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无敌特种兵 >

第42部分

明末无敌特种兵-第42部分

小说: 明末无敌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说几句话,尚可喜就露出了本性来,脾气大大咧咧,语气很冲,明明自己是一员参将,却对副总兵(副将)的陈继盛平等视之,拍肩膀打肚。

陈继盛邀请尚可喜到岛屿上休息,尚拒绝了,将黄龙的书信一封及朝廷的军令两件,还有廷寄一篇,都交给了陈继盛,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

自毛文龙被杀以后,明朝东江镇水师的管辖,逐渐被分割为几部分,据守在盘山地区的是朝廷派遣的副将黄龙,副将毛承禄一部在海洋岛,参将刘兴祚在长山岛,副将陈继盛和副将沈世魁在皮岛,参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登陆归于山东系统。现在,叛乱迭起,忠于明廷的军队,只剩下黄龙,陈继盛,沈世魁三部,因为山东已乱,天津东出的水道不安全,明朝廷的政令和军令,习惯于走北线,从山海关出发,转盘山(即旅顺港口),再转皮岛。

陈继盛开信看了看,面色阴沉下来,众将官不知道情况,一个个战战兢兢,不敢开口。

看完信,陈继盛叹息不已,“传令,将全军回归岛上,派遣一部船队东去皮岛,多带着火药之物,同时调遣飞豹军余部,全部西来海洋岛。”

骤然变化的决定,让所有将官不得不追问。陈继盛这才讲了朝廷的意思。崇祯皇帝以御旨名义,直接下达内阁,由内阁转达到蓟辽督师的行辕所在,要求东江镇水军,除了保护皮岛不失外,其余各军,尽皆西进山东,从背后袭击叛军,减缓其疯狂扩张的压力,或者将其击败。而驻守旅顺的黄龙,则借口旅顺港面临金军的直接压力,兵力本来单薄,不能再抽调,征得现任蓟辽督师孙承宗的同意,按兵不动,要沈世魁坚守皮岛,其余军队,由陈继盛率领,先将附近海中各岛叛军尽行歼灭,然后西进。

“这什么意思?”黄参军丑陋的脸上,隆起了可怕的沟壑:“说来说去,黄龙坐在盘山港,沈世魁躺在皮岛,就剩下我们一支孤军,又要歼灭各岛叛军,又要西进山东解围,这不是为难人吗?”

“是啊是啊。”陈继勋也说:“我们现有兵力,总数不过两千,就是将所有飞豹军调来,也不过六千人,可是,我敢肯定,只要陈老将不亲自去皮岛,沈世魁那厮断然不肯将我飞豹军其余几营拨还建制。这哪里是在下军令,这简直是要我们的命!”

苏泰也很生气,“不干了不干了!”

好几个将官,拔出佩刀,乱舞一气,以发泄心中的怨恨。

陈继盛一黑脸:“都被我住口!怎么,难道你们也要对抗朝廷的政令军令不成?难道你们也想造反吗?”

这下子,大船上的将官们才不敢乱疯了。

在陈继盛的强令下,明军将物资,军器等统统地再从船队上搬回岛屿上。这一来二去的折腾,虽然有陈老将弹压着,一时还不至于闹出事端,总有些不安定。

黄参军提出建议,要求朝廷从山海关派遣部队东下增援,否则,以飞豹军一部,断然不能消灭敌人。“老将,我们只有肯请朝廷知悉辽海的艰难困苦情状了。”

陈继盛叹息良久:“先别这样,免得朝廷生疑,国家内有民变,外有金寇,根基动摇,我们做臣子的,只能多替朝廷担戴,哪里能这样为自己辨解?”

明军将水师停泊北面码头海湾,大部进驻原海洋岛上军营。一面操练,一面修整器械。

毛仲没有士兵可练,只能郁闷在岛上,屁股后面跟随着牛雷,王海生以及佛郎第等几个马弁,还有菲丽娅等几个西班牙女郎,连陈香桂也被毛仲提醒,换了身男装,跟随在身边,一行数人,好象游山玩水地逍遥。

“香桂姐,你忧愁什么呢?”毛仲笑着问。

“我爹为难,我却不能给他了却心事,怎么不发愁?”

看着她穿着单薄的士兵装,那丰满的身材,毛仲心里一阵酥麻:“你在岛上住了多久?”

“六七年了。”

“这里有没有打铁的工厂?”

“嗯?”

“作坊!”

“有!”

“真的?太好了,在哪里?你带我看看去!”

“看那怎样?”香桂不解。

毛仲拍拍她的肩膀,一把抱住:“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给我老丈人帮忙,解开这个死结!”

七十二章

海洋岛上,果然有一些打造军器的厂棚,炉子什么一应俱全,毛仲仔细打量了那些器具,暗暗叹息,“香桂,我看事情全靠你了。你在岛上住了很久,知道根底,也知道军中有工匠,只要你能给我找些能工巧匠来,我们的事情就成了。保证给你爹,也是我爹解决大问题!”

“真的?就找几个能工巧匠?”香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要干什么?莫非是制作更多的火药罐子?”

“不忙,你去找人吧。”

“好!”香桂在毛仲的手心里掐了一下,欢欢喜喜的去了。

毛仲又询问佛郎第,西班牙国内的火绳枪是怎样制作的。佛郎第知道大概,讲了。毛仲将船上现有的西式火绳枪拿来,拆解了两支,观察其形式。他发现,西班牙已经有了制作钢铁机械的手工式机床,尽管非常粗糙。

不多时,香桂带了陈为国来,游击陈为国居然是香桂的近本家,说来说去,还是香桂的哥哥,听说毛仲有了主意,立刻在军中搜罗了火器制作的铁匠工匠二十几人来应景,“说吧,毛仲,你要他们干什么,也说来让我听听。”

这时候,黄参军和陈继勋也听了这里的热闹,骑马跟来,还有一些将官,听说毛仲有非常新奇的想法,都来凑热闹:“说吧,是不是要制造火药罐炸弹?还迸说,真厉害!就是扔不远!”

毛仲笑嘻嘻地说:“今天我们招诸位工匠先生们来,当然不是制作火药罐炸弹,那是临时采用的方案,太笨拙了,我们将要制造世界上第一批步枪。”

“步枪?”许多人竖立起了耳朵。

毛仲将步枪的基本结构讲述了一遍,顿时,很多将官们泄了气:“就是铜铳呀?”

黄参军也很失望:“铜铳之法,我朝从葡郎牙学习了火器之后,已经制作数千数万之多,在军中已经装备上百年,与金贼军作战,多次使用,并不见玄妙。虽然铜铳威力惊人,奈何射程太小,装药麻烦,金贼军凶猛强悍,往往不等我军将士装第二弹,就冲杀过来,一到近战,铜铳之法,就形同废物。”

黄参军所说的葡郎牙,就是葡萄牙,中国的火器,最早是从西方学来的,南宋之年发明的突火枪,也就一直保持在玩具的水平。当中国正统的朝廷,明军开始大量使用铜铳时,人家西方殖义者,已经将火器发展进化到了现代的长条枪形状。所谓早期毛燧枪,从枪前膛装入火药,以细铁棍前端的杵捣实,埋火线点燃,瞄准前端目标射击。

“我们今天制作的步枪,和铜铳自然是有关系,有相似地方的,但是,又根本不同!”毛仲说道。对于武器装备的熟悉,在他脑海里可以随时随地取出某种装备的模型。以及每一个零部件的形状。特种兵在这一方面,已经达到了专家级水准。“步枪造成之后,其射击的距离,是铜铳的五倍到十倍,射击的速度,也将是铜铳的十倍!如果将这两项综合累计起来,我要说,制作的一支新式步枪,其效能将是一个铜铳的一百倍!”

“一百倍?”黄参军翻着白眼儿,哪里肯信。

“你是说,你的一支步枪,可以顶一百杆铜铳使用?”

“不错,一支铜铳,在五十米以内才能发射成功,攻击目标,而这段距离,对于飞驰而来的骑兵来说,实在太过短暂了,虽然敌军的前锋可能因此死伤一批,但是,敌人的铁骑排山倒海冲来,铜铳的效率,根本不足以阻挡敌人。”毛仲的话,让所有的将官们都连连点头,以往太多的战例都表明,装备了铜铳的明军,似乎没有任何优势,反而因此让士兵产生了畏惧心理,不敢凭借刀枪马力而战。

“但是,步枪制作成功以后,射程普遍在五百米到一千米之间,敌人就是大规模的骑兵来袭击,我军完全可以在敌人冲击的时候,以密集的火力将其歼灭许多,最大限度地削减其威力。如果敌人死伤太多,要么,有可能产生心理恐惧,慌忙撤退,要么,将因为大量扑倒的人马而相互牵扯,使其冲击速度大大降低,这反过来又给我军的射击制造了更多的机会!”

“能打五百米?一千米?什么是米?”好几个将官都迷惑不解。

毛仲解释,米是西方国家使用的长度标准,一米等于三尺,也就是说,最普通的步枪,射程在五百米,一千五百尺,一百五十丈。

“一百五十丈?”黄参军砰地跳起来:“你吹什么牛?”

陈继勋也连连摇头:“这哪里能呢!顶多打出五十步就不错了!”

陈继勋说的五十步,不过是二十五丈。

因为将官的议论声太高,实际上也可能是香桂太过兴奋,将这消息泄露了,结果,苏泰和他的侄子苏烈文等人也来了,再不久,竟然连冰梅也来了,陈继盛都急急忙忙地赶来了。

“能打一百五十丈的铜铳?”陈继盛笑容可掬地讥讽道:“香桂啊,你们两人开玩笑,怎么把这么多人都忽悠来了?”

香桂看着毛仲,低下了头不敢吭声。倒是陈继盛愧疚偷梁换柱,以香桂取代香雪,已经真相大白,人家毛仲也坦然自若接受,没有半点儿不敬,也不好意思深究。“都散了吧。”

可是,没有人肯散,大家对毛仲的为人非常信任,很好奇他这样靠谱的人怎么做这样不靠谱的事情。一定有蹊跷。结果,只有陈继盛自己带着卫队走开了。

黄参军笑嘻嘻地说:“毛仲,你做吧,我们要看着你把东西做出来!我相信你!”

“对,对,赶紧把东西做出来瞧瞧啊。”大家一起催促。

“一时半会儿也做不出来,今天先要制作的是,工作母机,简易机床,或者说一个工作台。”毛仲给那些工匠们讲了半天,又给佛郎第讲了一会儿,大家都迷迷瞪瞪,有的工匠先还能够耐着性子听,听着听着就将脑袋摇成了拨郎鼓:“不懂,不懂。”

工匠们走了一半,留下来十个还有些眉目,反正听毛仲说得这样玄妙,大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决定努力一把。佛郎第忽然点头:“知道了!知道了!”

毛仲从头开始,指导这些人制作工具,奠定基础,准备一步步地开发步枪零部件,然后制作批量步枪,在他看来,凭借这时候的科技水平和知识,能够勉强做成的,就是步枪而已。他更认为,农耕文明的大明朝,要战胜内外敌人,单单强调士兵的素质和体能,军官的忠诚什么的,很难做到,必须在武器技术上取得优势。铜铳等老一代火器的优势,并不明显。如果明军有一支现代步枪装备的千人军队,就可以横扫东北女真叛乱势力,即使在对外战争中,也可以轻易地获得胜利。不是不想立刻制作机枪或者微冲,而是技术上更多难题,边儿都沾不上。

工匠们首先打开了炉子,寻找木炭开始生火,接着,寻找些铁片来熔化。

七十三章,挑选特种兵

毛仲没有拘泥于钢铁冶炼和铸造的起步工作,还向陈继盛讨要了三十名精干士兵。

“你急什么?等飞豹军其他几营从皮岛赶来,立刻就给你一队兵马!别人的人能不能恢复补充暂且不说,你的人一定要先拨。”陈继盛见了香桂,也旁敲侧击问了情况,得知毛仲对她体贴入微,非常恩爱,顿时心情大好。

“我要些士兵,加紧训练,以备不日作战之需。”

一听说作战需要,陈继盛奇怪了:“难道你要二十名士兵就行了?”

“多多益善,可是,现在先挑选些,打好基础。”

“二十名士兵,太容易了。”

“我要挑选。要求很高,标准很严的。”

“哧,二百人也有,我们飞豹军官兵,个个都是棒劳力。”陈继盛很得意。

“老将,我要的不是劳动力,不是民工,也不是一般士兵。”

“哦,毛仲,虽然说,那个,其实我是许你香雪的,无奈啊,这丫头死活不愿意,没奈何,我把她惯坏了,惟恐在你这儿放不下,所以,所以,幸好她姐姐还申明大义,为我解了围,不过,香桂这孩子,命苦啊,毛仲,你不要怨恨我。哦,不提了,怎么着你也得问我叫岳父大人吧?”

毛仲点头:“岳父大人,我需要的是很特别的士兵。俗称精兵,也叫特种兵。”

“好,随便你挑,咱飞豹军要是没有精兵强将的话,整个东江镇就没有几个了!”陈老将得意地吹嘘起来。

毛仲带着牛雷和王海生到部队中挑选人手,奉了陈继盛的虎皮大令,各部军官都很配合,还觉得毛仲来到自己军中挑选人手,是看得起自己,都很慷慨,再说,毛仲不仅功勋卓著,现在又是陈老将的闺女女婿,地位非同寻常,大家都乐得巴结。

首先在右营队,陈为国出来迎接,让士兵们排列整齐,给他挑选,毛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