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804部分

燃烧的海洋-第804部分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时间上讲,美国在大战爆发后就开始制造反物质,而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在二零五六年才开始制造反物质。

当时,美国用来制造反物质的设备,也是超级粒子加速器。

不可否认,在技术飞速进步十多年之后,特别是在能源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制造反物质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这也正是“末日计划”最为恐怖的地方。

到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已经制造出了大约十千克反物质。至少,在美国的官方资料中有相关记载。

问题是,如何使用这些反物质?

要知道,从理论上讲,十千克反物质在引爆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一万枚当量为二十万吨TNT的核弹头。从理论上讲,如此巨大的能量,足以制造一场持续时间在五年以上的核冬天。如果这十千克反物质在同一个地点引爆,而且爆炸点在地表上,足以摧毁方圆五千公里内的所有人造建筑物,把方圆一千公里内的高山变成平地,并且在爆炸点附近留下一个直径超过五百公里、深度超过一百五十公里的“弹坑”,其产生的毁灭效果不亚于六千五百万年前撞击到地球上,导致已经称霸地球数亿年的恐龙全面灭绝,在尤卡坦半岛上留下了一块巨大疤痕的小行星。

“末日计划”的疯狂之处,就在这里。

按照美军的计划,如果美国必然战败,那么在战败之前,让一艘攻击核潜艇带着这十千克反物质,在西太平洋上,最好是在东海上引爆,彻底摧毁中国,以及协助中国作战的主要盟国。

当时,美军甚至安排好了执行自杀攻击任务的潜艇,还精心挑选了潜艇官兵。

要是变成事实的话,遭到毁灭的绝对不是中国,而是整个人类文明,因为爆炸足以产生上千米高的海啸,而且将在接下来的十多天之内,侵袭所有陆地,吞没所有海拔高度低于一千米的陆地。更重要的是,爆炸释放出的能量会产生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冲击波,并且沿着地球表面进行扩散,冲击全世界,即便传递到一万公里之外,冲击波也能把气温加热到五百摄氏度以上。紧接着,因为地壳板块遭到毁灭性破坏,超级大地震会成为家常便饭,猛烈的地质活动将持续数个月、甚至数年。持续的严重灾难,肯定能毁灭整个人类,只有极少数的生物能够存活下来。

这些,都是随后用计算机模拟得出的结论。

毫无疑问,美国也会遭到毁灭性破坏,没有任何人能够幸免。

所幸的是,这没有变成事实。

根据非官方的消息,最终装上那艘潜艇的只是一枚普通炸弹,而且潜艇上的官兵在得知他们的任务是毁灭整个中国之后,都拒绝执行自杀式任务。最后,这艘美军攻击核潜艇向中国海军投降。

也正是如此,中国军方才知道美军有如此恐怖的毁灭计划。

更加幸运的是,偷偷换下反物质炸弹的美国科学家在大战结束后就向中国军队投降,交出了秘密保管的反物质炸弹。

至于如何处理的这枚炸弹,中国官方没有给出任何确切说法。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这枚炸弹根本不存在,或者没有美国官方资料中那么强大,其装填的反物质不会超过一公斤。主要就是,负责反物质生产工作的机构中,有不少美国的顶尖级科学家,而这些科学家都知道反物质炸弹会毁灭整个人类,美国使用反物质炸弹,取得的不是胜利,而是自取灭亡。因此在生产反物质的时候,这些科学家故意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谎报产量。

当然,就算只有几百克反物质,被引爆也会产生波及全球的巨大灾难。

根据中国官方披露的资料,批准使用反物质炸弹的就是卢卡斯,而建议使用反物质炸弹的是马歇尔。

有趣的是,卢卡斯肯定不知道,如果“末日计划”没有缩水,顺利实施所产生的后果。

当时,马歇尔也肯定不清楚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根据两人在战争法庭上做的辩论,美国实施的“Z计划”的目的是击败中国,以及阻止中国成为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符合最基本的交战原则,并没有危害到其他国家,因此不构成战争罪行。

当然,两人提到的“Z计划”,主要指“Z13项目”,即病毒类基因武器。

最后,两人也因此被法庭以反人类罪、战争罪,判处死刑。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了。

在七月十日,发生的两件事情,给牧浩洋制造了比较大的麻烦,主要就是美军竟然还有能力轰炸中国本土

虽然轰炸导致的伤亡与损失并不大,所有美军轰炸机都被击落,但是黄瀚林还在第一时间把牧浩洋叫了过去。这次,黄瀚林没有询问实际情况,而是指责了牧浩洋,认为军事打击不够彻底,是美军有能力进行反击的根本原因。

结果就是,牧浩洋不得不考虑进行彻底的军事打击。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门槛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六十六章 门槛

如何对美国进行彻底的军事打击?

继续进行战略轰炸是肯定的,发动地面进攻也是肯定的,可是这两种手段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

到这时,牧浩洋能够选择的,都是一些极端手段。

不可否认,在大战期间,中国也有类似与“Z计划”的极端军事项目,而且很多军事项目比美国还要极端。

别的不说,在大战爆发后,中国就开始着手恢复核力量。

这也可以理解,在大战初期,中国的处境极为凶险,只剩下了最后一道防线,只要美军攻占了冲绳岛,中国就将彻底丧失反败为胜的机会,并且在遭受一到两年的战略轰炸后,被迫承认战败。在最初的两个多月里,也就是在二零五二年期间,中国甚至已经到了战败的边缘。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不研制毁灭性武器才是怪事。

毫无疑问,核武器是最容易获得的毁灭性武器。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二零五三年中期,中国就完成了核弹头、以及运载工具的开发与生产工作。

当时,中国也遇到了与美国同样的问题,即无法在短期内生产出足够多的核原料。

只是,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与美国不同,不是为了共同毁灭,而是把核武器当成一种扭转战局的手段。也就是说,中国不需要太多的核弹头,只需要几枚,就能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改变战争走向。

这样一来,核武器就变成了战术武器。

可以相信,在二零五三年底,中国已经生产出了足够多的武器级铀,而且很有可能已经组装了几枚核弹头。另外,中国很有可能已经改装了几枚大型运载火箭,以便在必要的时候用核弹头打击美国本土。

所幸的是,到二零五三年底,战局已经变得对中国有利了。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战局没有逆转,中国在二零五三年底、或者二零五四年初用核武器打击美国本土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么,到了二零五六年下半年,牧浩洋手里肯定有几枚核弹头。

只是,核武器并非牧浩洋的唯一选择。

当时,中国肯定有其他毁灭性武器,比如针对美国研制的基因武器,甚至包括反物质武器。

要知道,中国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就生产出了十公斤反物质,就算在大战爆发后才启动反物质生产工作,到二零五六年的时候,也生产出了足够多的反物质,也就有能力彻底摧毁美国。

当然,中国军队不会让所有反物质在同一地点引爆,而会把反物质制成较小的炸弹。

说白了,就是把反物质武器当成升级版的核武器使用,每一枚反物质炸弹的威力都控制在百万吨级左右,确保能够摧毁一座大城市就足够了。至于集中使用,牧浩洋肯定没有考虑过。

别忘了,全球自然灾害,已经让牧浩洋见识了反物质武器的威力。

问题是,使用这些毁灭性武器,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吗?

显然,这个目的不是让美国投降,而是实现战后利益。

所幸的是,在牧浩洋感到左右为难的时候,黄瀚林改变了主意,给他重新下达了一道指示,即军方的任务是尽快迫使美国投降,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战场上使用一些具有**性意义的武器。

到此,牧浩洋才松了口气。

不管怎么说,他不用为一下毁灭数百万人、甚至数千万人而承担压力了。

问题是,什么才是**性武器?

在牧浩洋手里,可供选择的,就有由反重力场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式武器了。

毫无疑问,牧浩洋的选择并不少。

当时,军方有数十个与反重力场技术有关的武器项目,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战略性质的毁灭性武器项目。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军方发展毁灭性武器项目,不是为了击败美国,而是在为战后的世界格局做准备。至少,欧洲联邦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威胁,而正在谋求统一的阿拉伯世界也是一个潜在威胁,还有拉美国家的统一运动,非洲大陆上的解放运动等等,都对中国的战后利益构成了挑战。军队的职责就是捍卫国家利益,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办法了。

为此,中国军队就得掌握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而且拥有一举毁灭对手的能力,从而让那些心怀不轨的潜在对手在采取行动的时候得有所顾虑,从而放弃挑衅中国的想法,不再与中国对着干。

支持这些项目的,正是牧浩洋。

至于反重力场技术在战术武器项目上的应用,最多也就算得上是锦上添花。

在众多毁灭性武器项目上,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零重力武器。

事实上,这也是最简单的毁灭性武器。其主要作用方式,就是在攻击区域制造出零重力场环境。

这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战场是一座城市,将意味着这座城市里的所有活动物体都将离开地面,而在零重力场环境小时之后,又都会跌落到地上。要是人的话,肯定死定了,即便是其他物体,也会摔得粉碎。

毫无疑问,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防御这种武器。

具体的实施办法,就是在目标上空的近地轨道上,部署一颗巨大的人造卫星,在需要的时候展开卫星上的重力场屏蔽挡板,使正下方的重力场消失,随后收起重力场屏蔽挡板,使重力场恢复。

显然,在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办法。

到二零五六年七月,相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而且军方投资制造的第一颗反重力场卫星也已制造完毕。

事实上,这只是一颗试验性质的卫星,只能在几百平方米内制造出零重力场。

所幸的是,这已足够了,因为牧浩洋要做的,只是警告美国当局,让美国当局尽快宣布无条件投降。

为此,就只需要把白宫设为打击目标。

七月十四日,牧浩洋飞往南海,登上了那座设置在赤道线上的卫星发射平台。

在此前一天,反重力场卫星就被送了过来。

事实上,这是两颗卫星,需要进行两次发射。主要就是,该卫星由小型可控聚变核反应堆提供电能,导致质量过大,无法集成到一颗卫星里面,也无法用一枚发射能力为五十吨的运载火箭发射。

当时,依靠反重力场技术制成的航天飞机还没问世呢。

按照计划,两枚火箭需要以间隔半小时的时间发射升空,卫星将在已经清理出来的近地轨道上空组装,在绕地第二十一圈的时候,就会从华盛顿上空通过,到时候就可以检验零重力场武器的性能了。

只是,来到发射平台上,牧浩洋才发现有四枚超级火箭。

工程师给出的解释是,另外两枚超级火箭是备用的。

显然,牧浩洋才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因为前面的一百多次发射全部成功,没有一次发射失败。再说了,卫星就只有一套,如果发射失败了,就算有备用火箭,也没有备用卫星可供发射。

见到随后赶来的陆雯,牧浩洋才意识到,这次要发射的绝对不是反重力场卫星。

当天晚上,牧浩洋才知道,陆雯管理的科研部门,将利用这次机会,顺带发射一组技术试验卫星。

准确的说,是一架分成了两个模块的宇宙飞船。

牧浩洋并不知道,他正站在人类历史的分水岭上。

前面已经提到,在反重力场技术成熟之后,陆雯通过牧浩洋,从军方手里获得了一笔额外的科研经费,对反重力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进行前沿探索。名义上,这是在为今后的技术发展探明方向。实际上,还是以应用为目的。

当时,中国在反重力场技术领域,最缺乏的就是理论基础。

这一点,就像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家一样,在发现了大量放射性元素之后,却缺乏足够的理论。直到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物理学家才把物质是放射性与原子核裂变联系到一起,并且由此制造出了原子弹。

现在的物理学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大量实验发现的背后,缺乏正确的理论支持,所以发展方向显得扑朔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