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291部分

苏联英雄-第291部分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只是小动作,预备队方面军和新组建的草原方面军主力已向白俄罗斯靠拢,将在战机成熟到来之时围歼德中央集团军群明斯克之敌!

    当41年明斯克的初雪落下时,林俊接到了中央要他返回莫斯科参加阅兵式的命令,连武金斯卡娅也要一同返回莫斯科;也就在当天,前方转交的一份作战英雄名单中,林俊看到了瓦西里的名字——那是一份上报步兵8师一支小部队坚守斯维斯洛奇河东岸一座重要大楼地嘉奖申请:28名红军战士加上几十名明斯克市民。已经坚守大楼十几昼夜,打退了德军无数次的进攻!

    大楼承受了德军无数次的炮击,甚至是定点俯冲轰炸,但里面的保卫者们坚定的守护着大楼!

    “要让全苏联、全世界都知道这一英勇事迹巴甫洛夫大楼将永远屹立在苏维埃的土地之上!”

    瓦西里的狙击小组现在就在巴甫洛夫大楼,虽然还有几名军官也在大楼,大楼守军实际的指挥着是巴甫洛夫中士:最先抵达大楼的保卫者!

    上月狙击小组在被切断退路后,瓦西里和同志们一直靠着复杂地形和下水管网同德军打城市游击,在87师强攻斯维斯洛奇河东岸后第二天,他们从下水道抵达了巴甫洛夫所在地大楼。当时大楼中的最高指挥员是巴甫洛夫中士。

    副统帅卫队的军官并没有接管大楼指挥权,在瓦西里的提议下,将自己当普通战士使用,在巴甫洛夫中士的指挥下英勇作战!

    “特种作战还行,但这样的作战还是要靠巴甫洛夫这样的同志!”——瓦西里明白各自地职责和特点,不会因为自己的军衔让巴甫洛夫听自己的命令:守住大楼才是要!

    林俊知道大反攻的时机就将来领:德中央集团军群已锐气不在,精锐部队损失惨重、战斗力与士气极剧下降、主力深陷明斯克无法自拔——合围德军主力已不是奢望。只要等待大地彻底封冻的到来!

    日,明斯克六号机场,林俊、武金斯卡娅和“早该返回莫斯科”地谢尔盖一同登上专机,朱可夫和崔可夫并没有来送行,科别茨目送运输机在16架拉格5的护航下飞离机场。

    在飞机起飞后第一转向时。林俊透过舷窗看着燃烧的城市——美丽地城市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废墟,但它任然屹立!

    武金斯卡娅在一小时前才脱掉手术服。飞机一起飞竟然坐在林俊身边睡着了——她太累了!这架公务飞机上的其他人这下特意将自己的视线转了转:前面的不回头就成,后头的干脆闭目养神。原来还想在飞机上聊几句,或是探讨战事,现在干脆闭嘴!

    列昂诺夫拿了个靠垫给林俊,林俊让妻子舒舒服服的靠在自己身上,飞机里除了动机的轰鸣外没有其它任何声响。

    林俊已经换上冬季元帅常服,大衣给妻子当毯子盖上;武金斯卡娅穿着一套上校冬季制服,璀璨的金星奖章就在胸前:林俊估计妻子这套上校制服穿不了几天了——她和世界第一空中王牌一样。将成为将军级指挥员,只不过因为武金斯卡娅是军医,专业地军衔将是“师级军医”。

    武金斯卡娅的名字现在已不仅仅是在苏联家喻户晓,连西方媒体都已经耳熟能详——在大战之中的明斯克,有一位坚强的女军医是伤员们心中的天使,手术刀就是她的武器!

    连德军在缴获关于描写武金斯卡娅事迹地宣传品后。也不得不叹服:她顶地上一个加强营!

    武金斯卡娅在明斯克抢救的伤员数量早已远远出一个加强营。被誉为手术室里地铁人!

    脸色憔悴,看的自己心疼——上天一直眷顾着妻子。保护着那都会让天使都嫉妒的美丽战争之前皱纹和白不属于她,但现在武金斯卡娅的眼角已经出现细细的皱纹,白也偶尔露出几丝。

    但皱纹和白不会影响妻子的美丽,反而让她更具魅力,至少在林俊心中是这样。

    下午一点,飞机降落在莫斯科西部新建的一座机场,车队已经在等副统帅:沿着库图佐夫大街直驶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召见林俊,一是要爱将担任41年十月革命节阅兵总指挥,二是对合围明斯克之敌进行探讨部署:时机已快成熟。

    莫斯科的雪来的比明斯克早,红场上有一层薄薄的积雪:林俊关于阅兵式的第一段论述就是——不需要扫雪,阅兵规模不需要太大,让保卫莫斯科的部队抽出一批人就行,这样更能反映出这次阅兵的与众不同和苏维埃的坚定决心!

    中央同意。

    伏洛希诺夫以国防人民委员的身份晋升谢尔盖与武金斯卡娅的军衔,而林俊一直同最高统帅部的成员开会开到入夜。简单的会餐后,林俊原本要在统帅部听取装备部的报告,但亚历山大的几句话让他延后了计划:亚历山大想让他见一个人。

    情报四局新任的二处处长——理查德…佐尔格!

    经过千辛万苦,佐尔格竟然是转道中国抵达莫斯科,现在被任命为专门负责亚洲情报事物的二处处长:虽然职务只是处长,但中央给他的级别相当于少将。

    由于同日本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佐尔格在内务部深居简出,就像隐形人,使用的也是化名:但在林俊和亚历山大面前,他就是理查德…佐尔格。

    林俊终于在亚历山大的办公室看到了这位举止高雅、气度雍容的红色间谍、二战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当佐尔格走进亚历山大办公室时,林俊并没有自己原来想象中的走上去紧紧握住佐尔格的手,而是站在原地从头到脚的看了眼前这个传奇人物5秒钟!

    一身普通的灰色毛料西装,擦得岑亮的九成新皮鞋,额头和眼角布着浅浅的皱纹,头自然的往后梳;极具穿透力的眼神,并不是咄咄逼人的那种,而是优秀的新闻记者具有的那种职业眼光——和谐,让人能够接近的一个中年人。

    林俊在观察佐尔格,佐尔格也没有回避副统帅的眼神,同样在观察眼前这位在宣传品和资料中看到过无数次的苏联副统帅!

    在几秒钟的沉闷后,林俊微微露出笑容,打破了这怪异的宁静:“为什么不佩戴金星奖章?”

    “太瞩目现在不合适。”佐尔格显然没想到副统帅说的第一句会是这样,但脸上没有一丝异样。

    “戴上,那是你享有的荣誉。”

    林俊的语气让精于情报工作的亚历山大和佐尔格心里有那么一丁点的怪异,因为他的语调实在非常奇特:两人都不会明白林俊对佐尔格的看法。

    向前几大步,紧紧握住佐尔格的手:“你好,理查德…佐尔格同志!”

    (给点月票吧,书友们,都被挤出15名了。)

    。。。

第四百一十章 代价值得() 
林俊足足观察了佐尔格5秒,佐尔格也一样,当他得知苏联副统帅要召见他,走进内务人民委员在统帅部的办公室时注意力立刻集中在亚历山大身边的副统帅身上。

    笔挺的元帅制服,形象和资料里的一样——完完全全的苏维埃统帅形象,只是那些宣传照虽然形象,但根本无法同真人散出的那种气势相比!

    看得出元帅同志非常疲劳,但眼神似乎能看透一切,身上有世界在我脚下的气势。但又不是那些曾经接触的日本年轻军官的狂妄,而是自信:信仰与他身后强大苏维埃祖国赋予的完全自信!

    也就是一瞬间,佐尔格感觉自己并不是在看人,眼前的是一处光辉、**的光辉!

    抵达莫斯科已有段时间,职业的习惯已经让自己很快适应这座曾经熟悉的城市;也正因为职业的原因,他还需要做一个隐形人,身边真正了解他身份的人不过10个:这都不是困难,做为一名二十几年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这都是小意思,至少来到了莫斯科,再不用担心半夜有人冲进自己的卧室。

    时刻有着为**事业献身的准备,佐尔格不怕牺牲,担心的是也许有一天再不能为**奋斗,而现在个人的一切危机已经过去——亚历山大在第一次召见他时,就明确的告诉佐尔格:是副统帅的直接命令和干预下,他和他的小组才奉命撤离、安全的抵达苏联。

    作为一名情报员,佐尔格曾经见过别尔津,当时就是一种仰望的心态去对待别尔津,而现在自己受到的是副统帅的接见,内务人民委员完全把他当自己人,这对于抵达莫斯科前的自己而言是根本没想到的。

    一名情报员,抵达莫斯科就被赋予重任,这是何等地信任!虽然早在25年就加入苏联国籍。成为苏共党员,但作为一名常年在敌对势力国家潜伏的情报员,上面的信任算是无可附加了!

    到了莫斯科,见过亚历山大这位苏联两大情报强力系统(内务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原来的国家安全总局。亚历山大一方面是内务人民委员,另一方面是国家安全总政委,两头他“老大”。)地掌权人,佐尔格才明白为了自己,苏联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才有惊无险的将自己送抵莫斯科。

    但佐尔格怎么也没想到:副统帅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关于自己的奖章!他不是不想佩戴,情报员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有一天能光明正大地走在人群中,光明与坦荡,只是这样的愿望也许要终生都压在心底最深处。而在苏联,一枚金星奖章就是自己忠于苏维埃、正直、光明的最好证明!

    但现在还不合适,所以按照中央的安排,将暂时使用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洛克索夫斯基的化名,连档案都做好了,“以前一直在遥远的雅库特共和国工作”,今年才调往莫斯科。每天上下班专车接送。不去公共场所。因为自己在西方世界还是有一定知名度,更要避开日本使馆,万一照面问题不小——只是在现在的莫斯科这样的几率几乎没有。

    原本自己希望去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工作,一是为了避嫌(终究在外面这么多年。),二也是为了避免在莫斯科暴露身份,但亚历山大不同意,还明确的告诉他:用不了多久,会授予他苏联国家安全三级政委地军衔(苏联国家安全系统、内务人民委员部系统有各自相对独立地军衔体系。国家安全总局的最高军衔为国家安全总政委,对应的是苏联元帅。其下有国家安全一级政委、二级政委等。)。

    无比的信任,而根据亚历山大的暗示——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副统帅的操纵!

    虽然身在日本,但对于这位高崛起的普伦雅科夫同志,佐尔格知道的并不少,因为在世界各大国新闻体系和情报系统。对他地关注度能排进“个人前十”:板上钉钉的苏联权力接班人、苏联第二号人物、坚定的**战士、斯大林无条件信任的左膀右臂。挽救了大批优秀红军高级指挥员、“肃反”中后期的幕后实际执行者,半个红军指挥体系都在其掌控之中!

    从佐尔格地看来。普伦雅科夫元帅就是一个传奇,更是一个谜!神话一般地迷!在其他国家,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存在地,最高权力掌控者在交班前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人存在,但他就在自己眼前!

    “您好,副统帅。”佐尔格露出了真挚的笑容。

    林俊是一肚子的话,但这会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指边上的沙:“坐,生活工作环境还能适应吗?有什么困难就和亚历山大同志提。”

    有点怪异,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对46岁的佐尔格用的是长辈式的口吻,因为林俊已经习惯了。

    “一切都好,副统帅。”

    “不用这样客气,叫我安德烈就行。”林俊坐到沙上后说。

    “是,元帅同志。”佐尔格很聪明的退了一步。

    亚历山大就坐在林俊另一边:“佐尔格同志,副统帅为了你可花了30架轰炸机!”

    佐尔格点点头,“当时我借口要采访在中国的日本占领军,了解汪伪政府,这样才和小组分开上的船。到上海后,我正担心如何到中国上海后抵达后方,但没想到已经有中国方面的特工在码头接待,连租借都没住几天就离开上海。以前离开中国是转道符拉迪沃斯托克,但这次实在没想到是重庆。”

    “在中国我还有点关系,只不知道中国国民政府的特工体系保密程度如何,但都无所谓了,只要你安全抵达莫斯科就一切值得。”

    工作人员送了咖啡和绿茶进来,林俊习惯性的拿了绿茶:“我和他们的蒋委员长还有点交情,30架轰炸机换你的安全值。现在日本大体控制着中国东南部,要安全的突破封锁抵达后方只能倚靠两股力量,相对而言还是找中国国民政府比较方便。”

    林俊有自己的考虑:找中国**也可以,但在上海的地下组织就会面临很大风险。而且不可否认,中统和军统在这会在上海还是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