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73部分

苏联英雄-第73部分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管是不是什么新兵蛋子,敢于参加白刃战,还砍翻九名对手的战士在哪里都是受到尊重的。而且最让别人惊奇的是:这个人是名飞行员。

    “安德烈将军。没想到你不光是空中的王牌,还是地上地雄狮,一名刀法高手。不知你学习的是什么刀法?”没学过刀法的人就能有如此战绩,就是打死周至柔,他也不信。

    “以前学过些哥萨克的刀法,后来在西班牙时,我的警卫员教了我一套他的家传刀法,他是旅欧华人的后代,所以应该说我会的是中国刀法。”

    “安德烈,真没想到你会中国刀法!”这下孔祥熙也赶到奇怪了。

    “那名警卫员叫王刚。是中国大明皇家侍卫的后代,只不过他已经牺牲了。他不光教授了我他家祖传的刀法。在牺牲前还将自己随身佩戴地祖传宝刀托人赠我,那是大明皇帝钦赐的皇家宝刀。可惜呀。20多岁就牺牲了。王刚是位好兄弟,他不愧于”龙之传人“地称号!”

    说到王刚,林俊稍有些感慨。

    “真没想到,在安德烈将军身上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安德烈将军,我看你的座机上有条中国龙地图案,想必和这位王刚兄弟也有些关系?”周至柔的想象力倒也丰富。

    “是的,周将军。王刚和我说过,龙在中国的传说中是天空的主宰。王刚是我的好兄弟,是个热血男儿!如果他没有牺牲。也一定会回到他的故土参加对日本人的战斗。我在飞机上画上那条金龙,就像他一直在和我一起战斗一样,能完成他未了地遗愿。这次我把王刚的宝刀也带来了,只不过看来是没办法拿着它上阵杀敌了。”

    林俊地直率更博得了孔祥熙和周至柔的好感,说话也变得不怎么“场面话”。

    “安德烈将军,你是我见过装束最特别的西方军官。”周至柔说,在他的眼里,苏联也是个西方国家,而且这位安德烈将军的装扮也非常有意思:一身华丽的制服,满胸口的勋章,一把不仅华丽还代表这权利和荣誉的佩刀——他也见过差不多穿着的其他西方国家的军官,但他们决没有不会随身佩戴两把手枪和六个备用弹夹,其中一把一看就是毛瑟1932冲锋手枪,而且这把巨大的手枪竟

    “这个安德烈将军不仅是个爱显摆,还十个奇怪的人。”——这是周至柔在上车前,看到换装后的林俊时就有的想法。

    “呵呵,周将军一定认为我的随身武器过于特别了是吧。”

    “呵呵,安德烈将军,我说实话您可不要生气:从您的配枪方式上来像我们中国陆军的一位连长,他们就常常佩戴一把德国的毛瑟冲锋手枪,只不过您的配枪比他们的漂亮的海了去了。”

    “当然不会生气,周将军,这毛瑟1932的冲锋手枪可是好东西,近战无敌呀!我们飞行员没法子随身携带大威力的自卫武器,这家伙就是最好的随身伙伴。只不过我这把毛瑟不是德国的,是西班牙阿斯特拉…昂塞托厂生产的限量版,我嫌原来的那个木盒子带着新的枪套。说起来要感谢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把枪是西班牙的毕加索先生送给我做纪念的,要不我也搞不到这么好的枪。”因为现在是在和孔祥熙和周至柔说话,林俊说到毕加索时用了“先生”的称呼。

    “真没想到,安德烈将军的配枪是毕加索先生送的。”周至柔不得不再次感叹。

    “周将军,我想等到我们的轰炸机部队全体抵达后,就投入对淞沪地区日军的空袭。”

    “安德烈将军,到时候就靠你们了。最好能摧毁日军正在建设的机场和日军的物资集散地。”

    “我看还可以将长江、黄浦江、杭州湾一带的日军军舰和运输船也列入攻击目标。这次我们带来了一批专门轰炸军舰的200斤级别的穿甲炸弹,而且我们的伊战斗机都可以作为俯冲轰炸机使用来华的飞行员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特别是其中十多名战斗机飞行员具有攻击军舰的经验。”

    林俊也不怕泄密,反正到时候大家都会知道。

    “安德烈将军,我从西北那边机场传来的消息里得知,你们这次运来了一批非常特别的航空炸弹,我们空军方面的人都没有见过。”

    周至柔的话让不怎么懂行的孔祥熙也来了兴趣:“安德烈,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秘密武器,不过很快就不是什么秘

    些日本人就要知道它的厉害了!”林俊一看孔祥熙和显出些奇怪的表情,知道他们可能误会了:“放心,这些武器没有违反日内瓦公约,既不是毒气弹也不是细菌弹,那些玩样只有那些野蛮、没有人性的日本猪会用。我们带来的是种新式的燃烧弹,叫凝固汽油弹,但我们私下里喜欢把它叫做“炼狱”,威力非常恐怖,除过特别坚固的堡垒,任何目标都会被它烧成焦炭。”

    “安德烈将军,听名字是由汽油为主要成分的面杀伤武器?”

    “是的,周将军,如果是一般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被它命中,被烧成废墟就是唯一的结果,因为它的火焰甚至能烧穿混凝土。如果是阵地上的人,无论是躲在战壕里的、还是进攻一方的,只要被命中,只能被烧成焦炭。而且它爆炸后里面的燃烧成分会大面积的四散飞溅,只要是人在爆炸时被里面燃烧的凝固汽油沾上一点,就是在沙地上打滚也没办法扑灭,只会弄的满身是火。一般的航空炸弹和它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我们喜欢叫它是“炼狱”。让那些没人性的日本猪尝尝滋味正好。”

    孔祥熙和周至柔被林俊的介绍说的心里毛毛的:这种炸弹也太不人道了吧!?孔祥熙虽然不懂航空炸弹,但这段时间他在南京也亲眼看见了被炸后的惨状。如果真像安德烈说地那样,那这种炸弹的恐怖威力是不可想象的。而周至柔本来就比较了解航空技术,虽然不是专家,但听林俊这么一说,他能想象出被这种燃烧弹命中后的结果。

    “安德烈将军,具我所知,这一类型的燃烧弹其它国家都还没有。”

    “当然没有,因为它是我明的。”林俊一把将那些苏联炸弹专家的功劳“抹杀”了。但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研制凝固汽油弹地主义和原始配方就是他提出来的。

    这下车里的孔祥熙和周至柔对林俊是更加的“刮目相看”:能想出这么恐怖的武器的人不是天才就是疯子,而这个安德烈可能是两者兼顾。

    王牌飞行员、白刃战地英雄、缺乏人道主义的武器明者——这如果不是天才与疯子的结合体,那又会是什么?!

    、、、、、、

    在于蒋介石的会面时,老蒋给予这位年轻的苏联援华军事团总顾问相当的礼遇:林俊抵达前,蒋介石就通知同志外面的保卫人员:这位安德烈将军可以配枪入内。这次的会面林俊使用了翻译——武金斯卡娅,而那位蒋夫人宋美龄当然是老蒋的翻译。

    蒋介石知道眼前的苏联军官会汉语。但在这种相对正式地场合,还是使用翻译来的合适——但还是出现了一个奇怪地现象:蒋介石的话还没等宋美龄翻成英语,这边地林俊已经在用俄语回答了。

    这让一同在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孔祥熙、宋霭玲和周至柔都有些“怪怪的”。但是大家也能够理解,外交就是这样。

    蒋介石表达了林俊对援助一事上做的贡献,也感谢苏联飞行员的到来,并例行公事般的说了些两国友好一类的话;这边的林俊也代为送上斯大林对他地问候。

    总之一句话:会面在友好的气氛中度过。

    由于林俊等人还没有吃晚餐,老蒋就设宴招待。

    因为参加宴会地有女眷,而且军事方面的事刚才已经谈了一些,加上有孔祥熙、宋霭玲从中“调停”,让林俊有些“不满”的是:宴会吃的是正规的西餐。虽然知道这是在照顾自己这方面的人,但相对来说。他宁可来一碗肉丝面——林俊已经几年没吃到肉丝面了,要是不给肉丝面。就是来碗扬州炒饭也行呀!

    在宴会的末尾,主人例行公事般的问了句:“还需要来点什么?”

    这边的林俊倒也搞笑:“听说扬州炒饭很有特色,不知方不方便?”

    林俊这句有失理解的话让所有人愣了神,“当然,扬州炒饭是我们这边非常有名的一道小吃,当然要尝尝。”最快反应过来的孔祥熙连忙打圆场。

    “不好意思,各位,刚才我的要求实在有些不礼貌。这都是因为以前有位中国的朋友和我说过,扬州炒饭是这边非常好吃的一种食物。所以就说了出来,让大家见笑了。”

    林俊说的“非常真诚”,主人当然不好“怪罪”,而且在主人们看来,这些老外对于中餐就是这样的“垂涎欲滴”,也就不奇怪了。对于客人的这个小小要求,主人当然要满足:“哈哈,安德烈将军说的有道理,现在是战争时期,还是这米饭养人呀!”

    老蒋立刻让侍从去准备扬州炒饭,而且还是每人一份。

    因为宋霭玲和武金斯卡娅比较熟,她就和武金斯卡娅聊了起来,而那边精通英语的宋美龄也加入了“三女团”。一会之后,蒋夫人有些惊奇的告诉老蒋:安德烈将军自己就会做中餐!

    “没想到安德烈将军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还有所研究,真是难得。”

    “以前中国的朋友教的,自己也瞎琢磨了一下,最后做出来的东西都说不出是什么风味了。”

    接下来还有让主人们更加惊奇的事,因为为林俊、武金斯卡娅、费科奇诺夫、斯诺尔尼克和兰德斯科奇准备的餐具是勺子,结果所有人都要求换筷子——在林俊的影响下,他身边的人都能熟练的使用筷子。

    正在吃扬州炒饭的当口,老蒋的一个机要秘书送来了一份重要情报。老蒋没有做回避,就在餐桌上看了公文。

    林俊注意到老蒋的表情有些严肃,但根本就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老蒋看完公文,开口了:“安德烈将军、至柔,你们也看看这份情报。”

    老蒋边上的宋美龄立刻起身,要走到林俊这边。

    “蒋夫人,我能看懂中文。”

    林俊因为是客人,所以公文先递给了他。情报是繁体字手写的,而不是打印,这说明情报非常紧急!林俊细看后,皱起了眉头——看到林俊的表情,老蒋估计在想:还是太年轻,不懂得什么叫喜怒不形于色。

    其实林俊根本不是因为情报的棘手,而是情报的内容和他记忆里记录的时间有很大的出入:日本“龙骧”号航空母舰出现在浙江舟山群岛以北大洋海面。

    现在的时间才是1937年9月,而历史上“龙骧”号航母是在11月才进入中国近海。而情报显示,“龙骧”号航母不仅出现在大洋,就是前几天南京遭受的轰炸也有它的份。

    “大洋,东海和黄海的要冲,扼南北航线咽喉。”林俊脑海中

    现了这个概念。由于对“龙骧”号航母的空袭是中i一一次攻击航母的纪录,因此前世的林俊对这场战斗做过详细的研究,而且他对大洋的环境也非常熟悉(前世就在大洋上空飞过。)。对于中国空军的那次空袭,林俊是感觉非常可惜的,只将“龙骧”号炸成重伤:因为当时中国空军在南京能够参加那次出击的只有3美制“诺斯罗普”式轰炸机,而当时苏联空军还没抵达南京。

    虽然没有炸沉“龙骧”,林俊还是十分佩服出击的飞行员,他们是真正的空中英雄!当时所有出击的全体官兵在出前人人都写了“绝命书”,他们誓,如果遭到日军高射炮和战斗机的攻击而无法投弹时,就驾机与敌人同归于尽。由轰炸机队队长徐卓元带领,三架飞机在攻击中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飞机飞行的高度很低,几乎是枚枚炸弹都命中目标。后来在回航时他们遭到日机尾追攻击,四位勇士血撒长空,这些勇士是真正的中国魂!

    将手里的公文交给边上的周至柔,林俊只说了一句话:“炸沉它!”

    “好,安德烈将军和我想的一样,炸沉日军的航空母舰,如果成功,将大振我军军威,振奋前方将士的斗志!”

    这边的周至柔就不用表意见了,“委员长”都已经话,他这个空军前敌司令部总指挥只要认真执行就可以了。

    “蒋先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看明天拂晓起攻击。”

    “安德烈将军,目前中国空军地轰炸机数量不足,是否等到你们的轰炸机队抵达后再起攻击?”蒋介石知道,今天抵达南京的苏联飞机是两个战斗机大队。

    “蒋先生有所不知,攻击军舰最有效的武器是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而这两样都是我们所缺的。但我手下24架伊战斗机都可以作为。冲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