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鸳鸯拆散 >

第96部分

重生之鸳鸯拆散-第96部分

小说: 重生之鸳鸯拆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小姐惊道:“能葬到皇陵陪伴圣驾的可都是大大的忠臣,那些个尚书阁老们可是梦寐以求呢。”

“看着是荣耀,只是离开家族亲人,一个人孤零零葬在那里,也不是什么可喜的事。”二丫有些不以为然道。

“可不是,听说以后护国大将军百年后也是要葬到先皇身边的,他才叫孤单呢,祖坟都在边关老家呢。”蔡小姐也唏嘘道。

这时蔡大嫂大声笑道:“这也是你们能谈论的,你们就只说些花啊粉的首饰衣裳的就是了,小孩子家家的操得哪门子的心。”

芳姐儿姐妹三人都吐吐舌头,真就谈起脂粉衣裳的。

倒是芳姐儿细细看了看二丫,笑道:“不过才一个多月未见,你的规矩倒是愈发像个样子了,这里就咱们几个,你还端着。”

二丫苦笑:“我父亲也不知怎么了,非要我好好学规矩,不过这规矩做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何况是一端就是十数年,如今松快了两年,再拾起来倒也不难。

这天水庵斋菜倒真不是浮夸,众人用过都啧啧称赞,当然香油钱也是给的足足的,直把小尼姑乐得合不拢嘴。歇息了一会,众人这才起程。因刚吃过饭,行不多久这困意便上来了,二丫揽着弟弟,眯眼靠着车厢想着前世的事。

那贺鸣的弹颏好像是作为杨浩不忠不孝的罪状之一列出来的,如此说来,他前世确实是出孝没多长时间就成了亲,他那时好像是在为其祖父守孝。二丫心中一惊猛地直了身子,惹得三丫呓语一句,二丫忙坐好,又轻轻拍了拍弟弟。

二丫仿佛记起,应该就是今年的秋季,东临国忽然发动战争,杨将军调去做了主帅,而杨老将军也请表前去,圣上不忍拂了老将军的一片爱国情,便将其封作先锋官派了过去。可是在一次侦查中中了东临国的埋伏,竟是殒了性命。幸亏此次战争持续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停了战,圣上心痛老将军的逝去,将老将军葬于先皇身边,杨家众人便也来了京城守孝,记得杨浩的堂弟杨明轩也是那时进的京,与太子极为相得。后来,北蛮国事出,杨二将军便带着家人去那边用兵,杨明轩倒是留了下来。

二丫细细想着又在心中推敲了一下,大致应是如此,可惜自己虽然明知杨老将军明春可怕就会损命,却是一筹莫展,只能任之听之。或许这就是命运吧,二丫叹口气,闭上了眼。

自来战乱总爱跟着荒年,今年大齐大多地方都是丰收的,只是因为前后用兵,这粮草也就耗的多,明年大齐大部分地方会在大涝也有大旱,这也是当年大齐明明兵力强壮,却最终只能与东临国北蛮国讲和的因素之一。自己该想个办法提醒一下父亲,看可有能解决的方法,另外自家也须早做准备。

二丫回到家中,却正见父亲给王管家写信,她不由笑着上前道:“父亲这是催着王叔送银子干菜来吗?”

李父笑道:“都是大姑娘了还成天想着吃。今年恐怕是吃不上干菜了,我正给你王叔写信,今年的粮食先不换成银子,如此就不必让他再跑这一趟了。”

二丫心中一动,忙道:“为何不换成银子了,咱们又不在家,那么些粮食岂不是白白放着可惜了?”

李父叹道:“我今日偶然去工部一趟,有官员说根据历来的水纹旱涝情况,只怕这两年年景不会太好,只是没有凭证却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圣上对此也不是很重视。只是自来老人的经验也是很灵验的,姑且信上一信吧,”

二丫忙道:“要不要也告诉乡亲们一下呢,让他们先不急着卖粮,况且今年丰收,粮价必会下跌,留在以后价上来了再卖。”

李父摇头:“我已一同写信给柳州城的至交亲友,希望他们能听劝。但是大多平民百姓靠得还是收粮卖掉好还债,价格跌了也会卖的,况且无凭无据的事,传了出去便是谣言蛊惑人心,真出了事,到时咱们家定会能帮一把是一把吧。但愿这几年不要有什么战事,不然老百姓更不好过。”

可是事与愿违,不过只过了十数天,边关就传来东临国越过边境抢夺粮食的消息,杨将军等人都请求挂帅去攻打东临国,杨老将军果然也上了表。但是圣上已早命杨将军父子赶了过去,此时不好一个战场同时派出祖孙三代来,于是圣上体恤杨老将军,只令其坚守边关,为表嘉奖特任命杨将军为主帅,杨浩为先锋小将。

二丫听到此消息,不由脑中嗡鸣。

第一四六章 诗书传情

这一世杨浩竟是代替了其祖父出征,那么是不是说杨浩也会替代了其祖父的命运,二丫心中酸痛。她自问没有改变杨老将军命运的能力,虽中间牵扯着杨浩,然对于她来说不过是个陌生人,若是杨老将军战死沙场,她自然心生敬佩,对于痛失亲人的杨浩也只会心疼地道声节哀。可是此次出征的是杨浩,想到她亦是无能为力,想到那个冲动自得的少年就此消失于这人世间消失于自己的人生中,她的心就如刀剜一般地痛。

她拼命地回忆着上一世的事,可惜的是,当时她一个姑娘又怎会关心与她不相关的杨老将军是如何战死的,顶多随大家唏嘘几句罢了。再者当时自家又遇着那糟心事,对于外面更是无暇理会,只那里自怜都不够呢。

可是二丫很不甘心,她认为自己重生定是有一定原因的,毕竟自己前世并无可歌颂的事迹可以让上天网开一面,也没有莫大的冤屈来让自己重回世间申诉,但自己还是重生了,也许上天有好生之德,必是有人遭遇万分不幸,才会借自己的手来化解的。

别人她管不了,至少自己身边的人还是能帮就帮的,说不定自己就能想到什么,从而影响到杨浩的命运,可是事情已经过去十几年,她当时又对此事没有太过关注过,但是如果她没有想起来,杨浩的性命算不算是葬于她手?

家人见二丫这几日明显情绪不佳,便自认猜着几分,便劝道:“你也不用担心,这战事间隔不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你小没经历过。可是边关将士们都心中有数,咱们大齐又兵强马壮的,东临国定不是对手。杨浩如今可是将领了,又有杨将军护着定不会有事的。我看那杨浩是个有福气的。”

二丫勉强笑道:“祖母说的有道理,我不过是想着便是咱们胜了,只怕这双方都会有人战死的,也不知他们父母妻儿如何呢?”

“战争吃苦的还是老百姓,只是咱们平民百姓哪里会知帝王的心思,只希望这仗赶紧打完,要是再如三四十年前那般内扰外患,可就苦死了。”老太太叹道。

二丫忙撒娇地劝慰祖母,三丫却道:“我师傅答应我,等我长大了就带我去边关打仗呢,打仗多好玩啊。”

三丫自然得到了众人的一顿呵斥,当日不过是为了强壮身体才让他学的武,如今他也七岁了,学业上便抓紧起来,每天只允许他早上锻炼半个时辰,其余时间便要学习功课,三丫不敢违了父亲的话,只好依言而行。

因为这大齐朝已有近十年不曾发生战争,于是大家所有的谈话差不多都是围绕着战事来的,便是中秋月圆之夜也都过得不如往年热闹。

这日李父又在一次晚饭时分,说起此次战事的传闻。东临国的主帅是其国主的堂弟燕王,据说此人骁勇善战,善用谋略,本朝将领不少人都曾吃过他的亏,如此他倒是有些担心杨将军,据他观察这杨将军作战倒是骁勇,只是兵法谋略怕是有些不足。

李母却道:“杨将军打了一辈子的仗,经验多的是,想来那燕王不是他的对手的。再说了杨将军身边的军师谋士也必不少的。”

“但愿如此不论如何那东临国国力终是弱小了许多,不过圣上倒是及其看重他,如今又令林振威小将军押送粮草前往呢。”李父笑道。

李母一听林小将军也要去战场,想起之前听到的闲话,不由笑道:“他可是极佳的女婿人选,这一走也不知得多少小姐伤心呢。”

这话却是不假,倒是有不少今年欲说亲的人家看好林振威,可惜他这一去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自家女儿自是等不得。于是京城的世家小姐们不知揉碎了多少帕子,可惜青春年华不容人空等,真是缘分不到吧。

李淑妍自得了这个消息倒是松了口气。她早已将其视为囊中物,本以为经过群芳宴与百花会,便可将其拿下,哪知天不遂人愿,如今自己偏又清修一年说不得亲事,正自可惜自己与林振威相交太少,不能在其心中留下与众不同的深刻印记。她担心林振威在一年的时间被别人截了去,哪知他就去了边关,只愿此次战争不要持续太长,一年后等他立了战功归来,自己恰又可说亲,只是到时少不得想个法子,引起他的兴趣才好。

就在李淑妍暗自筹划时,她身边的莺儿却是带给她一份大大的惊喜。李淑妍因身边事情不多,中秋后便让莺儿回家团圆以弥补中秋之夜不能陪伴家人的遗憾,莺儿自是感激不尽。

这日莺儿归来时,小心避开罗嬷嬷,将手中的一个小包交由小姐,李淑妍打开看时,却见一手遒劲字体写着自己当日所做的诗词,连带着还有其所和之诗,她细看一眼不是刘栋所书。

李淑妍有些惊讶地看着莺儿,莺儿忙道:“这是刚才昭武小将军托我转交给小姐的。”

李淑妍脸上一沉:“你的规矩怎么学的,此等私相授受之事,你也做得出来,你这是要陷我于何种境地!”

莺儿忙跪下道:“是奴婢的错,以后再也不敢了”她知道小姐对那昭武小将军不同,且那林将军人真的不错,小姐嫁给他倒也是一桩好姻缘,可是小姐却不得不耽误一年才能说亲,她心中也是着急,这才一时情急违了规矩。

寇儿见此也忙跪下为莺儿求情,李淑妍这才面色好些,道:“你如此行事却是让人以为我行事猛浪不知规矩,才带累着身边的丫头不懂规矩倒是被人小瞧了去,那林将军何在,他可有说些什么?”

“奴婢刚才刚走到后门就被他使人叫了过去,叮嘱奴婢务必交给您,并无其他话说。”

李淑妍心中小有得意,刚看到那诗词时倒是想要收下,并另写一首上阵杀敌的诗作来相赠,可是转念一想:林振威一向理智又极重规矩,没想到也会做出这无头脑之事,此时自己若真收下并回赠一首诗,未免少了些挑战性,反不能激起他的斗志来,自来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可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绝了以后的路,且他出战在即若是直接拒绝反灭了他的锐气,不利于他上战场杀敌。

林振威也没想到自己今日会做出此等事来,自那日得知那“极贵”真象后,他闲暇时便会想到李淑妍的点滴,越发的对她上心起来,只可惜她今年说不得亲,本想自己等她一年就是了,哪想到战事就来了。父亲早已与他分析过,那燕王不过是借挑起战火的时机,达到将兵权收拢于掌中的目的,且东临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这战事必不会持续很久,多则三年少则一年就该结束了,他倒是可以趁此走一遭历练一下,故求了押送粮草的差事,上了战场说不得也能趁机搏个军功。

可是心中终是放不下李淑妍,且万一两三年才回来,岂不是错失佳人。于是他头脑一热,就写下李淑妍的诗词及自己所和之诗,寻了李淑妍身边的贴身丫头送了过去。看那丫头走进门去,他便在那里守候着,却不知自己心中到底期待着什么。

如果她将东西退了回来并严加斥责自己行为不当,说明她是稳重懂礼,然而却也说明她于自己无意。可是如果她收了下来,或是回赠东西,虽高兴于她也对自己有情,可是又让他想起她群芳宴中的轻浮行为。

就在他左右为难时,莺儿走了来。他也知自己心情如何,只是紧张地看着她。就见莺儿将小包递给他,低声道:“我家小姐说,于理不合不敢收下,还请公子见谅”

林振威只得接过来打开细看,还是原来的东西,不曾多一字也不曾少一字,他笑问:“你家小姐可还有话说?”

“我家小姐说:将军此次负有保家卫家之重任,请务必保重身体注意安全。祝将军旗开得胜,期待将军凯旋归来”

林振威脸上笑容更盛:“必不付所托”说罢将东西收起来,一拱手便走了出去。

莺儿回去将她所看到的仔仔细细说了一遍,李淑妍点头不语,情知自己做得对了,又嘱咐不许将此事透露出去,又令莺儿以后务必将规矩做足了。

而此时的二丫仍是在那里绞尽脑汁地想着前世的事,因为白日里不好总呆傻着让家人担心,她基本上都是晚上夜深人静时思考。这天夜里她仍是躺在床上暗自思索。开始她总是想当年之事,可是想了又想,终是因年数太长,什么也想不起来,倒是累得头痛。于是她便决定自记忆最为清晰的最后一年里杨家造反时开始思索。毕竟树倒猕猴散,权贵之家败落了总会有人落井下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