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

第156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156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兹比(Moresby)港和所罗门群岛上的图拉基(Tula)。 计划由井上成美海军中将指挥的第四舰队(含祥凤号航空母舰、4 艘重巡洋 舰、3 艘轻巡洋舰、9 艘驱逐舰)掩护分乘 12 艘运输般的 5000 官兵担任主攻; 海军中将高木武雄牢机动部队(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2 艘重巡洋舰、6 艘驱逐舰)支援。美军通过破译密码掌握了日本舰队动向,派弗莱彻率航空 母舰约克顿号和列克星敦号及 5 艘重巡洋舰和 9 艘驱逐舰赴珊瑚海 (CoralSea)待机。英国海军上将克莱斯(JohliGregoryCrace,1887—1968) 指挥的澳大利亚巡洋舰分舰队援助美舰。5 月 3 日,日军进占图拉基和瓜达 尔卡纳尔岛,并于 4 日向莫尔兹比港进发。4 日和 5 日,美国航空母舰出动 飞机袭击日军船队。日机动部队则进入珊瑚海,企图从背后袭击美舰。7 日 美军炸沉日航空母舰祥凤号。8 日,双方航空母舰出动飞机相互攻击,结果 日翔鹤号受伤;美列克星敦号沉没,约克顿号受伤,美方损失飞机 66 架,日 机 77 架被击落。9 日,山本五十六下令日舰队向南搜索追击,未有结果。此 战双方损失相当,但日军被迫延期进攻莫尔兹比。在海战史上为首次在目视 区以外双方舰队进行作战,从此航空母舰取代了战列舰的位置。 
玻尔(NielsHenrikDavidBohr,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1911 年在 哥本哈根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0 年起任丹麦理论物理研究院院长。1922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0 年 4 月德国占领丹麦后,积极参加抵抗运动。1943 年为逃避纳粹的迫害,逃往瑞典。后经英国去美国参与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战后曾领导建设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呼吁销毁核武器,和平使用原子能。著 有《原子结构和光谱理论》、《原子理论和自然描述》等。 
项英(1898—1941)中国将领。原名德龙。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 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1928 年参加共产 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1930 年 12 月碉赴江西中央苏区,历仕中共苏区中央 局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 主席。1934 年中央江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 令员兼政委,留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东南 局书记兼新四军副军项英长,协同*叶挺指挥新四军各支队,向苏南、苏中、 皖东挺进,开展敌舌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主持创办《抗 敌报》、《抗敌》半月刊。由于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认识 不足,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缺乏警惕,在 1911 年 1 月蒋介石制造的* 皖南亭变中,犹豫动摇,处置失当,对新四军皖南部队遭到重大损失负有责 任。3 月 14 日在泾县茂林地区突围后,被叛徒杀害。著有《南方三年游击战 争经验对于抗战的教训》。 
项白克(StanleyKuhlHornbeck,1883—1966)一称“亨培克”。美国 外交官。1909 年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毕业,获博士学位。同年来华,曾执教 于浙江省立专门学堂等中国学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 年出席巴黎 和会。二十年代执教于哈佛大学。1928 年出任国务院远东司司长。1931 年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以经济手段制裁日本。1937 年起为国务卿赫尔的政治 顾问。力主对日本实行战略物资禁运,加强美国海军建设,支援中国抗日。 遏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1944 年出任驻荷兰大使。1947 年退职从事著述。著 有《中国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和远东》等。 
政治家(Statesman)美国战略空军 1943 年春制订轰炸德国控制的罗马 尼亚油田的计划代号。同年 5 月 24 日起代号改称*肥皂水。 
政治戒备队(PolitischeBereitschaften)一译“政治预备队”。德国 纳粹党领袖的私人卫队,*武装党卫队前身之一。1933 年 3 月“柏林党卫队 本部警卫队”建立后,各地组建本部警卫队,集训时自称“党卫队特遣队”, 同年夏改现名。一般设置在党卫队区队一级,以*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为 楷模,每队约 100 名成员,下辖突击大队、突击队、小队和小组。平时用于 守卫当地纳粹党和党卫队领袖,1934 年 6 月底在*罗姆事件中参与镇压冲锋 队。1934 年底起,改编成党卫队营和团,成为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1938 年改称武装党卫队)的主要组成部分。 
政治委员命令(Kommissachofehl)纳粹德国屠杀苏军政治委贝的指令。 1941 年 3 月 30 日,希特勒曾秘密指示德军高级将领必须在未来的反苏战争 中首先消灭“纳粹主义的敌人”——苏军政治委员。同年 5 月 12 日,德国武 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向战地指挥官发布此令。规定苏军的政治委员不得视为战 俘,至迟须在临时战俘营即行处决,不得送往后方。1941 年 9 月部分陆军将 领要求取消或修改命令,遭希特勒拒绝。战后在*纽伦堡审判中,该项指令被 作为纳粹的重要罪证。 
赵一曼(1905—1936)中国抗日女英雄。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字 淑宁。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 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8 年回国后,在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党的秘密 革命工作。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历任中共满洲省委妇女委员,满 洲省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1934 年 7 月任中共珠 河(今尚志)中心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发动群众组织抗日自卫队,开 展游击战争。1935 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同年 11 月 22 日在与日军作战时受伤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次年 8 月 2 日被杀害。 
赵尔陆(1905—1967)中国将领。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 团供给部部长。1934 年参加长征,北上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 供给部副部长,曾赴太原筹集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1937 年 10 月到晋察冀 地区,任晋察军区二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开创 了晋东北抗日根据地。1940 年率部参加*百团大战。1944 年 10 月任冀晋军区 司令员,率部向桑干河地区、繁峙和代县的日伪军展开攻势作战。解放战争 时期,曾任第四野战军和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 共中央军委国防工委副主汪。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赵尚志(1908—1942)中国将领。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毕 业。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在巴彦和哈东一带作反日军 队统战工作。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政治部主任。1933 年 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1936 年任北满抗日联合军总司令、东北抗日 联军第三军军长。转战于松花江两岸,创建珠河、汤原根据地。曾远征黑嫩 平原,挫败日军的重兵“围剿”,并先后指挥攻打宾州城,攻克五常堡和冰 趟子伏击战等。1937 年七七事变后任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曾蒙冤被开除 党籍,仍率小分队坚持抗日斗争。1942 年 2 月 12 日,在攻打鹤岗梧桐河伪 警察分所时重伤被俘,壮烈牺牲。 
 赵承绶(1891—1966)中国将领。保定军校毕业。曾任平绥护路司令、 大同警备司令。九·一八事变后,曾于 1936 年配合傅作义在绥东抗击日军, 取得百灵庙大捷。同年授中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战区骑兵第一军 军长,率部参加察哈尔抗战。1938 年加入阎锡山组织的民族革命同志会,任 高级干部委员。1939 年 3 月升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并兼任第二行署主任。 1945 年 3 月率部在豫西北地区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曾任山西保安副司令、 野战军司令。1948 年 6 月在山西晋中地区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为解放太原 出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水利部参事。 
 赵登禹(1898—1937)中国将领。字舜城。行伍出身。曾任冯玉祥西北 军第三十七旅旅长。1933 年*长城杭战中,率部在喜峰口打击日军。因功升 任第一三二师师长。1936 年授中将衔。1937 年芦沟桥事变后率部进驻北平(今 北京)南苑,任第二十九军南苑驻地指挥官。7 月 28 日凌晨日军向南苑进攻 时,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作战,遭敌伏击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上将。 
 郝梦龄(1898—1937)中国将领。字锡九。保定军校毕业。曾任冯玉祥 西北军第五十四师师长。1930 年升任第九军军长。1935 年授中将衔。1937 年 5 月被调往四川山洞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七七事变后返回部队,北上抗 日。1937 年 10 月率第九军从石家庄驰援山西沂口,参加*太原会战。曾任中 央兵团总指挥,在忻口以北龙王堂、南峪一线作战。15 日亲临大白水前沿阵 地,指挥部队突袭日军阵地,不幸中弹殉国。国民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并追 赠他为上将。198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草原方面军苏联战略战役军团。1943 年 7 月由草原军区改变番号组 建。该军区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的预编组织组建于同年 4 月,辖区 包括沃罗涅日、库尔斯克、坦波夫和罗斯托夫等州。初辖 5 个集团军和 1 个 空军集团军,后相继编入 6 个集团军和 1 个坦克集团军。初担任最高统帅部 大本营预备队,在库尔斯克方向*中央方页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后面展开。 后参加库尔斯克会战和第聂伯河会战。同年 10 月改称*乌克兰第二方面军。 司令为科涅夫。 
 茶碟(Sauoy)盟国发动*缅北战役的作战计划代号。原为*安纳吉姆。 1943 年 5 月美英华盛顿会议修订后,改称此代号。 
 荒木贞夫(1877—1966)日本将领。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 历任驻俄武官、步兵第八旅团长、宪兵司令官、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陆军 大学校长、第六师团长等职。1931 年底至 1934 年初连任大养、斋藤两届内 阁的陆军大臣。主张对内实行全盘”改革”,建立举国一致的战争体制:对 外推行强硬外交,不惜对美苏一战。系陆军*皇道派首领之一。1933 年晋升 大将。二·二六事件后退出现役。1938 年 5 月—1939 年 8 月,连任近荒木贞 夫卫、平沼两届内阁的文部大臣。参与策划*“人民阵线”事件,迫害进步学 者,并强制推行军国主义教育。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主张北进。战后, 于 1948 年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55 年因病假 释出狱。 
茨韦培耶夫(1893—1950)苏联将领。1914 年应征入沙俄军队,参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升至中尉。1918 年加入红军。参加过国内战争。1927 年毕 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D37 年任步兵师长。1941 年 1 月任伏 龙芝军事学院教研室主任。苏德战争开始时为中将。先后任第四集团军副司 令、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副司令和预备队第十、突击第五、第六和第三十二 集团军司令。1943 年加入联共(布)党。同年获上将衔。参加过罗斯托夫、 梅利托波尔、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敖德萨、维斯瓦河奥得河和柏林等战 役。战后曾任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 
胡克(Huk)即“菲律宾人民抗日军”。 
胡佛①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ClarkHoover,1874—1964)。 美国总统(1929—1933)。斯坦福大学毕业,当过工程师。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以从事协约国救援工作闻名。1929 年当选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1931 年春提出战争债款延缓偿付期计划。同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对日实行经 济制裁,提倡*不承认主义。1932 年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期间,提出取消轰 炸机、坦克、机动火炮和化学武器以及缩减军队三分之一的方案,史称《胡 佛方案》。1933 年下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次批评罗斯福政府内外政 策,一度倾向孤立主义。战后曾任杜鲁门政府行政改革委员会主席等职。着 有《美国的个人主义》、《回忆录》等。②约翰·埃德加·胡佛(JohnEdgarHoover, 1895—1972)。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1924—1972)。1916 年毕业于乔治·华 盛顿大学,次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19 年任司法部长特别助理。1924 年起任 联邦调查局局长。1936 年应罗斯福授权调查间谍和破坏活动,对包括罗斯福 的政敌在内的各种人员和组织,进行广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