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293部分

逆明1644-第293部分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得妻如此,夫复何求!”钱谦益哈哈大笑,原本他还以为柳如是会觉得他懦弱,不敢跟皇上抗争到底,可是他在柳如是的眼中看到的只有坚定和理解,这让他心头的郁结都消了一些。

    ……

    次日一早,朝鲜世子一行人被强行送出南京城。

    直到这一刻,朝鲜世子还不敢相信大明居然真的这样做的,大明真的要与他们朝鲜解除藩属关系。

    “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朝鲜世子一脸难看,根本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朝鲜虽说也不定期有窥视辽东的想法,可是更知道中原大明王朝的强大,所以将领土小心翼翼的扩充到鸭绿江边与大明隔江而治后,便从来不敢再伸手,只以奉大明为宗主国,年年讨得一些丰厚的赏赐生存为主,如今大明跟他们朝鲜解除的藩属关系,那么表明今后大明将没有义务再保护朝鲜,甚至可能会进攻朝鲜,如此朝鲜不仅要面对倭寇,更要面对大明。

    朝鲜世子已经不敢想象自己回到朝鲜该怎么向父王和全朝鲜人民交待了。

    “磨磨蹭蹭的干什么?还不快走!皇上有旨,大明与朝鲜断绝藩属关系,朝鲜世子不得继续留在大明领土内!”监视朝鲜世子的明军将领喝道,敦促朝鲜世子等人赶快登船出海,离开大明的领土。

    朝鲜世子脸色发黑,咬了咬牙,只能在明军将领的监视下登船出海,返回朝鲜。

    ………

    朝鲜世子走后,钱谦益也一身常服的入宫找朱慈踉。

    “皇上,老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恐无法继续担任首辅一职,特来向皇上告老还乡,还望皇上恩准!”钱谦益将官帽和官服放于地上,自身也伏拜在地。

    对于钱谦益的辞官告老,朱慈踉并不显得惊讶,似乎早已料到这个可能。

    “爱卿想好了?”朱慈踉淡淡的问道。

    要说钱谦益此人,虽然迂腐了一些,但还是有些才能的,在首辅之位干了数年,还算兢兢业业,至少朝堂是稳定的,朱慈踉颇为满意,不到不得已的地步,他并不想走到这一步。

    “回皇上,老臣已经想好了,老臣老了,有些东西早已根深蒂固,无法改变,也不想否认自己数十年的精研所学,今后无法在继续为皇上效力了,还望皇上理解。”钱谦益坚定的说道。

    意思很明确,他精心儒学大半生,仁义之道根深蒂固,一旦转变,便是否认数十年的所学,他做不到那样,他也无法劝说朱慈踉放弃那种跟他相反的观念,所以他只能走这一步。

    朱慈踉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道:“如此,朕恩准了!”

    不到逼不得已,朱慈踉是不想把钱谦益逼到这个地步的,同时他心里也理解钱谦益,到底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没那么容易转变,钱谦益的主动辞官,也让他免于做出一些不太愿意做出的举动,既然钱谦益做出了选择,那么他便尊重钱谦益的选择。

    “谢皇上恩典!”钱谦益身体有些发颤,从今往后,他便要离开朝堂不再是大明的首辅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二章 首辅李岩

    钱谦益突然告老还乡的消息不到一个时辰便传遍整个南京城,文武百官无不震惊,均弄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照他们想来,就算皇上不采纳钱谦益的意见,仍旧断绝了和朝鲜的藩属关系,驱逐了朝鲜世子,但也不到钱谦益这个首辅告老不干的地步。

    文武百官都不是笨蛋,一下子就意识到这其中可能有另外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原因。

    当钱谦益带着柳如是准备离开南京回乡的时候,大半文武百官都来相送。

    “首辅大人,您这是为何啊!”有官员首先说出心里的疑问。

    其实大部分前来相送的官员都是希望能从钱谦益口中得知一些他们还不知道的消息,好有所防范,毕竟连钱谦益这个首辅都莫名其妙的辞去了首辅之位,而且还是在见过皇上之后,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跟皇上有关。

    “诸位,大家不要乱猜了,是我钱谦益精力不济,自感没有能力再在首辅一职上做下去,自愿告老,并没有什么原因。”钱谦益叹了口气,扫视众人道。

    他是清楚真实的原因,可是皇上不说,他也不好现在说出来,免得触怒皇上,引发不必要的风波,与其如此,他倒不如静静的告老还乡,且看皇上究竟会将大明带到什么样的路途上去。

    钱谦益虽然不想承认,当今皇上朱慈踉每一次一意孤行,看似会给大明招来大祸,动摇大明的根基,可是每一次都能让大明比原先更加强盛。朱慈踉想学汉武帝准备在今后对四方用兵,威霸四方,是有将大明带入穷兵黩武之路,可是无论如钱谦益也相信,大明不会灭,终究会证明皇上这一次是对是错,心理上钱谦益会劝说朱慈踉放弃那样危险的念想,可是当他无法劝说朱慈踉放弃的时候,他也宁愿相信朱慈踉,毕竟朱慈踉已经给了大明很多次奇迹了,值得他赌上一赌。

    钱谦益不想给皇上添麻烦,便不想多说。

    “诸位,时辰不早了,望诸位日后更加尽心竭力辅佐皇上,老父告辞了!”钱谦益对着周围的众人说完后,便让车夫驱车离去。

    眼睁睁的看着钱谦益马车离去,众位前来相送的官员无不露出失望的神色,钱谦益不肯说,他们又怎么能够打听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钱谦益离开南京城后,朱慈踉突然单独将李岩一人宣进宫内。

    “微臣李岩,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待李岩起身后,朱慈踉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的跟李岩说了此次招他来的原因。

    “李岩,钱谦益辞去了首辅一职,朕准备任命你为下一任首辅!”

    什么!李岩瞬间瞪大了眼睛,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

    “皇上,这是为何?”李岩问道。

    要说他李岩本是李自成麾下的人,归降大明时便被任命为了兵部侍郎,后来又成为兵部尚书,短短几年时间,皇上又要任命他为新一任首辅,这样的恩宠,李岩有些不太敢接受。

    李岩不确定钱谦益为什么辞去首辅之位告老,但朝堂上比他资老的人不少,比如刘宗周和黄道周二人均是新任首辅的最佳人选,在怎么也比他李岩合适。

    “你知道钱谦益为什么突然辞去首辅之位吗?”朱慈踉淡然的说道:“那是因为被朕给逼的。”

    李岩一脸震惊,钱谦益辞官竟然是皇上逼的,他想不明白皇上为什么如此。

    朱慈踉解释道:“数日前,朕曾跟钱谦益透露过大明今后的发展之路,乃强兵国霸之路,当前大明百姓有一亿两千余万,今后还将更多,届时大明疆域很快就不够用了,所以朕准备在北方稳定之后,对四方动用兵事,给后世子孙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而钱谦益无法认同朕的这一观点。”

    朱慈踉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以李岩的聪明,已经知道了所有的原委,钱谦益乃当代大儒,无法认同皇上准备强兵国霸的思想,又劝说不了皇上放弃,所以他无法继续担任首辅辅佐皇上。

    “我华夏民族曾源于河南黄河边缘一片小小的土地,人口不过数十万,经三皇五帝不断征战后拓展至滨海,又经秦皇汉武拓展,尊定了后世王朝疆域的根基,至今已经一千七百年了,华夏的领土基本没有变化,如今我大明有应龙强兵,有两大海军舰队,有绝对充足的钱粮支撑,而周围尽是小国,弱国,朕想趁此机会,再立秦皇汉武的伟业,爱卿可否与朕一同!”朱慈踉静静的盯着李岩,给他思考的时间。

    李岩心思百转,别看他是书生起家,但其实心里远比钱谦益黄道周那等儒学大儒更加开放,并不顽固迂腐,反而心头充满热血,朱慈踉正是知道这一点,才准备让李岩继任首辅。

    面对朱慈踉期待的目光,李岩沉默着,而后心里渐渐有了决定,人人都说昔年秦皇汉武穷兵黩武,实则没有当年秦皇汉武的开拓,当今汉人或许根本没有大明当前的疆域,土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正如皇上所说,华夏的疆域几乎一千多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了,大明为何不能出一个汉之武帝?

    “皇上圣明,李岩愿为皇上肝脑涂地,愿为大明再拓汉武之伟业死而后已!”李岩跪拜在地上,无比坚定的说道。

    如此,李岩算是跟朱慈踉统一了战线。

    “好!哈哈哈哈!爱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朱慈踉爽朗大笑,他果然没有看错李岩,朝堂文武百官,也唯有李岩有这样的胆量,有这样的热血接下这样的任务。

    “明日一早,朕便会下旨封你为首辅,统领百官,望爱卿恪尽职守,与朕一同再创伟业!”朱慈踉意气风发的说道。

    有了李岩的定力支持,朱慈踉相信,今后他一旦开始准备动兵,所遇到的阻力会小上许多。

    次日,文武百官还未从钱谦益的离去回过神来,朱慈踉便当朝宣布任命李岩为新一任首辅。

    这再次如同一枚炸弹,炸得文武百官惊骇莫名,一个个不由得死死的盯着李岩。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钱谦益走后,皇上会让李岩继任首辅之位,虽说李岩这几年所表露出来的才干大家都有目共睹,可是李岩本是闯贼李自成的麾下,投靠大明也才短短数年的时间,竟然就成了大明首辅,这压过了刘宗周,黄道周等德高望重之人,如何能够服众!

    “皇上三思啊!”几乎大半的文武百官都出来反对。

    “朕意已决,退朝!”朱慈踉面色淡然,不理会文武百官的反对,自顾的离开了朝堂。

    留下李岩一人面对文武百官,这也算朱慈踉最后给李岩的一个考验,若是李岩能够镇得住场面,最终自己让文武百官闭嘴,那么朱慈踉无疑将会更加信任于他,也更加确定他今后能够担得起统领百官的职能。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三章 恢复北方经济

    李岩没有让朱慈踉失望,仅仅数天时间便压下了大多数反对声音,靠着自身的才能和朱慈踉的支持坐稳了大明首辅之位,开始行使他领导百官的责任。

    正月十六,新年刚过,为了恢复北方的经济民生,朱慈踉和李岩制定了人口回援北方的政策。

    “驾!”大量差役锦衣卫等在南方各省快马奔驰。

    “皇上有旨,北方新定,有大量土地闲置,凡自愿定居北方者,每口可得三十亩良田,免税三年,朝廷承担一切移居盘缠,另……”

    ……

    北方各地虽然光复,但经过数十年战乱,人口死的死,逃的逃,连万年间的三分之一人口不到,再加上许多拥有大量土地的士族豪强被剿灭,被闲置的土地多不胜数,足可以迁移两千万以上人口北上。

    圣旨一出,回援北方的人口络绎不绝,长江南岸,黑压压的人口站立,遥望北方。

    “爷爷,我们要回到家乡去吗?”一名六岁的孩童问五十多岁的爷爷道。

    这是一个六口之家,三个孩子,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一对夫妻。

    “是啊,回到家乡,我们已经离开那里十二年了,是时候回去了,你曾祖们的坟这么多年没有人打理,也不知道成什么样了。”老汉回答道。

    老汉的家乡原在山西,本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在战乱中被杀死了,仅剩最小的三子,为了躲避战乱,十二年前老汉不得已带着十几岁的三子逃到了江南,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三子不仅在江南娶了媳妇,还生了三个孩子,最大的那个正是老汉跟前的六岁孩童,最小的则是一对两岁的双胞胎,正在那对夫妻的怀里抱着。

    原本在江南居住了十二年,媳妇也是江南的,老汉不怎么想回到原本的家乡,不过朝廷开出的条件太好了,况且家族的祖坟都还在家乡,实在弃之不得,只能选择回过。

    “爹,大哥和二哥当年只是草草葬了,回到家乡之后,我们想办法把他们重新安葬过吧。”老汉的儿子突然说道。

    老汉眼中瞬间染上一抹悲色。

    “好。”好一会老汉才说出了这个字。

    还记得当年长子和次子就是在他的前面为了保护家里不被洗劫而被杀死的,当年老汉白发人送黑发人,加上实在有心无力,只能将长子和次子草草安葬了,连坟头都没能堆起来,也不知道回去之后是个什么光景。

    与老汉一家同样情况的人不少,许多人已经在江南有了安定的生活,不过家乡同样有太多他们难以割舍的东西,所以此次选择回援北方的人口,大多数当年难逃的人,第一批约有数百万的样子。

    长江面上,数百艘战船驶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