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43部分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43部分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外,恐怕再也没人知道了。
“华阳太后阻止庄襄王赦免公子弘的亲属,就是因为武安君和楚系的这段仇怨?”苍头问道。
“武安君是大丈夫,为人顶天立地,做事光明磊落,不会因公废私,更不会以怨报德,他之所以支持昭襄王,其实是保护楚系,另外就是保持咸阳政局的稳定,以便大军继续征战。”蒙恬目露崇拜之色,缓缓说道,“然而,接下来的储君之争激化了朝堂矛盾,昭襄王和武安君之间的矛盾因此愈演愈烈。”
“安国君是储君的不二人选,但昭襄王担心楚系外戚卷土重来,有意立嫡长孙公子弘为太子。武安君不愿意介入储君之争,谁知局势越来越紧张,以相国范睢为首的山东外系主动挑起了战争,逼得他不得不出面。为了大局,武安君授意公子弘,坚决退出储君之争。此举激怒了昭襄王。昭襄王最担心的就是楚系外戚卷土重来,如果立安国君为太子,等他百年之后,楚系外戚势必重新崛起。武安君此举不但得罪了昭襄王,更得罪了一部分本土老秦人,在山东外系的有意推波助澜下,终于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的形势太复杂,各方势力深处其中,最后都是身不由己,全部被卷进了风暴。武安君被冤杀,司马梗被罢黜,公子弘被流放,范睢被罢相,而昭襄王在风暴之后,身心俱疲,临终之际也只能把王位传给安国君,因为他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
苍头明白了,楚系外戚与武安君之间并无恩怨,相反,华阳太后还非常感激武安君,之所以阻止庄襄王赦免公子弘的亲属,一则是因为昭襄王驾崩不过两年多,要顾全老王的脸面,其次是要把当年的恩恩怨怨就此埋藏,如果拿出来必定又是一场风暴,何苦来哉?
此刻,苍头也知道蒙恬之所以说出这段秘密的原因了。
华阳太后和楚系外戚绝对不愿意看到公子宝鼎的出现。
公子宝鼎的出现,意味着当年的血腥又要翻出来,朝堂内外、军政两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势必要乘机跳出来大做文章。从旧日渊源来说,华阳太后和楚系外戚不能以怨报德,那等于给了对手攻击的把柄,所以在形势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会主动退让,以矫枉当年的错误,还公子弘一个清白,重新评定武安君的功绩,解除对白氏和司马氏的禁锢,让他们的子弟重回朝堂和军队。
尉缭之所以向秦王献此计策,正是找到了楚系外戚的软肋所在。这一招如果击中了,秦王即使不能马上扳倒楚系外戚,但绝对能获得老秦武人的支持,继而实力大增,可以有效巩固和集中自己的王权。
现在宝鼎横空出世,楚系外戚措手不及,他们的软肋露出来了,这时候若能给其重重一击,则形势必然扭转。


=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四十八章 大秦噩梦
蒙恬的意思很明了,事有可为,试图以此打动苍头。
苍头不上当,相反,他对此事更悲观。咸阳各方势力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交错纠缠,尤其老秦人与楚系外戚,因为一代代的姻亲关系,其利益纠葛往往错综复杂,变数无穷,在没有确定把握的情况下,这事不但不可为,反而危险万分。
“如果左庶长允许的话,我可以把你这番话转达给公子。”苍头很干脆,一推了之。
蒙恬微笑点头。苍头既然态度坚决,那就多说无益。两人随即就护送太子丹去咸阳一事交换了意见,因为苍头要随同返回咸阳,具体事宜也就由他全权负责了。
苍头匆忙返回城内馆驿找到宝鼎。
宝鼎最近痴迷于写字,天天都在木牍上刻刻划划,虽然字是认识了不少,但那字刻得实在是不堪入目,这让宝鼎十分怀念后世的纸和笔。笔容易做,竹筒卷狼毫即可,这年代就有,但纸就太难做了。宝鼎只知道做纸的原料,有树皮、麻等,至于怎么做,工艺是什么,他就一无所知了。每每刻字刻得头晕脑胀的时候,他就自怨自艾,早知自己要穿越,前世为什么不花点时间看看这方面的书,了解一些相关知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入乡随俗,因陋就简。
苍头把堆放在席上的木牍推到一边,又从宝鼎手上夺下刻刀,没好气地说道:“你累不累?现在都用笔写字,有几个人用刻刀?你倒是乐此不疲,好玩是吧?”
宝鼎揉了揉酸麻的手指,笑道:“刻字能让我的心静下来。”
“真的?”苍头诧异地看了他一眼,“真的静下来了?”
宝鼎点点头,神色从容淡定,脸上带着一抹浅浅笑容。这让苍头想起了初见宝鼎时的情景,当时宝鼎就是这副神情,那笑容看上去很真诚,人畜无害,不过现在苍头无论如何也不会上当受骗了。
“你父亲十五年前战死于长城要隘,当时匈奴入侵,他带着两百人坚守要隘一个多月,最后血战而死。”苍头面带恼色,生气地问道:“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宝鼎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也没想到宝鼎的父亲公子弘竟然在十五年前就死了,这个消息让他非常吃惊,“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看到苍头颇为恼火,宝鼎直觉认为这事对自己不利。公子弘不在了,自己家与白氏、司马氏的亲疏程度肯定有所不同,在未来自己未必会得到两家的全力相助。
“这是好消息。”苍头说道,“你父亲不在了,当年的谋反一案成为历史,兴国君一脉对咸阳的威胁不再存在,你有机会返回咸阳了。”
“回咸阳?”宝鼎顿时激动起来,“我真的有机会回咸阳?”
“本来没有,但阴差阳错,你在代城大发神威,刺杀了公子隆和公子恒,一夜之间名震天下,仅以此功,你就可以回咸阳了。”
宝鼎望着苍头,一脸怀疑之色,“之前你可没说过,骗我吧?”
“之前你并没有告诉我你父亲不在人世了。”苍头面带愠色,心里颇为气恼。
“我父亲不在人世,我就可以回咸阳?”
“如果大王顾念王族之情予以赦免,当然可以。”苍头解释道,“毕竟你是下一代,没有罪过,不过受株连而已。”
‘你从哪听来的消息?”宝鼎笑道,“难道大王要赦免我?先前你不是说大王为了保密,要掩盖与我的一切关系吗?”
“我刚刚见过蒙恬了。”苍头说道,“我听到一个秘密,武安君因楚系外戚而崛起,武安君事实上属于楚系。”
宝鼎吃了一惊,难以置信地望着苍头。武安君是楚系?这怎么可能?
苍头把蒙恬所述详细说了一遍,“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鄢郢之战,当时如果没有宣太后的坚决支持,武安君在攻破郢城后,肯定不敢焚毁夷陵的楚国宗庙。”
宝鼎连连点头。这事历史上有记载。当年武安君伐楚,水淹鄢城,数日内杀死了几十万楚**民,此后为了重创楚国,他又在攻破楚都郢城后,为断绝楚人收复故土的决心,一把火将位于夷陵的楚国先王宗庙烧了个干干净净。几十年后,项羽率楚军坑杀秦军降卒,火烧咸阳,其实就是报仇雪恨。鄢郢之战让楚人几乎亡国,从此刻骨仇恨深深烙在楚人心里,世代传承,甚至在亡国之前更是发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血泪誓言。
宝鼎仿佛看到了咸阳那场冲天大火,心中恐惧,遽感寒意,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
不错,历史的真相应该就是这样。当时宣太后与楚系外戚把持朝政,假如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武安君怎敢焚毁楚国宗庙?或许正因为武安君是楚系,所以才与范睢决裂,所以昭襄王才不顾一切如同失去理智一般杀了武安君。
昭襄王驾崩十七年了,楚系外戚也早已完成崛起,此刻楚系即使没有替武安君平反的念头,但照顾一下他的外孙还是可以的,再说自己也立有军功,赦免自己一家也有足够理由。
宝鼎想到这里,蓦然记起这些消息都是来自蒙恬。既然秦王政对过去的事一清而楚,知道武安君是楚系中坚力量,那他还试图给武安君翻案干什么?给自己找不快活?或者这里还藏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吧?
“蒙恬的话不可全信,但也不是无的放矢。”苍头说道,“我家大父也是当年的当事人之一,他当时受到株连被解职,不过不久他又官复原职了。他就从来没有对我说过武安君是楚系的事,所以以我的推测,武安君虽经楚系提携而崛起,但他始终是老秦武人,与楚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至于最后他与昭襄王反目成仇一事,内中肯定牵连到楚系,否则昭襄王断然不会杀了他,自毁大秦长城。总而言之,这里的疑点太多了,我们一时半会儿也搞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王要利用你。从目前的形势分析,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为上策。我的建议是,你马上返回乌氏,静观其变,不出意外的话,你很快就会返回威阳。”
宝鼎整理了一下思绪,也想不明白秦王政的真实意图,但也不同意苍头的建议。那太被动了,如果一味被动,对自己的发展极其不利。代北一事就是个例子,假如不是阴差阳错机缘巧合,自己现在绝不会占据主动,并赢得返回咸阳的机会。
宝鼎略略考虑了一下,问道:“蒙恬还说了什么?”
“蒙氏欺人太甚,试图把我拉下水,让我与他们同生共死。”苍头冷笑道,“我个人荣辱算什么?但我背后是郿城‘孟西白’,就算大王当面,我也会一口拒绝。”
宝鼎吃惊地看着他,你拒绝了大王,你竟然拒绝了大王?你白痴啊?你知道十二年后大秦就要统一了吗?大王将成为千古第一帝,蒙氏更是大秦炙手可热的第一权贵,你竟然拒绝了他们的招揽,你真是天下头号大白痴啊。
“表兄,你是不是再慎重考虑一下,蒙氏兄弟的背后可是大王啊。”宝鼎正色劝道。
苍头苦涩一笑,“你知道吗?这个大王是杀老秦人的大王啊。”
宝鼎更吃惊了,不明白苍头为什么竟会说出这种话。
苍头看了他一眼,无奈长叹,“你还年少,又久在边疆,很多事你都不知道。”
苍头也不隐瞒宝鼎,把成蛟兵变和嫪毐之乱的真相说了出来。宝鼎异常震惊,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成蛟兵变和嫪毐之乱的背后竟是老秦人与楚系外戚的殊死搏斗,吕不韦和山东外系不过在其中充当了一个急先锋兼打手的角色。至于秦王政,他既是这两场风暴的引起者,也是推波助澜者,但他除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外,其他则一无所获,而尤为严重的是,他失去了老秦人的支持。
大秦的王竟然失去大秦人的支持,只能靠蒙氏等山东外系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王权,这个事实太令人震惊了。
历史上并没有相关记载,但今天经苍头一说,再综合后世史料仔细一推敲,不难发现此事的可信度非常高。
后世大秦历史有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当山东各路反秦大军浩浩荡荡杀进关中时,关中的老秦人在哪?关中的老秦权贵和黎民百姓为什么没有自发地组织起来誓死卫国?昔日赵人、魏人、楚人、燕人都在亡国的最后一刻誓死奋战,相反,最强大的秦国,一代代高唱着“纠纠老秦,共赴国难”的老秦人,竟在亡国的最后一刻选择了放弃,没有任何抵抗就献城投降了,为什么?老秦人为什么放弃了自己的王国?
如果今日咸阳局势如苍头所述,如果老秦人与王族彼此仇恨,再也没有信任可言,那大秦帝国在统一十五年后便轰然倾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为什么会这样?”宝鼎失神问道。
“因为楚系外戚。”苍头咬牙切齿地说道,“楚系不亡,大秦永无宁日。”
“老秦人如果不拥戴自己的大王,大秦又岂能长盛不衰?”宝鼎叹道。
“长盛不哀?”苍头怆然苦叹,“长盛不衰的是楚系外威啊。今日大王娶楚国公主,生长子扶苏,若楚公主立后,公子扶苏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大秦依旧是楚系外威的天下。”
宝鼎目瞪口呆,心里连声惊呼,原来始皇帝终生不立后、始皇帝直到临终之前都没有立太子的原因就在这里,是因为楚系外戚,因为楚系外戚的存在导致咸阳政治风暴一个接一个,国不堪重负,即使伟大如始皇帝也是彷徨无策。或许正是因为楚系外戚这个噩梦一直纠缠着始皇帝,才让他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并最终导改大秦帝国在瞬间轰然倾覆。
不能这样结束,千万不能这样结束。既然我有幸穿越到了秦国,既然我有幸成为大秦公子,我一定要改变历史,阻止悲剧的发生。
如何阻止?从目前形势来看,最迫切要做两件事,一是重建大王与老秦人之间的信任,让老秦人全力支持大王;其次就是让秦王政联合老秦人的力量扳倒楚系外戚,清除楚系势力,彻底断绝楚系外戚对大秦政局的影响。至于更远的事,因为蝴蝶翅膀的扇动,宝鼎已经无法依据原有的历史轨迹推测出它发展的方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