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儒将 >

第173部分

三国之蜀汉儒将-第173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儒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庞统开口道:“孔明有一姊,美而且贤。尝闻有相者,相此女后必大贵。先曾许蒯祺,今蒯祺已死,其女至今寡居,大王可纳之为妃。”

身在西川的诸葛亮,做梦也没想到庞统会拿他的姐姐来做筹码。事实上他虽然知道庞统等人为了获得刘备进一步信任,一直在筹划着政治联姻,但是也没想到会拿自己的寡妇姐姐做文章。

当日蔡氏与蒯氏作乱,两族八百余口尽皆被刘表拘捕。刘备当时刚刚接手荆襄,不好拂逆了刘表的意思,就把这些人基本上都给咔嚓了。不过其中还是有些人没有诛杀,比如蒯祺的夫人是诸葛亮的姐姐,就被他向关羽求情领回家了。类似的还有蔡熏的一个老婆,乃是马良的堂姐,也被他求情领回去了。

刘备闻得庞统此言,顿时又是一阵头疼。正想反驳,庞统已经代为解释这样做的好处了:“主公昔日诛灭蔡氏与蒯氏,这两族在荆襄根基深厚,不少其他宗族与之均是姻亲,这才逡巡观望。孔明之姐乃是蒯氏遗孀,主公若能纳之,足以使荆襄之人安心为主公效力否则的话,只怕难安荆襄之人心啊”

原来如此刘备这才想起来诸葛亮这位姐姐,还有一层蒯氏媳妇的身份在。按说庞统这一番话合情合理,也能说服刘备。但是庞统不知道的是,他并没有完全了解自己这位老板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备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他未必工于心计,但是善于得人心。同时,刘备也是个感情比较冲动的人,只是他自制力强,很多时候喜怒不形于色,都叫他给忍住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个滥好人,什么都能忍,不然也不会有鞭笞督邮这么快意的行为了。现在庞统这话的最后几句,隐隐然已经有了一丝威胁的意思,刘备听了自然是很不爽。

不爽归不爽,但是刘备肯定不会朝庞统发作的。若有所思了半晌,刘备这才点头道:“士元所言不无道理,或可如此,以安荆襄与蜀人之心。只是孔明之姐已然嫁过人,只怕我纳了她,也只能做妾室了。”

“这是自然,全凭主公曲处”庞统也知道凭着诸葛亮姐姐的条件,想做正室夫人实在是不太现实,能够做个妾室已经是比较现实的目标了。二人又聊了一阵子,刘备问道:“士元,益州别的郡县还自罢了,唯有这巴郡连接荆襄与益州,最为紧要。伯涛和孔明均要我委任巴郡太守,未知你可有何人选啊?”

庞统想了想道:“甘宁甘将军就是巴郡人,若是由其出任巴郡太守,必可安抚地方。”他这一手又是以退为进了,甘宁负责水师,若是去担任巴郡太守,原副都督苏飞刚刚逝世,水师又有何人能负责,只有让刚刚接管扬州水师的庞林来接管了。这其中的弯弯绕刘备岂能不清楚,当下想了想道:“兴霸负责水师,轻易不可离开荆扬之地。巴郡重地,需得忠心可靠之人把守。我观诸人,马季常原为伯涛左将军府长史。如今伯涛身去西川,他自然也当前往,就由他来担任巴郡太守吧”

“主公英明”虽然不是自己的弟弟,但是马良也是荆州人,这个任命让庞统还是比较满意的。君臣二人又聊了别的事,庞统就告辞了。刘备看着庞统的身影消失在门口,眉头却是皱了起来,最后甚是惋惜地轻轻一叹。

这一切自然不是诸葛亮和赵峰知道的,现在的他们,正在成都忙着打理益州这个巨大的烂摊子。这个烂摊子之大之烂,尤甚之前的荆州。这些天赵峰和诸葛亮,差不多是把自己劈成两半用了。

益州号称天府之国,但是在赵峰和诸葛亮深入了解情况之后,感觉现在这个称号已经有点名不副实的意思了。以前号称百万户口,人口过七百万,但是这是将南中诸郡也算在内了。现在估计益州核心地段+汉中也不会超过六十万户口,三百万百姓。其中南中的自泸水以南,均为南蛮所占据,差不多一半的土地都没能被汉人掌控。

再者,益州门阀林立,各大豪族势力十分庞大,却又极为排外。哪怕是在刘璋投降之后,还陆续有几个县以“蜀人治蜀”的口号煽动群众起兵反抗。虽然叛乱都被很快平定,但是足以说明益州这块地方,想要坐稳了确实不容易。这些豪族的子弟,论才干也不如荆襄和江东的那些士族子弟,却有不少还是担任要职。为了笼络这些人心,诸葛亮不得不向刘备提议,暂且将东州派的领袖,即叛徒法正和孟达暂且调离这个风口浪尖。和历史上不同,这次刘备势力入川,法正也没太大功劳,贸然将其调走却是没什么不妥。当然,为了削弱本地士族的影响力,刘备也采取昔日的一些方法,比如在德阳设立德阳书院培养寒门士子,又采取异地为官之法,将王累等人调去荆州任职。加上诸葛亮这么个调理关系的高手在这里,这一切问题都陆续得到解决。

另外,益州的军备也是颇为破败。除了严颜和张任,几乎没什么太拿得出手的人物,如雷铜、杨怀之辈,只能算是二把刀。历史上蜀汉的大将中,目前已经初显锋芒的除了王平,就只有马忠和张翼了,其余的如张嶷等人还都是十来岁的少年,未成大器。至于士兵的战斗力,目前收编的川军共计十三万。除去被陆逊毒计淹死了两万多人,益州军这次战斗损失并不是太多,笼统加起来也就伤亡了四万多,倒是保存了大部分有生力量。不过这些川军的战斗力,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我意,裁撤四万羸弱川军,与原先汉中的两万余羸弱之兵一道,共计七万多人,由吴班将军率领,前往牂牁与越嘉二郡,补充当地的建设兵团,开展军屯以建设地方。”这天,新任的益州牧赵峰召集众人,宣布了自己上任后第一个比较大的动作。与他一道议事的,还有诸葛亮、张休等外来户,以及黄权、严颜、张任等西川旧人。在刘璋自己都投降之后,张任这些人也就不再倔强了,纷纷默然了西川已经成为刘备治下的这一事实。

“此举甚好,我川军素来缺乏整顿,若是用于战阵未免力有不逮”张任点头道。作为川中第一名将,他也是自家事自家知了。原本西川+汉中足足有超过二十万军队,在赵峰此番裁军之后,只剩下十四万了。考虑到益州大约二百多万人口,这个比例应该是比较适宜的,赵峰为了减轻财政压力,今年也就不打算再招兵了。

“军屯固然能解燃眉之急,不过最需要的,还是要恢复这几处已然名存实亡的亭里制度,重新建设地方,免得南蛮再来侵袭”诸葛亮徐徐言道。虽然南蛮元气大伤之后已经退回泸水以南,但是这些人一旦恢复了元气,十有八九还要再来作乱。因此建设这几个郡,也是刻不容缓。

“主公已经答应,将今年鄱阳书院的毕业生调来百余人助我等建设地方,诸公可再推荐一些蜀中俊杰,协助治理南蛮。”赵峰向黄权和张任咨询道。二人分别推荐了一些人选,赵峰和诸葛亮量才之后,一一采用。至于南蛮,诸葛亮和赵峰觉得在他们元气大伤之后,采取在荆南和江东的策略,采取民族自治的一些相应的政策,派人去那里设立官学,展开互市,渐渐开发南中。当然,要想见到太过明显的成效,没个几年是别想了。

赵峰自己由汉中太守直接升任益州牧,刘备这个人事任命既是意料之中,却也让他有些意外。不过至少说明,刘备在现在还是对他比较信任的。甚至除了巴郡和蜀郡的太守,别的大小文武官职的任命权都交给了赵峰自己。赵峰于是任命严颜为巴东太守,马谡为宕渠太守,王累为汉嘉太守,赵云为汉中太守,陆逊为广汉太守,张任为巴西太守,李恢为越嘉太守,王平为梓潼太守,王累为汉嘉太守,其余的一些历史上蜀汉名人如秦宓,尹默也被他先后委以官职。现在大家忙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要在下一次北伐之前,积蓄足够的人力物力,好进军关中。历史绕了一大圈,最后赵峰还是要和诸葛亮一起兵出祁山了。

“二先生,襄阳大先生有家书到此”这天诸葛亮正在与赵峰忙着清点今年的赋税,却见自己的一名家人来报。诸葛亮拆开信一看,顿时眉头皱了起来。

“孔明,出什么事了?”赵峰看诸葛亮眉头紧锁,也是连忙问道。诸葛亮叹了口气,这才开口道:“主公有意将家姐纳为侧室,兄长特意作书告知我。”

“那真是恭喜孔明了”赵峰笑道,一边挥手其余的闲杂人等下去。“孔明,这事只怕是庞士元他们的主意吧”待其余众人走后,赵峰摸着胡子猜测道。

“正是如此,没想到主公居然答应了”诸葛亮有些难以置信地道。自己的姐姐虽说姿色尚佳,但已经年近三旬,又是守寡在家,没想到刘备居然肯纳她。

“主公素来宽容为怀,令姐纵然是为侧室,主公必然也会善待与她”赵峰半是安慰地道。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诸葛亮的姐姐也算是有个归宿,总比守寡一辈子强啊。这也就是在风气还算开放的东汉,否则的话刘备身为齐国公,如何肯光明正大弄俩寡妇。

诸葛亮闻言却是苦笑着摇头道:“主公宽厚,我倒不是担心家姐受委屈,只是担心士元这般兴风作浪,主公纵然嘴上不说,心中却是不喜。一旦日后有事,士元只怕是难以自处啊”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补,自作孽不可活,就看他如何行事了。不过主公乃是惜才之人,未必会将士元如何处置的。”赵峰想了想道。就在这时有人来报,说是益州别驾黄权有急事禀报。

“公衡,什么事如此急忙?”看着一溜小跑进来的黄权,赵峰也是有些奇怪地问道,黄权一向是很稳重的人,怎么现在这么激动呢?

“将军,诸葛军师,南中蛮部派遣使者前来,求见将军”黄权一脸难以置信地道。这也难怪黄权激动,南中蛮人与汉人一向是势不两立的,怎么现在突然派遣使者来了。赵峰和诸葛亮对视一眼,下令先将来人引进来再说。

“汉昌王伉,拜见赵将军”想不到来人还是一名儒生。示意他免礼之后,赵峰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你说你叫王伉?”

风起云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无前飞军

“小人正是名叫王伉,小人虽是永昌人,却是汉人,自幼也读过写诗书,现任永昌郡功曹。更兼与蛮人混居日久,故而受蛮王所托,前来出使益州”王伉解释道。赵峰和诸葛亮这才明白过来。赵峰更是知道,这个王伉历史上曾经是永昌太守,在孟获造反之际,正是他率部死守保住了永昌郡。如今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功曹,却又为南蛮当起了使者。

“足下来此为何?”赵峰问道,王伉这才说起自己这番前来成都所为何事。原来自从两年前孟获命丧荆南,高定和杨锋移居荆南,剩下的南中各部叫严颜给趁人之危打了个半死,不少小一点的部落甚至就此灭绝。严颜撤军之后,这些部落还在因为孟获的死接下仇怨,进而互相掐架。继承孟获族长之位的孟获之地孟优,与孟获的遗孀祝融夫人无力进犯荆南找杨锋和高定算账,只能拿身在南中的这些小部落开刀了。结果南中其余各部被迫联合起来,以抵抗孟优。这一场混战到了现在,却是孟优有些吃不消了。农耕渔猎全部停滞不说,青壮年更是战死逾半数,加上今年的年成不好,大批农田颗粒无收,几乎是要亡族灭种了。

这时候,早已理事的孟获长兄孟节被其族人推举出来,代替好战的孟优成为族长。孟节很明白族人的心思,更清楚自己的部族已面临覆亡的危险,他一接任族长,就立即联络杨锋,表示愿意让出由本族世代继任的南中蛮大首领位置。同时,孟节还放低姿态与其他敌对部族求和。同时,孟优派人找到在南中有一定威望的王伉,希望他能作为南中蛮部使者,前来成都代为说项,请求刘璋赐予粮米以解南中燃眉之急。南中消息闭塞,等王伉来到益州,才得知西川已然变了天,刘璋已经下台了。不过考虑到事关数十万民众生死,王伉还是硬着头皮来见赵峰。

“原来如此”赵峰看了看孟节的亲笔信,然后将信递于诸葛亮与黄权传阅过后,三人均从彼此的眼中看到同样的意图:以此为良机,一举控制南中。

从王伉的口中,赵峰才弄清楚,原来南中并不是全都是蛮族之人,也有少量的汉人居住,不过蛮人更多便是了。不过想想也正常,要是汉人多过蛮人的话,那么时间一长,凭借汉民族的同化能力,何至于让蛮族这般为祸不休呢?想明白这一点,赵峰也就对治理南中多了几分把握。

当下在诸葛亮的建议下,首先从囤积与牂牁与朱堤的二十万建设兵团里,抽调出十万南下永昌与兴古诸郡开展军屯,然后设立官学教导汉人文字,传授南人农桑之术。同时从交州以及益州抽调粮草,以解燃眉之急。并且在兴古与武陵二郡开展大规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