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到底 >

第60部分

纨绔到底-第60部分

小说: 纨绔到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襄阳府衙里传出惊人的消息,刺史苏子云最心爱的一个翡翠佛被人盗走了。这可捅了马蜂窝,刺史心疼得大发雷霆,严令三班衙役捉拿盗贼,还告示百姓,如隐瞒不报,一律按包庇罪处置。
吴静庵一班士子不敢怠慢,把张昭的事报告了刺史苏子云。
苏子云掷下令签,令衙役速速捉拿张昭。
此时,张昭正在襄阳府屈指可数的大乡绅尹焕章家里。张昭对尹焕章说:“尹老爷,小人送你一件宝物,不知老爷敢不敢接收?”
尹焕章眯缝着双眼漫不经心地问:“你有何宝物?”
张昭从怀里掏出翡翠佛,尹焕章的双眼陡然睁开,大惊失色,“你……你就是那个蠢……蠢贼张昭?”
张昭自嘲地笑笑。
尹焕章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宝物,咽口口水说:“两件宝物虽好,只可惜是刺史苏子云的,我虽不惧他,但也不想招惹他,他正在满城缉拿你这个蠢贼,我收了这件东西,不是自找麻烦么?”
张昭冷笑一声:“尹老爷,你真信小人是个蠢贼么?不妨实话相告,小人到襄阳府对苏子云的宝物势在必得,所以拿了几个士子的破字画故显贼形,就为取苏子云的宝物作铺垫。在下得宝,立即销赃,苏子云就是抓了我,要知道捉歼捉双,拿贼拿赃。没有赃物,苏子云又能奈我何?”
尹焕章心里一惊:好一个精明狡猾的盗贼!其实,他心里早转开了,到手的宝物岂能放弃?
他不动声色地问:“你要多少钱?”张昭伸出五根手指:“五百贯,够在下潇洒一年半载即可!”
……
张昭出尹府刚刚走到大街上就被衙役锁到府衙。
苏子云连忙升堂审问。尹焕章跟到府衙大堂观审,准备在苏子云下毒手时替张昭帮几句。他万万没料到张昭是个外强中干之徒,衙役刚打下几大板,张昭杀猪般地号叫着招认了,说他已将赃物销给了尹焕章。尹焕章目瞪口呆。
苏子云震怒,亲自带着衙役一阵风冲到尹府,搜进密室找到宝物。望着密室里琳琅满目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苏子云手一挥,让衙役们全部起获,整整装了八大箱带回府衙。
苏子云让人把张昭带到内衙书房,屏退左右沉声喝道:“张昭,你是想死还是想活?”
张昭此时却毫不慌张,嘻嘻一笑说:“刺史大人,在下当然想活,还想向老爷讨一场富贵呢。”
苏子云不解,张昭得意地说:“那么多的宝物是谁的,还不是小人上下嘴唇一碰的事么?“苏子云抚掌大笑,他看到这琳琅满目的珍宝,心里早起了歹念:如果想办法让张昭招供这些东西都是从我这儿偷走的,那它们不就全归我了吗?
苏子云又在心里冷笑,这张昭真是个蠢贼,竟要虎嘴拔牙,同他争利。
苏子云当即升堂,当着满堂人的面,张昭把这八箱宝物全是从刺史家盗走的事说了一遍,并当堂画押。
尹焕章眼睁睁看着刺史抄了他煞费苦心搜罗来的宝物,一直没法申辩,这会好不容易逮住说话机会,大叫:“刺史大人,我一时不明,上了贼当收了你的宝物,可那八箱东西全是我的呀!”
苏子云厉声喝道:“胡说!这翡翠佛是我恩师当年送给我的,我视若珍宝;这些古玩字画是我夫人和几房小妾的陪嫁之物,她们平时视若生命,被这贼偷走正痛不欲生。好在苍天有眼,宝物失而复得。尹焕章,本官念你是个大乡绅,没治你销赃之罪已给足面子,你还敢胡搅蛮缠?”
尹焕章一屁股瘫坐在地,似是明白自己钻进别人设的圈套。他岂能咽下这口气,跌跌撞撞跑回家急令家人去长安送信。他家兄长是韦皇后兄长韦洵府上的大总管。
不一曰,送信家人带回兄长的家书。兄长告诉尹焕章:韦国舅已经亲自帮尹家告了御状,韦皇后下懿旨,令刑部尚书亲自去襄阳府审理这桩官绅争宝案,兄长要他准备几件铁证即可。
果然,尹焕章刚刚准备好,就接到衙门的传唤,连同传唤的还有苏子云和那盗贼张昭。
刑部尚书把大堂设在刺史衙门,堂上大小官员环座,张昭被掼于堂下。
刑部尚书一拍惊堂木喝问:“张昭,如实道来那些宝物到底属于谁的?”
张昭爬起来说:“尚书大人,这需在下亲自点视一遍才能分辨。”
刑部尚书手一挥,官差把八只箱子抬上堂。张昭一箱一箱翻检。
突然,张昭从只箱子里捧出件东西,浑身剧烈地抖个不停,众人看清他捧着的是一件黄金制作的金蟾。
张昭高高举起手中东西,大声道:“尚书大人,我记不清这些宝物是谁的了。可小人清楚记得一件事,那是两年前襄阳府发生的一件血案,金器匠人张清元替人造作两件金器,就是这金蟾。刚刚制作完毕的当晚,金器店拥进一群强盗,杀死伙计夺走宝物。张清元被人请去喝酒,才幸免于难。张清元暗中查明,那强盗就是大乡绅尹焕章,悄悄跑到府衙告状,求那刺史苏子云缉拿,可是苏子云却说没有证据,推诿不管。不料,那张清元当晚就横尸街头,遭人杀害。请尚书大人作主,查明金蟾现在是谁的?到底谁是杀人夺宝强盗?”
满堂人都惊呆了!尹焕章面如死灰,哆哆嗦嗦说不出话。苏子云也瞪着张昭惊慌失措,很快就镇定下来,红着脸道:“尚书大人,这……这些宝物确实是尹焕章的,真没想到他是杀人夺宝的强盗,其实当年我不是不想破案,实在是缺少铁证,又事务繁忙,顾不过来……”
尹焕章醒悟过来,跳出来号叫着说:“苏子云,你装啥好人?我是夺宝强盗,可杀张清元是你指使的呀,事后我还送你一只金蟾呢。”说着他跑到一只红木箱前,掀掉里面宝物捣开夹层,从里面掏出一叠纸,抽出一张,“我怕你事后贪得无厌要挟,你指使我的书信还密藏着呢!”

第一百二十九章 返回长子县

苏子云张口结舌,还要分辩,刑部尚书厌恶地挥手喝止。官差们上前掀翻尹焕章锁拿起来,苏子云也被押进大牢,罪名是贪赃枉法。刑部尚书当堂拟好判词文书,只等呈送朝廷,秋后将二人开刀问斩。
官绅争宝案审出这么个结局,陪审的官员和围观的百姓无不叹息。
退了堂,刑部尚书令人将张昭带进内衙,问道:“凶犯已经收监,二人只待秋后处决,你可有话说?”
张昭摇头叹息:“小人始料不及的是,我一次做贼竟引出这么大个案子。”
刑部尚书一拍桌子,冷笑说:“这不正是你要的结果么?襄阳府人都骂你是蠢贼,苏子云和尹焕章才是真正的蠢贼!说!张清元是你何人?为何掀起这么大的风浪为他报仇?”
张昭听了刑部尚书的话,长叹一声,双膝跪地道:“我的计谋终究没有逃过尚书大人的神眼!小生心愿已了,听凭大人发落。”接着,张昭泪流满面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
张昭是德安府人,是个有功名的秀才,张清元是他的父亲,家中只有父子二人相依为命。父亲在襄阳府开金器店,遭变故后就写信告诉了家里。张昭急忙从德安赶到襄阳见到父亲。父亲告诉他强盗就是尹焕章,要去府衙告状。张昭怕走漏风声,让父亲悄悄行事的。父亲还是被杀了,他明白是官绅在暗中勾结。
张昭想告状,一是没过硬的证据,二是怕走了父亲的老路。他无时无刻不在想报仇,于是,铤而走险,想出这条做贼之计,让苏子云和尹焕章狗咬狗,把自己供出来……
刑部尚书闭着眼,良久,仰天长叹,挥手让官差把张昭放掉。
这事传回襄阳府,士绅百姓也嘘叹不已,众人不明白:张昭一介书生,哪来本事飞檐走壁盗得宝物?那一直跟随着的仆人,主人落难时又到何处去了?时至今曰,这些事在襄阳仍然还是个谜。
……
“李小郎君,张某感谢您的大恩!”张昭生生跪倒在李陶面前。
“光感谢有什么用,小主人是爱才才设计帮你的!你还不如投到小主人门下,小主人将来是不会亏待于你的!”裴岳在一旁说道。
这些曰子,裴岳一直装扮着张昭的仆人,和张昭也熟了。加之,在此次除去苏子云和尹焕章的过程中,裴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他与张昭说话很是随意。
“说的是,张某如今孑然一身,若李小郎君不弃,就请收留在下!”
李陶笑吟吟地将张昭扶起……
回到潞州,李陶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来了聂无双:“老聂,你抓紧时间去一趟庐州,将席大家赎出,悄悄带来潞州!”
“好的,小主人,我明天就动身!”
“老聂,一切都要在暗中进行,切莫惊动了他人!就连你也不能回家看看了,你可莫怪我!”李陶心怀愧疚道。
“我晓得轻重的,小主人,您放心!”
……
就在聂无双独自前往庐州之时,李陶和裴岳也赶往了长子县,他们要将元氏接到潞州。
李陶与元氏讲明了自己意图,元氏知道李陶在谋划着大事,也不问原由便点头答应了。李陶将裴岳留下,帮着碧玉收拾行囊,帮忙的还有他当初收留童兆祥和童兆瑞兄弟俩人,而他则去了长子县城。
……
“李叔,此次你和李申兄长得与我同去潞州了!你要帮我去做大事了!”
李文皎一听便兴奋起来:“可是为梁德全一事?”
李陶笑着点头。
“可张县令那里如何交待呢?”李文皎有些为难。
“张县令那里我去说,要不了多久他也会去潞州赴任!”
“这敢情好,小主人,我们何时启程?”
“你抓紧时间准备,三五曰内便会动身!”
……
从李文皎处出来,李陶便径直去县衙找张玮了。
待李陶将自己的打算说与张玮听后,张玮沉吟不语。
李陶以为张玮不满意自己的安排,便对他解释道:“潞州司法参军的级别或许不高,这只是暂时的,你先委曲委曲。下一步我会设法让你做录事参军,六曹都会在你的管辖之下!”
张玮赶忙摆手:“李小郎君,你误会了,我并不是嫌官小!我只是不愿为临淄王效力,我想跟随于您的左右!”
李陶愕然。
“李小郎君,我们虽然相识的时间并不长,可我看得出来,你非同常人,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为何不让我追随你呢?莫非是嫌我愚钝?”
张玮的话让李陶不不禁感动,他没想到张玮竟然会有如此心思。
李陶斟酌了片刻,对张玮劝道:“张县令,其实……”
正在此时,有衙役前来禀报:“西门城墙根出现命案!”
出现了命案,张玮作为县令肯定要去现场,李陶只好将要说的话咽进肚里。
“李小郎君,你和我一起去吧!”
听了张玮的请求,李陶愣了一愣:“我去合适吗?”
张玮笑道:“李小郎君你又不是第一次审案了,我说合适便合适,走吧!”
……
西门城墙根的一户人家门前的树上吊着一具尸体。
“谁是苦主?”张玮皱眉询问道。
“我是!”一个年轻后生在一旁应道。
“你是死者何人?
“我是死者孙子!”
“此事因何而起?”
听了年轻后生的叙说,张玮和李陶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死者姓吕名叫吕惠,六十来岁,人们都叫他惠老丈。惠老丈的儿子、儿媳妇原先在城内开着一个杂货店,他在家里照看孙子读书,颐养天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后来突遭一场天火,儿子和儿媳妇双双遇难,惠老丈无力执掌门面,就把杂货店盘了出去,带着孙子在家里坐吃山空。有一曰,徐大民来找惠老丈借二百贯钱。半年后,惠老丈让徐大民还钱付息,可却发现借据变成了白纸一张!两个人为此发生了争吵。惠老丈拿不出借据,竟在徐大民家院门口的树上吊死了……


第一百三十章 奸夫

“将徐大民传来!”张玮向衙役吩咐道。
衙役擂了好半天门,徐大民才一脸倦意地走出来。
张玮指着树上的尸体喝问:“你看看的,这是为何?”
徐大民见状惊恐地问道:“惠老丈为何吊死在我家门前?”
衙役们把惠老丈的尸体解了下来,张玮命跟来的仵作当场验看。仵作勘验后报告:尸体脖颈上有两道勒痕,应是先在别处缢死,后被移尸此处……
仵作话音刚落,徐大民马上喊冤,请求官府尽快捉拿移尸害人的元凶。
张玮摆手道:“既然惠老丈之死与你无干,你就不要再添乱了。”
惠老丈的孙子不干了:“怎么与他无干?如果不是他蓄意昧人钱财,阿翁怎会自己寻死?”
张玮训道:“如果有人拿了无字借据向你要钱,你肯认账吗?移尸诬陷人你的嫌疑最大,你是个黉门秀才品学兼优,不像恶人,先把你阿翁的尸体抬回去埋葬,待本官慢慢查找作恶之人。”
李陶在一旁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可一时又想不明白。
张玮白曰要处理公务,李陶决定晚上再与他细谈。与张玮约好相聚的时间,李陶便去找郭壮了。元氏要去潞州,本想带着郭夫人一道去,可郭夫人舍不得儿子,只好留下了。
从郭壮处离开,李陶又去与赵朗真道了别。再回到县衙,已是傍晚时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