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

第138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138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 30 日,又颁布此法,取消邦议会,各邦的最高权力移交给 国家,邦政府隶属于中央政府,其首脑则受全国内政部长管辖。 
国民劳动条例即“国民劳动秩序法”。 
国体明征运动日本军部及右翼势力围攻天皇机关说的运动。随着法西 斯主义的抬头,1935 年 2 月贵族院议员、陆军中将菊池武夫(1875—1955) 在议会攻击倡导民主政治的*美浓部达吉,指责其宪法学说是“叛逆思想”; 众议院者员江藤源九郎(1879—1957)则以“不敬罪”控告美浓部。陆军以 在乡军人会的名义散发 15 万本《关于解释大日本帝国宪法之见解》的小册子 相呼应。4 月 6 日,教育总监向全军下达《国体明征训示》。在野党政友会 亦借题向国会提出国体明征决议案,企图推翻冈田内阁。对此,政府于 4 月 下令禁止美浓部达吉有关宪法的著作。8 月和 10 月,又两次公布“国体明征 训令”,禁止美浓部达吉的“天皇机关说”,宣布统治权的主体在天皇;对 美浓部达吉处以缓期起诉,革去贵族院议员。日本的议会政治至此迅速崩溃。 参见“天皇机关说事件”。 
国际法院规约*《联合国宪章》的附件。1945 年在*旧金山会议上制 订和通过。共 5 章 71 条。规定一切联合国会员国均为规约的当然参加国:非 联合国会员国经联合国安理会建议并取得大会同意后,也可作为规约参加 国;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并对国际法院的组织、管辖、诉讼 程序以及咨询服务职能等作了规定。根据《联合国宪章》和该规约,国际法 院(又称海牙国际法庭)于 1946 年 2 月在海牙成立。 
国家队伍协定英军和希腊各派抵抗力量的合作协定。1943 年 7 月在 英国倡议下,由希腊人民解放军、希腊民族民主军、希腊民族和社会解放运 动和英军代表团在卡塔尼亚(Catania)签订。规定:希腊各派抵抗力量的武 装部队均为盟军的组成部分,由英国指挥,并负责提供军火;同时组成联合 指挥部,其中人民解放军代表 3 人、其他各方代表 3 人。至此人民解放军隶 属英军近东司令部,其独立件受到很大限制。 
国家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的旧译。 
国家法西斯党(PartidoNazlonaleFasclsta,缩写 PNF)意大利法西斯 政党。1919 年墨索里尼建立“战斗的法西斯”(亦译“法西斯战斗团”, FascidibattiInentO)。1921 年 11 月 7 日在罗马正式成立政党,改称 此名。该党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标榜共和主义和社 会主义,迅速发展至 20 余万成员。1922 年 10 月进军罗马,一举攫取政权。 同年 12 月建立领导机构——法西斯大委员会,墨索里尼先后任命比昂基、斯 培拉切、穆蒂、斯科尔扎等人任总书记。1923 年建立保卫国家安全民警,不 断扩展自身武装力量。次年残酷镇压反对派,并于 1925 年颁布一系列非常 法,取消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确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26 年成立*监视和镇 压反法西斯主义总部及*保卫国家特别法庭,加紧迫害民主人士。1929 年与 梵蒂冈签订协议,取得罗马天主教会的支持。从二十年代中期起积极推行* 职团国家制度,力图通过取缔罢工和调节工资来缓和阶级矛盾,并利用下层 民众力量实行对外扩张。建立意大利法西斯文化研究所,出版意大利百科全 书籍制社会舆论。成立意大利法西斯妇女组织、意大利法西斯主义青年团及 意大利全国业余联合会,严密控制社会各阶层。倡导*粮食战役,发展军火生 产,积极扩军,并多次掀起反犹高潮。对外与德、日结盟,加入*《反共产国 际协定》;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和阿尔巴尼亚的战争。1940 年 6 月驱使意大 利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在希腊、东北非、北非和苏联战场屡遭惨败, 国内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引起人民强烈不满,上层开始分化。德博诺、格兰 迪和齐亚诺等人,秘密联络宫廷及军队高级将领,进行反对墨索里尼的活动。 1943 年*七月政变中,墨索里尼被推翻,并被捕。9 月 8 日意大利宣告投降。 12 日墨索里尼被德军突击队救出,9 月 23 日在意大利北部建立*萨罗共和国。 10 月 重 建 法 西 斯 政 党 , 更 名 为 法 西 斯 共 和 党 (PartidoRepublicanoFascista》,由*帕沃里尼任总书记。将民警改建为国 民共和卫队,配合德军,镇压抵抗运动;同时提出社会化等口号,继续欺骗 人民。1945 年 4 月在盟军和游击队联合打击下瓦解。 
国家新体制法即“国家重建法”。 
国联裁军会议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联主持召开的裁军会议。1925 年 12 月国联行政院根据国联盟约第 8 条关于各会员国“应力减国家军备至最 低限度”之规定,决定在日内瓦成立裁军筹备委员会。次年 5 月裁军筹备委 员会开始工作,共有包括美、苏两个非国联会员国的 26 国代表参加。由于各 帝国主义列强并不愿意真正裁军,委员会至 1930 年底仅以一纸关于裁军方案 的最后报告书结束。1931 年 1 月国联行政院决定召开正式的裁军会议。会议 从 1932 年 2 月 2 日至 1934 年 6 月 11 日在日内瓦断断续续地举行,共有 62 国代表出席,由英国代表担任主席。会议期间斗争激烈,列强从各自利益出 发,先后提出过*《泰狄欧方案》、*《胡佛方案》、*《赫里欧—保罗—彭古 尔方案》和《麦克唐纳方案》;苏联提出了*《侵略定义宣言草案》;德国从 一开始就要求打破《凡尔赛和约》对它的限制,坚持德国应拥有“军备平等” 权,并一度离开会议进行要胁。虽然美国总统罗斯福致函 53 国首脑呼吁支持 《麦克唐纳方案》,英国掌玺大臣艾登也周游欧洲主要国家首都进行斡旋, 由于纳粹德国于 1933 年 10 月 14 日退出会议并加紧扩军,会议最终未通过任 何决议而结束。 
国民劳动秩序法(GesetzzurOrdnungdernatlonalenArbeit)一译《国 民劳动条例》,亦称《劳动宪章》。纳粹德国对工人实行法西斯控制的法律。 1934 年 1 月 20 日颁布。规定德国企业主是企业的法定领袖、全体工人的最 高上司,有全权决定企业作息时间、奖金发放、工资条款、罚款数额、种类 和手续等;宣布取消先前能参与调整工资和劳动时间的工厂委员会;规定工 人是企业领袖的法定下属,必须对其保持基于生产利益一致的忠诚,不得过 问企业事务。以后颁布的一系列补充条款废除了工人更换劳动场所的自由 权,禁止农业工人为了逃避容克的摇役而流入城市。 
国民精神总动员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发起的战时动员。1939 年 3 月 11 日,国民政府在国防最高委员会下设立精神总动员会,蒋介石自任会 长,并公布《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国民公约及誓词》和《精神总动员 实施办法》。其中心口号是:“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 “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并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救国道德”。实质 是要人民对统治者“尽至忠”,“行大孝”,维护“军令政令及行政系统之 统一”。同年 5 月 1 日起,规定每月集会一次,向国民讲解《纲领》,宣布 《国民公约》及《誓词》。精神总动员一度轰轰烈烈,但并未起到动员人民 参加抗战的效果。 
国会纵火案审判亦称“莱比锡审判”。纳粹法庭对*国会纵火案 5 名 被告的审判。1933 年 9 月 21 日—12 月 23 日在莱比锡德国最高法院第四刑事 审判庭举行。被告是荷兰人卢贝(MarinusVanderLubbe1909—1934)、德国 共产党国会议员托格勒、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及党员塔内夫 (BacHnTaHeB,1897—1941)和波波夫(GnaronNonoB,1902—1968)。纳粹 分子企图通过审判把焚烧德国国会大厦的罪名转嫁给共产党并借以掀起反共 高潮。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以铁的事实和雄辩的口才将被告席变成揭露纳 粹阴谋和宣传共产主义的讲坛。在世界人民的声援下,法庭被迫宣布季米特 洛夫等 4 人无罪释放,判处卢贝死刑。战后,西柏林地区法院根据卢贝亲属 的要求 1967 年重新审理此案,1980 年 12 月宣布卢贝无罪。 
国统区民主运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1944 年国民政府军在*豫湘桂战役的溃败,激起全国人民极大愤慨。各大城市要求 实行民主政治的呼声,与工人罢工、农民暴动事件相结合,形成巨大的民主 运动。9 月 15 日,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 号召,把运动推向高潮。24 日,重庆各界 500 余人集会,要求改组国民政府; 昆明文化界 342 人发表挽救时局主张,要求召开国事会议;民族工商界向国 民政府请愿,要求建立联合政府,改善民生;美洲华侨报纸也要求国民党立 即“还政于民”,成立全国联合政府。从 1944 年底到 1945 年春,集会由几 十人发展到数万人,斗争形式由座谈会、演讲会发展到游行示威、请愿抗议, 斗争目标更加明确。这一运动孤立和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教育了中间派, 
巩 固 和 扩 大 了 抗 日 民 族 统 一 战 线 。 国 家 文 职 人 员 法 (GesetzzurWiederherstellungdesBerukbeamtentunls)一译《公务员法》。 纳粹德国整肃文职人员的法令。主要有二次:第一次 1933 年 4 月 7 日发布, 规定凡从事共产主义事业者、非雅利安人和政治表现不佳的文职人员,一律 免职。第二次 1937 年 1 月 25 日发布,规定文职人员的资格为:加入纳粹党 井积极宣传纳粹主义;无条件支持政府的政治目标;宣誓效忠并绝对服从于 元首个人。 
国家劳动服役队(ReiehsarbeitSdienst,缩写 RAD)亦译“国家劳动 服役”或“德国劳动处”。纳粹德国半军事性劳动服役组织。1935 年 6 月 26 日根据*《国家劳动服役法》建立,18—25 岁男青年必须在该队服役 1 年, 成员着统一制服,过兵营式生活,接受体格锻炼和军事训练,参加修筑军事 设施。1939 年拥有成员 280 万。 
 国家劳动服役法(ReichSarbeitsdienstgesetz)一译《国家劳动义务 条例》。纳粹德国法律之一。1935 年 6 月 26 日颁布,规定 18—25 岁男青年 必须劳动服役 1 年,接受军事训练并参加修筑军事设施,每天得报酬 25 分尼; 18—21 岁女青年必须到城乡家庭从事家务 1 年。目的系为军备工业提供廉价 劳动力,建立军队后备队,并使女青年在婚前实践家政。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中国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的一次改革。1935 年 11 月 3 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法币政策实施办法》,规定自 1935 年 11 月 4 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次年 2 月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 行之钞票为法币,禁用黄金;实行白银国有,所有银元限期至银行兑换法币; 并确定外汇价法币一元折合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或美元二角九分五厘。此 改革对统一全国货币,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有一定作用,但官僚资本却 由此搜括白银 3.7 亿盎司,为以后隘发纸币,实行通货膨胀开了方便之门。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1939 年 1 月 21 日至 30 日在重庆举行。蒋介石 致开幕词,并做《唤醒党魂,发扬党德,巩固党基》的报告。会上,蒋介石 对抗战到底的含意解释为:“恢复到芦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全会通过《党 务报告决议案》和《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决议设立“防共委员会”,确定 “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对于抗战,决定实行“有限度之攻势 与反击”,“抽出部队轮流整训,强化战力,准备总反攻、并决定设立“国 防最高委员会”,统一党政军的指挥,由蒋介石任委员长。它标志着国民政 府开始奉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方针。 
 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日本近卫内阁发起的战争动员运动。1937 年 8 月 24 日,日本政府为配合全面侵华战争之需,制定“国民精神总动员实施纲 要”。议会为此拨款 70 万日元。9 月 9 日在日比谷公会堂召开国民大会,提 出“尽忠报国”、“举国一致”和“坚忍持久”三大口号,并于 10 月 12 日 成立由 74 个(后增至 94 个)团体参加的“国民精神息动员中央联盟”。以 海军大将有马良桔为会长,理事、评议员由官僚、政界和财界的实力人物担 任。初期主要开展组织庆祝会、购买“爱国公债”、慰问阵亡将士家属等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