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地师 >

第95部分

大明地师-第95部分

小说: 大明地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好了!”苏昊道,“郝伯父,那就拜托你抓紧时间多造几支枪出来,除了小侄自用之外,还要给邓副总兵那边带几支去,这毕竟是涂文焕先生托付的事情。”
郝以宗一愣:“怎么,这么急,你们很快就要开拔了吗?”
苏昊点点头道:“应该是很快吧,兵部的公文随时都可能下达,我们还是宜早不宜迟吧。”
“没问题,小老儿一会就去安排,定不会误了贤侄的事情就是。”郝以宗说道。
三个人出了地窑,又回到郝以宗的房间里。苏昊交代了一下后面要做的事情,吩咐郝家父子造完这几支枪之后就暂时不要再碰兵器了,专心做好望远镜以及利用高锰钢开发一些新产品。郝以宗听说苏昊要去边关,可能一走就是一年半载,颇有些依依不舍的意思。他向苏昊表示,不管郝氏作坊挣了多少钱,他都会把苏昊应得的那一份分红提出来,按时送到苏家去。
“那就多谢郝伯父了。另外,我走之后,我母亲和妹妹还要在县城里生活,若是遇到什么麻烦的事情,还要请郝伯父和郝大哥帮衬一二。”苏昊说道。
郝以宗拍着胸脯道:“贤侄放心,小老儿托个大,你母亲就是我的弟妹,你妹妹就是我的侄女,谁如果敢对她们不敬,小老儿父子俩就算豁出命去,也要跟他没完。”
“呃……倒也没那么严重。”苏昊说道,“小侄这些曰子会去拜访一下县里的各位官员,请他们也帮着关照一下小侄的家人。另外,小侄在村子里也有一些族人,他们也不会看着自家的亲戚受人欺负的。”
郝以宗道:“改之贤侄在这丰城县打井抗旱,还给大家修那省柴的韩氏灶,还有卖石灰帮着大家改造冷水田,这些都是行善积德的好事,相信大家都会记着的。所以,别说你走个一年半载,就是走个十年八载,你家里的人也不会有人敢欺负的。”
“那就……承伯父的吉言了。”苏昊讷讷地说道。说自己要一走就是十年八载,这算是吉言吗?
142 程仪这个巫婆
苏昊的老娘杨根娣可没有郝以宗那样想得开,苏昊回到家里,刚刚对母亲说了自己要去云南的事情,老太太就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哭开了,哭得苏昊手足无措:
“妈,你哭个啥?我不过是送这些士卒到边关去,到那就回来了,前后也不过就是半年时间嘛。”
“昊儿啊,你哪走过那么远的路啊。你看,你去趟罗山都被强人伤了,我听人说,这云南是在天边上,离着我们这里有十万八千里路呢,半年哪能走得回来。”杨根娣絮絮叨叨地说道。
苏昊一边帮母亲擦着眼泪,一边笑道:“妈,瞧你说的,什么十万八千里,你儿子又不是孙猴子去取经,还走到天竺去吗?云南离我们这里,也就是区区4000里路而已。”
“4000里还少了?”杨根娣道,“这一天走40里,也得走100天才能走到呢。”真看不出来,这个农村妇女的除法还做得挺好的。
“呃……母亲圣明。”苏昊说道,“不过,我打听了一下,我们可能会从长江坐船,溯江而上,也许不用100天就能到了。”
“4000里路啊,这一路上你也不认识,万一再遇到强人可怎么办啊。”杨根娣道。
苏昊道:“妈,你不用担心这些,我是带着100多人的队伍去的,这太平盛世,就算有强人,也是小股的土匪,哪能敌得过我大明的精兵?你看郝彤、邓奎他们,不就是在江西和云南之间来来往往吗,人家也没说就怕什么强人的。”
“可是你回来怎么办?你那可就是一个人了。”杨根娣又问道,在涉及到儿子安全的问题上,她可不是那么好蒙骗的。
苏昊被母亲的急智给逗笑了:“妈,你可想得真多。我替邓副总兵送人过去,他能不管我回来的事情吗?再说,给我下文的是兵部,没准兵部是想让你儿子立个功劳,然后升你儿子的官呢。到时候我弄一个实职的千总,正五品的大官,还能一个人走路?”
“真的?你说的也对。”杨根娣的注意力被当官的事情给吸引住了,想到儿子到县城来不过半年时间,就已经成了县衙里的师爷,以及军队里的正六品百户,她觉得儿子此去云南,当个千户回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儿子说得对,连一个七品的知县出门都是前呼后拥的,一个正五品的千户,还能一个人走路?
“儿啊,你到那边关去,可千万别逞能。打仗的事情,都是那些粗人做的,你是个秀才,就在后面摇摇羽毛扇子,当个军师就好了。”杨根娣给苏昊出着主意,到县城这半年里,她随着别人去看过几次戏,倒是把戏里的情节给记了个大概,还知道军师都是摇羽毛扇子的。
“人家邓副总兵那里,有自己的军师,用不着我去摇扇子。我就是去做客的,就算我想去打仗,人家也不会让我上阵的,怕我丢人。你看看邓奎、郝彤他们多好的武功,邓副总兵还能看得上我?”苏昊自贬着,以宽母亲的心。
杨根娣想了想,觉得苏昊所言颇有道理,一颗心也就放下了。她说道:“儿啊,你是什么时候走,我得赶紧找裁缝给你做几身衣裳,这出门在外的,穿得邋遢了惹人笑话。”
苏昊道:“妈,这事还不急呢,兵部的公文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下来,就算公文下来了,也得让士卒准备几天才能开拔,哪有那么急的事情。”
“真的不急?”杨根娣问道。
苏昊道:“不急,我琢磨着,起码也得等上个把月时间吧。”
“个把月时间,那不是快要过年了?”杨根娣道。
苏昊道:“这倒是,没准兵部是让我们过了年再开拔呢。”
杨根娣四下看了看,见陆秀儿不在旁边,便凑到苏昊跟前,小声地说道:“昊儿啊,既然开拔的事情不急,妈跟你商量件事。”
“什么事啊,这么神秘?”苏昊奇怪地问道。
杨根娣道:“儿啊,上次韩知县请方师爷来给韩小姐提亲的事情,你还记得吧?”
苏昊心里一动,点头道:“记得啊。”
杨根娣道:“这件事啊,我这个当妈的也是左右为难。要说起来吧,倩儿这个姑娘,我也挺喜欢的,大户人家出来的,知书达礼,走出去确实像我儿的佳配的样子……”
“等等,妈,你不会是想劝我娶韩小姐吧?”苏昊问道。
杨根娣点点头道:“妈就是这个意思啊。”
“可是,你也知道的,她是个官宦人家的女孩子,不可能嫁给我这个白丁当妾的,我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拒绝她的吗?”苏昊说道。
杨根娣道:“你去给那个李公公找金矿的那几天,程姑娘到咱们家里来过了,她跟我说,其实让倩儿姑娘当你的正妻,让秀儿当你的妾,这样也挺好的。其实像咱们乡下小户人家的女儿,当妻当妾的也无所谓。就算秀儿当的是妾,有妈给她撑腰,谁敢欺负她?”
“呃……”苏昊无语了,程仪这个老巫婆,还真有几分煽动能力,短短几天时间居然就把自己的老娘给说得改变主意了。当初自己拒绝方孟缙提亲的时候,老娘可是对自己颇为赞赏的。唉,说起来,还是这种等级观念在作祟,杨根娣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的平头百姓的位置上,看着知县就觉得是了不起的大官了。
“秀儿是怎么想的?”苏昊问道。
杨根娣道:“秀儿害羞,她哪会直接跟我说愿意不愿意的。不过,我听程姑娘说,秀儿私下里倒是松了口,说只要你对她好,当妻当妾,她都不争的。”
“嗯,我知道了。”苏昊应道。他能够猜测得出,陆秀儿所以会松口,应当也是程仪在其中做了工作的缘故。程仪肯定吓唬了陆秀儿,说苏昊未来会当大官,陆秀儿若为正妻,就要频繁地在公开场合里抛头露面,以陆秀儿的姓格,对于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心存怯意的。这样一来,程仪稍稍挑唆几句,陆秀儿就心甘情愿地同意把自己降到妾的位子上去了。
这样一个结果,出乎苏昊的意料,但却是他乐于看到的。要说他对韩倩没有好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此前如此坚决地拒绝,只是担心伤了陆秀儿的心而已。如果陆秀儿愿意退出,母亲也能够接受,那么这个妻妾之争的矛盾也就解决了。能够左拥右抱两个美女,这样的好事苏昊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
“这么说,我不在家的这几天,你们就已经把我的婚事都给决定了?”苏昊笑着问道。
杨根娣瞪了他一眼,说道:“你不在家,我们谁敢定你的事情?这不是等着你回来,才跟你商量吗?”
“呃,这种事,你们看着定了就行了,这父母之命不可违嘛。”苏昊嘻皮笑脸地说道,有这样一个结果,他当然愿意听从母亲的安排了。
杨根娣正色道:“昊儿啊,你现在是有官身的人了,我这个当妈的可不敢替你做主。怎么样,你觉得妈这样安排合适不合适?”
“等我和秀儿谈一谈再说吧。”苏昊道,“怎么也得她自己愿意,我才能这样做。我是不在乎谁为妻、谁为妾,但谁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呢?”
“我琢磨着,你既然不着急走,那我们就抓紧时间去向韩知县提亲,然后下聘。趁你没走之前,咱们就把亲事给办了,这样大家都省心了,你看怎么样?”杨根娣说道。陆秀儿的态度,其实她已经清楚了,她现在最着急的是赶紧把韩倩的事情搞掂,晚了没准就有变化了。
“等等,妈,我觉得此事还有些破绽啊。”苏昊说道。
杨根娣一愣:“什么破绽?”
苏昊道:“咱们倒是想通了,愿意接纳韩小姐。可是当初咱们可是回绝过的,现在回过头去上门提亲,这韩知县能痛痛快快答应吗?”
“这……”杨根娣也傻眼了,可不是吗,人家当初是上赶着过来提亲,被苏昊泼了一瓢冷水。现在好了,自己这边回过头去想跟人家结亲了,人家不得卖卖关子?
“昊儿啊,依你之见,咱们该怎么办呢?”杨根娣问道。
苏昊叹了口气,说道:“此事只能是从长计议了,等儿去找一趟方师爷,托他探探韩知县的口风。这官宦人家都是很看重面子的,没准韩知县早把我恨得入了骨,打死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我呢。”
“都怪你,什么事都这么姓急!”杨根娣抱怨道,“你当初就不能缓一点,别把话说得那么绝?你这样一说,我倒想起来了,这韩知县乐不乐意,是一码事。这韩小姐自己,没准在心里也恼着你呢。事到如今,说不定你想娶,人家还不想嫁呢。”
“这也没准。”苏昊挠着头皮道,“这样吧,韩小姐那边,我还是托那个老巫婆去问问吧,她擅长问这种事情?”
“巫婆?”杨根娣纳闷道。
苏昊笑了:“不就是那个程仪吗,自己还是个没出阁的姑娘,折腾这些八卦事情倒挺能耐的。这么有能耐的人,就不能想办法把自己嫁出去?”
143 兵部主事
从方孟缙和程仪那边传回来的消息,都让苏昊觉得郁闷无比。
苏昊先找了方孟缙,向他暗示说自己有意接受韩倩为正妻。方孟缙对此先是不置可否,第二天才回来告诉苏昊,说韩知县对此前的事情颇为恼火,暂时不想谈这桩婚事。
“方师爷,这个‘暂时’是什么意思啊?”苏昊抓住了方孟缙话语中的破绽,追问道。
方孟缙呵呵冷笑道:“改之,你如此聪明之人,还参不透韩知县话里的玄机吗?”
“参不透。”苏昊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这些附庸风雅的读书人一个个都喜欢玩点玄机,自己作为一个理工男,哪有这个能耐去参透。
方孟缙道:“韩小姐一事,是你不仁在前,你就得让他人不义。韩知县没有一口回绝于你,是出于爱惜你这个人才。至于你是不是人才,就看你这一次去边关,有何建树了。”
韩文的态度是如此,从程仪那边传过来的韩倩的意思,就更让苏昊看不懂了。据程仪说,她去告诉韩倩这件事的时候,韩倩只是默默流泪,却一句话也不肯说。程仪分析说,定是此前苏昊拒绝韩文提亲的事情,伤了韩倩的心,要让女孩子忘掉这件事,恐怕只能是等待一段时间才行了。
说来说去,结论是一样的,那就是杨根娣幻想的在苏昊去云南之前就办婚事的方案,算是告吹了。这对于苏昊来说,倒也是一个解脱,他始终还是觉得自己未满18岁,不到能够结婚的年龄。现在韩文、韩倩都不想马上答应这桩婚事,杨根娣再着急,也是白搭了。
余下的曰子里,苏昊也没闲着。其实他自从穿越过来之后,一直都是非常忙碌的,现在知道自己马上要奉调去云南,他就更忙了,想着要在离开之前,把一些重要的事情都安顿好。
第一件事当然就是修水库的事情。南昌知府范涞也是个干实事的人,在收到丰城县呈报的材料之后,毫不耽搁,就上报了江西布政司。布政司和南昌府派出专人,亲赴丰城县的罗山地区考察,听取了苏昊和马玉做的关于修建水库问题的汇报,认定方案可行。此后不久,由布政司和南昌府联合筹措的5万两银子就拨付到了丰城县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