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阳光大宋 >

第26部分

阳光大宋-第26部分

小说: 阳光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对了,若是那家主人真的轻薄无行,就该大门敞开,任那些人进出才对啊,人家是关紧了大门不出来,那些女子进去不得,才堵在巷口嘛。怎么会是轻薄无行呢?”

“咦,对啊,程程说得有些道理。”老太太说道。这回这个妇道人家也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

“嗯?老夫倒未想到这层。”冯拯捻须沉思道。

“哼,还是枢府相公呢,还是爷爷呢,连这点都想不到,人家才堵了你一下就这样乱说人家,小气鬼!哼!”冯程程得理不饶人,朝爷爷翻个白眼,调皮地吐出小舌头,鄙视地撇嘴。

“哦?呵呵,宝贝孙女儿说的是啊,爷爷是有些老糊涂了,当时光被堵出火来,却未想这许多。看来还是我家程儿聪明啊!”老头抚须大笑道。

程程哼了一声,偏又乖巧地过去双手扶在爷爷肩上给他轻轻捏动,冯拯大感舒坦,闭目享受。

冯程程手上不停,心中却暗暗拿定主意,既然别人可以求见他,我也要见。只是家里眼睛那么多,自己一举一动都被盯得死死的,特别是接连出了那两档子事,自己就更不自由了。怎生想个法子是好?

天下事就是这样,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历来勇敢于主动追求自己幸福的女孩子,只要运气不是太差,都会有个好的结果。比如杜丽娘,崔莺莺,梁红玉,红拂女,白娘子,紫霞仙子(呸呸呸,紫霞不算,但够猛),现在又多了个不怕事的冯程程。

小妮子晚上回到自己的绣楼,吩咐关门放狗,一个人也不许靠近,然后把贴身四大丫鬟召到身边开起了地下会议,下了个死命令,要求她们出主意,要让自己能跟那小郎君见上一面,说说话。说不出主意就重重处罚。

四个丫头能有什么主意?看到自家小娘子杀气腾腾的样子,心中倒也不太怕,只是平时待自己们极好,又不摆小姐架子,大家情同姐妹,当然要上心。于是乱说一气,有说干脆也堵上门去,唤他出来。咱们小娘子那么贵重,要见见他,那厮还不得赶快屁颠屁颠的?旁边一个呸一声说,自家门都出不去,还上别人家?做梦。另一个说,买通家里小厮,不拘给几两银子,叫他上门送信。有人说这主意靠谱,但也有人说如今还有谁敢拿咱们小娘子的烫手银子?出了两回事,两回都有人屁股开花,一旦泄露,那还不闹出人命来?

小姑娘们说话最爱跑题,说着说着就扯得越来越远,开始抬杠,继而拌嘴,继而陈年老事一件一件搬出来什么你上次拿我鞋样还没还啊,什么那次谁谁谁赏了东西你得最多啊,一时闹得乌烟瘴气,都不是出主意,改成吵架了。

冯程程起先还认真听着,做笔记,详细分析,后来见这四个二货越来越不对劲,吵得自己心中烦恼,干脆大喝一声,都滚去睡觉。方才清静下来。

程程独自床上躺了,辗转反侧却无计可施,一夜柔肠百转。

第二天一大早,梁家门口贴了一张告示,上面说自己出生于一个贫穷山区普通富农家庭,虽然从小喜欢读书,但没有得到很好、很系统的学习。后来家道中落,出门谋生,见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增长了见识,才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了一些小小的成绩。首先还是应该感谢组织的培养关心,和读者们的大力支持。

如今有了那么多热心读者对自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本来应该开个座谈会好好聊一下,表示一下感谢。但是最近事情太多,而且还想安心搞搞创作,暂时不希望受到打扰。所以恳请各位,暂时免于见面。

迫于无奈,为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只好对各种邀请统统谢绝,等过一段时间,自己有闲了,自然会一一登门回访。若是广大读者来信、来函,请从门缝里扔进来,一定认真阅读收藏,抽时间回复云云。

告示写得真诚,说得也很明白,于是第二天又来围堵的小姑娘们认真抄了回去复命。各家主人看了,也只好暂时作罢。两三天后,小巷依旧回复了往日的平静。

而梁家对肇事者钱孝仪做出了必要的处理,要求这厮每天下班,必须绕城一周后方可回家,若再有尾随者,自己先处理掉。否则不准进门。

钱孝仪只好苦着脸答应下来。

 卅七、钱孝仪的春天

其实梁丰也是多事,告示贴了三天,全京城都知道他梁大才子臭屁臭屁的,虽然都有些不甘心,但暂时也没人来呱噪他了。

倒是他的高徒钱孝仪同志,上了几天的书,名声又大了,各处瓦肆都来挖他,希望他加盟。同时由于小钱同志平易近人,说书风趣幽默,培养了一大批粉。别说梁丰对他作出严肃处理,就算不处理,他每天下班都有一大帮爷们儿拥着,没有一两个时辰还真回不了家。

小钱同志脾气好,耐心好,得到了广大粉的拥护,是好事。可有个不太好的事情是东京城里还有许多像他一样北漂,通过自己的努力混到了二三线的女表演艺术家。这些女星们听说了钱孝仪师徒的大名,师父嘛横是高攀不上了,徒儿倒在可考虑范围之中。于是,有几个在街头巷尾颇有名气的名妓也思量着怎么邀请一下孝仪哥哥,要是能够合作愉快,大家组个团,不拘东京也好,外地也好,走走穴,兴许能赚他娘的一票。

孝仪人品性好,规矩,虽身在大宋娱乐圈,但从来都洁身自好,颇有些出淤泥而不染的味道,婉言谢绝了几个重要的邀请。谁曾想,就惹恼了其中一位赫赫有名,唤作玉奴的小姐。

这玉奴先前邀了钱孝仪两次,钱孝仪都好言谢绝了,到第三次又派人去,还是那句话,玉奴就恼了:“老娘虽不敢称头牌行首,却也是在这桑家瓦肆一带响当当的名头,胳膊上能走马,脚尖上能翻跟头的。你小小一个说书,才来几天,就跟着你那师父学臭拽,不行,今天你来也要来,不来也要来。”

于是就卯上了劲,非要请到钱孝仪不可,哪知这小钱同志也是刚烈无比,硬是不来。玉奴面上无光,恼羞成怒之下,便请了大相国寺一干泼皮,埋伏在钱孝仪回家的必经之路---袄庙的一条小巷里,意图报复。

钱孝仪这天下班,遵照师父的意思狠狠地绕了一大圈,才慢慢走到袄庙附近,那群泼皮早等得不耐烦了,才见小钱同志转过巷口出现在视线,也不戴丝袜,也不立衣领,直接就冲上去一顿暴揍。

话说这些泼皮可是干这个的行家,从来都在大相国寺附近厮混,有好些都是从祖辈就干这行,传了几代的手艺了。而且,这手艺还将传下去,因为如果不出意外,若干年后,他们的孙子将遇到一个姓鲁的胖大和尚,那时才结束了这几辈人失足青年的生涯--直接当土匪去了。

那是后话,暂且不表,现在的情况时,小钱同志在挨了第一拳就倒在地上,你说同在社会底层打滚,一个靠嘴的怎么能干的过人家一群靠腿的?当时就只好蒙住头脸,护住胸口蜷缩在地,任那几位当沙包锤炼起来。

正当这几位练得起劲时,浑没注意后面居然还有几个铁杆粉跟着,人家不为别的,就是喜欢看孝仪哥的表演,喜欢孝仪哥。这几位都是家住在起圣院附近,正好跟孝仪哥几乎同路。于是就自发约成一个小分队,每天轮流排班,暗暗护送孝仪哥回家。典型的大宋少先队员加雷锋加脑残粉的那种。

因为是远远跟着,孝仪哥转过巷子就挨打他们不知道,等他们慢慢跟来,钱孝仪已经挨了十好几拳脚了。这几位一看不好,急忙大喝一声,扑上去就要和那几个厮打。

所谓泼皮,说穿了也不过就是一群有组织、无纪律的夯货。坐顺风车,打太平拳,占小便宜那是大大滴在行,至于踢寡妇门,刨绝户坟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这群人地子孙繁衍到后世,也还是干这个,只有一样,人多欺负人少的时候他们胆大,但一见有人比他们还横,那就怂得不是一星半点了。

这边还没正式开练,只是远远大喝一声呢,那几位怂货就夹起腚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找玉奴儿领赏去了。

几位脑残粉顾不得追杀穷寇,赶紧扶起雪地里狼狈不堪的孝仪哥。起来一看,还不错,小钱打架不行,挨打兴许挺在行,只是后背和屁股等坚实的地方挨了十几下,小脸蛋和要害都还没碰着,不影响第二天继续文艺三下乡表演。

钱孝仪坐在地上休息半晌,游丝无力地谢谢了爷几个。其中一个姓李的大汉见他不经打,可能还需要好生休息一下,心想反正自家也在附近,就不容分说,把钱孝仪一下子撸起来扛在背上,大步朝自家走去。

起先钱孝仪惊恐万分,深怕自己才脱了虎口,又进狼窝。李大汉大声道:“钱先生你别怕,兄弟这是见你受了伤,扶你到我家休息休息再说,不远,就在前面,你请放心。”其余几位也赶忙点头称是。钱孝仪才心下稍定。

才走了不久,就来到李大汉家里,这里是皇城脚下典型的贫民窟,一大片的破毡烂瓦,住这里的以脚力、匠户五保户等居多。

说起来这儿也算个黄金地段,后面不远就是大内,挨着起圣院那种高级住宅区,出门不到五里路就直达尚书省一带。很有开发潜力,只是北宋皇帝还不算讨厌,开封府也没指望房地产拉动鸡地屁,虽然抽不出多余的钱来改造棚户,可也没搞什么强拆一类的把戏赶走人家。因此万岁爷、大官、有钱人和这些贱民几乎同处一个地方,倒也相安无事。

李大汉把钱孝仪背到家里,放到床上坐下。那几位也跟进来慰问。

钱孝仪游目四顾,家里还真是破破烂烂,不过很干净整齐,不像是个单身腌臜男人住的地方。比钱孝仪以前单身住在襄州时干净多了。

李大汉急忙去烧水要招呼几位队员,大家忙说别客气坐会儿就走。这时听到门口叫声“哥,有客人啊?”

钱孝仪等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青衣围腰的少女,穿得褴褛但干干净净,手里挎一个菜篮子,篮子里一把镰刀。站在门口朝李大汉问道。却因看见这么多男人在自家里,不好进屋。

这少女看上去十七八岁年纪,面带菜色,荆钗布衣,倒是两只眼睛黑黑大大地看上去颇为灵动。

李大汉答道:“啊,妹子,这几位都是哥哥的朋友,今天来坐坐。”

少女听了,弯腰向室内各人福了一福,说道:“那我去做饭。”

钱孝仪等人忙道,不麻烦不麻烦,这就要走。说完一齐起身告辞。李大汉虽诚意挽留,可都不愿给他家麻烦,刚才一看那菜篮子,心里都明白这是才出了外城门挖野菜回来呢。这大冬天的能有啥野菜,不过就是些草根枯叶之类。都是穷人出身,谁不理解谁?于是纷纷告辞。

李大汉苦留不住,只好把众人送了出来,少女正蹲在房前舀水冲洗篮子里的野菜草根,看着众人出来,忙起立默送。钱孝仪路过少女身边时,忽然心跳加速,好像在隆冬之中闻到一股春天的气息。

待众人走远,少女问李大汉道:“哥,他们是谁?”

“他们啊,是我朋友,对了,你看到没有,刚才坐在床上那位,就是桑家瓦子大名鼎鼎的钱孝仪,说的那位啊。呵呵,要不是今天他出事,哪里会赏光到咱家来坐坐。”李大汉提起钱孝仪同学,大是兴奋,也不管妹子爱不爱听,就在那里滔滔不绝说起今天的经历。

他妹妹默默听完,只是哦了一声,又嘱咐哥哥道:“哥哥今后且要当心,莫再惹祸了。这个家就剩咱们兄妹,若有事,妹妹如何是好?”说完眼眶有些红了,转头自去做饭不提。

这边钱孝仪偷偷摸摸溜回家里,赶紧去换了身衣服,再去给师父请安。他脸上没受伤,梁丰也没瞧出来,只是看回来晚了些,问了两句,就让他吃饭去了。

钱孝仪一边吃饭,一边回忆刚才在李大汉家的情形,那个纤弱少女的影子总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于是,钱同学决定,今后要和李大汉搞好关系。

 卅八、王相公的小长辈

(签约了,更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了。加上这章很难写,改了几次,就更晚了。抱歉)

天禧五年十二月十四,梁丰收到王曾的帖子:“曾启普宁梁君,多日不接,奉思。前番良晤,君示两论,以为警绝,乃以相违已久,意于既望日快会于君,聊呈雅达之意,顺禧新岁之祝也。是日扫榻,君可径来勿却,匆匆不及,又安!”

梁丰接到信,心里有些小得意,递给小嫦看了,问道:“可觉此信与前番钱惟演的信有何不同否?”

小嫦认真看完,听他如此问,已经明白这郎君心里小小的虚荣心发作了,其实自己也替他欢喜,来到东京近两月了,居然分别得到钱惟演和王曾的青睐,对他一个布衣小子来说,岂不骄傲?何况前几天满城名妓围堵的壮观,一时东京城里某个羡慕嫉妒恨,无聊之余,做了首酸溜溜的打油,居然流传开来:大雪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