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阳光大宋 >

第186部分

阳光大宋-第186部分

小说: 阳光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嫦也是不解:“此话怎讲?”

“方才阎文应把早朝会的情况大致说了。可惜他不是亲身在场,说得不甚真切。不过官家当时一言不发,任由朝臣和太后议论,那他当时早已知道,这报纸是咱们办的。”

“那又如何?既然你已经不怕他们知道,官家便当面说破又会怎样?还要人家劳师动众查上一番么。”程程道。

“不一样的。”梁丰摇头:“谒陵前后,官家和太后隔阂已深,我同他的关系,满朝尽知。若当面说破,太后必定会以为这是我们早就商量好的。再联想我那,便要疑心这报纸此时出现是针对她,多半就要当机立断下令查禁。你们想想,早朝会几位相公,算上莱公一个,都对这玩意儿持疑问态度,再加上鲁宗道态度坚决,官家阻止得了么?就算他真的阻止,恐怕是更增太后防范之心。必欲除之而后快。因此他索性一言不发,让他们查一阵子。好给我腾出时间来应对。”

“唉!你们这些男人真是的,成日勾心斗角累不累啊?猜来猜去挺好玩么?我听得脑袋都疼死了!”程程抱怨道。

“呵呵,不累。可是你们俩要累了。”梁丰贼笑道。

“啊?又有我们什么事?”

“反正多的也做了,干脆再麻烦你们一下。不是翻书查史挺起劲么?请你们再找找看,上个月先帝、官家和太后的奉册大殿到底是依照何例举行的。程程你家里熟人多,官面儿广,虽然你爷爷身体不好没参加,看看你叔叔去没有。再找几个至交问问,咱们加紧出一期专刊。就记录本次奉册大殿的盛况。”

“嗯呀烦死了,写这些多无趣!”

“别烦啊,要努力呵护咱们的小宝贝儿,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告诉你们,不但要记录下来,二位还要一人写一篇按语,专颂皇家威仪。天子纯孝,太后慈爱。不许雷同,要写得感人,知道么?感人!”梁丰切切强调。

“啐。你怎么不自己写,这种文章本该你们男人来作的。”程程忍不住抱怨道。

“嗨,这不是你们语气柔婉些,别人看不出来么?我作文章,一刊出去,人家都不用查了。闻也闻出我的气息。再说了,这种话我写多了恶心,换个人试试。”梁丰越说越小声,最后干脆嘀咕道。不料还是被二妻听见,这回连小嫦也暴脾气了:“你这厮真不是东西,那些腌臜话儿你恶心,我们就不恶心么?”捋袖揎拳就要揍他。

兵贵神速,开封府刘川还没查到这报纸是石公爷家人贴出,第三期已经流传到市面了。这次标题只有一个——。

专刊分三段,分别介绍已故真宗,现任皇帝和当朝太后的各项不同仪式,详尽描述皇家大典的气派、威仪、热闹、各个角色的内涵,以及太后封册时官家的孝顺,太后的慈爱。笔致细腻,如在目前。

专题过后,还有两段按语,一段写有赖于大宋祖宗保佑,风调雨顺,又施政得当,才换来今天百姓幸福,国运昌盛的美好局面。另一段则暗示下个月过年了,第一个节日就是长宁节,即太后的生日,到时候还要尽量搜集盛况,让全国人民都分享到那伟大而神圣节日的庄严与喜庆。

刘娥没接到王臻的情况汇报,倒已经看见的第三期,而且是专刊。看得神清气爽,回味无穷。一生当中能有那一天,虽然还差那么一点点,也算差不多了。

唉,那天真是兴奋啊。都恨不得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吃饭家伙——羊皮小鼓给拿出来,当场敲一回,唱一段来给满朝大臣们助助兴。

这物事真好,才办的盛会,便如历历在目般记录下来,传遍天下。更妙的是,居然还说下个月自己生日也要出一期专刊庆祝。呵呵,都有些舍不得查了。要不,等这庆祝过了再说?

刘娥一面陶然地想着,一面不停地回味其中美妙词句。罗崇勋见娘娘心情好,自己文化虽然不高,但也凑趣道:“也不知是哪个妙笔生花,能写出如此好文章来。幸亏有了它,这京城百姓才得知晓咱们皇家的盛况!娘娘,这可是个好物事啊。”

刘娥听到这里,忽然脸色一沉道:“是啊,是谁这么清楚大典盛况呢?莫非是当日参与的朝中大臣?那可就怪了,既然做了,为何不光明正大不露姓名?想干什么?”

一连串的问号浮现刘娥脑中。

“娘娘,王臻在阙外求见。”内侍的声音打断了刘娥的猜想,禀报道。

“哦,有消息了,传他进来。”

王臻虽忙不乱,端端正正地踱步进了慈宁殿,好让太后腾出时间来挂帘子。

“臣王臻参见太后!”

“平身吧。是不是有结果了?”

“是,臣已经访出,这件物事源出封丘县,十数日前便流传到京里。不过是谁张贴,却还未知晓。”王臻答道。

“梁丰!?”刘娥条件反射地叫了一声。王臻倒十分诧异,他知道梁丰的名字,也听说过一些传闻。但毕竟才从地方调到中央不久,还不十分清楚。

其实当时刘川稍稍一发力便已经知道了大半情况,马上猜到是梁丰干的。为朋友计,他不知这厮到底要做什么。但连自己都没告诉,定是一桩大事。所以立即一边写信去问,一边打个埋伏,只给领导汇报了一半情况。至于自己的猜测则只字不提。

只听刘娥笑道:“呵呵,应该是他不会错了。哀家怎么忘了,他以前曾说起一个叫什么报纸的物事,想必就是这个了。只是为甚如此神神秘秘的,捣什么鬼?”

转念一想,马上吩咐:“趁两府大人们还未结束公事,都请来,官家也请来吧,这个事,要好生说道说道。”

不一会儿,还在两府办公的各位相公,连同薛奎等都被叫了过来。赵祯也已经到了。

刘娥命王臻把情况介绍了一遍后,笑道:“用晦相公,那日你说将作监也无法在此短短时间做出这个物事是么?你说说,这梁丰是如何做到的?”

“臣愚钝,实在不知。”张知白老实回答。

“这个可就奇怪了。有了这等本事,怎地不讲出来?官家,他同你曾谈过此事么?”刘娥好似漫不经意地问赵祯道。赵祯急忙低头回答:“儿臣未听他说过。母后确定便是梁丰么?”一切还只是猜测,所以赵祯不放心地问一句道。

“官家你说呢?”刘娥又笑问。

“呵呵,其实儿臣猜测也多半是他。哪里还有别人?”赵祯把握好度,该承认就承认,过犹不及。

“太后,无论是否梁丰,臣以为此举其心叵测,还是该当查禁的好。若任其为之,万一哪天他口出大逆之言,岂不遗祸无穷?”鲁宗道坚持己见说道。

“贯之相公多虑了吧?君子著书立说,天赋使命也。区区一张报纸,也不过说两句闲话而已。何况这上面又哪里有大逆之言了?照如此说,莫不是要将天下读书人之著述一一差个明白么?”寇准不悦地抚须道。

鲁宗道一时语塞,可不是么。读书作文是天经地义的,人家又没讲什么犯忌的话,怎么能说禁就禁呢?可是他的直觉坚持认为这东西肯定有危险,至于危险是什么。一来他没有认真看梁丰的书,而来年纪大了,脑子还真不是转得很快。

但是刘娥想到了,她知道这东西的作用的。听着下面开始争论的声音,说道:“不争了。把他召来问问,印这报纸目的何在。还有,怎地如此之快。莫非是早雕版做好的么?鲁相、莱公,便烦劳你二位先问问他吧。嗯,用晦和宿艺也听听。”

鲁宗道、寇准、张知白和薛奎躬身应道:“是。”

 311、各自的计较

对不住,今天码字晚了,都不好分割上传。只好干脆来一章狠的。大家将就看吧,虽然一更,也没少于六千!

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的日子。

过了这天,大宋朝廷的办公就渐渐放下了。再过几日就要放假,全国过年。

梁家今年特殊,男主人比较忙,所以过年的事干脆挪到封丘,只有钱孝仪家两口子和钱妈宋妈留在京城看家,其余都到了县城。

梁丰却被政事堂一纸文书召到皇城问话。

这是一次非正式性的问话,在政事堂东堂举行,刘娥指定的几位相公团团坐着,最下是梁丰,审讯不像审讯,茶话会不像茶话会。

待他一一见过礼,还是寇准先开口微微笑道:“玉田,好久不见了。你可又摊上大事儿了哈!”

“莱公康泰,也不知下官摊上啥事,要劳动几位相公相召?”梁丰毕恭毕敬道。

“梁丰,今日叫你来,也不必绕圈子了。我们几位老头子奉太后懿旨,叫你来问问,那个可是你的手笔?”鲁宗道直话直说,威严问道。

“好叫鲁相得知,正是下官所为。不知有何不妥?”

“为何不先上奏朝廷,私自四处张贴?”

“这个么,下官愚钝,没想起朝廷有这条规矩,不许张贴文稿的。若有,请鲁相赐教。下官一定改过!”梁丰惊讶道,非常诚恳请示领导。

鲁宗道被问得愣了一下,倒也没相关律条不许他张贴文书。不过这也不代表就可以任意为之啊,顿一顿,有些愠怒道:“虽无律条规范。然你堂堂一县之脑,朝廷之命官,该当知晓人心惟危的道理。倘若是些扇乱朝纲的东西,难道也任由你随意散布么?还有,太后问你,这物事遮莫就是你曾提到的报纸?”

“回鲁相话,正是报纸。以前下官曾提到过。”梁丰干脆只回答第二问,绕开第一题,又道:“以前设想过。只是能力有限,一时做不了。没能刊印出来。最近想通几个关节,才联系了汝阳盛和坊印制的。初初尝试,粗劣得很,倒叫太后、相公们见笑了!”

张知白最好奇,急忙接话问道:“你正说着了梁丰,老夫倒要请教,这雕版颇为费时,你是如何做到如此快捷的?莫非是提前制版。那所费几何,有何利可图?”

“回张相公话。这正是下官费心思考,琢磨出一套活字印刷之法,不须专门雕版,随用随印,故而快了许多。”

“哦?还由此妙法?是如何操作,快说来老夫听听!”张知白眼睛一亮,满脸热切问道。

梁丰还没接嘴。旁边薛奎已经不耐烦了,岔开话题问道:“玉田,雕刊印工,微末技艺耳。老夫只想知道。这报纸之用,当真如你那所载么?还是你有其他目的?”话说到这里,张知白不易察觉地斜了薛奎一眼,对他说活字印刷是微末技艺大为不满。

“是,中丞问得恳切。下官这报纸,说来其实也简单,所以传新闻、导风俗、明事理、通民意也!今方伊始,诸多不善。诸位相公法眼如炬,正要请教其中疏漏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梁丰诚恳躬身施礼,像是出版社聘请顾问一样。

“传新闻、导风俗、明事理、通民意”,寇准仔细回味这十二个字,转而问道:“你不是曾说还有督百官、匡得失只用么?今天怎么不说。”

“呃,莱公,这个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步子迈大了,下官怕扯着蛋!”

“吭”地一声,四位大官儿倒有三个被这小子笑喷了出来。鲁宗道依旧虎着脸问道:“那你为甚如此鬼鬼祟祟?光明正大做了不好么,还要我等费心查上一番。”

“下官岂敢鬼鬼祟祟。贴在那里供人看的,哪能隐瞒得了?只是想着先看看效果,若好,再奏报朝廷而已。”

寇准点头微笑不语。张知白又忍耐不住道:“梁丰,你还没说那活字印刷是怎么回事呢。”

梁丰笑道:“这个么,下官手里没有实物,一时也说不清楚。若张相得暇,不妨改日移步封丘,下官自当现场说明,亲为相公演示。”

张知白听了,心挠难耐,恨不得马上就跟着他去封丘看看究竟。

薛奎一旁也捻须微笑,对这个老部下的发明很是高兴。看起来效果不错,而且按照他的说法和思路,今后起的作用会很大。

官场上的事,略略问几句,搞清楚就行了。谁也不愿意当着别人面穷根问底,就把梁丰打发了回去。

四个老头转脸就齐至慈宁宫回奏太后结果。

鲁宗道、张知白、薛奎三人一个劲地夸奖梁丰办报纸,思路好,效率高,现在才印了三期,而且不过几百份试探。若假以时日,大量发布,估计影响力会逐渐扩大。

张知白是工部尚书,一直惦记着高新技术。神往地表示,一定要尽快抽个时间,亲自去趟封丘,看看那个活字印刷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娥听了,笑道:“张相公既然如此看重,那也不妨这两日边去走上一遭,看看也好。嗯,叫罗崇勋陪你走一趟,他也瞧瞧。”张知白大喜,这是太后准假出差了,急忙答应。

待众臣散尽,刘娥阴沉着脸不说话。罗崇勋小心翼翼问道:“娘娘,是不是想到什么不妥之事?”

“不妥之至。知道为啥要叫你跟张知白去么?”

“奴婢寻思,是不是那报纸有重大干系?奴婢一定细细查看,绝不放过一丝破绽。”罗崇勋道。

刘娥心里大为失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