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阳光大宋 >

第318部分

阳光大宋-第318部分

小说: 阳光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妹好生客气,咱们自己兄弟,毋须如此。”高双卯急忙还礼道。忽然又觉得怕是有些不对,以前兄弟几个商量事情,小嫦很少出来插嘴的,莫非是她娘家有事?也不对啊,小嫦有什么娘家。看着情形,真是怪了。

他狐疑地回头看看梁丰:“到底什么事?连弟妹都惊动了?”

“是啊哥哥,两位嫂嫂都来相陪。兄弟我八字小,可担不起咧!”石宁咧嘴笑道。

梁丰尴尬地还没开口,冯程程瞪了他一眼,回头道:“嗨,你们俩在,咱们明说了吧。这厮又惹下风流官司,要你们帮忙摆平!”她满不在乎地说。忽然噗哧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是想到什么。梁丰老脸一红,也跟着呵呵傻笑几声。

“我靠,能耐够大的啊,在外面惹风流官司,回家要娘子帮你开口求人。我说,教教咱,也好生学学你这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事,可样样不差啊!”高双卯揶揄笑他。

“行了,你也别笑话他,这事搁谁谁难受。要是你,怕是早吓趴下了!”冯程程赶忙护着老公。

“哦?有这么严重?那他都摆不平的事。咱们兄弟岂不更悬?要不,你先说说?”高双卯觉得事情有些严重,急忙正色问道。石宁也忙道是是是,快说说。

后院闲人已经打发得干干净净,冯程程也就不再故作神秘,便按照梁丰的央求,把他跟赵妙元的绯闻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听得高、石两人下巴差点掉到地上:“我日你大爷的,正是咬人的狗不叫啊。还道你不过惹下了哪家勾栏瓦肆的行首。差钱迎娶,叫咱们兄弟来凑凑份子,原来是如此泼天大祸!你不要命了?”高双卯喃喃说道。

石宁一向心肺少点,也被吓了一跳:“哥啊,咱不带这么玩的吧?你要做驸马爷没人拦你,可你要把公主当小老婆娶,这事兄弟可干不了!”脑袋摇得两颊肉乱抖。

梁丰原想亲口对两个兄弟说。可是实在难以启齿,只好把二人叫到家里,让老婆帮忙。冯程程说话要痛快些,来得脆!

但是听完以后。还是把这两位吓着了。听说都好几年了,震惊之余,既佩服这厮风声瞒得紧,又觉得他胆子太肥,连这种菜都敢张嘴,那神经得多大条啊?

“唉,听是听明白了,可是咱们如何帮你?”高双卯和石宁愁眉苦脸,两个空头爵爷,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外面看着威风,其实谁最难过谁知道啊!

“咳,别紧张,我找你们,虽然关键之极,但不算为难。”梁丰这半天才开口说话。

“那你说啊!”

“老高,听说你家跟司天监的苗舜臣关系不错,有这事没有?”

“有,我家人多事多,倒真是经常求到这厮。”

“此人有什么爱好没有?”梁丰很仔细地问:“譬如钱什么的。”

高双卯笑了:“操,钱谁不爱啊?不过苗舜臣尤其爱,这老东西,现在也没啥念想了,就是多揽点私活,赚赚外快呗!”

“倒也是,放着这么大招牌不用,天天关在天文台看星星,真糟蹋了这门手艺!”石宁接嘴笑道。

梁丰听了高双卯的话,心里有了底,笑容终于舒心起来。转头又问石宁:“听说你家老大人又要出征?”

“咳,朝廷的事,你不比我清楚么?出啥征啊,不就是西北闹起来,朝廷要防着北边乘火打劫,准备让我老头子去配合曹老爷子守着点么?”

那天朝会计较之后,枢密院跟赵祯一合计,觉得石元孙作为最佳人选,准备调到河北东路,配合曹玮防范北辽。虽然还是小范围招呼,但基本上朝野都知道了。

梁丰很满意地点点头:“好了,既然如此,那就拜托两位了,俺这事情是这么办的”

五月雨季一来,清虚观就不怎么适合清修了,公主饮食起居毕竟还是很重要的,女子纤弱,别看是夏季,万一淋了雨水,也有风寒的危险,于是赵妙元居然就主动要求搬回宫里住几天。

李太妃听了,自然高兴,闺女终于想家了,这可不比穿件道袍子成天凄凄凉凉地一个人住在庙里强?自己虽然也可以去探望,但太妃出朝也是地动山摇啊,每次都折腾也不大好。就赶紧打发人去把赵妙元接回了宫里。

其实是梁丰催促她回宫的。临行头一天,两人又滚了一回床单,现在妙元还真有些乐此不疲了,万般不舍:“你是不是嫌我烦了,要把我撵回去?”那小嘴嘟得高高,大眼泪水饱饱。梁丰看着心疼,忙诓哄道:“傻呀,这不是给你安排后事呢么。额呸呸呸,安排大事!你要一辈子跟着我,就这一锤子买卖了,回去好生呆着,记住啊,有啥喜事,赶紧地应承,要欢天喜地的!”

他把计划给妙元一说,赵妙元笑颜如花,点头跟鸡啄米似的,反正大雨也下了,身也湿了,他横竖是不敢耍赖的。乖乖听了他的话回了皇宫。

时间刚刚好,才六月初,妙元回宫几天,李老太太就开始乐得合不拢嘴了。天波府杨家,开封推官谭家,听说都是好人家,有几个高大英俊,器宇不凡,能文能武的孩子待字闺中,还没娶亲呢。公主的贴身内侍邵康在国子监附近进进出出,很是看过几眼,觉得真心不错,特意推荐给老太太,是不是把公主选一家尚出去?

李太妃虽然愿意,可是不敢自专做主,还得汇报给姐姐刘娥。

刘娥一听,嗯,好事啊,若真能成,妙元这丫头也算终身有靠。当初只答应她戴发清静,可没说准她一辈子出家,正好已经回宫,就叫来问问。

妙元被刘娥唤到慈宁宫,三个娘娘都在,笑眯眯地望着自己,急忙见礼。等听了太后的意思,忍不住撒娇恨声道:“都是邵康那奴婢多嘴。孩儿又没见过那些外人男子,怎么知道好坏?孩儿仍是不愿尚出去!”

“唉,元儿,这几日你知道观里冷清,主动回来,就证明你尘缘未了,别拧着了!听哀家的话,让你娘娘亲眼给你相一相,若她用的过,你终身有靠。我们也了了一桩心事。我们都老了,百事不管。可不就盼着你跟你皇兄事事遂心顺意这么点念想么?再不愿意,我可恼啦!”刘娥又是慈爱,又是威胁,赵妙元无奈,只好委屈地答应下来。

但这事总归要依个规矩的,不能皇家主动要求下嫁啊,还得按流程来,让男方主动提出,这边才有面子!

刘娥便把事情给赵祯说了,赵祯当然替妹妹欢喜,有这种好人家,那还不赶紧的?迫不及待就把薛奎找来,私事相托:“你是谭仁京的老领导,你当开封府尹的时候他就是推官了。听说他家小子不错,准备把驸马这位子让他做做,你帮忙去问问怎么样?”

这种栽花的好事,老薛怎么会不答应,极快的速度就把谭仁京约到家里,又自己贴钱整治一桌酒席,把话给他说了。谭仁京虽然被馅饼砸中脑袋,但还是表示谨慎地高兴,回家问问儿子再说。

另外一边,却是赵祯又安排了高廷赞去帮忙问杨家。祖一辈孙一辈的交情,去提这个正合适。高廷赞渤海郡王闲得蛋疼,当然也愿意干这个说媒拉纤调剂调剂无聊的生活,也就如薛奎一样,自己贴钱置办厚礼去看了杨家佘老太君一回,把事情给说了。

两家都是开明人家,做得了主,但还是要尊重一下孩子们的意见。一问之下,居然两家小子都不反对,但凭长辈做主。这就好办了,连忙报告皇家,两家都愿意,任凭公主选择。

李太妃高兴啊,原来还真有水到渠成的说。以前让闺女嫁人,死活不行,这回可不是托了三清的福,把这傻丫头给点醒了?当即就去同姐姐商量,说好时日,分别召唤杨传永和谭鹏来开个相亲会。

 481、 骗纸苗舜臣

多谢“贪吃小熊”君的月票!

~~~~~~~~~~~~~~~~~~~~~~~~~~~~~~~~~~~~~~~~~~~~~~~~~~~~~~~~~~~~~~~~~~~~~~~~~~~~~~~~~~~~~~~

“臣杨传永,参见太后、太妃!”

杨传永恩荫补了个迪功郎的衔,被传唤到金明池,特地参见几位相亲老太太。

隔着帘子,刘娥居中,李、杨左右各在下首,把杨传永看得清清楚楚。前一次巩县之时,李氏见到杨文广器宇轩昂,当时心喜,就想把妙元的终身托付,谁知过后才晓得那小子已经成亲,不免失望。这回见到他弟弟,居然也差不多,而且岁数更加和谐,就有些笑意起来。

还是刘娥当先发话,不过问问杨传永家事,平日读什么书,练什么武?又问了他太夫人好不好。杨传永中规中矩,不疾不徐的谈吐风度,三个女人很是喜欢。刘娥又好生勉励一番,杨传永才躬身退下。

“杨家这个孩子,哀家看来还算不错。两位妹妹之意呢?”刘娥等杨传永走后,满意地点点头:“家世也可以,他家一门忠烈,尚过去也放心!”

“是,姐姐说得切,臣妹也是这番道理。还请姐姐做主!”李氏听完刘娥的评论,赶紧回答道。一旁杨氏也很欣赏,多有赞同。

但刘娥还是微笑摇头道:“也不忙,既然还有谭家也提过,总不能一点面皮也不给人家,等看了谭家孩子以后咱们再作道理罢!”

谁知等过了两天,再把谭鹏找来一看,初初还不觉得,问了才知道,原来谭鹏要小妙元两岁多。刘老太太大失所望,又有些诧异问道:“你真的才十五岁不到?”

“启奏太后。小民端的才过十四岁!”谭鹏没有恩荫,自然自称小民,据实回答,没什么怯场。

“那你怎地如此高大魁梧?”刘娥着实不解。

“额,可能是小民饭量大些!”谭鹏有些红脸道。

一句话把三个老太太逗得莞尔一笑,毕竟还是嫩啊。可惜了,看起来虎背熊腰的。还以为年岁不错呢。这邵康眼力不错,就是底细摸得不好。

事后一同商量,谭家的自然作罢,还是杨家不错。

大方向既然定了下来,下一步就是告知赵祯,然后按照封建迷信那一套。该给双方合一合八字看看了。赵祯当然高兴,没什么说的,马上传旨苗舜臣负责此事。

司天监,凡天文、算历、三式、测验、漏刻诸科管勾、阴阳管勾、押宿、司辰等值,尽皆包括。说白了,就是看气象、观天文、测风水、排历法兼管阴阳跳大神算命八卦等等事务。

它是朝廷的一个官方机构,却也有兼着替皇家各种阴阳祭祀活动准备工作的任务。苗舜臣现在是司天监丞。大宋首席算命大师的身份。给大长公主招驸马合八字的任务,当然要交给他。

反正这种神神叨叨的事,宫里又不懂,请他他就做主呗。这厮收了高双卯的银子,又知道大长公主快老姑娘了都嫁不出去,里面急得很。就算合不算分,把两家八字在他办公桌上放了几天,然后几乎是看都没看。回头提笔就写了吉祥如意帖子夹在内宫奏报里,说是大长公主和杨家老二的八字很好,是良配!

宫里一听,尽皆大喜:唉,公主终于嫁得出去了!纷纷都要庆贺起来。

可是别忙,好消息才进去不就,大长公主赵妙元忽然就病倒了。要说病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四肢乏力,老叫着气短胸闷加头疼。

这都要结婚了,闹什么幺蛾子?赶紧看啊!太医院的老中医们一个个排队来给大长公主瞧病。谁知左瞧右瞧,有说体寒胃虚。受了夏日骄阳的火毒,忽然生病的;有说血脉太细,气息流通不顺,加上前段时间道观清修,营养不调,愈发体弱的。

反正说法起码有七八种,方子也开了不少,这下就麻烦了。公主的病不能乱治啊!又不是你们太医院的小白鼠,谁都可以来两下临床试验的说,必须捡最接近病症,看上去最有效的法子去医才对。

什么是最有效的法子?当然是最没用的法子。因为皇家的病,首先要的是医不死,其次才要医得好。那当然,都是凤子龙孙,出了岔子谁敢担待?太医们脑袋又不是白捡来的,自然先把老命保住再说,因此开的都是些安神补气,健胃消食的补药。横竖吃不死得了,看她造化,要是能拖好,皆大欢喜。要是不行,那也只能怪公主天命不长,跟咱们医生可没多大关系。

各位,知道历代皇帝皇后为啥一个个比着命短了吧?都是医生不作为造成的。人家也怕医闹啊,何况这是天字第一号的医闹。别家顶多赔钱,这家可是要命哇!

于是,赵妙元就愈发可以肆无忌惮地装起病来。反正就是找点糯米纸贴嘴唇上,冒充嘴唇干裂,弄点粉多扑扑脸,不上胭脂,搞得面无血色。再加上她平日本来说话声音就小,现在更是游丝无定。真把去看她的李太妃吓得泣不成声,刘娥、杨太妃也很惋惜:“这孩子,命咋恁薄呢,才找个好人家,又病成这样!”

老规矩,科学解决不了的事,就交给宗教吧!回头还是要请神、祈福各种仪式。同时还要苗舜臣带人来算算,这公主到底是怎么了?

苗舜臣又来了,假模假式用阴阳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一通乱响,写下许多鬼画符一样的文字,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