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名门纪事 >

第411部分

名门纪事-第411部分

小说: 名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罪,他没有去,反倒无功无过。天武军重组,他因为资历最高,被提拔为将军。皇帝对他还是很满意的。

“老爷还没从衙门回来?”涵因问道。

紫鸢笑道:“听二门上的婆子说刚回来就叫了贾先生和竹心先生去了朔风馆,就一直没有出来。”

涵因点点头:“知道了。”

李湛也开始建自己的情报网了,只是规模很小,比自己得到消息要晚上那么一两天,但也比朝廷公文快多了。他应该也接到了这次人事调动的消息,现在正跟自己的幕僚商量。

涵因也思考起昨天长安那边给自己传过来的这一次朝廷人事调动的消息,果然郭竟强成了吏部侍郎。而调陈成去河北这件事,又是他提出的,很难让涵因不多想是不是跟吴王、谢行远有关,只是段云山并不在那本名册之上,但这并不足说明什么,毕竟谢行远不会只靠着从前那点人脉,必然是要拉拢其他人入伙的。

若这件事真是吴王主导,那么他既控制了人事权之后,又向天武军伸手,他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了,看样子当年自己对他百般打压,真是未雨绸缪之举,皇帝的宝座对于每个皇子都像魔咒一样,危险而又充满诱惑。

吴王实力不足,身份又敏感,只能用谢行远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想要阻止他很容易,只要捅破这层窗户纸,皇帝、王通、陆宪随便一个人就能让他这些年的努力经营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涵因却没有丝毫破坏吴王好事的意思,她想起吴王那双勾人心魂的桃花眼,嘴角露出一抹笑容:自从摆脱了长公主之后,皇帝已经渐渐的坐稳了位置,任用太监伸张皇权,小心翼翼的维持着朝堂各派的平衡,还有什么能比一个野心勃勃的宗室对皇权的稳固冲击更大呢。

 第五百六十五章 归途

李湛紧张的安排着各项事宜,过了几天,果然圣旨到了,让李湛回长安述职。李湛丝毫没有犹豫的接了旨,很快就准备启程。速度快的连传旨的太监都吃惊。

仅仅过了两天,李湛便带着全家往长安赶了。看那架势,恨不能立马回去,惹得传旨的太监连连抱怨,对李湛说道:“都督何必那么着急呢,皇上也没有规定回京的期限。”

李湛笑道:“离家四年,李某实在是想念家人,真是迫不及待,还请公公担待。”

那太监笑道:“这也是人之常情。”他收了李湛不少钱,这时候自然是闭嘴了,反正路上辛苦一些也没什么。太监们私底下都传说,外出的差事到凉州是最好的,因为李湛最大方,每次去传旨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好处费,只要回来之后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就行了。

涵因忍受着马车的晃动,一天下来,浑身的骨头都快被颠散架了,古代的马车没有减震的装置,路况也不好,车里面垫得再厚也吃不消。不过最吃苦的还是两个孩子。令辰一路上胃口都不好,一到驿站便倒头大睡。李令彦开始还扒着车窗向外面看,很快精神也变得恹恹的。涵因只好讲些小故事,来缓解枯燥无味的旅程。

李湛还是把李令娴带回长安了,毕竟把她一个人留在凉州也不合适。另外李湛还是想让太夫人给她寻一门婚事,她对涵因敌视,不肯接受任何婚姻,不过太夫人的话她应该不敢不听,再生气,毕竟是自己的女儿,李湛还是希望她好的。

涵因正乐得不管。省的以后嫁的不好了,还要怪到自己头上。

李令娴一直窝在车中不出来,哪怕是路上停下休息,她也不出来活动一下身子,涵因并不问她怎么样,反正又丫鬟婆子伺候,她才懒得管呢。

车队进入关中之后,路上便不再那么荒凉了,官道也平整了许多,路过陇山关的时候。李湛却不似去凉州那会儿,跟守关的郭子仪喝那么多酒。

郭子仪心里也有数,李湛这样急急忙忙的往回赶。不就是怕皇帝猜忌吗,因此也并不硬拉着他喝酒,两人约好,李湛回凉州路过此地的时候,再一起喝个痛快。

晚间的时候。涵因便问起郭子仪的事情:“郭子仪不是太原郭氏吗?他家里就没想过找找关系给他挪挪地方……”

“不过是支系,父亲又早去了,他是武举出身,要是族里真管他的事,他何必考武举,再说了。他一直是柳相的嫡系,柳相倒了霉,他还能有什么好前程。”李湛说起这位袍泽。也替他可惜,只是军中也都是各种派系林立,此消彼长,他身后的势力没多强,自然被别人压下来了。

“那让他窝在这个地方。真是屈才啊。”涵因叹道,另一个时空里他可是力挽皇室的中兴名将呢。

李湛奇怪的看了涵因一眼:“你怎么知道郭子仪有大才?”

涵因随口说道:“上一次来你就跟他喝酒。我想你能看得上的人,应该也不会怎么差劲吧。”

李湛说道:“是啊,的确,他是个的将才。之前我还想能把他调回西北军呢。”

“不是要重建鄯州军吗,需要军官,把他调去岂不正好。”涵因也希望有郭子仪这样的人才在李湛麾下。

“试试吧,只是薛帅已经彻底不管这些事了,这次回去看看能不能说动他把人弄过去。薛帅虽然不管事了,兵部里头应该还有他的人。”李湛之前发往兵部调人的文书都石沉大海了。兵部忙着给重组的天武军补充军官人选,哪里顾得上西北军。当然,像郭子仪这种没了后台的,天武军的好位置也是轮不到他的。

离长安越近,村镇也都渐渐的繁华起来,每天早晨出城的,除了往来的商队,还有不少零散的百姓,也反映出这里的官道很安全,不像陇右,所有出城的,必须要结伴而行,免得被马匪盯上。

这里既没有疫病带来的灾难,也没有反贼的侵扰,一切悲惨和痛苦都被挡在重重的关卡之外,过了陇山关,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李令彦也不再缠着涵因讲故事,而是扒着车窗往外看,比起陇右的荒凉与壮美,这里不论是宁静美丽的乡村,还是和繁华热闹的城镇,都让他感到新奇有趣。三年的时间,早已经模糊了他的记忆。

“母亲,那是什么?”

“母亲,那个是什么?”

关中和陇右风俗不同,集市上卖的糕点、玩意也不一样,李令彦吵嚷着要买,涵因却怕他吃坏了肚子,哄道:“等到了长安还有更好吃、更好玩的。我们现在要赶路,没办法下车买,知道吗。”

李令彦只好点点头,咽了咽口水,又继续贪婪的朝外面看了。

李令辰不是睡觉,就是坐在车厢厚厚的毯子上搭自己的积木。马车一颠,那积木就倒了,开始他还哭几声,涵因哄了哄见哄不住他,干脆不管他,也不让奶娘和丫鬟管他,他一见没有人理,也只好不哭了,自己接着搭积木,不再搭高的,而是平着摆起来。

紫鸢对涵因笑道:“咱们辰哥儿真是聪明。”

“人就是这样,没人能撒娇了,就只能靠自己。”涵因笑道。

看着两个孩子,涵因不由想起了熙儿和弘儿,现在他们已经五岁了,按照这时候惯用的虚岁,已经六岁了。也到了开蒙的年纪,一想到自己没有一步步陪着到他们成长,这是她永久的遗憾,涵因的心里一阵绞痛,他们怎么样了,长得多高了,有没有受委屈,过得好不好,对自己这个娘亲还有没有印象,前年匆匆一瞥,仿佛还在眼前,如今又过了两年,他们还会记得自己这个母亲吗?

此时,她只恨这马车不能再走快一点,让她早一天见到自己的孩子。

李湛自从接到皇帝要他回长安述职的消息之后,表情一直很凝重,涵因知道他压力很大,就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秦越的下场。

涵因也尽量分散他的注意力,跟他聊各种琐事,李湛听她的小絮叨,心情也舒缓了不少。

紧赶慢赶的走了半个多月,长安城就在眼前,等在长长的等待入城的车队中,即便是官员也没有什么特权,因为前面的车队很有可能也是官员。当然,像李湛这样的边关大员,本可以让亲兵开路的,不过李湛之前就跟众人议定,此行务必低调,不能落下骄纵的口实。因此,李湛的车队并没有亮明身份。只是跟着一众入城的车队慢慢向前走着。

那个传旨的宦官早就先行一步给皇帝复命了,李湛来了,他的任务也完成了。

人都说近乡情怯,而对于李湛和涵因来说,家乡却即将成为一个战场,眼前这座当今世上最繁荣富庶的都市一个不好就会成为埋葬他们的坟墓。高大的城墙后面,皇宫耀眼的金顶折射着太阳的光辉,散发出的光芒却仿佛比刀光还要凛冽。

“什么?这么快,已经到了?”王通正和陆宪在皇帝的御书房讨论政务。传旨的太监已经回来复命了。

陆宪瞥他一眼,皇帝尚未发话,他却先出声,这可以有违规矩的,不过,王通这种反应也是在预料之中。

之前王通还一直说,李湛肯定会找种种借口推脱,不肯回来,谁知道,李湛竟然这么快赶回了长安。

两个宰相微妙的表情落入皇帝的眼中,他微微有些自得,李湛不是问题,虽然管辖三州又怎么样,关键是两个宰相相互制衡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故意咳嗽一声,说道:“知道了,下去吧。”传旨的太监领命退下了。

王通和陆宪也恢复了严肃的表情。

皇帝仿佛并不在意李湛回来这件事,只是问道:“刚才说道哪了?”

王通回过神来,说道:“秋税已经开始收取了,只等各州上报收成……”

等到商议完朝政,皇帝让两位宰相退下,又把传旨太监叫了过来,刘公公问他:“你来说说接旨之后什么反应,不要夸张,也不要隐瞒。”

传旨太监说道:“李都督接旨之后准备了两日就携家眷往长安赶了,一路上走得飞快,奴才劝他慢点走,他说已经数年没有回长安了,思念家人,所以就一直紧赶慢赶的往回走。”

皇帝面无表情的看着那太监,太监瑟缩了一下,被天子盯着的感觉可真是不好,刘公公又替皇帝问道:“李湛接旨的时候,有没有犹豫,或者不悦呢?”

传旨太监作回忆状一下,说道:“这个倒没有……看着好像挺高兴的……”他拿了钱,自然是要替李湛说好话的。

刘公公看了一眼皇帝,皇帝点了一下头,刘公公便叫他下去了。

皇帝问刘公公:“你怎么看?”

“凉州也不是什么好地方,莫非李湛以为皇上要把他调回长安,所以……”刘公公推测道。

皇帝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说道:“待朕见过了他之后,就知道他什么打算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探

唐国公府今天装饰一新,迎接这座府邸的男主人回复。/唐国公府的几房人都到了,聚在厅里,等着李湛回来。

一行人一下车,就有婆子走上来行礼:“请老爷、夫人、二位公子和姑娘直接去太夫人的慈寿堂,太夫人正等着。”

李湛说了声知道了,带着涵因和孩子们走了进去。一进慈寿堂的门,太夫人便站了起来迎向他,李湛一见自己母亲,便跪下去磕头,含泪说道:“母亲,您老人家身体可好。儿子给您磕头了。”

太夫人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儿子已经四年没见了,自然想念得紧,上去搀他起来,眼泪便流了出来:“我的儿啊。”

众人跟着劝了半天,太夫人才止了哭,下人也拿来了蒲团,涵因方领着几个孩子给太夫规规矩矩的行礼。

太夫人看到两个男孩,也展开了笑容,让他们过来,一把抱住,笑道:“彦儿长这么高了。”一会儿有看着李令辰,笑道:“你是辰哥儿吧,叫祖母。”

李令辰并不像一般孩子那般见了生人很羞怯,看了涵因一眼,见自己的母亲鼓励样的点头,口齿不清的叫了声“祖母。”喜得太夫人连说了两声“好。”忙掏出见面礼塞给两个孩子。

太夫人看向涵因的目光也柔和了不少,说道:“你伺候你家老爷也辛苦了。”她也隐约听说涵因在那边没有给李湛纳妾的事,不过既然她自己能生儿子,太夫人也没什么可说的,毕竟这个世上,嫡子才是最重要的。

不住在一起就没有矛盾,现在连韦氏也对涵因和颜悦色的,毕竟现在对于她来说。最难缠的是二夫人。李澈对自己哥哥的态度也很好,因为王达的事情,他跟王通的关系不尴不尬的,王通似乎也没有把他调离将作监的意思,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看透了,倒是很安于现状。

晚间,唐国公府就开了宴,给李湛一行人接风,李湛和涵因讲着凉州的趣闻、八卦,还有经历的危险。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的问这问那,很是热闹。也有了世家大族难得的温馨场面。

不过第二天,李湛和涵因便各自安排行程,李湛知道,自己是武威郡都督,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所以很多事情不方便出面,因此首先就是往朝中递觐见的折子,然后就是拜访各家亲戚,还有师友。

而涵因则悄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