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雄兵 >

第74部分

帝国雄兵-第74部分

小说: 帝国雄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席语录”绵羊嗓子的二排长站在工地上取出一本小红书:“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四班新战士吕小诗在下面小声学了一声羊叫:“咩嗨嗨”“哈哈哈哈哈!”引起一团哄堂大笑。

一个战士打开菜锅,“哟,今天又吃脱水菜啊!”





同一天,团部作战室,中印达旺地区地形图(绝密):

(印度称对藏南达旺拥有主权:中国称边界从未划定)



参谋长正站在挂图前讲解:

“达旺的乌金岭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故乡,处于中印争议地区的东段,目前被印度控制。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之后,印度声称中国控制的新疆阿克赛钦地区是属于自己领土,中国则认为印度控制的阿鲁纳查省霸占了九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无法确切知道当年西藏当局的动机,有一种说法是麦克马洪许诺给西藏五千支枪和五十万发子弹,还有一种说法是西藏人根本不明白边界被篡改了,如英国人贝尔所说‘西藏人不会画地图’,西藏代表在那个条约上签了字。那个传统边界和‘麦克马洪线’之间所夹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就是中国和印度为之争执至今的‘藏南’土地。现在,中国出版的地图继续按传统划界,印度地图则早已经把“麦克马洪线”当成了正式的合法边界。



坐满了基层指挥员的大屋里,只听到钢笔“唰唰唰”的记录声。



“1949年后,新独立的印度看到一个强大的咄咄逼人的新中国正在崛起,即将向西藏挺进,趁其尚未全面控制西藏以前先下手为强,从1950年,印军开始向北推进,到1953年,“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全部被印度实际控制。我军那时刚刚进藏,没有能力做出实质性反应 

在边境扩张方面,印度一向取锲而不舍积极态势。直到今天,我西藏边防部队都无时不感受来自印度处心积虑和顽强逼近的压力。印度对待中印边境争端的指导思想就如印度记者曼克卡尔在《谁是62年的罪人》一书中所披露的:“1961年11月,尼赫鲁总理向拉达克和东北边境特区驻军发出了新的命令。。。。。。我们的守备部队接到了尽一切可能向前推进,积极占领整个边境的命令:在边防线上,哪里有空隙,就到哪里巡逻,或建立哨所。在陆军总部的会议上,尼赫鲁说:哪一方修建一个对立的哨所,那幺它就将成功地在这一特殊地域建立自己的主权,因为实际上的主权十个有九个都会得到国际法的承认。

1954年,印度在该地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同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图,首次把麦克马洪线从1936年以来注明为“未标定界”改为“已定界”。1962年中印爆发边境战争,中国在战争中取得全面胜利,但在战后撤退回实际控制线”



“嗯,虽胜犹败!”二营长嘲讽地嘀咕一声,放下笔,瞅了瞅旁边一些新提拔的年轻干部。



“中印战争后,印度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放弃“不结盟政策”,迅速向美国靠拢。1970年英迪拉。甘地政府与苏联签定为期20年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条约。印度为报边界战败一箭之仇,开始全面扩军备战,专门组建针对中国军队的“山地师””



“有什幺疑问没有?”参谋长放下教棒,目光中凛然有威。

“62年为什幺要从达旺撤出来?”3连长问。

“你问我?我问谁!?”操京腔的参谋长翻了一下白眼。



参谋长此时手中正拿着一张从一营“收缴”来的一张手抄“传单”,上面歪歪斜斜写着:



“印度:热带丛林漫步的亚洲象,姿态从容、荣辱不惊、脚踏实地、狼豺虎豹来者不惧!

“中国:精美华贵飞天的中华龙,腾云驾雾、无所不能、浮想联翩、四面楚歌国土尽失!”



参谋长两手颤抖起来!

“这又是哪个连新兵干的好事!?”

2。 血肉军心

2。 血肉军心



炮连新任指导员毛胡子坐在团作战室屋角,桌下翻阅一本《陆军11师英雄战例》:



萧明生(19401962),战斗英雄,四川大足县人。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2年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1月25日在完成任务返回途中,部队为雪山所阴,他不顾饥饿劳累、手脚冻伤,主动承担挖雪开踟任务。曾两次昏迷,苏醒后仍挖雪不止,后在雪崩中牺牲。同年,部队党委根据其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并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



张映鑫(1940--1962),战斗英雄,四川泸县人。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某部9连2班长。1962年10月20日,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攻克沙则战斗中,他率领2班炸毁2个地堡。正当准备冲向第三个地堡时,第二个地堡火力点复活了。全排战士陷入两地堡前后夹攻的困境,张映鑫将最后一个手榴弹投入地堡,却又要被敌人反投出来,在这紧急关头,他一跃扑向枪眼,双腿堵住射孔。手榴弹炸毁了地堡,张映鑫因伤过重而牺牲。同年,部队党委其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一等功。1963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他又从挎包里摸出一本《中印边境事件真相》,翻了两页,心里想着今晨的训练



“前方50公尺,占领阵地!”一声厉喝,士兵们向一片矮青棡开阔地冲去,“乒呤乒啷”,军用圆锹在砂渣地上砍挖,“砰!”砸炮版,架炮,四班长在炮位前方插上标杆“目标正前方,表尺501,方向035”



六班阵地上,几个新兵“乒呤乒啷”挖了个坑,三炮手“嗙!”的一声摔进座坑,“不行!”三炮手扬起炮版,“嗙!”的一声又摔进座坑,“不行!”六班长又吼了一声。



五班阵地,炮架好后,水泡半天调不正,正副班长左右移动炮架,调整架位,高低机方向机打个不停



范玉田紧张地按着秒表,皱了下眉头



“一发装填!”四班长高虎声已经发出了口令——

“快!快!”最后一名弹药手早已准备好炮弹,向前催促着。



三炮手递上,二炮手接过,双手将八二炮弹填入炮口。“发射!”炮长发令。



远方着弹区平静无声,天空中“呜”的一声丝响,弹体入土。

寂静无声。



“哑炮!”

“一发装填!”

“还是哑炮啊”

“收炮!”



“连考核不合格啊”连长面色发青,向指导员摇摇头。“二排长,吹哨子,全连集合,上水渠!”





“蓝向前,你在看什幺?”团联会室里,参谋长厉声一喝!



“到!报告参谋长,我连反映,军事训练的时间太少了!”毛胡子猛醒过来。

“指导员,管军事,你也是狗咬耗子了!”参谋长嘲讽地挤了一下小眼睛。

“参谋长,蓝指导员反映的是实际情况!连队一年只有12个训练日,队伍没法带”范连长在座下嘟囔了一句。

“我们今天是军事分析,不讲思想政治。”参谋长瞥了一眼,继续讲。



“1967年,我团和印军在乃堆拉和卓拉山口发生冲突”参谋长挥棒指向挂图。



炮连新任指导员蓝毛胡子在座位下翻阅《中印边境事件真相,步兵11师战例》——



1963年以后,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后撤,再度实行脱离接触隔离政策,双方武装部队直接接触地段仅限于中国锡金边境(当时印军在锡金有2~3个山地步兵旅),中锡边界印军不断向中国军队挑衅,在中锡边境乃堆拉山口,多次越过已划定中锡边界,移动界碑,修筑工事,架设电话。飞机也多次侵入中国领空对西藏的康巴宗、亚东等地进行侦察。

1966年以后,中国国内掀起了“文化大革命”高潮,1967年,各地大规模武斗兴起,冲击军事机关抢夺武器事件此起彼伏。动乱波及西藏,印度乘机在边境地区频繁肇事,挑起军事冲突,不断由亚东地区入侵我境,仅1967年,入侵活动就达178次,尤其是8月份以后入侵加剧。为对中国进行战略侦察,印军出动山地步兵第112旅、炮兵第17旅于1967年9月11日至14日在中锡边界的乃堆拉山口向中国驻军发起了进攻。为打击侵略行径。步兵第11师奉军委和军区命令,进行了两次小规模的还击作战。



战例5

我某营机炮连82迫击炮排(3门炮、 64发弹),在步兵连被敌机枪拦阻情况下,虽然雾大看不到目标,但该排根据枪声概略确定射击诸元,以1800米距离发炮5发,压制了目标。不久敌火力点复活,该排发现敌迫击炮阵地和其他暗火力点,于是采用2门炮交替前进办法,每炮前进40米~100米,射击3~4发,共进行10次射击,耗弹63发,有力支援了步兵占领2891高地。

战例6

我军某82迫击炮班,炮1门,38发弹,1周给养,行军6天,跟随步兵渗透到略马东。12时,发现印军一个炮兵连乘车沿公路开来,该班立即射击,第一发得远弹,第二发命中印军车队尾车,第三发命中首车,然后向印军车队中央炮击,我步兵向敌冲锋,歼灭了敌炮兵连。15时30分,溃退的敌军大队开来,该班转移阵地100米,为保证测距准确,采取多人集体目测,取平均值的办法,8发炮弹准确地落在敌群中,把敌人打散,然后又向一股逃窜的印军拦阻射击6发,把敌人拦回,后由步兵全歼。战斗中在来不及装定表尺的情况下,炮手灵活地摇动方向机和高低机,炮弹在敌群中左右开花。





参谋长站在中国地图前面,心情沉重,压低了声调:

“中苏方面1969年3月2 —15日,乌苏里江珍宝岛一带接连发生武装冲突,8月13日苏军在新疆境内全歼解放军一支小分队今晨军首长强调地重复:苏联仍有可能对中国境内发动大规模突袭”



“外患乃因内乱”什幺人小声嘀咕了一句,台下有些噪音。

“我刚才说了什幺?”参谋长凶狠地一个粉笔砸过来。

“你说——中印背后实际上是中苏关系”机枪连长连忙说。

“为什么光说不动”台下传来一个声音。

“我团现在就驻扎在达旺一线!”参谋长厉声喝道!



“参谋长!”座中一位连长站起来,忍不住冲动:“可是为什么我们看实地占领图上,达旺用的是印度的颜色?!”

“这个”参谋长一时语塞,“我团现在驻在面向达旺的一线”

“啪!”三营长拍案而起,“为什么我们打了胜仗又要撤出来!那里到底是不是中国的领土!?”



“嗡!”一下像炸了营,军事通报联席会一下子开成了抗议会,座下乱哄哄,七嘴八舌!

“还有九万平方公里,为什么?我们是军人,不收复自己的国土,我们在这里干什么!?”二营长怒火填膺,再也忍不住,从座位中跳起来,挥舞着拳头,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状,只差没把桌子掀翻!突然,座下一位连长怒吼一声:“打!打他娘的印度反动派!”

“打!”“打!”台下叫声一片。



初时,参谋长面露喜色,然不动声色,军心,乃战之本也!

“哗!”会场上一下子乱开了!



战争系动于天,牵一发而动全局,受制于国力民情,岂能意气动势?!



“达旺有多少兵力?我一个营就拿下来了!”又是二营长,这个1米8的关中汉子,继承的是汉唐时北方民族的彪悍杀性,血气方刚,全师大比武连营指挥系统的冠军,未来的军星!可今天却表现得如此轻率过激!

参谋长面色转成猪肝色,憋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看来绕来绕去,绕不出“达旺”这个死结了!

3。 神秘电台

3。 神秘电台



会场上议论纷纷,毛胡子蓝指导员坐在下面,回忆起连队早训时的场景:



连队集结在雅鲁藏布江边的滩地上,远处是正在开工中的团部简易营房,有铁皮在阳光下反光,背后是黑压压的喜马拉雅山脉



“米林这地方能打到仗吗?”新兵吕小诗放下手中的炮弹说。

“我们驻地是最接敌地区喽,娃娃哎,擦炮!”四班长讥讪地笑,擦枪。

“亚东还出苹果真新鲜?”大别山新兵山猴子汪小波嘴里叼了根烟,擦炮架。

“那是察隅,至今不通公路的地方。”一老兵往炮管里抹油,牛气地说。

“我团这边两个最重要的山口,一个是亚东,还有一个”

“土伦山口!”

“看过电影《西藏江南》没有?你看那边的山,越过就是”



“阿鲁纳恰尔邦!”



“嘿嘿,那是印度名字”四班长高虎声摇头一笑,“我们坚决不承认!”

“他妈的,打它个狗日的印度鬼!”吕小诗正和一新兵在抽擦炮管,嘴里叼根烟,不屑一顾地说。“那中国名字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