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大帝国 >

第47部分

中华大帝国-第47部分

小说: 中华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青工业更是不用。”

还没等其他人表态,翁婿两人就提前把问题解决了,既然不用国库一文钱,那就没有人反对,此像议案顺利通过。

农业部得提案是实施高度的机械化作业,拖拉机的开发提到议事日程,准备到1900年的时候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

这项耗资不多,但是效果却十分显著,也是全票通过了。

最后,轮到了最艰难的一项提案

军事上,实施海军五年扩张计划,每年制造一艘新式舰艇,吨位每年增长1000~2000吨,在1900年时候可以制造12000吨级战列舰的标准。

陆军的扩张计划更为激进,实行义务兵制度,由目前的3万5千人扩张到25。5万人

赵刚说完,习惯性的先看看梁财神,梁财神没有动静。赵刚十分惊讶,一个接一个看过去,大家都没有反对的意思。军队提案成为第三个全票通过的提案。

1894年12月10日,东北共和国成立大典在临时首都辽阳举办,宣告了东北共和国的正式诞生,年号为“辅清”国旗为一面“插翅飞虎旗”。一小时后,德国承认东北共和国,一天后,俄国、美国、法国相继承认东北共和国。而英国则只是发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照会,并不明确的承认了东北共和国的自治地位。

在台湾岛内外反割台声浪的推动与影响下,以台湾巡抚唐景崧为首的驻台官员也对民众的“保台反割让”行动予以支持,丘逢甲邀集一批台湾的官吏名绅挽留唐景崧暂摄台政,倡议建立一个“抗日保台”政权。11月15日,一份署名“全台绅民”的呈入紫禁城,公告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12月15日,临时性的地方抗日政权成立,为了便于同日本侵略者周旋,争取国际舆论的声援,他们对外打出“台湾民主国”的旗号,对内则仍以巡抚唐景崧为主持,总兵刘永福为“大将军”,工部主事丘逢甲为全台义军统领。

临时抗日政权还精心设计了一面尾高首低的“黄虎旗”,将年号命名为“永清”,寓意为“臣服清朝,永隶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呼之欲出。

清朝与欧美列强协商得来的结果是,如果四年内日本无法占领这些地方,那么允许这些共和国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回到清朝的统治范围内。

此时的日本,不要说派兵去征服台湾、东北了,他目前要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首都——东京。

 第十二节 俄东密约

日本在得到了两万精锐日军之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俄军的进攻,俄军自攻占本州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逼近东京一带。 //但是在第二批三万名哥萨克俄军的加入,使得日、俄力量对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战局再次向俄军方向倾斜。

俄军利用自己优势的海军,频繁的在日本沿海进行骚扰,如果没有遇到抵抗就继续前进,日军只好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放弃一些沿海的城市。

但是久守必失,在12月5日,俄军终于渡海成功,进入日本本岛,日军自然要将俄军赶出去。经过十天的激烈战斗,日军伤亡一万六千人,俄军伤亡两万两千人,双方都筋疲力尽,无力改变战局。此时的英国还不想与俄直接碰撞,袖手旁观。日俄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到了赵刚的东北共和国身上,亚洲无敌的舰队,人数三万的精锐部队,无论哪一点,都足以扭转战争的结果。

12月12日,当赵刚宣布立国时,日本的特使小松寿太郎也不请自来,向赵刚商量日东友好的事情来。两日后,俄国特使普里特科夫也赶到辽阳,商量俄东友好的事情。

赵刚队这两个国家都十分反感,就让唐绍仪去安排,并给了两个底线

“与俄国人谈判,什么时候钱到帐,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办事。之前该做什么做什么,不用管他。涉及到土地的事情,则必须经过全体讨论才可以。”

“与日本人谈判,要了解他们的底线,一个字‘拖’,而且要在文字上多做文章。而且如果涉及军火的事情,则必须经过全体讨论才可以。”

唐绍仪心领神会,先是让小松寿太郎休息两天,然后安排了人员与其接触,了解小松寿太郎的来意。唐绍仪则亲自上阵俄国特使普里特科夫见面,俄国特使倒是一个爽快的人,见了面仙子说道:

“唐大人,我们俄罗斯帝国一向与你们友好相处,甚至为了帮助你们出兵日本,几万名英勇的士兵死在异国他乡。但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你们竟然在海兰泡残酷的杀害了我们

的士兵。我国皇帝十分震怒,希望贵国能够把杀人凶手交出来,并保证以后永远不再犯此类错误。”

唐绍仪大怒,但是他涵养超人,面上还是带着微笑,就想把普里特科夫的话给引到别的地方。

却听门外一声巨响,门板被踢得粉碎,一个人旋风般的杀了进来,抓住普里特科夫迎面就是一拳。普里特科夫立刻血流满面,不过这人倒是悍勇,大喊一声,也是一拳打了过去。来人一低头,躲过普里特科夫的拳头。身子一侧,一脚踢在普里特科夫小腹上,这一脚太重,普里特科夫口吐鲜血应声而倒。

来人还要再加上几脚,却被唐绍仪拦腰抱住。唐绍仪原本是经得呆了,反应过来之后知道没有什么大事,加上对普里特科夫也有意见,索性袖手旁观。见普里特科夫被打得太狠,眼看要出人命,这才出来劝架。

普里特科夫身体强壮,来人的一拳一脚换成他人早已毙命,他却还能擦掉脸上的鲜血,大声问道:“唐大人,这人是干什么的?竟然敢在你这里放肆!”

来人见唐绍仪抱得太紧,怕一下子挣开伤了他,就说:“放心,我不会再打了。”

唐绍仪知道此人素来说到做到,就松开了他。来人大步走到普里特科夫面前,微笑着说:

“我叫赵刚,我就是凶手,你来抓我吧!”

普里特科夫觉得好了些,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赵刚,赵大人,你是好样的,我们俄罗斯人最喜欢硬汉,等我们拔马刀看到你的脖子时,看你还能不能这样硬气。”

赵刚见普里特科夫嘴硬,就笑了笑:

“您难道不怕我们的几万陆军精锐?”

普里特科夫轻蔑的看了一眼赵刚

“我们有十倍的军队,你们那点可怜的兵力,最好不要拿出来丢人!对我们一点伤害都没有”

说罢,普里特科夫就一晃一晃向外走,自己的外交失败了。这个赵刚实在是一个野蛮人,竟然对一个手无寸铁的外交官施暴,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次的外交行动失败了,对自己来说是很不利的,会因此失去总督大人的信任……。

想到这里,普里特科夫不由身子一顿,赵刚抓住机会,又问了两句

“那我们6万吨的海军呢?”

“我们手上的一万多日军俘虏呢?”

“这些都不能对你们产生伤害?”

“你们主力齐集日本,如果我们的海军封锁对马海峡,而将日本的一万多俘虏放回的话…。”

“也对你们没有伤害!!”

普里特科夫停住了,赵刚的话像是铁锤一样砸碎了他的自信,现在对方已经摊了牌,而且点数比自己大得多。也许,需要用合约来约束住他的脚步,等到解决日本后再说,反正合约这东西在俄罗斯看来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撕毁的。

想好了对策的普里特科夫开始老老实实的提出了俄罗斯的想法:

第一款日本国如侵占俄国亚洲东方土地,或东北土地,或朝鲜土地,即牵碍此约,应立即照约办理。

如有此事,两国约明,应将所有水、陆各军,届时所能调遣者,尽行派出,互相援助,至军火、粮食,亦尽力互相接济。

第二款东北、俄两国既经协力御敌,非由两国公商,一国不能独自与敌议立和约。

第三款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尽力帮助。

第四款今俄国为将来转运俄兵御敌并接济军火、粮食,以期妥速起见,东北共和国允于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惟此项接造铁路之事,不得借端侵占中国土地,亦不得有碍东北共和国行使应有权利,其事可由中国国家交华俄银行承办经理。至合同条款,由东北驻俄使臣与银行就近商订。

第五款俄国于第一款御敌时,可用第四款所开之铁路运兵、运粮、运军械。平常无事,俄国亦可在此铁路运过境之兵、粮,除因转运暂停外,不得借他故停留。

第六款此约由第四款合同批准举行之日算起照办,以十五年为限,届期六个月以前,由两国再行商办展限。

 第十三节 日本竹杠敲得响

唐绍仪看了,心里有了打算,转给赵刚,却见赵刚喜不自胜,一个劲地向普里特科夫道谢,并且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早日签署密约,只是现在东北大事,必须由各部长同意,才能实施,所以还要等些时日。/

唐绍仪跟赵刚日久,早已知道赵刚所想,也不说破,将得意洋洋的普里特科夫送出门去。等到唐绍仪回屋的时候,就看见赵刚面色严肃的看着密约。

唐绍仪问道:

“赵总统,我看俄国人其志不小,似乎想借机吞并我东北全境呢?”

赵刚点点头:“俄罗斯肯定是想来一个借途灭虢,真是阴险无比,看来他是想空手套白狼。既然他没有诚意,那我们还是分有诚意的人来谈。”

第二天,小松寿太郎终于见到了唐绍仪。这几天,小松寿太郎急得团团转,每耽搁一天日本就又要损失几十上百名士兵,还有更多数量的平民。东北共和国等得起,日本可等不起。

小松寿太郎知道,这是唐绍仪摆出来的姿态,让自己明白,发言权掌握在东北共和国一方,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少付出一些而已。

唐绍仪看着小松寿太郎,心里怒火万丈,就是这个人欺骗了自己的恩人袁世凯,诱使袁大人出兵,然后不宣而战,卑鄙小人!!!

想到这些,唐绍仪重重“哼”了一声,轻蔑的看着小松寿太郎,问道:“小松寿太郎,你今天干什么来了?不会是向我们保证,绝对不会出兵朝鲜吧。”

小松寿太郎打了一个激灵,被人当场揭穿老底,绕是小松寿太郎脸皮极厚,此时也不由臊红了脸,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唐绍仪见了,心里大块,也就不再逼问小松寿太郎,转而问起战事了

“听说目前,贵队损失惨重,不知道是不是实情呢?”

小松寿太郎脸色一阵白一阵红,突然间,小松寿太郎跪到了唐绍仪面前

“唐大人,我知道你恨我,小人完成使命后一定切腹谢罪。不过,请你看在日本与清朝同学同源的分上,帮我们日本一把。我代日本两千万同胞谢谢你了。”

唐绍仪见了,心下有些凄惨,伸手将其扶了起来,好言安慰

“小松寿太郎,不必如此,我们各为其主,我虽恨你入骨,也只是私人事情。与国家大事毫不相干,更不会以私德坏公德。”

小松寿太郎这才起来,说道:

“这次我来,是想与贵国谈和,顺便交换双方战俘。”

唐绍仪问道:

“如何交换?”

小松寿太郎回答道:

“当然是将对方所有的战俘都交换了。”

唐绍仪一笑,问道:“不知道贵国俘虏了我国多少战士呢?”

小松寿太郎说道:“大约1万左右,其中包括聂士成总兵。”

唐绍仪说道:“此乃清朝的官兵,与我国何干,你还是去何清朝交换俘虏吧。”

小松寿太郎可傻了眼,清朝打败仗的官兵是最受人歧视的,可以想见清朝根本不会答应替俘虏付出任何费用的。

唐绍仪又走到小松寿太郎面前,对小松寿太郎说道:“不过呢,那些人要交到我们手上的话交,以后的事情会好办些。所以,你最好先把我们的战俘送回来。”

小松寿太郎后悔莫及,但是形势不利,只好认了,承诺今天就开始遣返战俘。

小松寿太郎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上,主动转了话题

“按我国还有1万多陆军士兵以及小松寿太郎千多海军士兵被贵国扣留了。”

唐绍仪直承不讳“不错,是有这回事。”

小松寿太郎作色到:“当时我国正与清朝谈判,并未开战,你方何故攻击我方。”

小松寿太郎这番话,可谓颠倒黑白,自己率领着舰队打到别人家门口了,还不允许别人还手,哪有这样的道理。

唐绍仪对付这样的人可谓轻松之至,轻轻地说了一句“他们触犯了我国法律。”

小松寿太郎大奇问道:“大清律多的是,怎不知道犯了哪条,唐大人情之教我一下。”

“大清律没有,但是犯了我东北共和国一条法律。‘非法入境罪’,所以这些人被判以有期徒刑五年,罚款两百银元。”

小松寿太郎想了想问道:“如果我替他们付了这些钱的话,是不是他们就能跟我走了。”

唐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