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名门纪事 >

第174部分

名门纪事-第174部分

小说: 名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夫人见韦氏吃了瘪。心里痛快的不得了,接口道:“听说桓哥儿那个妾要生了。大嫂还是多花些心思,找个好些的奶娘吧。”这更是裸暗讽她管好自己的事,少插手别的房的事。

四夫人则像往常一样,冷眼看着几个嫂子斗法。

太夫人见儿媳妇们又开始暗战,韦氏又吃了亏,暗叹了一声,自己这个侄女是哥哥的最小的嫡女,从小在家里受宠,被父母捧在手心上,要什么有什么,嫁到李家来又是嫡长媳,又是她的亲侄女,很快又生了儿子,有什么事,她这个作婆婆的倒先担待三分,让她前半辈子过得顺风顺水,结果长子一死,袭爵的却是次子,她的地位一落千丈,骄横的脾气却怎么也却怎么也改不过来,又没有练出那等大族主妇的心机手段,这些儿媳斗法,每每嘴上逞能,却次次吃亏。

太夫人出言打断了愈来愈浓的火药味:“三儿媳妇,你从前没有教养过孩子,如今一下子要照顾这么多个,要多向你大嫂二嫂请教。”

涵因也不欲逞口舌之快,很是乖巧的笑道:“是,母亲,涵因的确是觉得有些吃力。尤其是彦哥儿,真是怕自己经验不足,出了岔子,如今每做一件事都战战兢兢呢。还请大嫂、二嫂不吝赐教。”

二夫人笑道:“妹妹客气了,这彦哥儿在你手里没几日,就这般知礼了,可见妹妹教导有方,大姑娘这些日子在崔妈妈的教导下也出息了不少,这也多亏你。”

“二嫂子本就把大姑娘调教的很好。”涵因忙笑道。

庄妈妈向来深谙太夫人的意图,赶忙也跟着凑趣。韦氏见她们几个一唱一和说的热闹,撇了撇嘴,不说话了。

太夫人见气氛好转,暗松了一口气,做出一副很受用的样子,笑吟吟的听着她们相互吹捧。

待人都散了,韦氏却没有走,在太夫人的屋里抱怨道:“三房如今也太过分了,越发不把姑母您放在眼里。您就这样忍了。”

作为太夫人的侄女,韦氏一向受宠,太夫人又怜她孤儿寡母,对她格外优容,因此她对太夫人私下里说话毫无避忌,其他书友正常看:。

“那也是她的屋里事,没的你一个大嫂插手小叔子院子的。你教我怎么帮你说话。”太夫人看她一眼。

韦氏说道:“二房交出国公府的管事权就不情不愿的,如今和三房一唱一和的,姑母,这家我怎么管。今天她敢不把您放在眼里,明天就要惦记这府里的管事权了。”

太夫人说道:“账不是都分开了么,她本就是湛儿的正妻,想要管国公府也是正常的,不过这个家早晚还是要交到你们大房手里,桓儿毕竟是世子。现在她既然不提这件事,你管你的就是了。”

“可我看她不像是那种好像与的人啊,姑母,我们孤儿寡母的……”韦氏满脸担忧。

“行了,你也收收你这坏脾气,说那些有的没的,除了得罪她对你有什么好处。就算你不喜她,又能怎样。”太夫人知道她年轻守寡,这么多年为了儿子没有改嫁,但脾气是愈发的偏执了,涵因先封了国夫人,她就死活对她看不顺眼,非要事事压上涵因一头才能气顺。

“她把贺兰氏打发走,那就是不给您面子。刚嫁过来就这样,往后还不知道怎样呢。”韦氏愈发愤愤。

“这件事不必说了,我自有主张。你教养好桓哥才是正经事,刚纳了妾,又在外面偷别人的老婆,都打上门来了,若不是他二叔顶着京兆尹的名头,这事能那么容易摆平么。不管香的臭的都往床上拉,给家里招了多少祸!也不知道你怎么管教的,也难怪人家不服你这个大嫂。”老太太见她啰里啰嗦个没完,也不耐烦了:“你还是花些心思,去给桓儿说门亲事,他娶了媳妇,让媳妇栓栓他的心。就算那个妾室生个男孩又怎么样,庶子不能袭爵,有什么用呢。”

太夫人语重心长。她知道韦氏表面上是讨厌涵因,根本上则是害怕,李令桓不争气,到现在了还没有娶妻。而现在的爵位落在了李湛身上,之前二房一直没有嫡子,刘氏身子不好,早就绝了生育的念想,而大隋律法规定,庶子是不能袭爵的,因此两房一直相安无事。

如今涵因是正经的嫡妻,李湛和她又还年轻,早晚能生出孩子来,到时候,二房有了嫡子,还会对爵位一无所图么,韦氏嘴上虽不明说,但是这件事却成了她的心病。何况涵因还是她曾经考虑的儿媳人选,却不知怎地,成了她的妯娌,让她越发别扭,她对自己儿子毫无办法,因此便把所有的怨恨都移到了涵因身上。

“如今要选门合适的亲事,谈何容易……”韦氏想起那些跑断了腿的官媒婆,叹了一口气。李令桓搞出这些事来,让人们把几年前他闯下的祸事都记了起来,而那些想攀附唐国公府势力的小家族,她又看不上,总觉得人家没有见识,上不得台面。

“这还不是你平日管教不严,现在他的名声这么差,哪家的大家闺秀肯嫁给他。”太夫人此时又不说自己才是最溺爱李令桓的人了。

一番话说的韦氏直掉眼泪:“我通共就这么一个儿子,身子又弱,不敢十分管狠了。他父亲若在,我又何必……老爷啊,你怎么那么狠心抛下我们孤儿寡母就去了呢……”

太夫人听她提起自己的大儿子,心里难过,也泛了泪花,婆媳对着流了一阵眼泪,太夫人方整理了一下情绪说道:“我也是为你好,将来这个家早晚是你的,桓哥的前程还要指望着他二叔,你又何必非跟她过不去呢。”

韦氏只好点头称是。

“我看你也别太挑剔了,选个家世清白的,哪怕门第没那么高,只要人品好,让桓儿收收心,比什么不强呢。”老太太接着说道。

韦氏皱着眉:“桓儿的妻子可是世子夫人,将来也是国夫人,若是门第低了,如何叫人看得起,三弟妹一个继室不就是仗着只是荥阳郑氏才敢……”

太夫人眯起眼睛:“不过也是该让她记住自己继室的身份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

涵因除了忙着教养李湛的这几个庶出子女,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打理自己的嫁妆。 /稻香村早就翻了本,那几个庄子也有了出产,手上二十几万两,说多不多,但真碰上什么大事,眨眼就能用光,虽然这种“大事”离她还很遥远。

李谛匆匆来过几次,还从太原带回了新选的分号掌柜来见涵因,各分店的掌柜、店员都是从本地选取,他们熟悉本地的情况,更适合经营,糕饼师傅和账房则是自己这边派去的人,这些人的死契都在涵因手上,出师之后由涵因亲自调配到各店,定期还会轮替。总账房直接向涵因负责,李谛不管帐,只管经营,开新分号等一切支出都要经过涵因。

李谛选人向来很有一套,涵因略问了几句,就发现这个洪掌柜对太原当地的情况很了解,对那些本地世家更是如数家珍,说起李家在太原的几房族人,洪掌柜说的比涵因让沁雪打听到的还详细。

李湛之前让涵因见了自己的心腹,涵因也便让他了解自己产业的情况,他听说分号是开在晋阳,李湛便说道:“五弟在太原县任县令,在晋阳也有人脉,你们若有不便尽管去找他。”

李谛笑道:“已经拜见了李县令,这次回来,五老爷还让捎了家书和东西回来,一封是给府上太夫人的,一封是给您的。府君若有回信,可以让洪掌柜一并带回。”

李谛虽从了商,还是涵因的手下,但是他心里却很是自矜身份,他一向称涵因为东家,而不是夫人。因此也不称李湛为老爷,只以官职相呼。

李湛并不以为意,他知道但凡这种有才的人,多少都是有些傲气的,之前他在郑州也和当时是恒昌米行大掌柜的李谛打过不少交道,知道他是个什么人。

心里倒是很惊讶,涵因一个小姑娘,竟然能让李谛这种人为她安心做事。稻香村开了也有两年了,早在涵因嫁给他之前,那时郑家兄妹连荥阳郑氏的身份都没有,刚刚获了大赦,脱了奴籍出来,在靖国公府也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身份,其他书友正常看:。

他看向涵因的目光多了几分复杂,又多了几分欣赏。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能否一直驾驭李谛这种人,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官运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涵因要安排李谛见他的原因,他笑着点点头:“那就有劳洪掌柜了。”

今天几个媳妇和孩子全聚在老太太的慈寿堂,陪着老太太说话。厅堂里一派热闹温馨,在院子里就听见屋里传出的阵阵笑语欢声。李澈通过李谛和洪掌柜捎来的礼品已经送到了,媳妇和孩子们正在分东西,涵因把李澈的信亲自拿了过去,老太太见她递了李澈的消息回来,也把前几日的不快忘在了脑后。

“五弟真是孝顺,知道母亲要礼佛,准备了这尊岫玉的观世音菩萨。特特请了晋阳大佛寺的高僧开光。”二夫人依旧不放过任何一个讨好太夫人的机会。

李令绮嘴也甜得很,拿起一个珠花笑着对老太太说:“五叔孝敬老太太,也想着我们这些小辈,这次又送来这么些时新的首饰,我们都托了老太太的福。”

“三姑娘就是会说话。怨不得老太太最疼你。”二太太笑道,看着闷葫芦似的李令芸。微微露出些不满,很快又掩饰了过去。

太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小五这孩子真是有心了。”

李令娴原本是要奉承老太太的。没想到被李令绮抢了风头,有些不屑的看着那堆珠花,撇撇嘴。她当年在郑州被人捧在手心上,什么好东西都是头一份,洛阳长安最流行的新式首饰,她从来没少过,自然看不上这些款式早就过时的珠花了。比起繁华的两都,太原还是差的太远了。

涵因笑道:“母亲若有什么要往那边送的,就让洪掌柜一并捎过去。毕竟,用驿站,也只能传信,还得借着发公文的机会,不能随时联系,咱们自己也不能经常派专人送去。以后店里常要和太原联系,母亲若有什么要捎带的,就更方便了。”

“嗯。”太夫人眼角眉梢添了喜意,对涵因又和悦了几分:“我已经叫庄妈妈准备了送过去的东西,过会儿你派人把东西送到洪掌柜那里。”

涵因乖巧的称是。

韦氏冲着太夫人频频使眼色,太夫人却恍若未觉。

涵因把韦氏的神色收在眼底,知道原本太夫人是想对她说什么的,不过现在要用到她和李澈联络,因此又不说了。

韦氏这种接连不断的敌意让涵因很是反感,她瞟了一眼太夫人,太夫人的脸皮还没那么厚,现在用着她,自然不会打压她,所谓吃人手短就是这么回事。

如今自己是诰封的国夫人,身家丰厚,他们想要打压自己,无非就是从继室这个角度,她又看了看韦氏堆起的假笑,心里冷笑,你不来惹我便罢了,你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进尺,倒时候怕是哭都来不及。

韦氏忽然打了个寒战,有那么一瞬间她忽然感到脊梁骨发凉,忙四下看看,周围还是热烈的氛围,几个孩子围着太夫人比划那个珠花漂亮,那匹缎子颜色好看,二夫人笑呵呵的帮她们品评,涵因则正和一贯目无下尘的四夫人聊得投机。丫鬟、婆子们的目光也都集中在太夫人这里,并没有人看她。

她正暗自疑惑,却听见太夫人叫她:“我看这个颜色适合你,你过来比比看。”

韦氏忙收了心思,堆起笑容走上前去。

这一个月来,涵因交际也颇多,靖国公府老太太的寿宴、李家的家宴、齐王府大宴、卢家的诗会等等,作为国公府的诰命,她终于跻身于大隋最顶级的交际舞台,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从前做小姑娘的时候最多只能算是围观。

她的任务。不仅仅是为李湛打好关系,还要注意收集各方的小道消息,这些小道消息来源颇广,真真假假,不乏有些人处于什么目的故意散布。

“皇后娘娘的病愈发重了。太医说,若是过了年还能再撑上一年,可若挺不过去恐怕就……”

“孝王上表请求兴建佛寺为母后祈福,真是孝举啊。”

皇后病危的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刚刚平静的湖面,激荡起阵阵涟漪。皇后已患病多年,一直好好坏坏,病重的消息已经穿出来好多次,每次还是有惊无险的熬了过去,但这一次却透露这非同寻常的气息。

所有的世家、官员都屏息以待。也是在观察形势。继任皇后的人选决定着未来的太子,也决定着群臣的风向。

孝王是淑妃所生,年纪又长,凭着母以子贵、子以母贵,他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崔贤妃本来也是有机会的,可是一来她亲生的儿子尚小。二来她背上了虐待他子的恶名,问鼎后位几乎成了不可能。看似孝王获得后位已无悬念。

这些日子以来,王家也成了各家频繁往来的对象。崔家则完全放弃了争皇后位置的希望,和王家的往来更密切了,毕竟贤妃已经没有争夺后位的底气,而淑妃好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