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一朝穿成农家妇 >

第54部分

一朝穿成农家妇-第54部分

小说: 一朝穿成农家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来无非就是想从这边捞些肉回去,真不知道我大嫂怎么想的,两人都住大半个月了也不提回家的事儿,他们要养着不成?”王静怡觉得自己又杞人忧天了,不管宋氏怎么处理都和自己无关,“她两要待就在那边好好待着就是,天天往我这跑不知道的以为是我家亲戚呢?”
许氏笑了笑,没说话,徐家那些人她都见识过,个个都不是好相处的,想着隔着边的亲戚都要来打秋风,换做是她也不知道怎么办。
声音在外边持续了很久,王静怡听得耳朵都烦了,拉着许氏,“我们去竹林里待着好了,真怕她两不死不休的喊下去!”
许氏笑笑,快速收好手里的针线和篮子,两人刚走到徐家后院就见两人悉悉索索的从篱笆外往里张望,虽然菜架挡住了两人的脸,但好几天不换的衣服让王静怡一眼就认出了两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方氏和李氏。
她觉得奇怪,自己都没应两人的声,对方还在栅栏外站着干啥,手还往里伸够蔬菜桩子,她放轻脚步,悄悄过去藏在菜园里,突地大叫一声“干嘛!”
两人吓得浑身一颤,李氏的手正抓着丝瓜苗往外扯,听到王静怡的话直接送了手大喊救命,方氏也是如此。待看清是王静怡后,两人神色由苍白变成了火红,“嘿嘿,二郎媳妇,你在家啊?”
王静怡当没看见两人动作似的,迷茫点头,“刚才在刘大嫂家纳鞋垫,不知道两位嫂子来有什么事儿?”余光瞥到李氏的手卡在了栅栏缝中,她心里讥笑,难怪刚才一直叫,原来是有目的的啊?
李氏还在把手往回拉,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王静怡吓得手抖了还是怎么的,刚刚费了好大劲伸进去的手臂现在怎么也收不回来,越是往外拉就感觉手卡得越紧。
“两位嫂子这是?”王静怡指着李氏发红的手肘问道。
李氏见对方看了过来,索性也不收了,一脸痛苦,“弟妹,这不是听你没答应想瞧瞧你在家是不是发生什么意外了?谁知手竟被卡住了,弟妹帮帮忙啊!”
“是啊是啊!”方氏点头附和,越来越红的耳根和说出的话气势明显弱了许多。
最后,王静怡没为难两人,帮着用力让李氏把手收了回去,不过她也没开门让两人进屋,她没说抓小偷就是对两人最大的宽容了!
徐茂青听说了此事,往后两天也不去打猎,去竹林了砍了不少竹子,把栅栏又围了一圈,让外边看不到里边的情况时才舒了口气,刘大汉有样学样,两家院里现在什么情形,外边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第64章 一人下田地

打开窗,泥土的芬芳灌入鼻尖;一滴两滴的屋檐水让王静怡欣喜异常;“二郎,下雨了呢!”立秋已经好些日子秋雨都没落下,秋老虎不热却闷得王静怡胸口堵着股气似的难受;如今秋雨拂过大地,秋风一卷,抑郁也随风而逝了。
“立秋好几日了,雨来得都晚了!”发现王静怡脖子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去柜子里翻出一件稍厚衣衫批在她肩上;徐茂青自己推门出去;“媳妇;我先过去问问刘大哥今日下雨去镇上不!等我回来生火啊!”
王静怡应了声去吧;穿好衣服站在石阶上,雨要好一会儿才能化成雨滴从屋檐滴下滚在石阶上,下雨最大的问题就是去镇上送肉,牛车轮子打滑,今日若不把肉送去镇上明日就必须要去,雨停了还好,若不停才麻烦,耽搁了酒楼生意她不知道后果会怎样,以前不知道阴雨绵绵刘大汉也会冒雨去镇上,现在许氏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下雨他也不敢贸然把许氏一人留在家了。王静怡也不想徐茂青驾牛车去,他力道掌握不好要是一个意外。。。。。。想到家里银子不少了,自己可以买一匹马装成马车以后也不会担心这种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天气而且马车比牛车速度快比它稳重,总让刘大哥借别人家的牛车不好。
徐茂青回来灶房已经升起袅袅炊烟,进屋抖了抖身上的雨滴,他卷起袖子擦了下脸上的雨水“媳妇,刘大哥说今日得把肉送去镇上,之后几日若一直下雨也不会耽搁了夫子的生意。”
王静怡也赞同,听说刘大汉去借牛车后,她忍不住想到了一个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对了,二郎,你说刘大哥每次借牛车给钱没?”村头去镇上的牛车一人一个铜板而且有牛得就那么几家,刘大汉每次的牛车都是去哪儿借的?
“恩,给钱的,放心吧媳妇,租牛车的钱和我刘大哥平摊的!”徐茂青之前一以为刘大汉借牛车不用花银子,后来才知道那牛车与其说是借的不如说是租的,银子是肯定得给的而且给的还不少。
“二郎,咱每次都这样租人家的牛车,花的银子不少吧?”王静怡按照现代的包车定律估算了一下,他们每天花在牛车上的费用都可以再养活几人了,“二郎,要不咱买匹马或者买头牛好了,以后不用租省了银子不说就是下雨天咱也能用!”她本是想说买马的,想着牛可以犁地就把牛也提了出来。
徐茂青坐下,拍了拍裤脚沾到的泥,抬眼望着王静怡赶面皮的棒子,视线渐渐聚焦,他略有迟疑,“买牛车会不会贵了些?”马车他没有接触过,镇上的大户人家会用来做马车拉人,村里是不准私自买马的,必须要去衙门签了协议才成。他之前想把家里的屋子翻新一下,现在住房只有两间要是来了客人晚上都没地方歇脚,若买牛车两三年内别想建新屋子了。
“还好吧,牛大概要多少钱?”知道徐茂青果真如自己想的那样问的牛她想也不是非得有马,毕竟马只能载货不能犁地,实用性小些。想到犁地,她顿时感觉家里有头牛比牛车更重要,见徐茂青摇头,她道“哪日去镇上问问怎样?咱有牛了去接四弟方便不说以后田地的庄稼也可以用牛车拉回来,顺便问问刘大哥家的意思,要是他同意咱合买一头,不过我家有田地花的时间肯定要多些!”
“行,我找刘大哥合计合计!”
连绵几日的雨仍没有停的迹象,王静怡窝在家出了做衣服就是做鞋无聊得紧看徐茂青每次回来脚下的鞋都脏得看不出颜色,她脑子一转有了个主意。
徐茂青隔天去山上打猎,空闲的那天王静怡就拉着他去河边或树林捡石子儿,回来铺在院里的小路上,这样即使下雨走在上边鞋也不会脏掉。
徐茂青本想直接让徐茂军帮忙买些回来,后来发现自家媳妇享受的是自己捡石子铺成路的那种满足感他也就把买石子的心思歇下,经常陪着她捡上一个下午,听着鸭子在河里畅快的游泳发出的嘎嘎声和混着小雨拍打在草叶上的滴滴声,日子过得慢而舒适,和自家媳妇在一起的日子即使再无聊心里也是满满的开心和幸福。
“二郎,这雨下了半个月了吧,没有秋老虎的日子真不习惯!”王静怡拿出屯好的秋衣,立秋一来雨就跟时钟报时似的,每天一开窗雨就开始下,又打了个哆嗦,她可以预料今年的冬天会比去年冷,看着已经铺成的小路,满意的拍了拍手,“二郎,咱明天接着去捡石子,把后院的小路也铺出来!”
“媳妇,明天要去山上打猎,你忘了?”对他媳妇每天捡石子都能上瘾,他好笑又无奈。两人把菜地里的红辣椒全部摘了,摊在凉席上晾着,这可是比肉还值钱的蔬菜,一定要好好照看。
王静怡捞了捞席上的辣椒,太潮了要留种的话肯定不行,这天气晒不干肯定就坏掉了,她心里有些发愁,这就是秋天不定天气的后遗症。
“二郎兄弟,二郎兄弟,在家不?开开门,我是你嫂子!”
“二郎谁啊?”明明是傍晚,天阴沉得像黑暗来临前的最后一份曙光,宁静下透着神秘。
来人是徐茂军媳妇,她喘着粗气,手搭在门边“二郎兄弟,你在家就好,我叫了好一阵了,我是来告诉你们一声的,这几日夜里大风,田里的庄稼倒了不少,你家的那片地也倒了,趁早想办法扶起来拴好,还指望它上税呢!”
徐茂青把人迎进去,去灶房倒了杯热茶,感谢道“麻烦嫂子跑一趟了,这几日忙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是我的不是!”
“哪里哪里!”何氏是扶了一下午的稻谷才来的,她家的地和徐家差不多,没分家,一家人都要干活,干完活才来的。
“嫂子,吃了饭再走吧,我现在就去做!”洗了手换了衣服出来的王静怡热络的拉着何氏坐下,指了指竿上的一块肉,“今晚咱吃饺子,嫂子一定要留下尝尝啊!”
何氏和王静怡关系不错,对这个堂妯娌,她也不用装作客气,“吃就算了,这天待会还会起大风呢!”何氏这时候才注意到院里的路都铺成了石子,自己进来急也没发现脚下有什么不同,现在看过去一条鲜亮的小路格外干净好看,“啊,二郎媳妇,你家院里的小路是自己弄的?”
王静怡也满心欢喜,“嫂子也觉得不错?这几日闲着没事儿就拉着二郎去河边捡的石子,想着下雨去前院开门鞋子也不会沾了泥脏掉!”
“这法子不错,你茂军哥一个石匠竟没想到这法子,脑子真够傻的,哪天闲了我让你茂军哥把咱家也弄成这样子,下雨天的着实会干净许多!”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田里的庄稼,王静怡去灶房和面,何氏被两人死活留了下来,过意不去在一旁帮忙切肉。说到田里的稻谷,何氏一脸忧愁,“你们没去田里看不知道那边的情况,稻谷倒了一大片,许多都是长穗了的,这么一倒,田里的收成肯定要下去许多,税收可怎么办?”
今年的税王静怡和徐茂青商量好了折成银子上缴,家里田地不多要是不储存些粮食若发生什么灾难了,到时有钱也没命和地方花。“嫂子,你家还差这点?茂军哥光是卖石头就挣了不少吧?”
何氏脸上的愁苦加重,“挣得多又怎样?咱家现在没分家,挣的也是公中的,听你三婶说今年的税怕是得用上半年的粮食抵呢!”
“啊。。。。。。”对于税收王静怡也无能无力,现代政府鼓励种地,不仅不交税种地政府还要给补助,听她身边的朋友说过那些乡下养猪的人家政府都会发钱鼓励,朝廷若跟现在政府学习,虽说产量低但人们也不至于穷到吃不饱的地步。
收拾碗筷时,前院传来敲门声伴随着呼喊何氏的声音,王静怡笑道,“嫂子,茂军哥来接你了呢!”
“好啊,打趣我这个嫂子了!”说完,何氏就焦急的跑过徐茂青,迅速打开了门,见真是徐茂军,她嗔怪,“二郎兄弟都说送我回家了,你还来干什么?”话里的笑意让站在她身后的徐茂青都感受到了。
两人走的时候,徐茂青把煮好没有吃完的饺子放篮子里让他们拿着,“茂军哥,俺就不送你们了,一点心意拿着回家给孩子尝尝,我家的情况现在好了,你也甭跟我客气!”
何氏见里边还有一块肉和几个鸡蛋,她死活不收,还是徐茂军一手接过篮子答道“行,咱兄弟也不客气了,就先走了啊!”晃了晃篮子,表示谢意。
每年田里的稻谷都会有被风吹倒的情况,村里人都是拿稻草把倒下的稻谷一堆一堆扶起然后用稻草拴上稳着根部,严重的还要用桩子固定住防止穗烂在田里,王静怡不想耽搁徐茂青打猎挣钱的时间让他去山里自己去田里干活。
已经商量好了,下次赶集的时候就去镇上买头牛打牛车,王静怡想着怎么也要把买牛的洞填起来才成。
到田里的时候不少人已经在拴稻草了,徐家人也在一旁,不见徐茂森和田氏影子。视线放到田氏家的田里,她不得不感叹懒人也是有运气的,可能因为田里的杂草太多,稻谷比许多草都要矮而且还没长穗,田氏田里的庄稼没怎么倒,她不得不佩服田氏的好运。
“爹,娘,你们也在呢?”发现徐老头看着徐茂森的田出了神,王静怡打招呼道。
“恩,二郎去山里了?”徐老头没看见徐茂青就知道他肯定是打猎去了,田里的庄稼都倒了他还去山里,徐老头觉得徐茂青心里有些拎不清了,不过当着王静怡的面他没表现出来。
踩进田里,感觉刺骨的冷从脚尖蔓延到胸口,王静怡打了个哆嗦,朝徐老头点了点头,她身上还穿着蓑衣,不像徐老头他们着了件秋衣就去抱稻谷扶住、打拴。稻谷现在已经五十公分了,这么抱稻谷身上的衣服肯定会被打湿,她不喜欢身上黏黏的。
徐老头知道王静怡讲究,远处也有妇人是穿着蓑衣干活的,他没好说她瞎讲究。何况现在还下着雨,不过对王静怡慢吞吞的迅速有些微词。
“二婶,今天我能去你家吃饭吗?”大钱坐在田埂的稻草堆上,大声问道。王静怡还没回答就听他抱怨道“我舅娘还住在我家,我娘煮的肉都被她们吃了,二婶,我好久没吃肉了,今天就去你家吃肉行不?不然你把肉给我拿回家让我娘弄也行!”
旁边正在挖鱼腥草的二钱扯了扯大钱袖子,“大哥,肉是舅娘抢来吃的,咱不能随便去二婶家吃饭,会欠人家人情的!”
大钱不耐烦的拍掉对方的手,呵斥“你懂什么?找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