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少帅 >

第249部分

清末少帅-第249部分

小说: 清末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种数据和照片,杨度很难相信他们。

军队里杨度进不去,就算是他多次激将引诱,都没能让杨永泰松口,不过他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知道了在这里,政客在军队是没有地位的,哪怕是民政长官,如果不是到了紧急时期,他都没有资格进入警备部队的军营。

这种军政分离的方式很得杨度赞赏,只是想起北方的局面。军人执掌政务,官府贪贿横行,基层百姓朝不保夕,杨度心中又增了几分苦涩和无奈。若是大总统有孙复这样的魄力。中华一统指日可待。

高达威武的大夏银行门口,人头攒动,这段街道被扩宽到了八丈,依然没能阻止拥挤的人群。

随意的找人询问了一下,杨度才明白缘由,原来现在是南洋巡阅使区淘汰旧币的最后几天,过了这几天。以后再兑换方孔前就需要百分之一的手续费了,家里藏着大量清制银元或者铜钱的商人市民都在急着换成方孔钱。洋元因为种类太杂。而且数量庞大,它的兑换期限还有三个月,倒是没人太急。

长叹一声,杨度彻底醒悟了,这段时间那位巡阅使不是什么都没做,他是把什么都做好了。适逢朝代更迭之时,最麻烦的不是军政事务,也不是民生财税,而是一国之核心——国之信。

一旦国家的信誉立下。便是真正的国了。就算是财税短缺,就算是军政缺失,就算是民生破坏,国有信了,这些都好解决了。没了钱,可以发现国债,有国家信誉在。国债断然不会售不出去;军政缺失,必有两界官吏将士建议,国有信,没人会怀疑政府不作为,那么问题总能解决;民生破坏,国有信。只需要一道诏令或者法令,民生自然会好转。

不知不觉中,杨度竟然顺着宽敞的街道竟然走到了码头。回头望着正在快速变化的城市,杨度突然有些后悔来广东了,若是没有此行,他还有信心在,可是现在。杨度心里竟然有种说服袁世凯让位的冲动。

“快走,江上要打起来了!”

“真的假的?”

“逗你干嘛,这又不是第一次了!”

一阵呼啸,无数的人群朝码头奔去,就连那些力工也扔下了手里的活计,兴冲冲的朝江边奔去。

几个眨眼的功夫,珠江边上就占满了人,其中还夹杂着许多洋人,似乎整个广州的码头都朝这边来了。

杨度忍不住心头的好奇,一把拉住一个力汉,问道“这位兄台,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本来被人拦住,力汉心里还有些火气,一见此人斯文有礼,就知道他是个读书人,心头的火气消了三分。

“税警的炮船拦住了不知道那来的商船,恐怕要打起了,先生若是没什么事,不妨去看一看,这种场面可是扬气的很!”简单的解释了一句,力汉转身就要走。

“兄台”拉住力汉,杨度正想再问,见他一脸的不满,心头一动,从怀里掏出了一枚方孔银币,笑道“麻烦兄台带我去看看如何?”

想自己搬了一天的麻袋,运气好了,也不过落了三五角,这人一下子掏出了一个银币,力汉实在是缺乏拒绝的勇气。

犹豫了一下,力汉接过银币,在手里掂了掂,一脸的喜气,道“我本来还有些心疼那一角钱,现在有了先生这枚银币垫底,就算是陪您十天都行。”

“兄台怎么称呼?”

有了银币打底,力汉和气了许多,小心的把银币装到贴身的衣兜里,力汉道“你叫我阿力就行了!”

“哦,阿力每天都是在这码头做事吗?”杨度看着阿力一身结实黝黑的肌肉,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是啊,在这干了快三年了!”阿力说着拉起杨度,急催道“先生快些吧,等晚了怕是没有地方站了。”

“哦”杨度边走边问道“阿力的身体这么棒,怎么不去当兵啊,我听说南洋军的军饷很高的,比在码头要挣得多了。”

“嘿嘿,以前去过,因为身体太差被刷下来。现在正在打仗,我的身体又锻炼的很强,准备过几天再去试试,若是当了兵仔,一家老小都要跟着光荣了。”

说话间,两人就到了江边,只是边上尽是人头,若不是江堤上护栏起了作用,怕是有不少人要掉到江里洗澡了。

“这么多人,我们怕是没机会看到了!”

听到杨度的叹息,阿力心里有些难受,自己刚刚收了银币,若是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怕是以后都没脸厮混了。

正巧,阿力看到了几个熟人,立时有了办法。

“先生稍带!”说完,阿力就朝人群喊道“华仔、昌仔”

人群里几个人回过了头,有人喊道“阿力来晚了。没地方站了!”

几人嬉笑讨趣,却没人打算挤出来。

“你们帮我给先生腾出个位子,晚上我请大家饮酒!”

“有肉吗?”一人喊道。

“有的有的……”阿力急忙应道。

有免费的饭吃酒喝,几个同伴的力汉都有了精神,三五个人硬生生的挤出了一条两尺宽的人道,把杨度送了进去。

“先生是第一次来广州吧?”

杨度对这几个力汉很有好感,也不觉得他们身上的汗臭味重。和几人挤在一起,笑道“以前来过。不过那时候的广州可没现在这么拥挤。”

“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怎么这么多人都来了?”

“听说有个美国番鬼佬走私ya片,被税警知道了,他们不想缴税和罚款,就像硬抗。”有个熟悉的人解释道。

远处眺望,确实可以看到一艘挂着星条旗的轮船在江面上,前面还有一艘稍小些的炮船,挂着却是一面没有见过的旗帜。

“洋人的船,税警也敢拦嘛?”这种事杨度虽然有所耳闻了。可是亲眼看到,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先生这就不知道了吧!”能够教育一个有学问的人,阿力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咱们广东税警可是有炮船的,番鬼佬的船若是逃了税,税警都能追到海上去。”

眉头一挑,杨度疑问道“我记得入港的税收应该归海关管吧,怎么会有咱们的税警插手。”

“这个事我倒是知道些。听说是巡阅使亲自召见的那些领事,把阿片、军火和其他几种货物的税收从海关要了过来,这艘船怕是装的就有阿片。”

“不止呢,我听说现在税警已经插手海关了,缉税的事情正在由税警接手,过阵子估计番鬼佬都要把海关交回来了。”

杨度没想到这几个力汉见识竟然不弱。什么都能说得上一些。

“咦”杨度惊呼道“那美国船跑了……”

阿力遮光远望,果然见美国船开始掉头,似乎准备逃跑了。

“先生放心吧,它跑不了,等会要打炮了!”

没等阿力的声音停下,就见江面上的那艘炮船喷出了一道火光,美国船的侧弦被打出了一个大洞。

“他们真敢开炮!”杨度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一个税警炮船竟敢向洋人的商船开炮。

阿力兴奋的嚎了一声,听到杨度的惊语,转头笑道“先生那是没见过,前阵子打法国船的时候,直接都打沉了,死了好多人。”

“难道洋人不管吗?”

“管啊!”阿力道“那次法国佬都气坏了,扬言要派自己的军舰来,不过被咱们的海军给吓得屈服了。”

炮船仅仅开了一炮,美国船就停了下来,两艘船靠在了一起,似乎进行了商谈。

“ya片的税是多少,为什么洋人宁愿冒这么大的险?”

挠了挠脑袋,阿力也不知道,不过阿力是个厚道人,就朝身边的人喊道“昌仔,你外舅不是开过烟馆嘛,你给先生讲讲。”

“他的烟馆早就不干了。”虽然这么说,昌仔还是挤了过来。

“先生是不知道啊,这鸦片本来税率就高,到了咱们巡阅使收税的时候,税率就更高了。每两阿片,只要到广州来,就要交三两的税,要是在烟馆有人买了吸了,就又是五两的税,每个月的时候,卫生厅还会根据烟馆的生意,再给每两鸦片征收两到三两的税。”

昌仔道“这样下来,一两阿片,价格最少抬高了十倍,加上现在卫生厅老是免费让人戒烟,动不动就把大烟鬼关个三五个月,导致阿片的生意越来越难做,现在城里还开着的阿片馆,大多都是有着进货渠道,一般人早就撑不下去了。就是这些有渠道的商人,还要被税警抓,每天珠江上都会有几个阿片商人漂在上面,估计再过几天,广州城里就没人敢再开阿片馆了。”

有了这段经历,杨度就特别关心美国领事的反应,果然经过了一番打探,得到的结果让人有些震惊了。

那个美国商人背后有美国国会的背景,美国领事当天就向民政长官提出了抗议,并且要上报美国政府,要求他们出面维护美国商人的正当权益。

法国人要报复,美国人想出兵,英国人支持日本,俄国人远在北方,掐指一算,杨度发现孙复竟然不知不觉中把各大列强得罪了个差不多。

“绝不能让孙复在为所欲为了,中国承受不起第二次辛丑之辱了。”还没有到茂名,杨度就再次坚定了信念。

 第九十八章 茶叶也能利用

时值夏盛,紫禁城养心殿里有些燥热,几盆鸡卵大小的碎冰只是让空气中多了几分凉气,并不能真正让气温降下来。

袁世凯被这种温燥的天气折腾的够呛,心里不由得想到了那座承德避暑山庄,若不是它被孙复要了去,自己也许可以到那里避暑执政,那里用得着受这般苦楚。

“传令张镇芳,白郎逆民,宜从速剿杀,绝不容姑息!”处理完手里的一份文件,袁世凯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津,站了起来。

这种天气窝在养心殿绝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若不是有执掌天下权柄的催眠,袁世凯真想回到洹上村修养一阵子,最起码那里有秀水美景,也不向北京城闷得要命。

握着一枚浑圆的冰块,任由沁人的冰爽透到心底。

“大总统,日本公使又来了!”

“噢”应了一声,袁世凯心里没有丝毫的厌烦。

现在的日本公使几乎隔一天就要来一次,每次都是一样的事情,一样的请求,可是袁世凯很享受这种感觉,从来没有拒绝过日本公使的觐见。

侍从官对这种事情已经应对的很熟练了,没见袁世凯拒绝,他就悄然退去了。没有拒绝,就是同意了,这么多天下来,就算是傻子也摸清楚袁世凯的态度了。

伊集院彦吉步子急匆匆的,这似乎成了他一贯的作风,当了这么多年的外交使节,他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忙碌过。每天跑到紫禁城,然后出去就要直奔东交民巷,英国公使馆,美国公使馆,法国公使馆……他都要一一去一遍,两天的时间正好够把所有的公使馆跑一边的,然后接着在重复两天前的工作。搞得现在,所有的公使馆护卫和紫禁城的卫兵看到他都能叫得上名字了。

“大总统可想好了?”一如往常,伊集院彦吉问了每次都要提及的一个问题。

“公使阁下不要急吗。这种事情关乎两国国运,怎么能仓促决定呢!”

袁世凯一把拉着伊集院彦吉的手臂,边走边说道“今儿个,四川刚送来了蒙顶黄芽,是一等一的好茶,正好请公使品尝一二。”

伊集院彦吉脸色发青,心头有股郁气难消。这几次来,袁世凯总会拿着各种贡茶让自己品尝。其实每次都是让自己这个代表日本国的公使阁下为他泡茶。若不是现今日本国事艰难,单凭慢待公使这一项,伊集院彦吉都想请命天皇出兵,一雪国耻。

“蒙顶黄芽自从唐朝时就是皇室选用的贡茶,蒙顶五峰,以中顶上清峰所产为最佳。据我所知,蒙顶黄芽贡茶都是采自清明前,按说早该运到,怎么今日才到?”伊集院彦吉是茶道高手。早就发现袁世凯取得茶叶不是新茶了,全是这座紫禁城里的去年旧茶,这蒙顶黄芽八成也是旧茶。

老脸一黑,袁世凯气哼哼的说“前阵子四川被蒲殿俊、尹昌衡这些人闹得乱哄哄的,培炒蒙顶黄芽贡茶的老师傅也找不到了,今年的蒙顶黄芽自采下来,保存了数月才找到老师傅培炒。要不然茶叶早就进京了。”

没有和袁世凯争辩什么,伊集院彦吉接过袁世凯递过来的茶叶,观察了一阵,叹道“我在日本就听说,天下贡茶最悠久的就是蒙顶茶,它以色黄而碧。味甘而清,杯中香云罩覆闻名,被称之为仙茶。可是论起极品,吴理真在上清峰所植的七株茶树比起武夷山上的那三株峭壁奇茶怕是还差了几分。”

“我曾听闻,南洋巡阅使孙复极为喜爱武夷大红袍,甚至派驻了一个全副武装的连队,保护那三株峭壁奇茶。每年清明前才会采上些许,没一两都价超黄金,今生不能得尝此茶,真是大憾!”

袁世凯也曾听闻过此事,当时他还笑孙复多此一举,现在听伊集院彦吉一说,反倒是觉得这样正是应该了。蒙顶的七株茶树虽然少见,可是毕竟长在山上,只要善加照料,产量还是可观的,可是三株长在峭壁上的茶树就不一样了,那么险峻的环境,稍有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