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穿越之农家长媳 >

第95部分

穿越之农家长媳-第95部分

小说: 穿越之农家长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将她的诗这么一读来,少了许多骂意,倒是隐隐含着一丝牵挂之情,而且遣词造句也讲究了许多,意蕴深厚了。
念儿是何等敏锐之人,诗中暗含的那种淡淡的伤怀,他显然是能感受得到的。即便甄观怡自己都未必能感觉得出,但都逃不脱他的嗅觉。
令甄观易好奇的是,这次念儿没有回一首诗让他带回去。念儿知道自己会有好几个月都不可能与甄观怡有书信来往了,既然她会寂寞,就让她一直寂寞下去吧,又何必多此一举扰了她的心绪呢?
甄观怡见她哥哥是空手回来的,莫名的失望起来,这日子也突然变得百般聊赖起来。开始她还气嘟嘲的,他不回就不回,有啥好大不了的,可是后来她就渐渐消沉了,饭不香、茶不思。
她不禁怀疑自己起来,这到底是在讨厌他,还是在想念他?这日子怎的这般难熬啊。
直到有一日,她爹跟她说,薛家托媒人来说亲了。她抓住她爹的胳膊,急问:“哪个薛家?”
甄子查捋了捋胡子,“你那些时日每日和哪个薛家的儿子书信传情啊?”
甄观怡心里一梗,“哪有书信传情,我那是在骂他!骂他徒有虚表,装的只不过是满腹的浑水。”
甄子查笑着摇头,“每日上赶着骂?那好,我去回绝薛家,既然我闺女厌恶薛家的儿子,以至于恨不得整日写信去骂,我怎能将闺女送入虎口?爹可是最心疼闺女的了。”
甄子查一起身,甄观怡踌躇了,拉住他的衣袖,“爹,你真的要回绝啊?我倒是想能当着他的面骂骂他……”
甄子查只好给她的闺女一个台阶下,“要不爹就同意他家的提亲,待你嫁过去了不就可以当着他的面骂么?”
甄观怡脸儿一红,“此计……可行。”
甄子查哈哈大笑,叹道:“女大不中留喽!”
甄观怡羞极,掩着面跑回自己屋了。
眼见着还有两日就要过小年了,念儿回来了。樱娘和伯明为他准备了他平时最爱吃的糕点和果子。
樱娘看着坐在她面前的儿子,“念儿,这两个月你怎的消瘦许多,平时没吃饱饭么?”
念儿拿了一块糕点吃着,“怎么会没吃饱饭,咱家难不成还缺了我吃饭的钱?只不过这两个月来被老先生管教得有些吃不消,就瘦了下来。爹、娘,过了正月十五,我就得去京城赶考了,估摸着得过三四个月才能回家了。”
樱娘想到儿子一去得那么久,心里忐忑不安,最近她的身子越来越不支,她感觉自己已经熬不到那个时候了。
忽然,她鼻子一酸,眼里的泪噙不住,簌簌落了下来。伯明见了笑话她,“儿子总归是要出远门的,以后他若是被授了官,就得长年在外了,你可不能将儿子永远拴在自己的身边。”
念儿见他母亲伤怀,伸手握住她娘的手掌,他的手像伯明一样温暖有力,他确实已长成大人了。
“娘,清儿出嫁你流了好些泪,我这回出远门,你又要落泪了。都说儿女是债,一辈子都还不完,你平时不是挺爽快的一个人么,就当这些债都已经还完了。你不要想不开,更不要太惦念我们,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会懂得照顾自己。你和爹在家过安稳的日子,每日看看书,下下棋、溜溜弯,多好,这可就是享清福啊。”
樱娘破涕一笑,拿手帕子轻轻拭着泪,“是,我和你爹最近确实是在享清福,轻闲得很。对了,你和甄观怡都来往那么久了,我和你爹就托媒人去甄家提了亲,甄家一口应下了。”
念儿胳膊一颤,“啥?提……提亲?”
樱娘见他反应那么大,笑道:“把你高兴坏了吧?爹娘就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哩。你的亲事已经订下了,你到时候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去京城,不需整日牵挂着甄观怡,只需待回家娶她就是了。”
“惊……喜?娘,你这是给我惊吓啊!我啥时候和她来往许久了?”念儿从未有过的慌张,他竟然就这么无缘无故地订上了亲,还是甄观怡!她骂他骂得还不够惨么?
伯明觑着儿子,“你都是一个大男儿了,有啥不好意思的?喜欢就得订亲,到时候将她娶回家,底下私授情诗这可不是君子之所为,得光明正大的拿得上台面,你已是一个堂堂大男儿了,不是么?”
念儿有口难辩,“我……?”
“好了,亲已经订下了,这些日子你在家好好歇息,也温习温习功课。过了年,我和你娘在家为你筹备婚事之所需,你一切都不要操心,只需一门心思去赶考就行了。”
念儿窘着脸,“爹,你确定甄家一口应下了?甄观怡知道么,他爹不会是瞒着她吧?”
“哪能呢?她爹说她闺女前些日子还茶饭不思,这回一听说薛家来提亲了,就胃口大开。她心里定是思慕你的,否则她以前成日派家丁给你送来的是什么?你别瞎担心了,怎么忽然就没平时那股子爽利劲了呢。”
念儿被伯明说得一怔一怔的,好吧,他当哑巴得了。他懵懵懂懂地走进了自己的屋,再拿出甄观怡写的那些骂他的诗,他不禁莫名地笑了。
也好,到时候娶她进门,好好欺负欺负她。
樱娘看着念儿有些魔怔地进了屋,她忍不住感慨道:“伯明,念儿有好些东西像极了你,每逢喜事都有些犯傻。”
伯明嘿嘿一笑,“有么?”
樱娘忍俊不禁,“瞧,这不又犯傻么?”
大年三十这一日,薛家四兄弟凑在一起过大年。因为各家的女儿大都嫁出去了,除了银月家剩了一个绣儿,其他三家都只剩儿子在家了。人丁没有以前多,若是每家单过,就显得过于冷清了。所以他们四家像年轻时那般凑在了一起,这样才更有年味。
男丁们先去祠堂祭了祖,然后一大家子围桌而坐。如今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年夜饭也是极为丰盛的,许多菜和点心、果子之类的都是让人从外地买回来的,本县根本买不到。
他们的吃穿用度虽然算不上铺张侈奢,但绝对不会像当年家里穷苦时那般节省了,更不会每日数着铜板过日子,凡事以舒心为好。
一家子互敬着酒,再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地吃了个团圆饭。
只是,待年夜饭吃过,撤了桌,伯明和仲平一起守着夜,樱娘的身子状况又不好了。她独自回了屋,双腿无力,虚弱得很,脚下如同踩着棉花,一深一浅,她好不容易才扶着墙进了门,摸到了炕边。
幸好伯明和仲平在那边围着火盆、说着话,若是被他瞧见了,这个除夕之夜还不知要怎么过呢,肯定是要拉着她看郎中,或是去找他师父,再不就是驾马车带她去县里找医术高明一些的郎中,反正是有的折腾了。
樱娘知道自己身子的状况,靠折腾根本是救不过来的,何况她浑身软绵无力,也根本经不起折腾。
她躺在炕上,将她在这里生活的二十多年一一回忆个遍,有辛酸、有欢喜、有欣慰,更多的则是她与伯明温馨甜蜜的生活。
因为他,她才会如此安心地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有爱便是家,这些年来,她一心一意经营着他们的家,抚养着一对儿女,日子过得甚是踏实,这都源于伯明对她绵绵无尽的爱。
她知道自己怕是连正月十五都活不过了,想到自己就要离开他了,她真的很不舍,眼泪浸湿了枕头,一夜无眠。
第二日是大年初一,大家都忙着拜年。直到晚上,伯明才有空与樱娘坐了下来。
伯明这些日子每日都要烧火为樱娘泡脚的,这会子他又端来了热水,为樱娘脱掉了鞋袜,将她的脚放进水里。
他自己则坐在矮凳子瞧着樱娘泡脚,两人拉着话。
“樱娘,你的脸色最近怎么越来越苍白了,你没有哪儿不舒服么?”伯明抬头瞧着,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樱娘慌忙应道:“哪有?是因为这是冬季,外面寒冷,咱们大都是在家里呆着,没有出门挨晒,脸色自然就白了。不仅是我,你不也白了不少么?”
伯明略为踌躇了一会儿,“你肯定是血气不足,从明日开始,我每日为你炖大枣粥喝。”
樱娘微微笑着点头,“好,我喝。”
忽而,樱娘又道:“伯明,要不……就让念儿和甄观怡大年初八就成亲吧。”
伯明愕然,“啊?你咋突然这么急乎了,念儿说要待来年考过殿试回来再成亲的,再等等吧,也就几个月而已。何况哪家订了亲至少都要等上好几个月的,多的还有等两三年的呢。念儿还未满十九,甄观怡年刚十五,以此来看,来年待念儿回了家再成亲,也不算太迟。”
樱娘像年轻时那般撒娇道:“不行,就大年初十。我担心他考中了好名次,又被皇上授了个好官职,他就不肯娶甄观怡了怎么办?”
“哪能呢,咱们的儿子才不会是这种负心人,他对甄观怡可是真心真意的,自从咱们给他提了亲,这些日子他开心得很呢。”伯明见樱娘一脸的坚持,只好又道,“好好好,明日我问问念儿,让他以成亲来表真心,好让甄观怡安心地让他去京城考试。”
“只是……”伯明又迟疑了,“即便念儿同意了,甄家也同意,才几日的功夫,咱们根本忙不过来呀,洞房都还没准备呢。”
“这有啥难的,咱家兄弟妯娌们这么多,区区一个洞房而已,哪有筹备不出来的?”
伯明寻思着也是,“你呀,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信任。不过,这应该是甄观怡担忧的事情,你这位娘倒是先操心上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让念儿早早成了亲也行。”
樱娘舒心地笑了,“好,这样甄观怡安心了,我也安心了。”
伯明无奈地摇头笑道:“你咋突然变得像个小姑娘了。
当念儿听他爹娘说要他大年初十就成亲入洞房,可是吓得不轻。
“爹、娘,你们没搞错吧?我正月十六就得动身走了,你让我初十就成亲,这也太急乎了。何况……何况我和甄观怡还不熟呢。”
樱娘劝道:“儿啊,你就听娘这一回,你和她还不熟么?你们见过面,还书信来往那么久,已算得上交往甚深了。我和你爹当年可是两眼一抹黑就成了亲的,不也过得好好的么?再说了,多少人考上功名后,就做了负心汉,甄观怡已与你订了亲,你若是负了她,她也是难以嫁人的。”
念儿望着他娘,只觉好笑,“哦,原来你和爹是担心我会成了负心汉啊,你们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这么不堪么?”
伯明说道:“既然你认为自己没有那么不堪,就表明给我和你娘看,也表明给甄家人看。这样你娘安心了,甄观怡也会在家安心地等着,不是两全其美的事么?”
念儿挥臂一振,“既然是两全其美的事,那我就应了,难不成我还怕成亲不成?”

、第90章 大结局(上)

大年初十这一日,薛家热闹非凡;所有的亲戚都来了。
大红喜字贴得到处都是;门上、窗上、家什上全都张贴了;过年时挂的十几个大红灯笼还没取下来,与这些喜字映染成一片,十分喜庆。
堂屋里已铺上了一块大红色绣花垫;上面还放着两个蒲团,只待念儿将甄观怡迎娶过来好拜堂。
堂屋上方摆放着两把罗汉椅;等会儿樱娘和伯明可是要坐着受儿子儿媳妇跪拜的。
顾兴和清儿昨日下午就赶回来了;哥哥要娶新嫂嫂子;他们当然要来庆祝;只是因年纪与辈分的关系;称呼上有些不适应。以前在女子学堂,甄观怡喊清儿为清儿姐姐,而念儿以前也喊顾兴为顾兄。
现在好了,全反过来了。清儿要喊甄观怡为大嫂,而顾兴要喊念儿为大哥。清儿只比甄观怡大一岁多,喊她大嫂倒没什么。只是顾兴比念儿足足大三岁多,而且以前听习惯了念儿称他为兄,现在要反过来叫,他每次声音都小得跟蚊子般嗡嗡叫,这场面倒是挺有趣。
念儿却还拿他说笑,“妹夫,快过来,替你大哥正一正新郎头冠。”
顾兴屁颠屁颠地过去了,惹得大家一阵哄笑。
仲平和招娣自是不必说,是要过来帮忙的。小暖带着她的相公和孩子过来了,小暖的弟弟颖儿在一边带着小外甥玩,他们这几个纯粹就是来凑热闹的,沾沾喜气。
叔昌和银月一家也是一个都不少,小语和小慧也都带着相公和孩子过来了,绣儿正在和他们打闹一片。征儿虽然知道他是季旺和金铃的孩子,但他早与银月一家人融于一体,他心里知道他有两个爹、两个娘,以后都要孝顺着。
季旺和金铃忙前忙后帮着待客,蕴儿今日给作坊放了假,他带着笙儿、铭儿一起摆酒席的桌椅。
李杏花和林老爹也来喝外孙娶亲的喜酒了,还备上了一份厚礼呢。柱子和钏儿、根子和他的婆娘,也都带着孩子们来看新嫂嫂。
整个院子里人头攒动,嬉闹一片。
婠婠坐在一旁看着她的爹娘托人捎回来的信,姚姑姑在信上不仅询问樱娘、伯明及干儿子干女儿的近期情况,还同意了让十一岁的婠婠与蕴儿订亲。
姚姑姑当初留下婠婠在此不就是为了让她与蕴儿在一起么,既然金铃不放心,想让他们订亲,他们做爹娘的自然不会反对。至于婠婠年纪过小之事也就不计较了,左右多订个几年就是了。
婠婠看着手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