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到底 >

第183部分

纨绔到底-第183部分

小说: 纨绔到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公主介绍了两次被刺经过,恨恨道:“此事一定是李隆基遣人所为,如不对他及早下手,不仅仅我,就连你们都会遭到他的毒手。”
崔湜也是义愤填膺:“他既然派刺客要置公主殿下于死地,我们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手段对付他!”
慧范摇摇头:“李隆基住在东宫,高墙深院,暗杀手段不易施展。”
崔湜反驳道:“那可以采取其它手段,比如毒杀之类……”
“那也不容易,依我看,可以向睿宗进言,免了他的太……”
“皇兄生性懦弱,不会轻易贬他的。”太平公主叹了口气道。(未完待续…)
2014922 19:14:45|9109776

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隆基登基

慧范趁机道:“最近,夜观天象,有慧星出现,要不我去向皇上进言,说少主有侵皇位的可能,让皇上把他贬了。如何?”
太平公主皱眉道:“不妥,如果他顺水推舟,干脆借此把皇位让了,岂不弄巧成拙了?”
慧范劝道:“皇帝谁不想当?则天皇帝八十多了还舍不得退位哩。”
崔湜也在一旁附和道:“我看这事可行!”
太平公主架不住两位情人的花言巧语,同意一试。
当夜,慧范便以重要星相启奏为由,要见睿宗。
睿宗迷信星相,听说慧范**师深夜求见;便召他近前。
慧范向李旦奏道:“陛下,贫僧夜观天象,西方太微星旁,出现一慧星,长数丈,对帝座有威胁。依贫僧看,是少主欲侵帝位的征兆,请陛下及早做准备。”
睿宗听了大大松了口气,但他故意皱眉问道:“这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
李旦挥挥手道:“你先回去吧,此事事关重大,明日我问问大臣们的意见再说吧!”
太阳刚刚露头,含元殿已是一派紧张,一队队盔甲整齐。手执戈矛的殿前卫士在值日金吾的带领下,从两侧走向含元殿两廊,只听一片铁器撞击声有节奏地传过来,又荡开去,长长的两列卫队,把庄严肃稳的朝堂气氛渲染得浓浓的。
接着,响过三通鼓。一位手执拂尘,身着朱衣的太监从一侧走出,向立于丹风门外的文武百官大声宣道:“时辰已到。文武百官上殿喽!”
一声喊后,文武官员从左右两廊按品级进入大殿,齐齐整整排列在殿堂两旁。
五通鼓响,由远及近传来一派悦耳的笙萧鼓乐之声,宫娥彩女拥着睿宗、太平公主、李隆基进了大殿。睿宗居中,太平公主、李隆基分左右坐在朝堂之上,只是太平公主座前有一道紫色的屏幕遮着。惟其如此,更显出其神秘和特殊。
接着,由太监内给事中杨思勖查点朝班官员名单。向睿宗跪奏:“应到官员已到齐。”
朝议开始了。
果然,天监台少监首先奏道:“陛下,近日有彗星出现在天上,这预示着地上要除旧布新。彗星过后,帝坐星和前星皆有变。预示着皇太子当为天子。请陛下决断!”
众位大臣听罢,心中都咯噔一下。众所周知,天监台的这位少监是太平公主的门下,由他向陛下禀报此事,肯定是出自太平公主的授意。看来太平公主一回长安,便毫不犹豫向太子出招了,而且这一招异常阴险狠毒。
为什么说这一招阴险狠毒呢,因为这里面有名堂。帝座。也叫武仙座星,是天皇大帝的外座。象征皇帝。而前星是指心宿的前星,象征太子。如今,象征皇帝的星星和象征太子的星星都有变化,这意味着太子应当做天子,不能再待在东宫里了!
谁不爱权力呀,此时唐睿宗当皇帝才两年,他是无论如何不会让李隆基当皇帝的。但是,根据星象,李隆基这个太子显然有了当皇帝的动向,已经不安其位了。如果睿宗不想让他当皇帝,恐怕只有废掉他了。因此,天台监少监的这番话的真正涵义在于:废黜李隆基!
这可是非常厉害的一招,李隆基功高震主,历来皇帝都这样的人都是颇为猜忌的。而此时的李隆基,又没有了宰相的保护。只要睿宗一句话,李隆基就马上面临着灭顶之灾!
众位大臣都看向了太子,太子却像一尊木雕一般端坐,一动不动,面上没有任何表情。
睿宗听罢,并没有表态,而是向群臣问道:“不知众位爱卿是何意见?”
如此敏感的问题,此时大臣们谁也不表态,甚至连太子唯一的心腹刘幽求都没有说话。
最后,还是窦怀贞聪明,他对睿宗道:“一切但凭陛下决断。”
“叫朕决断?”睿宗皱起了眉头,看向其他大臣:“你们也是这个意思吗?”
“但凭陛下决断!”其余众臣齐声应道。
中宗道:“朕自登基以来,日夜操劳,寝食难安,正想休息呢。既然是上天指示我要让位了。那好,明天我就叫人拟诏,把皇位传给太子。”
窦怀贞听了大惊,忙奏道:“陛下刚刚年过半百,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哪有退位之理?则天皇上八十岁了尚在位。陛下如传位,定将危害社稷……”
睿宗扫视了一圈群臣道:“当年中宗在位的时候,小人当道,上天屡屡预警。当时朕就劝他赶快顺应天意,立一个好儿子当太子。没想到中宗认为我动机不纯,还很不高兴。现在同样的事情轮到朕身上,难道当年朕劝兄长时明白,而到自己的身上就糊涂了吗?朕绝不会重蹈兄长的覆辙,决定传位太子!”
窦怀贞还要再劝,睿宗却怒目道:“你们刚才不是说过,但凭我的决断吗?朕意已决,窦爱卿不必再说。退下吧!”
李隆基听了父亲的决定,赶忙跌倒以头抢地道:“我不过就是立了那么一点功劳,连当太子都害怕不堪重任,父皇您要把皇位传给我,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接受。”
听完李隆基一番话,睿宗道:“国家之所以能有今天,我之所以能当皇帝,都是拜你所赐。如今帝座有灾,天象告警,我才把皇位传给你,希望能够转祸为福,你就安心登基吧!”
话说到这份儿上,李隆基也没什么可推辞的了,百感交集,流涕而出。同样,话说到这份儿上,太平公主同样无法出面再劝说陛下了。
太平公主枉费一番心机,聪明反被聪明误,等于将皇位拱手送给了李隆基,气得她一回去便指着慧范的鼻子破口大骂。
就因为李旦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传位决定,整个局势都扭转过来了。本来,太平公主羽翼丰满,胜算很大;而太子李隆基则是损兵折将,自身难保。但是,忽然之间,一切又都颠倒过来了。太平公主再次白忙了一场,而李隆基则稳稳地接住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从太子晋升为皇帝了!
延和元年八月庚子,李隆基接受了睿宗的禅让,正式登基称帝,改元先天。这一年,李隆基刚刚二十八岁。(未完待续…)
2014923 8:41:39|9112495

第三百九十六章 忍

退让从来都不是太平公主的风格,只要有一分希望,她都会付出十分的努力,所以她要努力把失去的东西夺回来。
阻止李旦传位没有可能,太平公主决定在太上皇的权力上做文章,她想让李旦不要放弃所有权力,这样自己就有上下其手的可能。
于是,太平公主找到李旦。
太平公主说了些闲话后,进入了正题:“皇兄,三郎还年轻,你可不能将天下大事就这么全部交出去,为了大唐社稷,你还得替他把把关。”
李旦不置可否,他点点头道:“皇妹说的有理,让我想想吧!”
太平公主知道自己不能把话说的太明白,否则便会适得其反,便向李旦告辞了。
待太平公主走后,李旦便找来了李陶。
李陶听罢点头道:“叔翁的确应该再再扶三叔一程。”
“你也不同意我放权?”李旦疑惑地问道。
“我是怕三叔不是太平公主的对手,有叔翁在旁边帮衬着些,关键时刻你还可以拉三叔一把,毕竟他是您的儿子,毕竟大唐社稷还要靠他传承下去。你若这么甩手走了,这万一要是……”
李陶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李旦却从中听出了话中之意,他拍案而起:“难道太平她还敢对三郎下毒手不成?”
李陶淡淡道:“这位太平公主的手段,叔翁你最是了解,远不是常人能揣测的。三叔碰上她,能讨得了好去?太平公主做事从来不择手段,我阿翁之死就摆在眼前。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叔翁不能不防。若她真的对三叔下毒了手,到时就悔这晚矣!”
李旦颓然坐下,李陶说的一点都没错,看目前的情形,自己的儿子还真不是妹妹的对手。看来自己还得再辛苦一阵子了。
于是,睿宗李旦尽管退位做了太上皇,但自称为“朕”。命令称为“诰”,每五天一次到正殿太极殿接见群臣。李隆基则自称为“予”,命令称为“制”和“敕”,一天一次到偏殿武德殿办公。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和重大的政治军事问题由太上皇决断。其余的事情才由皇帝来管!
与此同时。李旦想用亲情打动太平公主,本来是儿子和妹妹斗,现上他把帝位传给儿子了,可能多少有些对不起妹妹啊。他想尽量满足妹妹的要求,只希望妹妹从此不再为难李隆基。
既然李旦有了这种心思,太平公主当然不会放过。她借此机会重整旗鼓,经常推荐一些自己看中的人,李旦是来者不拒。很快几个重要人物都被推荐到了宰相的位置上,太平公主的羽翼丰满了起来。上有李旦的庇护。下有拥护者的支持,太平公主的势力急剧扩张。李隆基虽然贵为皇帝,全却权力有限,谁也指挥不动。
……
这些天来,太上皇李旦身体微恙,李隆基日日在身边伺候。看着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对自己还是如此恭敬,这让李旦心中甚感安慰。
李隆基为了祈祷父亲早日康复,又摆驾前往天慈寺专程为太上皇祈福。
上香祈祷完毕,李隆基觉得有些累了,主持普润大师便请陛下前往禅房歇息。
“力士,你在外边守着,予要在这禅房内歇息一会!”
“是,陛下!”
李隆基进了禅房,李陶早已在等着他了。
“陛下,你请安歇,贫僧告退了!”将李隆基引入禅房后普润很识趣地告退了。
“三叔,最近过得有些憋屈吧?”李陶笑着问道。
“岂止是憋屈,我都快上不来气了。”李隆基大倒苦水。
李陶正色道:“三叔,你要想彻底挤去太平公主这个脓包,重振大唐雄风,就必须要忍耐。否则,将来你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陶儿,你放心,我只是说说而已,怎会不知这其中的利害呢?”
“如此我就放心了。三叔,要让一个人灭亡,就必须让他先疯狂,无论再强大的人,到了天怒人怨的时候,只须轻轻一推,便会轰然倒地。更何况,太平公主并不强大。所以,三叔,你还得继续忍耐。”
“陶儿,我知道了,那你能告诉我,我还须忍耐多久吗?”李隆基苦笑着问道。
“那要看你了?”
“看我了?”李隆基有些不解。
“听说三叔喜欢看戏?”李陶突然话题一转。
“呃!”李隆基不知李陶何意。
“那三叔一定也会演戏了?”
“会一点!”李隆基还是很谦虚。
“会一点不行,得要炉火纯青才行。”
“陶儿,你就直说吧,不用与我兜圈子了!”李隆基急了。
“那好吧,我就直说了。不管是真的也好,是演戏也罢,三叔你只需要让太上皇明白,若再不对太平公主动手,你便死无葬身之地。只要太上皇下定决心,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了。总之,你要让太上皇看到你很惨,越惨越好,毕竟你是他的儿子,他不会熟视无睹的。”
李隆基咬咬牙道:“不就是苦肉计吗,我豁出去了!”
“三叔,这下一步我准备……”
……
李隆基作为皇帝,一天受着太平公主的窝囊气,他能忍,可他的手下人不能忍了。
李隆基当初的手下,提着脑袋参加政变,为的就是功名富贵,本来以为李隆基当了皇帝,他们也能跟着鸡犬升天。可没想到李隆基当了皇帝,还继续受制于太平公主,他们这些人被贬的被贬,在朝的也没有任何权力,怎能不让他们这些功臣们很失落。
尤其是最具政治头脑的军师刘幽求,他不仅是李隆基的高参,而且在唐睿宗当皇帝的过程中也立了大功,对两代皇帝都有功,所以,自视甚高,每每以首席功臣自居。现在李隆基当了皇帝,他这个首席功臣理应直接晋升为首席宰相吧?可他虽然当了宰相,可是位置却靠在最后一个。前面的位置全让太平公主的人占了,这让刘幽求非常失望。
怎么办呢?刘幽求是搞政变起家,在他看来,政变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了。不如再搞一场政变,把太平公主除掉,否则,陛下的人马永无出头之日!(未完待续…)
2014923 12:30:47|9114208

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较量

有了想法,就要考虑具体的谋划了。怎么政变呢?
刘幽求轻车熟路,他知道政变光靠自己一个人不行的,没有军队也不行,于是他想起了张玮。
还没等刘幽求找张玮,张玮却主动来找刘幽求了,二人一拍即合。
“张兄,长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