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494-伤寒指掌 >

第19部分

494-伤寒指掌-第19部分

小说: 494-伤寒指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解。内有蓄水也。十枣汤攻之。(以上诸条皆太阳热邪停水) 
邵评∶此外中风邪。内有悬饮之症。其人汗出头痛。似乎表症。然不恶寒发热。心 
下痞硬而满。牵引胁下而痛。干呕短气等症。是表邪已解。心下之水气湿热泛溢。上攻于脑。而头痛 
汗出也。既知其表之风邪已解。而里之水气淫溢。用十枣汤攻其饮而下其气。此治悬饮内踞。水荡 
三焦之正法。然必审其表邪已解。然后可攻其饮。 
太阳伤寒。表不解。发热无汗。干呕而咳。或渴。或利。或喘。或小便不利者。此心下有 
水气也。宜小青龙汤。外散寒邪。内散寒饮。 
邵评∶发热无汗。是表不解。干呕而咳。是水气为患。饮寒相抟。逆于肺胃之间也。 
饮之为病。随气升降。水气下而不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喘或噎。留而 
不行。则小便不利。表寒与水饮。内外合邪。用小青龙汤。以两解表里之邪。立加减法。以治或然之症也。 
如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小青龙汤已。反渴者。此寒饮去也。 
邵评∶内饮外寒。相得不解。水气射肺。为咳而微喘。水气上升。是以不渴。服小青 
龙已。而反渴者。水气内散。寒邪亦外散也。 
解肌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此有水气在心 
下也。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小便利则愈。 
邵评∶头项强痛。发热无汗。表未解也。心下满。微痛。饮在里也。此表邪与水饮凝 
结不解。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当察其小便。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若小便不利。病为 
在里。是太阳之本病。非桂枝未罢也。故去桂枝而加苓术。不欲散邪于表。故但饮逐于里。饮去。则表 
邪亦解矣。因此水结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病不在表。而去桂枝。加苓术者。所以利小便而燥停水也。 
此症头痛发热。表症仍在。若小便利。须发汗。今小便不利。病在太阳之里。法当利 
水。去桂枝者。因无汗也。不用峻药利水者。因汗下之后也。(以上皆太阳寒邪停水) 
邵评∶此着眼小便不利。虽有表症。但利水而不兼散。与小青龙五苓散不同法。 
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之表里症悉除。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如少阴病。当欲寐。至七八日。反心烦不得眠。是少阴热邪上扰也。下利而渴。咳呕。 
小便不利者。是水饮停蓄也。宜猪苓汤以利水去热。此少阴阳邪停水。 
邵评∶少阴病本欲寐。至七八日心烦不得眠。是邪热耗阴。挟心火而上扰也。且 
下利而热渴。是下焦虚不能制水之故。咳呕烦渴者。是肾水不升。而心火不降 
也。小便不利者。水饮邪热蓄于下焦也。故用猪苓汤。利水滋阴。而升津液。斯上焦如雾而咳渴除。中 
焦如呕而烦呕静。下焦如渎而利自止矣。此治少阴阳邪停水之正法。 
如少阴病。至四五日。四肢沉重疼痛。腹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也。真 
武汤主之。温中以消阴水。必少阴阴邪停水。 
邵评∶此少阴寒邪。阳微而气不化。水积下焦。小便不利。是病根。腹痛下利。四肢 
重痛。皆水气为患。因小便不利所致。用真武汤。壮肾阳而消阴水也。 
王晋三先生曰。小青龙。治动而逆上之水。五苓散治静而不行之水。十枣汤。大陷 
胸丸。治中焦之水。泻之于内也。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治下焦之水。引而竭之也。十 
枣汤治弥漫之水。大陷胸治痞满之水。真武汤。治沉着之水。小青龙。入太阳治阳 
水。功兼外散。真武汤入少阴治阴水。功专下渗。小青龙。治寒邪未解之水。故温以 
汗之。十枣汤治阳邪未解之水。故引而竭之。 
邵评∶治水之方。有寒热表里利散之不同。医者必须辨明。 

卷三伤寒变症
心下悸(述古)
属性:心下悸者。心下筑筑惕惕。怔忡不宁之状也。 
邵评∶悸者。心中跳动也。有虚实之分。心虚血少。则悸。水饮凌心亦悸。肝胆痰火上逆亦悸。 
务须辨清用药。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在胃。必作利也。 
邵评∶伤寒寒胜则厥。心下有水则悸。厥而心悸者。寒中于阴。而水聚于心下也。 
宜以茯苓甘草汤先治其水。水去然后治厥。否恐水渍入胃而作利。利作。则厥不回矣。盖心下悸。是有水 
气。乘其未渍胃时先治之。不致厥利相连。此治法之次第也。 
如饮水多而小便少。心下悸。乃水停心下。水气犯心也。茯苓甘草汤以治其水。 
邵评∶饮水多而小便少。水无出路而停于心下。水气上逆作悸。亦用茯苓甘草汤。甘淡利水。而益 
中气。水去则心悸自止。 
若心下悸而厥冷。身 动者。因虚而肾水上犯也。宜真武汤。以镇肾水。 
邵评∶心下悸。是水气之征。此肾阳外亡。肾水凌心。故厥冷而身 动。心属火而 
水乘之则悸。肾虚火炎。水邪因得上侵。用真武汤降火利水而镇逆。此治少阴阳虚。肾水凌心而悸 
之正法。以上数条。水气凌心作悸。 
若汗后。心中悸而烦者。虚也。宜小建中汤。以补心气。 
邵评∶阳气内虚则心悸。阴气内虚则心烦。悸而烦者。正不足而欲入内也。不可 
攻其邪。当用小建中汤。温养中气之虚。中气立。则邪自解。即不解。而攻取之法。亦可因之而施矣。 
又评∶小建中汤。治虚悸虚烦。若水气冲心而悸。热邪壅膈而烦者。此汤不宜轻用。 
若伤寒邪入厥阴。已成败症。脉结代。心动悸者。阴液涸也。炙甘草汤主之。 
邵评∶脉结代者。邪气阻滞。营卫之气涩少也。心动悸者。神气不振。都城震惊也。 
此邪气深入厥阴。阴液几涸。故用复脉汤阴阳并调之。然此邪入深沉。阴阳并耗。脉失常度而见结代。 
是阴脉也。伤寒有此。是阳症见阴脉。故多死。不得已。用此方以背城借一耳。 
若病后心气虚。而怔忡不宁。闻声即惊者。宜镇心神以补心气。如茯神、远志、枣仁、 
丹参、当归、龙齿、辰砂、金箔之类。 
邵评∶病后阴伤营弱。血少不能养心。心气大虚。虚火上扰而怔忡惊悸也。治以 
养营补心安神一法。此病后心虚营弱而怔忡心悸之正法。 
如因惊而得怔忡者。亦由心虚有痰也。宜茯神、枣仁、川贝、天竺黄、钩藤、丹参、竹茹、 
半夏、辰砂、金箔之类。镇心神以去惊痰。 
邵评∶惊则气乱、扰动。肝火上逆。其人心气素虚。内有伏痰。肝胆木火乘虚凌心。 
而怔忡心悸也。宜以清心涤痰降火之剂。此治心虚有痰。因惊而怔忡者。的是良法。以上四条。由虚而心悸。 

卷三伤寒变症
呕吐(新法兼参叶案)
属性:按灵枢经脉篇云。足厥阴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夫木动必犯土。呕吐出于胃。而 
致病之由在肝。胃病治肝。不拘伤寒杂症皆然。不可专以胃火胃寒为治。 
邵评∶呕吐为胃气上逆。其胃气之所以上逆。因肝木犯胃所致。夫呕吐之因不 
一。有胃阴亏者。有胃阳虚者。有胃火盛而热邪内结者。有胃中寒而浊阴干犯 
者。有胃中有痰饮而气不下降者。虽有多因。总因肝火上升。乘虚犯胃。以木土 
相仇。肝木克土。而顺乘阳明也。治呕吐者。当两和肝胃为法。 
肝火犯胃 凡痞胀。食入即吐。并呕酸水。口渴舌黄。此肝火犯胃。恒因恼怒而得。 
宜吴萸、川连、半夏、茯苓、浓朴、枳实、姜汁、竹茹之类主之。 
邵评∶此方平肝火而和胃。最效。 
胃火冲逆 凡阳明热病。舌苔燥黄。烦渴呕恶。脉来洪滑。米饮入口即呕。惟凉水 
可纳者。宜白虎汤。重加活水芦根主之。 
邵评∶此方清胃经火热。极效。 
肝火冲逆 凡伤寒热盛之时。自觉气自左升。呕吐。勺水不纳。脉弦数。舌燥刺。或 
呕吐酸苦黄水。此肝火上乘于胃。宜左金、半夏、陈皮、黑栀、(姜汁炒)茯苓、椒梅等。降之 
泄之。或用姜汁炒川连。或用吴萸汤炒川连。治呕最验。 
胃脘阳虚 凡食入呕吐。或纳少不变。脉细小而弦。或右脉弦大。脘中满痛。大便 
欲解未通。此胃脘阳虚。肝木未亢。治宜专益胃阳。人参、半夏、茯苓、陈皮、干姜、吴萸主之。 
胃气不降 夫脾主升。胃主降。若因怫怒动肝。肝木犯胃。胃阳受伤。不能传及小肠。变化失司。 
大便不解。纳谷不饥。吞噫酸水。甚至胃底酿积之物。上涌为吐。此胃气不主下行故也。法当温胃阳 
制肝逆为治。宜熟附、干姜、白芍、吴萸、枳实、炒白粳米主之。 
邵评∶脾以上升为宜。胃以下行为顺。因怒动肝。肝逆乘胃。胃气不得下行。食不 
变化。挟肝火上升而呕吐也。此与上条不同。上条只胃脘阳虚。无肝木乘侮。专 
理胃阳为治。此则胃阳受伤。因怒而肝火上升犯胃。故吞噫酸水。酸为肝味也。 
胃升不降。甚至胃底上泛。涌逆吐出。其胃阳之衰弱已极。肝木之亢逆莫制。几 
有胃阳虚脱之变。急当温胃通阳。制肝降逆为治。 
肝逆犯肺 凡病气自左升。腹中膨胀。呕吐涎沫酸苦黄水。则咳呛不已。此肝气 
逆乘。过胃犯肺。法宜制肝和胃。须陈皮、半夏、茯苓、川椒、乌梅、萸汤炒川连。姜汁炙枇杷叶主之。 
邵评∶气自左升者。肝气也。肝气升则为腹胀。犯胃上逆。则吐涎沫酸苦黄水。肝 
挟相火。木火刑金。乘肺而作咳呛。已过胃而上升莫制矣。宜平肝和胃治之。 
阴浊犯胃 有气从小腹上冲。为呕为胀。所吐皆黑绿苦水。此属下焦阴浊。冲逆 
犯胃。厥阴秽气上逆也。宜川椒、乌梅、连制茱萸、茯苓、川楝子、(醋炒)小茴香、(盐水炒)黑 
栀子(姜汁炒)等。以制肝逆。胃气虚者加人参。 
邵评∶少腹为肝之部分。肝居下焦。其气上冲。则浊阴随之上逆。故呕而且胀。吐 
出黑绿苦水。是胃底之浊水。被下焦之阴浊冲逆而上泛也。急当镇胃平肝。通阳泄浊治之。 
肝络伏饮 凡气冲偏左。厥逆欲呕。呕尽方适。此伏饮在于肝络也。宜辛以通之。 
淡吴萸、(盐水炒)半夏、茯苓、姜汁、旋复花、代赭石主之。 
邵评∶肝主一身脉络。从左上冲者。肝气也。肝挟饮邪上逆。入于络中。则厥而呕吐。宜和肝宣络涤饮治之。 
热邪内结 痞闷呕浊。不寐不饥。舌黄口渴。治宜苦辛泻心法。黄芩、川连、半夏、枳实、姜汁。 
邵评∶热邪痞结阳明。治以苦辛开泄。 
暑秽内结 吸入暑秽。先走募原。募原是胃络分布。故上逆而为呕吐。脘闷而痛。 
寒热不解。舌黄而渴。宜泻心法。姜制川连、黄芩、半夏、枳实、藿梗、滑石、通草、郁金。 
邵评∶暑秽自口鼻吸受。从上直行中道而走膜原。膜原者。脾与胃以膜相联。为 
半表半里之界。暑热秽邪。结于膜原。而呕吐寒热。宜苦辛开泄治之。然惟舌黄可用泻心法。 
又评∶舌白苔者。不宜陷胸、泻心。宜杏、蔻、桔、橘。苦辛开肺。如邪入膜原。舌苔粉白。 
当用吴又可达原饮。舌黄腻浓者。非泻心不可。 
湿热相蒸 胃中有火。脾家有湿。湿热相蒸。以致呕吐不纳。时饱时饥。渴不多饮。 
舌苔微黄粘腻。此胃热蒸脾湿之验也。治宜寒热兼施。川连、干姜、茯苓、半夏、广皮、黄芩、泽泻、枳实、姜汁。 
邵评∶脾湿胃热。蕴结中宫。格拒不开而作呕吐。治以和中开痞。清渗湿热为主。 
痰饮兼寒 呕吐不渴。舌苔白滑。或兼咳嗽者。此痰饮兼寒邪也。二陈汤加桂枝、干姜、姜汁。 
邵评∶寒饮内伏于胃。上升射肺。故呕吐咳嗽。寒邪有饮。则口不渴。白滑苔者。寒痰也。故用涤痰温散之法。 
痰饮兼火 呕吐微渴。兼见咳嗽。舌苔淡红而鲜。或带微白者。此痰饮兼胃火也。 
温胆汤加枇杷叶、(姜汁炙)黑栀子。(姜汁炒) 
邵评∶和胃化痰。宣肺清热。此方极效。 
胃中虚寒 纳谷不受。时呕涎沫。舌润不渴。右关濡软。六君子、加砂仁、干姜、呕涎 
沫者。加益智仁摄之。吐痰饮者。加桂枝、姜皮和之。 
邵评∶寒邪格拒不纳。有寒饮则呕涎沫。无热则舌润不渴。脉濡软。胃虚也。故用补中化痰而温散。 
热伤胃津 暑热之邪不解。灼干胃中津液。舌红鲜泽。口渴。食入即呕。当戒腥油 
腻物。二陈汤去甘草。加钗斛、姜汁炒竹茹。或温胆汤去枳实、甘草。加栀豉、金斛。 
邵评∶湿热暑疫之邪。入于阳明。胃中津液受伤。而呕吐津亏。胃热则舌鲜红而 
口渴。故以和胃生津化痰为治。 
胃阴虚馁 如大汗后。胃中津液大虚。呕吐不纳。口渴。舌苔白嫩者。宜金水六君 
煎。加麦冬、沙参。以和胃阴。 
呕吐不已 此有升无降。宜镇逆法。 旋复花、代赭石、半夏、茯苓、会皮。虚者加人 
参。 
邵评∶胃不下行而上逆。气升呕吐。用镇逆降胃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