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家业 >

第26部分

家业-第26部分

小说: 家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象是冯氏的声音,贞娘不由的回过头,果然是冯氏。一手还扯着孙月娟。
“田公子,你这是要去哪里啊?”那冯氏笑的一脸灿烂的道。
“我去城外的文峰寺。”那田本昌笑着回道。这厮对谁都是这样一副笑脸,有些皮笑肉不笑的。
“正好,我和月娟也要去文峰,去为她爹祈个福呢,不知田公子放便不,让我和月娟搭个便车。”那冯氏道。
“娘,这怎么行?不要太麻烦田公子了”孙月娟在一边尴尬的扯了扯冯氏,随后一脸悻悻笑的看着贞娘。
“有什么不行的,这么远的路。搭个便车多好啊。”冯氏没好气的冲着孙月娟道。随后又一脸笑的冲着田本昌道:“田公子,你说是吧。”
“不错,没什么不方便。你们上车吧,我就坐车头上。”那田本昌应道。
“你瞧,田公子也这么说,我跟你说,田公子是好人。”说到这里。那冯氏口风一转,看了一眼贞娘道:“不象是有的人家…如今可不正是老天有眼吗?这叫自作孽不可活。”
“娘,你乱说什么?”一边孙月娟更难堪了。
贞娘冷眼的看着冯氏的表演,随后道:“冯婶儿,你后面这句话,我还给你自己。”说完。转身离开了,她知道自己再留着,孙月娟会更难堪。
而冯氏打的主意。贞娘虽不敢百分百的保证,但大约猜出来了,这位怕是看上田本昌了。想把孙月娟推给他。
那田本昌,自跟那言小姐婚事不了了之,虽然得罪了言公公。但田家有钱,大把的钱撒下去。言公公虽说不会再跟田家结亲,倒也没必要太为难田家,谁会跟钱过不去啊。
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也是田家敢一入行就冲击贡墨的原因,金钱开道。
不过,有许多事情,钱并不是万能的,这墨业之事,资格和底蕴也很重要,在贞娘看来,此次贡墨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程家的。
而此时冯氏的心思,在贞娘看来,怕是没戏。田家看不上孙家。
而今,如果冯氏非要打这主意,最后吃苦头的是孙月娟,所以,贞娘才说把冯氏最后那句话还给冯氏,只是难为了孙月娟,贞娘叹息,贴身医王。
不过这等事情却也不是她能操心的。
贞娘回到家里,前后脚的,金花姑姑和李进财就来了。
“贞娘,我听说七婶娘也出事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岳丈大人急的不得了,让我们来看看,嫡宗那边我们不好冒然登门,所以来你们这边问问。”一进门,那李进财看到贞娘,便大声的问道。
贞娘急的差点跑脚急道:“金花姑父,你小声点,这事儿我爷爷不知道呢,他身子骨不好。”
说完,抬眼看了看屋里,自家爷爷就站在门边眯着眼,也不知听没听到。
“就是,做事也不动点脑子。”一边李金花埋怨道。
“不好意思,是我太急了。”李进财道。
“贞娘,你是刚从你七祖母那边回来吧,就说说,不要担心我,你真当你爷爷无能啦, 这点都抗不过去吗?人生七十古来稀,你爷爷我已经六十九了,还有什么看不透?咱们家人死在墨上的不甚其数啊,可咱们李氏子孙从未后悔过,生于墨,死于墨,死的其所。”显然,之前的话李老掌柜的听到了,这时从屋里出来,掷地有声的道。
“爷爷。”贞娘连忙扶着自家爷爷在一边坐下,看爷爷神色还算平静,倒是放心了。
“具体情况我也不晓得,这时候大夫正在抢救七祖母呢,我不好打搅,只把一篮鸡子儿放在门房里,没进府,不过,七祖母应无生命之忧。”贞娘道。
显然一句话显然是宽解自家爷爷的。
“嗯,这时候确实不要去打搅的好。大家都稳着点吧。”李老掌柜的道。
贞娘点点头,这时候,李家应当以稳为重。
“八叔,我可听说墨坊里现在很不稳哪,工人们人心慌慌的,那邵管事在墨坊里可是一手摭天,我觉得这时候八叔应该站出来,咱们李氏子弟都应该站出来。”这时,一边李进财道。
“家里出了这么多的事情,工人们人心慌慌那是正常的,邵管事这些年为了墨坊可是鞠躬尽瘁啊,什么叫一手摭天?这话过了啊,这时候,谁都别站出来,都稳稳的,收着心,该干嘛干嘛,都站出来干什么?那才是不稳当。”李老掌柜瞪着李进财道。
他活了这么一大把的年纪了,人心什么的,逃不过他的眼睛。
而此时贞娘也两眼便灼灼的盯着这位金花姑父,这位是想伸手的节奏吗?
要伸手就要有被砍手的觉悟。
“金花姑姑,你一会儿去九叔婆那边看看,没事了,就赶紧回去吧,六爷爷岁数大了,他跟九叔公感情一向好,心里不定有多难受呢,得有个人在边上看着劝着啊。”贞娘这时转脸冲着自家金花姑姑道。
族谱记载着,六爷爷也大约就是这段时间故去的,最后才让李进财当了家。
所以,贞娘提醒着金花姑姑。

第四十三章 翅膀效应

李金花本就担心家里的老父亲,听得贞娘这么说,便也待不住了,招呼着李进财一起离开,回李庄。
贞娘送他们到城门洞口便回转了。
“金花,咱们还是不急着回去吧。我想着,这嫡宗那边咱们不方便去,那咱们就去九婶那边吧。”李进财劝着道,心里却是在琢磨着,得留在城里多打听点。
“九婶那边不是先头就去过了嘛,事情都安排好了,我二姐和贞娘她大哥都在那里帮衬着呢,人太多反而添乱,再说了,我不太放心我爹,还是回去吧。”李金花想想道。
“二姐和贞娘她大哥在帮衬,那是他们的情份,咱们得有咱们的情份哪。再说了,爹在家里,不是有长根他们吗?不会有事的,我们还是留下吧,看看情况。”李进财继续劝道。
“我知道,但长根他们还要做事,以爹的脾气,定然早把他们赶地里干活去了,哪里顾得上照应我爹,你要是真想留下,那就你留下吧,我回家里去。”李金花道,不知为什么,本来没感觉,听了贞娘那话,她这越想那心就越有些毛毛的。死活也不愿意留下来了。
想着,她便当先朝城门走去。
李进财倒真是想留下来,他一门心思想着,万一嫡宗七婶过世了,墨坊必有动荡,怎么着,六房在墨坊里也有份子的,那可不能便宜的别人。
而且,他不甘心一直这样,他一直想找个机会重新独立出来。再外出开店做生意已经不可能了,但在墨坊他看到了一丝机会。
不过,李进财想是这么想,可自上回他在苏州另娶妇的事情被撞破后,李家人不管是谁见了他那都是眼不是眼。鼻不是鼻的,没个好脸色,他若一个人留下,李家没一个人会理他的,金花不留下来,他一个人留下来那完全是自找没趣。
“成,听你的,那就回去吧。”李进财也没奈何了,只得跟着李金花一起回去。
一驴一车,两人没一会儿就回到了李庄。
李金花推了门。就看到润哥儿正在院子里追着小鸡仔。
“润哥儿,爷爷呢?”李金花冲着润哥儿问。
“爷爷拧着酒壶出去了。”润哥儿道。脸上有些不痛快,这两天爷爷都不陪他玩。
拧着酒壶出去了?坏了。爹定然是喝闷酒去了,李金花想着,便又冲着润哥儿问:“那你知道爷爷去哪喝酒吗?”
“不知道。”润哥儿摇摇脑袋。
李金花这时有些急了,转过脸冲着李进财道:“润哥他爹,你赶紧着去那几户爹平日常走动的人家里看看。爹这两天心里不痛快,万一喝多了,指不定要闹出什么事呢。”
“好,我这就去。”李进财点点头,便转身出门了。
李金花也待不住,吩咐张嫂看好孩子。她也出门了,到几处平日老爹喜欢走动的山脚地头去看看。
正是春耕时节。
家里的长工长根带着几个人在田里犁着地。
“东家嫂子,有事啊?”长根看到李金花。便问道。
“长根,看到我爹了吗?”李金花问。
“哦,老东家呀,刚才看他拧着酒壶往荷花潭那边去了。”长根指着前面不远道。
“哦,我去找他。”李金花这才松了口气。转身朝河花潭那边去。
荷花潭离这边不远,不过是在一个山坳里。看不见。李金花沿着田埂走,田埂上的车前草和马齿苋一簇一簇的。
此时,不远的荷花潭边,李金泰举着酒壶,坐在潭边上,醉眼蒙胧的看着潭里他自个儿的倒影。
不过这会儿,他已经喝醉了,直把潭里的倒影当成李九爷李金和。
“老九啊,你自小样样都比我强,我小时候觉得你这臭小子真不地道,可越大了,也知道我比不过你们,我一没本事,二又胸无大志,一直都是得过且过的,不过,我心不大,觉得这样挺好,只是我一直在想啊,我这做哥的总要强过你们一点吧,要不然,太憋屈了,可一直想着,却找不到,本还想着,我多生几个子女把你们比下去,我可生来生去就三个陪钱货,唉呀,没的比啊”
说到这里,李六爷又举起酒壶灌了一口,我后一手指着水里的倒影继续唠叨道:“不过啊,我终于发现自己比你强的一面了,那就是我活的比你长啊。是不是啊,你说你咋就不争气呢,样样比我强,偏到最后了,却活的没我长,可惜啊,你说你是不是故意,觉得你六哥一辈子样样不如你,不忍心,所以最后才来这一遭,那我告诉你,你若这么样,那我就不干了啊,你六哥是需要别人让的人吗?”
李六爷说着,晃悠悠的站了起来,那手指着水里:“你小子,给我起来,不起来是吗?那我抓你起来”
这老爷子,完全醉了呀。
此时李六爷说着,就伸手去抓水潭里的倒影,最后整个人就朝着潭里倒下去,发出卟嗵的一声响。
此时,李金花正好寻到这边来,没想一到,就看到这等情形,魂飞天外啊,大叫了起来。
“爹…快来人哪,救命哪”李金花尖叫着,那声音好似要把天空撕开似的。
正在犁田的长根几人听到这边的尖叫声,便知那边出事了,什么也不顾的冲了过来:“东家嫂子,发生什么事了?”
“长根,快救人,我爹落水了。”李金花冲着他大叫。
长根一听这事,二话不说,带着另外两个长工一个猛子扎进了潭里,一阵扑腾,不一会儿就把李六爷救了起来,然后一行人匆忙的将人抬回家里。
又有人去叫来庄里的赤脚郎中。
“还好,救的及时,没事,冲碗姜汤,我再开几副暖身子的药就成了。”那赤脚郎中道。
李金花等人才松了口气。刚才可把她吓死了,如今回想起来,若不是听了贞娘了的话,早些回家,那自家老爹…
李金花想都不敢想那后果。
“都说了我没事了,担心什么。”李六爷这时也醒了,嘀咕的道,嘴里还有酒气。
想着老爹差点叫酒害了性命,李金花就来气,一把抄起边上的酒壶:“爹。以后不准你喝酒了啊。”
直接对他爹下起了封酒令。
而对女儿难得的怒火,李六爷也只得缩着脖子应着,想着差着死在酒上。那心里也是一阵后怕。
另一边,贞娘倒不晓得因着她的一句话,免去了六房这一场祸事。
此时贞娘就在家里钻研着再和墨。
至于嫡宗七祖母那边的事情,她能尽的力都尽了,这时。正如自家爷爷所说,都淡定着,该干嘛干麻,便是她想帮七祖母,那打铁也须自身硬,自己没本事。如何帮人。
一个制墨人,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在这条路上闯。
制墨之道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也来不得半点懈怠。
所以,任何时候,贞娘都不忘努力提高自己。
而今她就盯上了再和墨了,这可是能变废为宝的技术。
所谓再和墨,就是把一些废弃的墨捣碎。重新对胶,重新和墨。最后制成新墨。
程三爷爷那日带来三块墨让贞娘鉴定,之后,那墨就留了下来。第一锭,仿贾思勰墨的那锭,其实就是药墨,这药墨的制法和配方贞娘基本明白。
倒是第二锭的再和墨很特殊,再和墨最最关键的便是胶法,贞娘记得穿越前爷爷常说的一句话:古人制墨,胶法为上,得胶法,次等的烟煤能制成上等的墨,不得胶法,特等的烟煤也许只能制出中下等的墨。
由此话可知胶法之重要,而她如今手上拿到的这块再和墨,其胶法在后世已经失传了。这让贞娘如何不见猎心喜。
贞娘现在想做的事就是把这胶法还原出来。正想的入神,冷不防有人招呼着。
“贞娘,在干嘛呢?你大嫂呢?”此时,从虚掩的门外挤进来两个人。
贞娘被打断的思虑,神情有些不太痛快,抬眼一看,是杜家兄弟,便站了起来招呼了声:“杜大哥,杜二哥好。你们坐,嫂子在房里哄小笑官睡觉呢,我去唤来。”
正是正午时分,小笑官要休息的。
贞娘说着,便起身了,进了屋敲了敲嫂子的房门:“大嫂,杜大哥和杜二哥来了,在院子里。”
“哦,知道了,我这就来。”房里杜氏应了声。贞娘便不管了,在一边的窗下坐下,继续研究手里的再和墨,到于院子里的两个,院子里没别人,她自然要避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