事情。当然,他这么做并不是完全担心郭拙诚会一门心思去想女人,更重要的是他也希望郭拙诚能为他在国企改革上出主意、想办法。把能利用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等待郭拙诚休完了假期。下一次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见面。

    对于父亲的要求,郭拙诚当然是尽量配合,他放假过来不就是为了帮助父亲搞好国企改革的吗?

    国企改革是国家目前最大的战略行为,无论怎么说大它的意义都不为过,远比建好一个地区,远比完成一个项目的意义重大得多。无论是滇南科技开发区、深…圳特区、琼海岛等等区域的建设,其意义确实重大,搞好了不但能富裕一方,还能带动周边地区富裕。能给国家提供大量的财政收入,能培养大量的管理人才、金融人才、科技人才,能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这些都很重要,但与改革国企相比就低了一个档次,如果说将国企改革比作战略层面的行为。那么无论是建设深…圳特区还是建设开发琼海岛,都是战术层面的东西。

    国企是国家的支柱,是国家经济的奠基石,国企好了,国家也就好了,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核心竞争力或者是国家财政收入都会很大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普遍提高。

    国企的分布极其广泛。不但是内地有,特区也有,开发区也有,琼海岛也有。它们一样是支撑这些地方的中坚力量。

    郭拙诚还预计到自己在琼海岛工作几年后,上级领导一定会让他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国企改革上来,就算是现在在琼海行政公署主任的位置上,他也要花很多的精力来关心国企的改革。关心国企的命运和前途。

    就在郭拙诚的思维飘到九霄云外的时候,郭知言已经朝他的秘书招手了。远处的秘书立即跑步过来,笑问道:“郭省长,有什么事吗?”

    说话的时候,他朝郭拙诚微笑着打了一下招呼。同时动作迅速地拿出了口袋里的纸和笔。同时将戴在手上的手套取下。

    郭知言吩咐道:“你马上召集省政府办公厅、公安局、教育厅、冰城市政府、宣传部、交通厅、卫生厅、工商局等部门的领导召开一个紧急会议。时间就定在下午一点,地点你找,时间到了就喊我过去。”

    秘书虽然有点狐疑,毕竟现在是正月初二,大家都在忙着过年,而且很多领导都到基层慰问去了。不过,他没有犹豫,很快说了一声好的,一边快速地将郭知言的话写在本子上。写完之后给郭知言过了一下目,然后转身离开了。

    郭知言转身对郭拙诚说道:“要办你所说的冰雪节,前期的重点还是放在冰雕上,美轮美奂的冰雕更容易吸引人,也容易让人震撼,有利于将来推动这个项目的开展。我们现在先找找地方,看在哪里举办冰雕展最好。你说这地方要多大好?太小了看不出效果,太大了浪费资金不说,时间上也来不及。”

    郭拙诚想不到父亲说干就干,而且这架势似乎想搞大一点,争取今年打出一点名气。虽然郭拙诚也是这么想的,但他没有想到今天就动作,今天就去查看地方。现在爷爷奶奶和母亲、姐姐都在这里游玩,难道两个大老爷们将她们丢下,自己去工作?再怎么说也是明天开始吧?

    不过,看到父亲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他又不想阻拦了,只是问道:“爸,你想元宵节就推出来?”

    郭知言不好意思地说道:“是啊,元宵节是一个传统的观灯节日,如果有冰雕可看,老百姓肯定高兴。所以,我们必须现在就动手,用十来天的时间拿出一批作品来,让大家都尝尝鲜。你说呢?”

    郭拙诚认同地说道:“利用传统的元宵节确实不错,虽然时间有点紧张,但因为是第一次,我们没有必要追求太高,搞几个大型一点的作品就行了。我相信只要在灯光上花一点心思,五颜六色的灯光打在晶莹剔透的冰雕上,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这个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依然非常贫乏,虽然有不少家庭有了电视机,但电视节目根本无法与前世的相比,节目很少而且内容千篇一律,习惯了走村串户的人们还没有完全被电视机束缚,还是喜欢摆龙门阵,喜欢到外面走一走。不说冰雕很漂亮、很让人新奇,就是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个休闲的、看热闹的地方,来的人肯定就不少。

    郭知言显然也明白这一点,说道:“建好了冰雕,我们不愁没有本地人来看,问题就是怎么吸引外地人来看,怎么办好相关的配套服务,比如餐饮小吃、地方特色产品销售、旅社宾馆住宿,还有安全方面的、医疗救护方面的问题,都要考虑好。这才是最麻烦的方面。”

    郭知言说话的时候含有点拨郭拙诚的意味,告诉他举办大型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虽然他知道儿子作为琼海行政公署的领导,肯定也做主举办过不少大型活动,召开过大型会议,但作为父亲,还是唯恐儿子出意外、出差错,能提醒一点就是一点。

    郭拙诚知道自己父亲的拳拳之心,很认真地听着,等父亲说完,他说道:“爸,我看还是先陪爷爷奶奶、妈妈和姐姐玩到中午再说吧,他们实在难得呆一起,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景色。冰雕的事也不急在这几个小时,你放心,地点的事情我知道,有关冰雕的事情我来安排,我还会调来一些其他地方的人,保证让你这个计划圆圆满满地实现。”

    郭知言虽然相信自己的儿子不会乱说话,乱做保证,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你知道哪里举办活动最好?你对冰城很熟悉吗?”

    郭拙诚心道:虽然我对冰城不是很熟悉,但我知道前世冰城的冰雪节是在哪里举办的啊,反正今年是第一年,无论是来的人还是影响力肯定没有前世的国际冰雪节大,前世那些举办的地方,这一世肯定能容纳,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思考。

    他笑着说道:“虽然你是这里的省长,但说起对冰城的熟悉,你肯定不如我。与其我们现在瞎撞,不如等爷爷奶奶他们玩尽兴了,我们一起去几个公园看看,到时候肯定能找到适合举办这个活动的。”

    郭知言点头道:“在公园举办这个活动好,地方大不说,人们一说起就知道,加上公共汽车也在那里设站,很方便老百姓的出行,很好。……,你小子的脑瓜子灵活,一下就把范围缩小了很多,我们只要跑几个公园就行了,顺便也可以带她们转一转。只不过,现在的公园里可没有什么好看的。”

    郭拙诚心道:我脑瓜子灵什么?前世就是在几个公园举办的。你倒是前世那些人的知音,一下就为他们说出了好几条理由,我还没有想出这些好处呢。

    他笑着说道:“爸,还是你脑瓜子够用,都把在公园举行冰雕展上升到这种便民利民的高度。”

    郭知言笑道:“好了,小子,你这么说不是让我们父子相互吹捧吗?……,你说在作品方面我们搞哪一类型的冰雕好?”

    郭拙诚也笑了,回答道:“反正是第一次搞,东西也不一定要多精美,只要能让人们好奇就行。可以让制造者做一些容易做的冰雕,比如堆一段长城,雕几个大型动物,仿几个著名景点的门楼、亭子什么的。”

    ()

第1251章 贴心朋友() 
说到这里,郭拙诚突然想到了一个更容易造成轰动的办法,说道:“爸,要不,我们还请几个外国人来雕塑几个作品?……,我想有了外国人的冰雕作品,媒体宣传的力度就会大得多。。同时也让我们的同行看看外国人是怎么搞的冰雕,他们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我们可以邀请外国人,问题是外国人愿意来吗?”郭知言说道,“我们可不能掏出太多的钱给他们。”

    “外国人可没有过我们中国春节的习惯,有机会展示他们的作品,中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一旦得到我国观众的认可,他们可是拥有很多支持者。我想他们肯定会心动的。”郭拙诚又说道,“看在我们给他们这些艺术家一个展示作品的好机会,他们未必要多少钱。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外国作品区,游客必须先购买门票才能入内,然后从其中拿一些钱出来分给他们。当然,为了打出名气,我们也可以忍痛掏一些钱出来,就如打广告似的,也不是不可以。”

    郭知言说道:“还是掏一些钱给他们吧,什么卖门票,什么分成就算了。门票只在进公园的时候收一次,最多比现在的价格提高一倍,现在五分钱,我们就提高到一毛钱。完全不收门票的话,我担心涌来的游客太多,到时候安全工作就难办了。”

    两人商定好之后,就继续陪着两位老人和两位女士玩了近一个小时,然后几个人又驱车前往几个公园。除了郭拙诚和郭知言,其他人都不知道郭拙诚父子这是在工作,是在查看举办冰雕展的地方。

    只有田小燕看了两处公园后才有点奇怪地问道:“我说老郭,你们父子俩在搞什么鬼?现在这冬天没树没水没鸟的,冷得瑟瑟的,逛什么公园?你们是不是要做什么事吧?”

    等到郭知言不好意思地承认,田小燕反而有点歉意地看了丈夫一眼,说道:“好吧,我们看一看也好,想想春天来了,树绿了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也好,天热了过来就知道笔直朝认为好看的公园走就行。”

    等到看了几个公园,郭知言也认可了郭拙诚选定的地点,这才打道回府。

    一回到家,郭知言就钻进了书房思考他的冰雕展,郭拙诚则在客厅里拿着电话机到处找人为父亲帮忙。

    他的第一个电话打给的是他在滇南大学的室友匡国胜。现在匡国胜和郭拙诚的另一个室友廖新文已经在琼海岛的海卡市创办了一家led发光器件厂。在郭拙诚的帮助下,他们从诚信投资银行贷到了一大笔资金,还从欧美国家购买了先进的led专利技术、先进生产设备,甚至还从国外聘请了三名工程师。

    加上他们是租赁的车间,是以工厂办起来很快,只有两个多月就具备了生产条件,经过几个月的试制生产、调整改进,他们生产出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ed质量很不错,各项技术指标与欧美国家最好的产品不相上下,只是因为生产量小还不能大规模出口,只是在国内试销。

    因为时间太短,很多人和企业都还不了解这个产品在自己产品上的应用,因而销售量不大,即使如此还是大大出乎匡国胜和廖新文两人的预料,已经超过了他们办厂前的预想。他们相信只要工厂扩大生产规模,只要市场慢慢接受这个新产品,他们就会出现赢利,就会赚钱。

    郭拙诚在筹办这个led发光器件厂的时候出了大力,没有他的帮忙,匡国胜和廖新文这两个书呆子能不能将工厂创办起来都难说。在创办之前,两人都以为事情很简单,不就是去工商局办手续吗?不就是买一点设备买一些原材料吗?只要有了这两样东西,还怕做不出产品来?最多就是速度慢一点,做出的数量少一点,一切慢慢来就行,总有一天会制造出产品来,总有一天会把产品卖出去换成金钱。

    但是,等到亲自动手了,才知道开办一个厂有多难,资金更是如水一样流出,还看不到效果。很多事情明知道很简单,明知道那些手续,可是,要去办的时候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就拿采购设备来说,人家外国企业就是不卖给你,要你提供这个提供那个,烦死了。

    因为有了郭拙诚出面,特别是有他在国外让iic公司的人出面帮忙,很多事情就顺利多了,甚至他们都不知道,郭拙诚派出的人就把事情办得妥妥贴贴。外国的工程师请来了,精密设备买来了,质量最好的原材料运到码头了,只要匡国胜派人到码头运输了,对方才通知他。这一切都让匡国胜感激不已,很庆幸自己能和郭拙诚做室友。

    他和廖新文两人一商量,决定拿出三分之一的股份分开郭拙诚。实际上在他们心里,这个工厂的创建郭拙诚付出的比他们多得多,股份分给他一多半都应该,不过他们为了不使自己显得太俗气,也为了让郭拙诚顺利接收,同时也为了显示室友之谊,干脆三人平分,不分彼此。

    郭拙诚当然不会要同学的股份,他的本意只是纯粹地帮助他们,以尽同学之情,并不是要从他们身上捞好处,而且现在他控股的企业,他每年的收入实在是天文数字,钱在他眼里纯粹是一个数字而已,匡国胜这个工厂的全部价值也只是郭拙诚账上资金的一个零头而已,实在难以让他提取任何兴趣。

    “匡国胜,新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