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阳光大宋 >

第273部分

阳光大宋-第273部分

小说: 阳光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让开!”赵元俨本来想吼;可出来的音色却是有气无力;简直像是哀求。他听到自己声音;更加恼羞成路;抬脚便踢。可是大雨加上徒步;体力已经不支;脚才伸出;已经偏偏地倒了下去。

“王爷;王爷!”身后众人赶紧冲上一把将他抱住;才没跌在地上。可是衣冠已经歪了;只见赵元俨咬牙切齿;拼着全身力气似的;撑着站起;大声道:“本王今日要面见官家、太后;我看哪个敢阻拦!”说完也不敢甩开搀扶;在一左一右两个护卫下就朝前冲。

那都头本来看到这位王爷摔倒;已经是魂飞魄散;见他愣着要冲锋;哪里还敢阻拦。赶紧屁股后面甩手;后面会意;纷纷让出一条路来。这时赵元俨的家将也赶紧从队伍后面转移到前边开道;不敢再让自家主子打头。

才过了一关;来到金水河畔;又是一路人马挡住去路。这次可威风多了;甲胄齐全;鞍马齐整;人数大概在五六百左右;清一色的殿前司军。其中带头的最少都是个副指挥使;里面混了个虞侯也说不定。

看到前面来人;这批殿前司军卒如临大敌;赶紧冲出三五十步;又排成一队;将御街满满地拦住。

被扶着走的赵元俨精神好多了;暗暗运足了中气;眼看又被拦住;威严地分开众人;缓步走到前面环视一眼:“那个是领头;过来伺候。”

呼呼几声;有两三个人翻身下马;跑到跟前单膝跪倒:“臣殿前司捧日军左厢虞侯钱满、臣殿前司捧日军右厢指挥使宁飞;臣殿前司捧日军右厢副指挥使洪大锤;参见王爷殿下!”几个带头的回答。

“奉命来遮拦本王不是?你们让开;本王进宫面圣;谁敢阻拦;就是死罪!”赵元俨叫道。

“王爷息怒;臣等干系在身;不敢相让。若王爷有急事要奏;请容臣等回去通禀请示将来。”毕竟是有些身份见过世面的;胆子壮了许多。

“大胆;这是定王殿下;谁干阻拦?”王骏终于忍不住出来吼叫。不能总是让领导哇;小弟们干什么吃的?

“定王殿下?”那个虞侯钱满抬起头来;惊异叫道。

“不是还有谁?”王骏颇有些狐假虎威的叫道。

“殿下急着进宫;莫非是为了——?”钱满好像很八卦的样子;但看得出来;目光里充满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惊喜。

赵元俨看着。也沉着刚毅、坚定地点了点头:“嗯!”

钱满眼睛里充满了激动;好像马上就要让开;一瞬又犹豫起来;抱拳低头道:“殿下;恕微臣军令在身。不敢容让!”

赵元俨仿佛看到了他的内心挣扎。温和地俯身问道:“你是忠义之臣?”

钱满抬头;毅然道:“臣不敢自夸;但行忠义之事;我辈之责耳!”

“好。那你让开;不管今日如何;本王领你一个人情!”赵元俨当即鼓励他道。

“不是微臣不愿放行;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大丈夫顶天立地。做事只问自己良心;你们受着朝廷恩典;现在官家有事;难道要助纣为虐;倒行逆施么?”赵元俨在雨中大声吼道;声若洪钟;振聋发聩。他看三人跪在地上;全身都是一颤;深吸一口气。又说道:“你们只管让路;天大祸事本王承担!只要我江山无恙;百姓无灾;本王便是粉身碎骨;又待如何?”语气中悲壮之极。

钱满和宁飞洪大锤三人听得热血澎湃。忽然跪在地上砰砰磕起头来;哭道:“定王殿下;臣等也知紧要关头;却无力报效国家。今有殿下挺身而出。我大宋总算有救啦!殿下且莫心急;带臣等替殿下叫门!”说完站起。毅然转身;分开队伍;朝金水桥走去。

来到桥边;钱满抬头大声喊道:“宫里听了;今有定王殿下有急事要立即面圣;请开门放行则个!”一连喊了三声。

不见大门开启;只听城头喊道:“都知大人有令;今日太后、官家一律不见;请王爷回去。”

“放屁;什么都知;是罗崇勋么;叫他出来见我!”赵元俨在背后怒道。钱满听了又转头朝上大喊:“定王殿下钧旨;请罗都知出来参见。”

“嘿嘿;都知大人不在;太后谕旨;谁敢擅闯宫廷;以谋逆大罪处之。请王爷回转;否则末将等只好不恭了!”楼上干笑两声;忽然人头攒动;几百个弓弩手齐齐出来;站满了墙头;手里弓箭稍稍拉开朝上;威胁着下面众人。

“楼上的兄弟们;难道你们就没有些是非忠义之心么?朝廷危急如此;正是我辈挺身而出之时。快快开门;放了王爷进去;大家——。”话们说完;嗖嗖嗖声响;一排箭羽从城头射下;虽然没有对着人;却也声势吓人。

钱满三个赶紧后退几步;瞪眼看了城楼半晌;无奈转回到赵元俨跟前;又跪下道:“臣等喊了半天;只是不开;请王爷吩咐。”赵元俨想了一想;低沉着嗓子道:“你们若真有忠心;可当我臂膀否?”

三个大汉挺胸抬头大声道:“愿为朝廷出力;愿为王爷前驱。”这话说出来;可就算是造反了。钱满突然站起对身后士兵大声道:“诸位兄弟;今日王爷出马;保我大宋江山;我与两位指挥使决意跟着王爷;为朝廷立功;为官家效死。有哪个兄弟愿意跟着我们干的;就请站出来;从此咱们跟定了王爷!”

队伍里静了一静;轰然作答道:“愿跟随虞侯大人;愿跟随王爷杀敌报效朝廷!”

“好!军心可用!”赵元俨大喜;连声叫道。转头对身后众官说道:“诸位大人已经看见;今日这里面是公然要跟咱们这些忠臣过不去了。现在敌众我寡;不宜送死;若愿意的;这就随本王回去;咱们共图大事!”

钱满等人一听;齐声叫道:“随王爷图大事!”也不由分说;簇拥着赵元俨连同众人一起从御街回转。金水桥外霎时走得干干净净。楼上守军见了;急忙回头急报上司。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416、檄文

唉,没时间,真的没时间。只好请大家原谅。这几天太忙了,连着两个礼拜都要泡在出差的路上!这是天亡我么?真的就没个福气连续拿一次全勤吗?我已经尽力了,只好回到六月的水平,而且还要靠每天多码几百字存稿。各位,同情同情吧!

赵元俨冒雨而来,卷席而去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到小半天功夫,从街面直到朝房,全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 。

这一次情况来得太快,还没经过朝野的议论互动,于是民间和官员之间出现了几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要说关键时候,还得是官家宗室贴心,你看人家定王,冒着大雨淋湿全身,径直到大庆门叩阙。虽然没能进去,可是好歹他老人家出山了,可以镇得住太后了吧?”

今天街面虽然行人不多,但是因为店铺许多都开着,看到刚才一幕的着实不少,赵元俨和众人才离开,大雨已经止不住人类八卦的脚步了,纷纷奔走相告,议论纷纷起来。

“那是,要不怎么说他老人家人称八贤王呢?知道善国公吧?多横!知道楚王世子吧?多霸道!在他老人家面前规规矩矩,屁都不敢放一个。还有那些百官都不用说了。没人不恭恭敬敬的。也是他老人家这些年被忌惮。闭门读书不惹是非。这要是真的发力。未必便拗不过里面那位!”

“对了,听说他老人家今天在金水桥畔,还带走了前来挡驾的捧日军一支队伍,几个虞侯指挥哩,可有此事?”

“有,有,我见得真真的。那几个指挥跪下说话,几乎掉下泪来。后来才随他反了大内。拥着他老人家离开了。听说都没回定王府,不知下落。看来,咱们这些百姓暂时做不得生意喽,还是关张几天为好,说不定他们真打起来!”

百姓们议论纷纷,虽然刘娥待他们其实不薄,但毕竟有个正统,因此大家只记得赵家的好,对这个想要做女皇帝的太后,愣是原先的一点点好感都丢光光。

另一些地方。比如潘楼瓦子等高级娱乐场所,连日不用上班的无聊官员们也聚在一起嘀嘀咕咕。

“诶。知道吗,那位可终于出手了!”一个低品小官伸出两个指头比划出个八字说道。

“是啊,也不知是福是祸,按说此时出来,也正当时。咱们大宋,现在能指望的宗亲可就只剩他了!”另一个叹气道。

pángbiān一个在摇头晃脑地疑惑:“不对啊,今日此时,透着有些邪门。这也太容易了吧?随随便便就策反了恁多兵马,定王威望再高,也不至于如此罢?”

“嗯,有道理,也不知是使了甚计策,简直神了。照此速度,不用几天,就他到禁军中走上一遭,那还不是纷纷归顺?而且,为何早不出来?非要等官家病重了才动手?我看,其中定有蹊跷!”有人赞同,对此事表示怀疑。

“有个屁道理,没听说么,都是些忠义之士,这时候天理纲常所在,自然要跟着定王走,难道还真要倒行逆施不成?”嗤之以鼻者有之。

说来说去,忽然绕道一个人人心中均有的疑问:“你们说说,万一官家真的龙驭宾天,咱们这大宋朝下一任,该是谁?”

没人敢回答这个问题,但答案人人都写在了脸上。

第二天一大早,宫门忽然出人意料地打开,还没等人反应过来,一队人马冒着大雨出了皇宫,领头的是几个黄门,身后跟着许多甲胄分明的骑军,快马加鞭,朝赵元俨家方向奔去。

一行人来到定王府,只有两个兵卒翻身下马,走上台阶使劲拍门。过了好半天才出来一个应门苍头,探出脑袋朝外望。

“王爷可在?”两兵卒大声问道。

“王爷昨日出门,至今未归。”苍头应道。

“哪里去了?”这个不知,诸位有何贵干?老苍头王府家人,世面见得多了,自然不把几个小兵放在眼里。

后面两个中年黄门哼了一声,翻身下马走到门口,扯出一道诏书念道:“有旨,着定王赵元俨即刻进攻觐见,钦此!”念完后冷冷对老苍头说道:“咱家们知道王爷在家,请他老人家出来接旨吧。昨天不是要面见官家、太后么?”

“两位内侍大人,我家王爷果真不在,要不,你们进来搜搜看?”苍头说道。

两个黄门被噎得直翻白眼,哪有胆子进去搜查?只好干笑两声道:“不必了,那就请你转告,说是太后传了谕旨出来,王爷若回府,请他速速进宫。”说完也不把圣旨交给老头,转身上马。

“去哪里?”其中一人道。

另外一个看来是领头的,咬咬牙:“咱们继续找,先去善国公府。”说完手里扬鞭,驾地一声,快马朝赵元亿家奔去。

谁知去到赵元亿家,又扑了个空。这回赵老九倒是亲自接见了他们,却说八哥好久没来了,不知道下落。还关切地问到底有啥急事?两个黄门只得把旨意传了,又去下一家。

一天之中,这一对传旨的黄门禁军把满城能找的皇亲国戚家都跑了一遍,连成国公主等人家都没放过,却始终不见赵元俨声影。连着他一同失踪的,还有王骏、陈诂等一干官员和那支捧日军队伍。

就在人心惶惶猜测不休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忽然从祥符传来:定王驾坐祥符,发出檄文。号召全国将士进京勤王。因为朝里出了奸邪!

“有大宋刘氏者。情非善类,弟属寒门。先是淫艺蛊惑于先皇;比来骄横把持于幼帝。蛇蝎之心,夺侧妃之子而伪养;鸩剜之肠,挟天子之号而乱命。藏污纳垢、朋比为奸。淫逸骄奢,靡天下之供养;阴阳颠倒,夺大权以垂帘。群臣齿冷,兆姓切骨。无不哀官家之弱冠;痛帝嗣之虚君”

“臣,定王元俨。太宗皇帝之骨肉,当今官家之皇叔。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满朝诸公,或膺重寄于先帝,或受顾命于大行。知纲常之不顺,愤牝鸡之司晨。拜望诸公,扫除妖魅。振作朝野,迎奉正君。共效勤王。同襄义举。庶几正朔当朝,澄清海内,四方猛士,咸来推忠!当可表天日之心,可留青史之姓也!”

也不知道是何人所为,反正一夜之间,满京城的大街小巷贴得到处都是。皇城司和开封府巡铺兵尽数出动,却撕也撕不完。终于,天下百姓都知道要政变了!终于,连太祖皇帝陈桥兵变号称市不相闭的京城也知道,恐怕要戒严了!

而身处漩涡当中的皇宫,却愈发异乎寻常的吊诡。除了连下诏书,痛斥赵元俨狼子野心,颠倒黑白,妄图谋朝篡位之外。其他连个消息也没有,更不知赵祯是死是活,不知大内到底什么样子。

外面的情形却是京城四十万禁军,纷纷通过枢密院调令围拢京师,收缩一团,如临大敌。

翌日,八王那边传来大好消息,郑州知军政州事陈尧佐、邓州团练使陈尧咨兄弟,各提点禁军两万,跟随赵元俨勤王。这二陈,就是陈希古的叔叔。

接下来,朝廷忽然不稳,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杨崇勋不听调度,不去拱卫京师,却在帅府盘踞,向皇宫发信请愿,要求太后顺应民心,公布官家病情,放开宫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