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之北宋 >

第191部分

梦幻之北宋-第191部分

小说: 梦幻之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煺甲湃硕啵急附惶嫜诨こ防搿
“某要是这藤原家政,就停止撤离,和大将军大战一场!”徐虎放下千里镜道。
“若是没其他事,这当然是唯一的选择,可你别忘了,他离开的原因!”
徐虎想了想,咧嘴笑道:“某确实赶不上大将军,他真要进攻,大将军说不定会跑!他现在最怕大将军拖住他!”
王麟赞许的点点头,“为将着,要会考虑各方因素,敏锐抓着对方的弱点。”
徐虎拿起千里镜,继续查看,对面扶桑军见良都军未动,胆子大了起来,除了正面的大约三万多人,其他营寨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撤离。
“传令,前进二百步!”王麟突然喊道。
一通鼓声后,全体良都军开始移动,对面扶桑军紧张起来,那些收拾行装的,丢下手里的事,忙着集合。可良都军离扶桑军营寨四百多步时,有停了下来,这个距离弓箭刚好够不到。
紧张气氛持续了约半刻钟,对面的藤原家政吃不住王麟这种耗时间的战法,打开营寨,准备出击。
“传令,大军后撤半里!”
随着王麟令下,良都军迅速后撤,一直到了河边才停下来,这一出搞得扶桑藤原家政火冒三丈。
“大将军,某明白了,有时候这种在边上守着,比直接进攻还让对方难受!”徐虎笑道。
“对,你想想,要是你领兵,是不是最怕搞不清楚对方意图?”
“某刚才就是想象着自己是对方主帅,看着良都军这么进退,真的很为难,打也不是,走也不是!”
“行了,你已经知道意图,等会你来指挥,我也歇歇!”
徐虎接过指挥后玩得比王麟还猥琐,他还来了出集体冲锋,浩大声势吓的扶桑军在射程之外就拼命射箭。眼见太阳偏西,藤原家政知道这么下去,迟早被王麟玩死,再不启程赶回京都,一旦京都有事,没了天皇这个傀儡,藤原家族就彻底失去最大的筹码,到那时纵有天大的本事他也挡不住良都军进攻。
“大将军,他们好像要不管我们,强行退兵了!”
王麟笑道:“他知道耗下去不是办法,早这么办我还要想想是否进攻,眼下,怕是行不通了!”
徐虎明白王麟说的意思,如果藤原家政一开始就强行退兵,毕竟他人多,士气也在,良都军就算进攻取得战果,也不一定能留得住他,何况逼急了反咬一口,也难说给良都军重创。可现在就不行了,被徐虎折磨得神经紧张的扶桑军那里还有斗志?
果然,处在良都军正面,准备断后的三万多人明显没有了早上的状态,远远看去就能发现他们很烦躁,也难怪,别人先逃让他们拼命,心里总是有想法的。
那些先撤离的扶桑军明显有不顾弟兄们的意思,按理应该警戒撤离,相互保护,可他们那还有这个心思,这支十万人的大军是各地武士团拼凑而成,平时也没有什么交情,有些还是对头,都是眼红良都府的富庶,才为了这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如今京都被大宋禁军攻打,主将急着回援,既然没了好处,不如早走早好。正面三万多扶桑军也发现了弟兄们根本没有交替掩护的意思,一时间有些慌乱,这正是王麟等待的时机!
徐虎也觉得时机成熟,看了王麟一眼,见他点点头,回身大喊道:“擂鼓!全军进攻!”
良都军虽说玩了一天也有些疲惫,但他们是玩人的人,心情放松,身子累但心情极佳,这仗打得,赏心悦目,对王麟的佩服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听到鼓声,所有军士精神大振,随着各营指挥使大喊着进攻,三万多良都军如潮水般朝扶桑军营扑去。
那断后的三万多人扶桑军还指望着良都军又是逗他们,等发现不对时,不是准备抵抗,而是回头看那些撤离的,发现人家根本没有留下来和他们一起抵抗良都军攻击的意思时,这三万多人瞬间崩溃了。一天的压力早就让他们不堪忍受,只怪自己命苦正好在良都军正面,如今弟兄们都不管他们死活,那还打个什么劲?
徐虎这一战真正领会了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三万多精神抖擞的军士面对三万多毫无斗志的军士,结果不用多说,扶桑军那些军士的反应只有三个,部分好勇斗狠的直接迎了上去,也就两千多人,在良都军人海中连泡泡都没冒就消失了,有四成腿快机灵的,见势不妙丢下一切东西撒腿就跑,剩下五成多愚钝迟缓的,丢掉兵器跪在地上求饶。
良都军根本没工夫管这些吓破胆的扶桑军,狂吼着朝后攻击,三万多人,脚踏过之处一片狼藉,都不知道有多少准备投降的扶桑军被活活踩死,活着的见良都军不管他们,如蒙大赦,四散没命的逃开。
藤原家政见断后的三万人瞬间被击溃,还想着组织抵抗,可那还有人听他的?剩下的七万人胆气全无,只有一个念头,逃!
于是乎,这场本应势均力敌的战役打成一边倒,整个旷野中都是玩命逃跑的扶桑军,这到弄得良都军没取得更大的战果,原因无他,逃命的可以毫无顾忌的乱逃,可进攻的良都军却不能毫无顾忌的追,到最后,良都军实在追不动了,不得不停下了喘气。
王麟倒是轻松得很,他骑着马跟随在后面,张正等护卫在他边上小心警戒着,四周都有逃散的扶桑军,万一有人给王麟一下子,那就搞笑了。一路前行,大约走了七八里,见几个军士站在路边扶着树只喘气,其中一人还骂道:“跑的真他娘的快,差点没把某追得背过气去!”
“那你可要学学,以后逃命的时候才不会被追上!”王麟闻言大笑道。
那军士见是他,尴尬道:“大将军!”
“你也别懊恼了,以后给你们都配上马!我就不信这两条腿还跑得过四条腿?”
“真的?”那军士大喜。
“见过大将军骗人么?”王麟大笑着一夹马,朝前而去。
藤原家政直到第二天正午才陆陆续续收拢了四散奔逃的军士,清点之后他气得要吐血,十万大军只收拢了六万多人,而且兵器物质损失无数,这六万人中,足足有二万多人是空着手,连随身干粮都没有,正想着如何办,就有斥候来报,说良都军前锋距离这里不到五里。
被追着打的滋味可不好受,藤原家政决定要与良都军决一死战,至于京都之围,他管不了了,眼下的情形让他很后悔做出撤兵的决定,没了天皇,依靠这十万大军他也可拥兵自重。
想法是好的,可那些扶桑军士可没他这等勇气,在战场上,一旦失去士气,就是兵败如山倒的结局,藤原家政的命令刚下达,那没有了兵器的二万人就不管不顾的率先朝南方逃去,剩下的四万人那里还有决战的心情,不知谁带的头,一窝蜂的朝南逃,好在这次良都军离着有段距离,逃跑的队形保持还算完整,在外人看来,说成撤退也未尝不可。
藤原家政这才明白大势已去,和良都军决战想都不要想,只有尽快脱离接触,收拢军队后再做打算。他长叹一声,上马疾驰而去。徐虎一口气追了十里,愣是没能赶上,气得他破口大骂,两日战果听着辉煌,三万人五千人击败十万人,可真正统计下来,杀死的扶桑军还不足二万人!
“大将军,这样不行,等扶桑军缓过劲来,对我们还是巨大的威胁。”
“徐虎啊,我也知道这个理,可事情紧急,顾不了那么多,只能尽快打到京都再说。”王麟也挺郁闷,这个情形他就没估计到。
一边拼命逃,一边拼命追,连续三日双方都没有真正的接触,到了第四日,藤原家政总算是和王麟的良都军拉开了一段距离,那些武士团有些不敢造次的,老老实实跟在他后面,也有心眼活的,知道这次藤原家族将大伤元气,正是发展自己的大好时机,便悄悄离去,反正逃的时候谁也顾不上谁。
在一块不大的坝子,藤原家政做了短暂的休整,清点手下的军队,藤原家族毕竟是扶桑第一大家族,把持朝政多年,就这种情况下,他还能集拢了四万多人,不过藤原家政已经不指望这四万多人能有什么作为,就连回到京都,能否抵挡住大宋的进攻他都没底。
“将军,南面来了一队人马!”
藤原家政腾的站了起来,要是大宋禁军北上夹击他,那可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是哪里的人马?”
“从京都方向来的,像是我们的人。”
藤原家政松了口气,片刻疑惑起来,京都在大宋禁军的进攻下,怎么能派得出人马?
他的疑惑随着藤原师实的到来而解,兄弟二人先是大哭一场,然后将各自的遭遇说了遍,得知京都丢失,藤原家政手足无措,他不明白为何依托城防,在短短几日之内,就一败涂地。
找原因不是眼下最急的事,王麟的良都军可离着不远,既然一路撤玩京都已经不可能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兄弟二人商议的结果是先避开王麟的锋芒再说,他们计划朝东,前往奈良,那里可是家族的大本营,然后派人与王麟讲和。如果王麟真要赶尽杀绝,一条路是将掘河交出去,将一切责任推到他身上,另一条路就是拼死抵抗,不过不管哪条路,都要看王麟的决心。
王麟当然没这么大的决心,他还急着返回大宋,藤原师实、藤原家政两兄弟率军挟持着掘河转向东后,他并没有尾随追击,让一些轻伤的军士护送重伤军士返回良都后,他便带着剩下的三万两千人迅速朝京都而去,得到这个消息后,藤原师实松了口气。


第二百六十四章 烽火再起
更新时间20131026 19:20:05  字数:3208

 丰稷自王麟率军出征后,就有些心神不宁,大宋一下子出了这么多事情让他意想不到,当户部与他会商,问今年的两市朝廷是否还按照去年的方式收购时,他想都没想就批示了按去年办理。
一开始一切顺利,各道的文书也说明了没什么问题,可还没有二十天,情况急转直下,先是江陵府,龙卫军前移后完全被叛乱所牵制,战区大量百姓开始逃离,大批流民涌入到江陵府地界,地方官吏紧急开仓赈济灾民,可江陵府的大批存粮已被龙卫军带走大半,这造成粮食一时间短缺起来,江陵府便开始从市场上购买粮食,以弥补不足。可让江宁府知府没想到的是市场上粮价一夜之间翻了好几个跟头,达到八贯一斤!顿时整个江陵府百姓都恐慌起来,纷纷抢购,这造成粮价再次上涨。
这是那些豪门大户趁机操纵粮价的结果,这种情形王麟当初就有预判和分析,一两个府、道翻不起大浪,朝廷是有应对之策的,只是江陵府向周边府、道求助,才发现这些地方都差不多,粮价上涨,关键是没人卖!粮商大户都说没粮,全部让朝廷买走了,如今只有朝廷才有粮食出售。
丰稷收到各府、道的加急文书,这才发现事态严重,急忙召集户部紧急商议,等看到户部的相关统计后,他有些感觉不妙,粮食朝廷是有,可多数都集中到了北方,尤其是德州府。江南各府、道都存粮不多,丰稷已经没心情追究为何江南府、道要将大批粮食北运,看来只能紧急从北方调粮。
还没等德州府的粮食装船,江陵府的大批流民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开始抢劫一些城外的百姓,江陵府警卫使刘振自然进行抓捕,不知是方式上的问题,还是有人煽动的结果,很快就造成了流民的集体对抗。
江陵府这边事情还没解决,杭州府又出事了,蔡攸居然强行收购农民家里的余粮,说是要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流民潮,农民被逼的走投无路,几个胆大的,便扯起大旗,造杭州府的反。丰稷接到杭州府文书,气的大骂蔡攸愚蠢,他那里知道这是蔡攸计划好的,江陵府一出现流民,他就开始暗中操作,将几个府、道的豪门大户联系在一起,先是操作粮价,然后鼓动流民作乱!当然,这些事他一个人是办不了的,朝中已经上船的安焘、安惇等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有蔡攸这样的地方官员出力,后有安焘这样的朝廷重臣调度谋划,丰稷等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应接不暇。
不到二十天,江陵府和杭州府的作乱就形成了燎原之势,以往百姓造反,总是缺乏各种条件,可这次不一样,那些豪门大户私下支持,表面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妥协,实际上是通过人、物的渗透,把持着叛乱的方向,那就是直指朝廷,直指赵佶!
很快,杭州府和江陵府形成了两支叛军,蔡攸私下让不少对裁撤厢军不满的军士加入到叛军之中,这对叛军的战斗力提升很快,各地还未裁撤的厢军也在安焘集团里各地的人鼓动下,丧失了抵抗力,朝廷都要裁撤你们,你们还卖什么命?简单的话语在厢军中得到共鸣。
赵佶原以为江南之事很快就能解决,杭州府水军出动后,一路急行,十天前抵达了交趾,将沿岸看得见的大小城镇轰击了一遍后,五千水军在交趾中部登陆,这让李朝措手不及,在海上他们毫无抵抗能力,借助战船的机动灵活,大宋可进攻交趾任何一个地方,面对这种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