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779部分

燃烧的海洋-第779部分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中国有能力开发出针对白人的基因武器,那就肯定有能力开发出针对黑人、拉美人的基因武器。

当然,就算退一步讲,中国没有类似的基因武器,美国就能够凭借基因武器打赢这场战争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早在二零五三年,中国就已经针对美国在战争中使用基因武器开始进行准备。在二零五四年底,中国研制出了一种专门对付基因武器的战场防御系统:“强紫外线杀灭系统”。

这种系统对付的,正是以病毒类基因武器。

要知道,任何病毒都很脆弱,受紫外线照射之后会立即死亡,也就会因此失去传递疾病的能力。中国开发的这套系统,主要用在战场上,即在探测到病毒类基因武器之后,在战场上空引爆一枚特制的强紫外线炸弹,通过强紫外线辐射来杀死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保护战场上的军人。

当然,病毒类基因武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传播,比如水源。

只是,中国军方开发出的防御手段也非常多。

比如,中国军队在二零五四年初建立了“军人基因档案库”。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便于识别阵亡将士,即通过基因对比,能够辨认出那些模糊不全的遗体。后来,中国军方拓展了“军人基因档案库”的用途,使其成为对抗基因武器的最有效的防御手段,而其关键是一项在战争期间完善的生物工程技术,即干细胞培植技术。

要知道,在解决了干细胞的培植难题之后,任何基因武器都不再具有威胁了。

原因很简单,针对人类的基因武器,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某个或者某些器官,使人体机能丧失,从而达到杀死宿主的目的。在可以大量培植干细胞之后,进行器官移植就不再是难题了。说得简单一点,只要保存了患者的基因,就能够通过干细胞,在实验室里培植出任何一种人体器官,然后用培植出来的器官替换患者身上坏死的器官,而且不会发生排斥现象。

到了二零五六年,中国开始建立面向全国的“社会基因档案库”。

可以说,这些就是为可能爆发的基因战争做准备的。真要打起来,就算会让中国消耗很多国力,也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中国人能够幸免于难。可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结果就肯定不同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美国直到战败,都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基因档案库。

要知道,在大战结束之前,中国已经把基因档案库扩大到了东方同盟集团,帮助盟国建立类似的基因武器防御工程。

当时,中国这么做,主要与战前的一些谣言有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个被称为“毁灭者”的战争计划。按照传言,美国将在战败之前,用一种能够毁灭全人类的武器使中国也成为战败者。虽然很多人认为美国会使用核武器,但是细想就能发现,美国能用的就只有基因武器了。要知道,在大战期间,美国根本没有生产核武器。如果在战败前生产,产量也不会太多,不可能毁灭全人类。

战后,由中国建立的基因档案库,成为了重建人类社会的基础。

当然,在战争时期,中国针对基因武器,在很多科技领域都进行了广泛研究,比较有名的还有“人体急冻技术”。这项技术,说白了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人体冷冻起来,保证细胞在冷冻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细胞液膨胀而死亡。当然,这项技术,主要用途就是让一些得了绝症的患者能够在未来、比如十年、二十年之后,在所患疾病能够治愈的情况下,获得重生的机会。后来,这项技术的主要用途不在医疗领域,而是在宇航领域,因为在飞往遥远星系的时候,宇航员不可能熬过漫长的旅途,只能让生物时间停止,即通过冷冻的方式让宇航员进入假死状态,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再解冻。只是,在大战期间,如何让解冻的生物体活过来,还是一个大难题。

除了专门针对人的基因武器,还有针对农作物的基因武器。

只是,在大战期间,中国与美国的农业生产都主要依靠农业工厂,而要在农业工厂内做到完全屏蔽外界干扰,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因此基因武器对主要农业作物的破坏效果并不理想。

至于破坏自然环境,那就更是不可能了。

要知道,地球上有数千万种生物,就算中国与美国的科技实力再强大,也不可能研制出针对所有物种的基因武器。

后来,有人认为,如果美国把矛头指向热带雨林,人类就得完蛋,因为热带雨林吸收了全球排放的六成二氧化碳。如果没有热带雨林,那么要不了几年,温室效应就会破坏地球的自然环境。

显然,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

首先,美国根本不可能破坏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里有几百种植物,要想同时灭绝几百种植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其次,就算美国用基因武器毁灭了热带雨林,人类文明照样有解决办法,比如用聚变核电站提供的强大清洁能源来分解二氧化碳,或者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此可见,基因武器实际上没有想像的那么恐怖。

事实上,美国没有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基因武器,就是因为基因武器的实际效力根本不足以扭转战局。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大规模使用基因武器,中国就会进行报复,甚至会破坏所有交战原则。对美国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结果,因为战略主动权在中国手里,中国想怎么打,美国根本无法阻止。

基因武器改变不了战争结局,其他武器也一样。

这场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科技类武器也一样。只有综合国力超过对手,那些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具有实战价值。更重要的是,至少在二零五五年,美国还没有被逼到必败的境地。在有希望取胜的情况下,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不会贸然使用有可能毁灭整个人类的武器。要知道,如果人类文明毁灭了,那么谁都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还会为此输掉一切。

当然,打到二零五五年中期,美国取胜的希望已经不大了。

进入六月份,在中国陆军向圣彼得堡推进的时候,中东战场上的战火再次点燃,蒋博文发动了代号“沙暴”的进攻战役。

到此,中国军队在全部战场上都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

事实上,这也是中东战争开打近三年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发起进攻,也是最后一次主动发起进攻。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守无可守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守无可守

经历了二零五四年那次不太顺利的进攻行动,蒋博文吸取了经验教训,为这次全面进攻做了充足准备。

有趣的是,全力支持蒋博文的不是魏成龙,而是庞跃龙。

在蒋博文发动进攻之前,庞跃龙就把四个陆战师、以及澳洲战场上三分之一的空运力量派了过去。

蒋博文需要的不是陆战师,而是空运部队。

在他手里,军队已经够多了。

当时,除了六个集团军与四个陆战师之外,蒋博文手里还有一支规模超过二百五十万的盟军,其中战斗力较强的巴基斯坦军队就有四十万,相当于中国陆军的八个集团军,而且这些巴军中,至少有四分之一获得了地面战平台。

进入二零五五年,中国开始为盟国提供地面战平台。

当然,不是第二代地面战平台,而是中国陆军与陆战队淘汰的第一代地面战平台。在前五个月里,主要援助对象就是战斗力仅次于中国军队的巴基斯坦陆军,援助规模达到了六个装甲师。

事实上,在军人素质上,巴基斯坦陆军丝毫不比中国陆军差。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巴基斯坦的安全局势大为改善,也就开始奉行“精兵简政”政策,努力打造精小强悍的国防力量。虽然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期间,巴基斯坦的军事规模大幅度扩充,但是战争结束后,巴基斯坦大规模裁军,把陆军的总兵力控制在四十万左右,军队总规模不到六十万。

巴基斯坦军力大发展,也与飞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有关。

大战爆发前,巴基斯坦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地区经济体中,仅次于中国与印度的第三大经济支柱,而人均国民产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地区经济体中都名列前茅,在南亚地区的富裕程度仅次于不丹。可以说,大战爆发前,巴基斯坦已经是工业强国了,而且是伊斯兰教世界里最强大的国家。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巴基斯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事强国。

当时,巴军已经完成了职业化改革,战前服役的官兵都是职业军人。因为在大战初期没有多少作战任务,所以巴军的扩军速度不是很快,主要就是新招募的军人都要进行极为严格的训练。

甚至可以说,巴军新兵的训练水准比中国陆军还要高。

事实上,在整个大战期间,东方同盟集团里面,只有巴基斯坦军队能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其他盟国的军队都因为素质太差,很难在正面战场上发挥积极作用,有的时候甚至会帮倒忙。

比如在非洲之角的战斗中,斯里兰卡军队就多次帮倒忙。在攻打索马里北部重镇哈尔格萨的战斗中,一个斯军师被两个美军营击溃,一口气撤退了上百公里,导致盟军战线上出现了一道宽度超过三十公里的缺口。为了堵上这道缺口,蒋博文动用了两个陆战营与一个巴军装甲旅,损失了三千多名官兵,并且导致攻占哈尔格萨的行动延长了一周,多消耗了数万吨作战物资。当时,如果不是巴军将领出面说情,加上盟军的联合指挥机制还没形成,蒋博文肯定会就地枪决带头逃跑的斯军指挥官。

正因为巴军能打,所以在决定对外援助的时候,巴军排在了首位。

事实上,中国也必须把地面战平台提供给盟军,因为美军的地面战系统已经开始批量装备作战部队,而盟国军队的主战装备都不是美军地面战系统的对手,加上盟军本身的战斗意志就不是很坚定,与美军对抗将必败无疑。

得到了巴军六个装甲师的支持,蒋博文手里的兵力已经足够充足了。

不管怎么说,中东战场就那么大个地方,部队太多了,根本挤不下。

在这里,决定胜败的绝对不是兵力,而是部队的作战能力、官兵素质、战术与后勤保障能力。

前两项,蒋博文心里有数。

在战术上,陆战队已经在澳洲战场上向全世界展示了新式进攻战术的威力,蒋博文也大受启发。

至于后勤保障,就更加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当时,庞跃龙把四千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与六千架战术运输机交给了蒋博文,而蒋博文最初要求的只是两千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与三千架战术运输机。也就是说,庞跃龙提供的帮助是蒋博文要求的两倍。

如此强大的空运力量,足以让蒋博文高枕无忧了。

当然,中东战场有其特殊性。

与澳洲战场相比,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战场范围更加狭窄,因此战术空运力量比战略空运力量更加重要。

事实上,从海湾的港口到叙利亚的前线战场,也就一千多公里。

在控制了曼德海峡之后,从埃及在红海的港口到西奈半岛前线,只有几百公里。

显然,战术运输机就能承担全部空运任务了,而战略运输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运送大型装备上。

正是如此,蒋博文对进攻战术做了调整,主要就是缩小了进攻规模。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以更加密集的空中进攻行动来瓦解敌人的防线,把战略级别的空中突击降低到战役与战术级别。

可以说,这也是一大创新。

与澳洲会战相比,蒋博文这次需要重视的只有一个问题:前线指挥。

提高空中攻击的频率,意味着指挥强度大幅度提高,必须以更高的效率指挥前线部队作战,才能充分发挥出空中突击的战术灵活性,也才能在复杂的战场上抓住机会,而不是被敌人围歼。

要知道,战术级别的空中突击,每一支突击部队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按照蒋博文的部署,空中突击也以突击集群为主,每支突击部队的兵力在一千到两千人之间,每次突击行动的目的都非常有限,突击部队的作战行动得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以确保不超出部队的作战承受能力。

为此,蒋博文甚至亲自改编了六个巴军装甲师。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不上创新。

原因就是,空中突击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且作战方式也没有改变,即便是突击的目的也没有改变,都是以越过敌人的防线,直接攻占敌后军事目标为主,并且以此来包围与歼灭聚集在前沿防线上的敌人,迫使敌人在后方设立新的防线,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发动下一轮进攻。

事实上,这也正是空中突击的精髓,而且是无法防御的根本所在。

要知道,任何一支部队在进行防御作战的时候,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