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末法时代修仙记 >

第262部分

末法时代修仙记-第262部分

小说: 末法时代修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料看到这里,李念青和老魏都有点好奇,取过佛像来仔细观察,还真像资料中所说的那样,其中七只手里都有东西,空着的那一只手则掐了个印,看起来相当玄奥
老魏道:“九大印法,我都曾见过,一直都以为隐身印和宝瓶印是同一个,可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么个造型的隐身印”撇了撇嘴道:“不过也对,这些宗教的玩意,大多都是用来糊弄人的那个所谓的九大印法,据考证,也是佛教传进中土后,和道教的九字真言结合后的产物用来装装样子还行,真指望用那个去驱鬼辟邪?嘿嘿,恐怕被鬼吃了都有可能”
李念青却看着那个隐身印有点出神,久久都没回话
老魏一回头:“你不是真想试试这个?”
李念青微微一笑:“试试又没什么关系”说着,右手一摆,像模像样的掐了个摩利支天隐身印,呵呵笑道:“看看,我这个像不像”
老魏摇头苦笑:“你呀……呃?”猛然两眼一瞪,见鬼了一般,浑身都不自主的哆嗦了起来:“逍遥?老弟?你别吓我……”
李念青有点奇怪:“搞什么?”
老魏脱口惊呼:“我草真能隐身?”
他这一惊呼,旁边那几个人也见鬼一样乱喊,搞的李念青挺郁闷,散了手印,一脸纳闷:“你们搞什么?”
众人集体凌乱,一个个惊恐的望着他
老魏道:“兄弟,你……你再来一次试试看”
李念青心念一动,这玩意真能隐身?心中狐疑,手里却还是掐了印法,于是乎,众目睽睽之下,一直站在那里的李念青突兀的从大伙面前消失无踪,众人又是一阵惊呼
老魏放下佛像,制止众人的惊恐,望着前面的空气:“老弟,你还在不?”
李念青明白了,这玩意真的能隐身有点小兴奋的回道:“当然还在了”
老魏顺着声音向前一摸,果然抓住了他,闭上眼,感觉着李念青的真实,一睁眼,空无一片,老魏脑子浆糊了:“丢他老母这东西居然真的能隐身照这么说,那个什么忍术里的隐身法,也有可能是真的喽?”
李念青散了印,显出身形,也有点奇怪这东西的神奇,一点法力和天地元气波动都没有它怎么就能让人隐身呢?这东西到底是通过什么来实现这功能的呢?这一下,他对这尊佛像的好奇心就强烈了
雷伏波等一群船员还没回过神来呢,要说刚才木箱那情况算是少见多怪的话,眼前这个大变活人就真的是让人不得不惊讶了除了神迹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解释?只是照着那佛像的手势掐了个诀就能让人从大家眼里消失,这要不是神迹,什么才是?
这一次,连雷海涛等几个小年轻,也随着雷伏波一起,规规矩矩的给摩利支天菩萨磕起了头,态度相当虔诚
而这时候,李念青和老魏所考虑的,却是同样的一件事,身为信徒的郑和,为什么会把这尊佛像沉入海底?未完待续)

第三六九章 沉船疑云
郑和是佛教徒,要紧的是,他所供奉的菩萨,正是摩利支天身为信徒,又修习摩利支天经,那绝对应该算是虔诚无二的可以他当时的身份地位,以及当时船队的力量,就算真的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也不至于抢救不出佛像
何况,根据海底的情况来看,那艘宝船在沉没的过程中,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船员们能在最初通过抛弃瓷器等负重来抢救宝船,就说明情况还有挽回余地在这个过程中,抢救出佛像应该来得及而根据佛像在海底的状态来看,原本应该摆在明处受人供奉,又为何会被封印在箱中?而看那箱子的作工和用料,明显不是匆忙中赶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这尊佛像沉没,极有可能是有意为之
这尊佛像的古怪之处实在太多,不过眼下工作的重心不是这个,老魏小心的收了佛像,捧着那本佛经回房去接着研究直到吃晚饭时,才意犹未尽的出来用餐,和大家讨论了一下明天的工作安排
因为今天两位老板带给众船员们的震憾太强烈,原本热闹的晚饭今天也变的冷清了许多虽然雷伏波还是陪着两位老板在甲板上用饭,可从他那战战兢兢的神态上来看,老头已经不敢再把自己与他们放在同一个档次来看了
其实有点敬畏之心也好,这对两人接下来开展工作帮助大一些所以两人也都没有刻意去纠正雷船长他们的态度,像往常一样,吃了晚饭,两人返回船舱,接着研究佛像和佛经
老魏对李念青下午整出那个隐身术还是很难理解,回到船舱,他自己对着那只手印,反复的试验了无数字,依旧半点进展都没有心有怀疑,可是让李念青过来照着做一下马上就有了效果,不管李念青在什么状态下,只要用左手掐那样个手印立马就会从视线中消失甚至用镜子去看时,加自己也看不到自己
“神奇是真神奇……”老魏终于明白,就算是真的有那种神奇的法术,也不是人人都能学的认定自己属于那种没天份的一类人这个事实,让老头相当受打击,语气也萧索的很:“难怪这种神秘力量总是会争的天翻地覆,能学会的人肯定没人愿意暴露,而那些质疑的又往往是学不会的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自己学不会的、看不到的,就肯定是错误的、不存在的这种思想,实在要不得”
李念青呵呵笑道:“吓你一跳,还让你总结出这么精辟的话来,看来你还真适合做研究型学者呢”
老魏摇摇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微微一转:“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姚广孝和郑和的关系应该不差而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时候,姚广孝已经死了奇怪的是,郑和最后这一趟出洋,自己也死在了海外,甚至连遗体也没能运回大明我想来想去,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古怪……”
李念青道:“你是怀疑郑和其实没死?他装死逃在了国外?不应该,他身为三宝太监这家伙,华夏数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名声最好的一个太监绝对的空前绝后独一份而且还在朝中有那么崇高的地位,他躲在海外不回去,不是脑子有病?”
老魏道:“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郑和的成就的确是强大,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那只是历史对他的评价,做为当时的情况来看,可就不一定了他的前六次下西洋,都是在永乐大帝朱棣的支持下去跑的,那时候,举国之力做他的后盾,他自然无所畏惧,一往直前了看看他在那六次出洋中的成就你就会发现,这家伙虽然是个太监,可手段也是相当老辣的
对于愿意向大明表示善意的,他都可以拉拢示好甚至有一次,有百多名船员被当地人误杀,后来那国的国王亲自致歉,郑和后来不但没有怪罪,反而赐了他们许多大明物资,从而引的那小国不远万里去朝贡看上去挺窝囊?可你再看他在另一处的作风,因为当地官吏强行征税,过了他的底线,所以坚持不肯退让,争斗中,有两名船员被当地政府扣押,然后,郑公公直接就招呼人将那小国给灭了,连国王都捉回了金陵去献了俘,这一手,直接就威慑了周边的许多小国
由此可见,郑和不但是个聪明人,而且还是个权谋高手可他的处境,随着朱棣驾崩一落千丈继任的皇帝和官员们都认为下西洋徒耗钱财,得不偿失,所以中止了下西洋的活动可是经过数年之后,朝廷上下都发现,停了下西洋之后,原本万邦来朝的盛况居然一去不复返了为了扬威海外,彰显国力,时隔十年之后,已经年过六十的郑和,再次踏上下西洋的征途”
老魏有点唏嘘:“你说明朝这些读书人,蠢成什么样了明明下西洋扬国威是众所周知的事,可就因为他们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搞法,每次都把巨额利润的生意,搞成朝贡贸易,跑一回,亏一回结果只能偃旗息鼓,其实只要转变一下思路,很容易就通过这种海上贸易获得巨额利润,一举两得……噢,不说这个,现在说郑公公的事郑和最后一次出洋,其实自己也知道这一次出行应该是最后一趟了,身处在刻薄寡恩的明朝朝廷里,他怎么可能不担心自己的处境?”
“其实,朱棣驾崩之后,就已有人开始向郑和发动攻击,说他劳民伤财,徒耗国力之类这些事,搞的郑和焦头烂额幸好,他除了这些功劳之外,在靖难一役中,也有很多军功并且他为人豪爽,朝中也有许多愿意为他说话的人,这才勉强渡过了那场危机可是经过那么一场闹剧之后,郑和肯定对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有所担忧……”
李念青道:“你的意思,这第七次下西洋,其实郑和就有了隐居海外的念头?”
“没错你想郑和只是一个阉人,他没儿没女没牵挂唯一的负担其实就是他自己正好,这第七次出洋,在归途中他那么一死完完全全的功成身退自己随便找个地方,安安静静的渡过晚年……”
“你怎么那么肯定他没死呢?”
“根据史料记载,郑和在最后一趟归程中,病殁于古里副手王景弘命人把郑和的遗体装殓准备回国安葬但当时已是夏季,热带气候酷热,船队航进爪哇时,眼见郑和的遗体难于保存,已不可能运回国内安葬王景弘只好将他埋葬在当地可是很奇怪的是,身为郑和的知交好友,王景弘居然没有将郑和安葬地的具体位置汇报给朝廷,甚至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你说,这事蹊跷不蹊跷?”
李念青道:“那或许,是王景弘知道大明不会再下西洋了,就算把位置告诉他们,也不可能接回去了”
老魏白他一眼:“华夏人心目中死者为大落叶归根这个道理比什么都大可王景弘却把这么重要的消息隐瞒了下来,这种行为,只有一种可能,一个解释:就是在替郑和打掩护可以想象,如果朝廷不禁海,王景弘极有可能还会进行第八次下西洋到那时,应该也唯有他能找到郑和的所在了”
切李念青道:“如果他要隐瞒当然是弄个假坟方便我觉得,他之所以隐瞒或许是怕朝廷那些酸才们事后清算,然后再去把郑和给挖出来鞭尸要知道,明朝的文官集团,在收拾宦官这方面可是很强悍的”
老魏笑着摇了摇头:“王景弘的确弄了个假坟消息,可这事后来被人戳破了,便不管怎么问他,他始终都没说自己这么干的原因而跟着他们下西洋的那些官员水手们,一个个对郑和和王景弘忠诚无比,也不可能撬出东西来再加上,从那以后,明朝又再次禁了海,那些文官们也不愿意再生事端,这才让这事没了下文”
“现在,从这尊摩利支天佛像来看,这个郑和,根本就没那么简单我不敢说他有多厉害,可是一个阉人,能凭军功挣到帝国中枢高位,这本身就是个很罕见的个例而他又修习的摩利支天经,你也说了,摩利支天有个别名,叫战神拥有那么强战力的郑和,学会那个隐身法,也不奇怪?”
嗯?李念青心中一动:“你到底想说什么?”
老魏道:“你再想想那个盒子,郑和所供奉的佛像,为什么会在出洋的路线上,被特意保护起来沉海?我觉得,这是郑和在给自己铺后路”
靠李念青翻个白眼:“我拜托你那是六百年前好不好?以当时的航海技术,怎么可能潜入五六百米以下?铺后路哪有这种铺法的?”
老魏冷笑:“你怎么知道当时没人能潜那么深?以今时今日的潜水技术,你也不可能潜那么深为什么你能轻轻松松从海底捞上那么多东西来?你敢说你潜水是完全倚靠的潜水技术或者科技产品?”
李念青哑然
老魏接道:“没话说了?既然今天的你能,那你凭什么认定,六百年前的别人就不能?”
李念青想了想,老魏说的这话,还真是有点道理不过,以郑和当时的身份地位,就算要铺后路,他也犯不着用这种手段?
老魏道:“当然啦,我只是说有那么一种可能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嘛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只有我们把沉船完全捞上来,全部整理清楚才能知道”
有道理或许,这艘宝船还真是郑和有意沉海的呢,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也有可能在船上留下一些相关线索只要找到那些东西,就能还原真相
说起这个来,李念青有点庆幸,得亏自己在海底没提前打开那木箱,要是自己在海底就发现这尊佛像,肯定第一时间收起来,然后搁在角落里吃灰,鬼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想起它万一哪儿需要用金子,而手头又暂时没有的情况下,也有可能直接把它溶掉这种东西,还得在老魏这样的学者型考据党手中才能发挥大效用
至于说到佛像中的神奇力量,李念青觉得自己能在摩利支天的法相中学会一招隐身印,就已经够幸运了,再想奢求多东西,显然有点太不知足而且,这佛像以后放在老魏手里,说不定还能让这老家伙找到有趣的东西呢
一夜无话次日一大早,两人一起到甲板上用早点,一群船员这时候看两人的目光,除了之前看在孔方兄面子上的尊敬之外,如今又多了几丝敬畏有妈祖娘娘保佑的人物,又能学会那个什么佛的隐身法,哪里是他们这种平常渔夫们能轻易招惹的存在
李念青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