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药结同心 >

第140部分

药结同心-第140部分

小说: 药结同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想着想着忽的悲从中来,忍不住流泪。
卢岩吓了一跳,仆妇也吓了一跳,慌忙的询问安抚。
卢岩起身坐过来,握住她的手。
“你们先下去,我和她说说话。”他对仆妇说道。
两个仆妇迟疑一刻,卢岩面色一沉看向她们,二人不由打个寒战,忙不敢多言退了出去。
“别怕别怕。”卢岩又恢复了温纯的神情,将刘梅宝揽入怀中低声安抚,一面笨拙的拍着她的肩背。
“从前有个人叫田七郎…”刘梅宝依在他怀里,抱住他结实的腰,哽咽讲着这个故事。
讲完了听卢岩在头上闷笑一声。
“这个故事真好,你看书多知道的就是多,以后多给我讲些。”他含笑说道,一面用下颌蹭了蹭她的发鬓。
“我说认真的呢。”刘梅宝被他逗得又想笑,塌嘴道,“说起来都是因为我,要不是为了我,你根本就犯不着求他什么…”
说着又流泪。
“我什么都没有,虽然爹得了清名,但却已经不在了,家门又低且靠不住…”她哽咽道,“我又什么都不会,就认识些中药,中药来这里也没什么可炫耀的,除了整饬些假药…不会武功不会谋略排兵布阵上不得马杀不得贼,做不得炸药枪支行不得暗杀刺探…”
卢岩听她说的好多词句都有些古怪,也越来越听不懂,知道这姑娘是真的钻了牛角尖了,忙拉她和自己面对面坐好,敛容看着她。
“梅宝,这些事你不用操心。”他郑重道,“我卢岩从一介贼贩走到今日,每一步都是拿命搏来的,这不丢人也不可怕,我依靠的是我的命,而不是任何人,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刘梅宝红着眼看着他。
“再者说,我的命虽然糙,但也不是谁想拿就能拿走的。”他又微微一笑,第一次在刘梅宝面前露出傲然的神情。
刘梅宝看着他,再次扑入他怀里,紧紧搂着他的腰。
“那你答应我要好好的,我什么都可以没有,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你好好的在我身边…”她哽咽说道,在他结实的胸前蹭了蹭,声音已是有些干涩,低了下去,“只要好好的活着,就是不在我身边也好…”
“好。”卢岩郑重说道,紧紧抱住怀里的人,只觉得心里涨涨的,那满满的都是幸福吧。
这次我写的这种软绵绵的没什么激烈冲突没什么坏人的文是不是特没意思?还是药香那种有意思吧?

第二百零五章 进门
卢岩是和刘梅宝一起回的河中府,因为周良玉婚期临近路上他们走的很急。
急忙忙的四五天赶过来,草草歇息便绷着神经参加一次宴席,又急忙忙的往回赶,饶是有知府大人提供的上好的马车,刘梅宝的脸色也很不好看。
“早知道就不跟你提了。”卢岩很是自责。
“哪有那么小心。”刘梅宝笑道,“我不累,我就是不习惯这马车,习惯了就好了。”
说着话从车窗伸出手,卢岩忙俯身伸手拉住,二人相视一笑。
“这种事该我来也该我做,你不要瞒着我,怕我累辛苦什么的。”刘梅宝又认真的和他嘱咐,“再辛苦再累,也比不过你们在阵前厮杀。”
“这些应酬没什么必要。”卢岩一笑道。
“那别人都去的,我不去,人家会怎么看你?”刘梅宝摇头说道。
卢岩浑不在意的笑。
“那别人怎么看我?我是粗鄙的见不得人,还是骄纵的不屑见人?”刘梅宝便又换了个说话,故作不悦的看着他说道,“我好好的才不要莫名被人说坏话。”
“不会。”卢岩忙笑道,摇了摇她的手。
“反正不许你事事把我推在身后。”刘梅宝说道。
“好。”卢岩笑道。
“记住了?”刘梅宝不放心的盯着他认真问道。
“记住了。”卢岩便忍住笑,做出严肃认真的神情点头说道。
刘梅宝这才展颜笑了,蜷起手指在他的手心里挠了挠,挠的卢岩将她的手用力揉了又揉。
一直跟在他们身后不远不近的顺子看到这里忍不住虚心向身旁的付老三求教。
“大人和刘姑娘一路上怎么有说不完的话?”他低声说道,目光还盯着前边的二人,“我第一次见大人笑这么多,大人好像很怕刘姑娘,你看你看,刘姑娘刚一拉下脸,他就忙哄着又是点头又是什么的,简直…简直跟师爷溜须拍马的时候一个样…”
“等你有了媳妇就懂了。”王九在后边随口答道。
“可不是,九哥在九嫂面前比大人还没骨头呢。”付老三嘎嘎笑道。
话音未落就被恼羞成怒的王九一脚揣在马臀上,马儿受惊嘶鸣一声向前扑,亏得付老三这些日子马术练得不错,没有被掀下来。
“回家喽,回家喽。”付老三哈哈大笑干脆扬鞭抽马,马儿撒蹄疾驰。
张顺和王九也忍不住拍马狂奔。
终于回到自己熟悉的地盘了。
他们高声嚎叫着,这声音传到后边的百人队伍中,引发了声如雷震的齐声应和。
夕阳的余晖铺在冬日的荒野上,肃杀中又有一种壮丽看着奔驰的骏马,铁甲粗壮的汉子们挥笔欢呼嚎叫,不由让人心潮澎湃。
刘梅宝和卢岩对视一眼,露出暖暖的笑。
“要不要骑马?”卢岩忽的问道。
刘梅宝眼睛一亮。
“当然要。”她高兴的喊道。
仆妇自然要劝阻,结果自然是无效。
沈刘梅印象的骑马还是跟同事旅游在海边骑的还不如走着快的老瘦马,她带着小心紧张又兴奋的按照卢岩的指示,被他拉上马,拥着坐在身前。
卢岩先带她慢行几步,待适应了才催马,赶上付老三等人。
看着卢岩载刘梅宝一同过来,张顺打了个响亮的呼哨,付老三笑着跟着怪叫几声。
“走,回家了。”卢岩大笑道,催马越过他们。
骑马不怎么舒服但紧紧依偎在这个男人结实宽厚的胸膛前,刘梅宝觉得无比的安心,回家了,她心里默默的想着笑意藏不住的从嘴角眼底溢出。
紧赶慢赶的在腊月初五的清晨进了家门,家里已经到处都是喜庆一片。
“我要做什么?”刘梅宝紧张的询问宋三娘子。
宋三娘子已经忙的脚不沾地。
“都安排好了,你什么都不用做,安安生生的给我呆着,别打翻了我的供桌就成了。”她说道。
刘梅宝被她说的只是笑。
“姑娘放心,都安排好了,等着接新嫂子进门收红包就行了。”仆妇笑道。
刘梅宝听了却是微微一愣,如今成亲很铺张奢侈,那嫁女儿也不是个轻松的事,小棂家条件似乎不是很好…
“彩礼给了什么?”她忍不住拉着仆妇低声打听。
仆妇一一讲了,刘梅宝掂量了下,这分量在解县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了,如此大的彩礼,女方那边压力会很大的。
“姑娘别担心,夫人暗地给了那康家一大笔钱,说是这次成亲是咱们周家难后的大喜事,所以要大大的操办,不是故意要炫富,希望她们谅解。”仆妇看出她的心思,忙低声笑道。
刘梅宝很惊讶,旋即又笑了。
明日接亲还有好些要忙,刘梅宝不在打扰她们,走出去转着看有什么纰漏,慢慢的转到后院,这里原本是周家的小花园,败家之后疏于打理已经荒废了,收回来后时间仓促,只收拾了正宅,这是还没收拾便入了冬,只能等明年开春再修整了。
有些凌乱的园子里散落着几株老梅树,此时结了花苞,想来再等一场雪就能绽放了。
刘梅宝不由信步走过去,想着这个宅子还没来得熟悉就要出嫁了,感觉挺怪的,忽听的一旁有脚步响,以为是贴喜字的小厮,回头看却是周良玉。
“哥哥怎么来这里了?”刘梅宝笑道。
周良玉也笑了笑。
“这个时候最闲的就是我这个新郎官了。”他笑道。
他的脸上并没有喜色,笑起来似乎有些无奈,刘梅宝不由收了笑,审视他。
被她盯着看,周良玉这一次没有移开视线,而带着浅浅的笑看着她。
他的笑怎么看都觉得有些…难过?刘梅宝微微皱眉。
婚前恐惧症?
“对呀,不知道新娘子此时会不会也很闲。”她笑道,一面岔开话题,指着一旁的老梅树问,“这树好些年了吧?”
周良玉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点了点头。
“是曾祖父时种的,我记得爹说过,那时候种了好多,满院子都是呢,只可惜成活的不多,后来到爷爷这里,要盖亭子,又砍了好些…”他说着话,举步走过去,伸手拍着枯皱的树干,“我最早学爬树就是在这里。”
老梅树虽然不粗壮,但矮矮的扭出好看的身影,枝桠弯曲,如同老人弯曲的臂弯,很适合孩童爬玩。
“瞧,要开了。”周良玉伸手攀下一枝,看着点缀其上的粉红花苞。
刘梅宝跟过去站他身侧一起看,顺着话应声。
“到时候哥哥嫂嫂可以一起赏梅了。”她笑道。
周良玉转头看她一笑,没有答话,伸手将那梅枝折下来,递给刘梅宝。
“给你。”他说道。
又没花,摘了怪可惜的…刘梅宝心里忍不住嘀咕一句,但一心要周良玉心情放松,便笑着接过,还放在鼻尖嗅了嗅。
“好香。”她夸张的笑道。
“你第一次来家里时,我不是不舍得把梅花给你,只是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拿着跑了,害的你哭。”周良玉笑道。
还有这个事,刘梅宝就哈的一声笑了,便说自己记不得了,问他那是几岁是怎么个场面。
周良玉含笑一一讲了,一面引着她在花园子里走,指着给她看,这里自己挖过蟋蟀,那里埋过爷爷的镇石…
一直到天色渐渐暗下来,他才意犹未尽的收住了话头。
“脚冻僵了吧?”他看着刘梅宝问道。
“没有,一直走着不冷。”刘梅宝笑道。
周良玉点点头。
“以后不会了,就这一次。”他缓缓说道。
因为有喜事,家里四处都点起灯,这里也不例外,来挂灯笼的小厮看到他们忙招呼。
“要吃饭了,夫人正找少爷和姑娘呢。”
刘梅宝应了声,对周良玉笑着摆头。
“走吧,哥,过了今日,咱们三人一起吃饭的日子就……”她不由说道,原本是要打趣,却不想话一出口,鼻头竟忍不住一酸。
过了今日,新人进门,她出门,曾经三人挤在饭桌上的场面将一去不复返,将来还会添下一辈,再下一辈,在生命的长河中属于他们三人相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这是好事是喜事,刘梅宝心里忍不住自责,对于自己这种莫名其妙-的伤感很是气恼。
“走吧。”周良玉接过她的话头说道,大红灯笼下,照出他温和的笑脸。
自己这也是婚前恐惧症,刘梅宝不由笑了,点点头,丢开那些莫名其妙的感伤,兄妹二人并肩去了。
新娘子进门是在晚上,场面很热闹,爆竹声响了半条街,前来贺喜的客人也挤满了一条街,其中除了药商锡器行就是武官来的最多。
爆竹声渐渐变小,在跳跃的红烛下,周良玉接过喜娘手里的秤杆,挑开了新娘的盖头。
盛装打扮的康小棂垂着头坐在那里,在听到周围的惊讶声以及新娘子好漂亮的夸赞声后,浓浓的妆面也没盖住她瞬时泛红的脸。
婚宴的热闹一直到半夜才散去。
第二日,新婚夫妻给宋三娘敬了茶,刘梅宝作为小姑子收了新嫂嫂的见面礼,跟想象中的荷包手帕不同,竟然是一个银镯子,做工精良分量也足。
这得很多钱吧,刘梅宝第一个念头便是这个。
因为身份的转换,大家之间都有些拘束,吃饭时气氛很怪异,小棂恭敬的行媳妇礼,小心又拘谨的伺候着婆婆丈夫小姑子吃饭。
在看了新娘的嫁妆之后,刘梅宝知道自己因为一个银镯子的惊讶有点小题大做了,宋三娘子告诉她,小棂的陪嫁非常丰厚,虽然比不上周家彩礼,但也绝对拿得出手,而最关键的是,当初宋三娘托四婶交给康家的那些银子,小棂又一分不少的都带了回来。
“这家人,倒是硬气。”宋三娘子沉默一刻,叹口气说道,她暗地让人问了,这康家将他们所有送去的彩礼都变卖或者抵押,将得的钱一分不少的全部给小棂置办了嫁妆。
小棂家还有一个弟弟,日子过得实在是紧张清贫,按如今的习惯,这些丰厚的彩礼都将是留下来供儿子娶媳妇时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他们却全部舍了。
这是疼女儿的父母啊,刘梅宝感叹。

第二百零六章 迎亲
三日回门过后,大家都渐渐适应了新变化,小棂的拘束也断渐少了。
“原本想邀请你来玩,没想到直接就进了家门,成了一家人。”刘梅宝拉着她的手笑道。
换了妇人装束的小棂闻言抿嘴笑了,露出熟悉的神情。
“可惜玩不了几天,就要送你出门了。”她笑道,带着几分打趣。
距离刘梅宝的婚期只有三天了,尚未散去娶亲喜气的家中又热闹起来,相比于娶妻,嫁女这边要轻松很多。
盐池滩,卢岩的旧居一片热闹,到处都是人,说的笑的喊的闹的,只让几里外都震得耳朵嗡嗡响,大路上来往道喜送贺礼的人马连成一片。
卢岩揉着额头走近家门时,师爷正张罗着安置刚送来的嫁妆。
“大人,大人,太原府的几位大人的亲信到了,已经安排在县城,今晚大人得过去见一见……”师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