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80部分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80部分

小说: 重生之商海惊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众人中他最看重小舅何柏枝,因为他现在在军中正遇到了军官向上升迁的关键地方——中校升上校。国内军队中中尉、中校、中将是辅助性的军衔职务,也是一个升迁中的大坎,对应职务分别是副连、副团、副军区,一步迈过去就是正职,海阔天空,但更多的人就此蹉跎。

何柏枝的年龄快到线了,但上面没人,本来升迁之路到此为止。考虑回到地方,自己没有后台,现在军转干部在地方都要降级使用,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正一筹莫展呢,杨星这个有本事的侄儿出现,顿时让他心生希望。而杨星则考虑自己正和军方处在蜜月期,将来也不会只在九都一地和军方合作,军工企业云集的山城自然纳入了他的视线,能顺便提携一下自己小叔,让他成为自己的和军方联络人之一,相必军方也乐见其成。杨星让沈长征和军方联系,他表示问题不大,估计节后就可以有好消息。

在山城老家过了杨星这一生最热闹的大年三十,年初一杨星还没来得及从昨夜通宵打电话给各地红颜知己拜年的疲乏恢复过来,沈长征已叫醒他山城市市委书记和市长今天想见他。

杨星这次回山城当然是想大规模投资,而从刚下飞机就有警车开道隆重欢迎,到大年初一市里党政巨头亲自相邀,看得出山城市对中星国际也很是重视。双方意愿一致可谓一拍即合。在国内经商政府支持是第一要素,既然山城市摆明想合作,就算杨星昨晚枪挑众美通宵夜战,今天也必须爬起来赴约。

又享受了一回警车接送的特殊待遇后,杨星坐在山城市政府大楼里,仔细端详着面前山城市的一二把手。市委书记国津要一头银发,戴着副金丝眼镜,他是由机械部空降到地方的,看起来老成持重。那市长浦阳是个光头,是山城本土提拔起来的干部,凭借山城直辖的势头,他脸上自然遮不住跃跃欲试的野心。

杨星前世里在山城待了不短的时间,印象中山城的党政一二把手没一个能待到第二任期,这可能是国内高层对山城这个新兴直辖市的特别关照,这里的干部更多是来镀金的,转眼就会高升。但这样也让杨星不敢把公司命运和他们仕途绑的太紧,国内因人成事的机会是不少,但人走茶凉就更多了。所以这回杨星不但投资计划要让他们画饼充饥,还要能让他们的继任者也无从拒绝。

浦阳不知道杨星心里的小算盘,他对杨星前天“无意”透露的旧城改造计划很感兴趣。作为山城本土成长起来的干部,他对青龙片区情况心知肚明,杨星要能消除市中区这块难看的的城市疥癣,自己的市政成绩单就要靓丽不少。

落座后他试探几句就主动和杨星谈起这个项目,杨星来此之前也做足了功课,前天话不是无的放矢。按他的思路,青龙片区的旧城改造项目完全可以依照上海星天地来做,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今后可以把星天地作为一个品牌在全国类似的城市里推广。

山城地价远低于上海,杨星提出的开发的资金虽然和上海星天地一样为10亿元,想拿到的地块要远大于上海星天地,依杨星的说法,会建成后一座西部地区第一大楼盘,这显然很投浦阳的脾胃,甚至没等国津要表态他就保证,春节后市里就可以和星华地产展开谈判,地价配套费等都好商量。

国津要心计要深得多,他知道一些高层和杨星的纠葛,知道这个年轻人心比天高,只是再造一个星天地恐怕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对于浦阳抢他的风头故作沉默,等的就是杨星拿出更大的蛋糕。

杨星也不是当年光凭着胆大闯上海的那个愣头青了,来之前星斗研究院就把中星国际各公司将要进行合作城市的政治经济情况摆在了他的案头。随着公司发展,星斗研究院已经不光满足于单纯的技术科技的研究,视野已经放宽到社会科学方面,上次提出亚洲金融危机预测报告只是牛刀小试。现在研究院里聘请了很多刚退下来的政府官员,凭借他们的经验和人脉,在中星国际和各级政府打交道时自然如鱼得水。

来之前杨星就知道这位国书记是技术官员出身,在机械部干了几十年,这次他能到山城工作,除了他正直清廉可以为山城打下基础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在机械行业经验丰富,对于解决山城机械厂矿众多,亏损情况严重问题能否找到一条出路。了解到这一点,杨星就能对症下药提出自己的办法,投其所好。

杨星先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了一份裱糊好的书法作品递到国津要的面前,国津展开一看是宋代李之仪那首耳熟能详的开头几句“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书法笔力雄浑,苍遒有力,一看就是由文学修养很深的人书写。国津要对书法没什么欣赏,倒是对书法的落款很心动,因为上面标着上海市市长陈济世的大名。

杨星指着书法卷轴道:“来山城之前,我在上海和陈市长有过详谈。他提到中央在山城设直辖市,除了开发大西南外,还有一点就是想把长江沿岸产业带盘活,让长江流域继珠江产业带之后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他站起来走到办公室里巨幅的中国地图前,指着长江在地图中划出的那道曲线道:“这里曾经是国内经济中枢,只是改革后被沿海的广东等地超越了。但无论是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经济潜力在国内还是首屈一指的。现在上海依江傍海谓之龙头,沿江的武汉、南京等十几座大中型城市是龙身,而山城就是这龙尾!为了把这条巨龙舞活,龙头龙尾这两座城市能不能先行一步做个表率?进行两座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人财物都可以双向交流,这就是陈市长共饮长江水的心意。”

国津要露出了震动的微笑:“听说中原省委书记顾青山给你题过一幅‘有志不在年高’的赞语,今天又见到陈市长这幅‘共饮长江水’的批语。那今天正好要听听你这位国务院经济改革小组专家的意见,想必大家对你推崇备至,要拿出点真材实料说服我才行。”说完还拿出笔记本准备详细记录。

杨星心中叫苦,老家伙三言两语把自己挤兑住了,但这涉及到国家产业布局等宏观经济方面规划自己三言两语哪解释清,现在看来大年初一变成了自己的讲座秀,连放假都不自由啊!

 第一百一十六章 巴岭省的态度

接下来几天,杨星既忙着帮亲戚们解决他们辞职、提干、转校等一大堆事情,还要成天跑到市政府给山城市的多位领导讲解自己关于加强长江流域各地区产业互补,经济交流的设想。多亏自己的想法和这些官场老手不谋而合,他们也投桃报李,让杨星亲戚们觉得自己原来认为的那些比登天还难的问题一一解决,这更加重了在他们心里杨星的重量。

当然一个不良后果就是,找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杨星老不在家,做父母的何桂枝和杨荣光就成了他们二十四小时不断骚扰的对象,到后来连感受着衣锦还乡氛围的何桂枝都不胜其扰。

在父母的不断催促下,杨星和山城市政府终于达成了启动青龙片区旧城改造的协议,同时还签订了一份在山城的石滩临江新区里建立一座占地达1。2平方公里的“西部星城”产业园区的合同。至此杨星圆满完成山城之行的,但多少有些遗憾的离开了山城。

他的遗憾是这些天都在忙于和山城的头头脑脑们应酬,根本没机会跑到山城街头去打望一番山城最著名的特产——山城美女。中国出美女的地方一般都要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山城坐落于山水之间,终年薄雾环绕,气候湿润,加上本地人嗜辣如命。让本地美女的皮肤出奇的好,晶莹剔透白皙动人,记得前世里一次中国性感城市评比中,山城可是排在香港、上海之后的第三名。

当年没杨星结婚时,最喜欢的爱好就是摸到山城地标的市中区解放广场去欣赏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美女。这次回老家时身边一个佳人没带,未尝没有凭着现在的身家去找找猎艳的机会,可惜被亲戚朋友和国津要他们几个老头子给缠得紧紧地,只有等下次机会了。

离开山城后下一个目的地是杨荣光的老家,隶属巴岭省省会蓉城的东山市。这次山城直辖,对巴岭省是一个重大打击,把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帽子拱手让给了中原省不说,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也少了一大截。

山城和蓉城虽然也有瑜亮情结,不过解放后山城的工业产值一直力压蓉城,现在省内第二大城市变成了直辖市和巴岭省平起平坐,身为巴岭省会的蓉城心里多少有些酸溜溜的。巴岭省和中原省情况类似,都是内陆人口大省,人多地少产值低,省里的gdp在全国也只能排在中游。

随着沿海省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内陆省份拉开了距离,巴岭中原这样的省份都走上了劳务输出的路子。其中巴岭省因为耕地面积少,人员吃苦耐劳,成为向沿海劳务输出的大省。每年广东等地春运中回家的主力大都是操着巴岭方言的农民工,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东山市作为省会蓉城下辖的县级市,本身没有什么重工业,全市大部分人口都外出打工,平日市区冷冷清清的,只有这春节期间回家人多,把个小城挤得满满当当的。杨星他们坐的山城市专门安排的豪华大巴跑了大半天到下午才到市区,只是进市区的道路被新年赶场的人堵得水泄不通,只能一步步的往里挪。

杨星看着窗外挤得动弹不得的各式小汽车,不由得问杨荣光:“不是说咱老家是革命老区,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吗,怎么有这么多好车?”杨荣光有些意兴萧索的说道:“咱老家没什么工业,原来是很穷。不过老家这里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因此山上的的环境保持的不错。这几年有人发现这山里有很多珍贵的野生药材,就跑到里面滥采滥伐,转手倒卖到外地去,很是富了一帮人。不过他们富了后大都搬到在蓉城,东山市里没能沾多少光。”

杨星有些疑惑:“这不是花子孙的钱吗?市里就不管?我听说大姑父在政府也是个小官,他就没听说点风声?”杨荣光摇头道:“就是市领导带头做生意的,他们不出面,让自己的亲戚朋友组成药材公司,最大的几家药材收购商都是他们的人,你叫政府怎么管。这里天高皇帝远,蓉城市的领导一两年也才下来一次,象我们这里只吃财政补贴的小城市还入不了巴岭省领导的法眼!”杨星听老爸的话里颇有不平之气,总算明白老爸为什么隔几年才回老家一次。大概除了工作忙,也未尝没有不想难得糊涂下去吧吧。

不过自己现在和巴岭省的政府接触不多,自己旗下的几家企业倒是在巴岭省内收购了一些企业,但按计划它们大部分都会迁往山城的产业园区。不知道他们对自己会不会怀恨在心,自己再主动上门提这个问题焉知不碰一鼻子灰?

杨星的大姑父任达诚是地道的东山人,这两天他一直待在惊喜之中,几晚上没睡好。起因是前两天正在市府值班的他被一通电话叫到了市委,市委书记满师杰笑容满面的陪同蓉城市组织部部长朵真蕴向他宣布,上级考察他政绩突出,能力过人,宣布由他担任东山市主管农业、招商等事务的副市长。

任达诚是杨荣光的大妹夫,杨家祖孙几代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杨星的爷爷奶奶现在还住在农村的祖屋里。作为家里长子和唯一的大学生,杨荣光曾被家人寄予了厚望,但他毕业分配后随部队去了九都定居,杨星没重生前他也只混了一个小厂的副厂长,没法给家大的帮助。

他的二弟三弟一个在中国隧道建设集团上班,一个在广东的玩具工厂里打工,也是常年在外,很难照拂家里,因此照顾老家的父母和亲戚的责任就责无旁贷的落在了杨荣光三个妹妹身上,而被视为最大助力的就是任达诚。

杨荣光的大妹杨淑容嫁给任达诚时,他还只是个民办教师。但他运气不错,官运亨通一直,升到了了市农机局局长的位置,在东山这个没什么工业的农业市,农机局局长也算小有实权。在他的帮助下杨家大部分人都搬到了城里,大家对他也是感恩戴德。

但自己知道自家事,任达诚很快就从这份任命中的巨大喜悦醒悟过来,回家后仔细琢磨发现了端倪,连忙找他的妹夫市府秘书长管萌书商量。管萌书是从蓉城下来锻炼,也是省里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任达诚登上农机局局长位置他出了不少力。他在蓉城的耳目不少,不知能否了解这诡异调动的内幕?

管萌书听后也是觉得奇怪,从政多年他还从未听说在春节期间火线提拔干部的。再加上据他了解东山市在节前的市委会上也没人提过这茬,包括自己在内的东山市政府上下都被瞒在鼓里,看来完全是蓉城市政府的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