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侯门心计 >

第34部分

侯门心计-第34部分

小说: 侯门心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薛家的二公子这次也来了喜宴。”五娘身边的三娘跟五娘咬耳朵,“也不知这未来的二姐夫是何等模样,听说长的也是一表人才,虽说是庶子,可跟嫡长子一向亲厚,便来薛太太也亲眼有加。”

五娘收回落在大娘子身上的目光,看着三娘调笑道,“怎么三姐不关心自己未来的夫婿,倒是问起二姐夫来了,我可是听说忠勇侯府托人来府里说亲了。”

三娘俏脸一红,暗地里轻轻的拧了五娘一把,羞道,“五妹说的什么有的没得,我可不理你了。”说着就转身去找了二娘说话。

二娘是年后定的亲,夫家虽不像忠勇侯府这样有侯爵在身,可到底也是百年世家,官不说做的多大,可这百年积下来的底蕴,也不容小觑,二娘能嫁去这样的人家,也是大太太难得的发了一回善心,大娘子这一打击,也让大太太暂时收了算计的手脚,没怎么为难二娘,就应下了这门亲事。

倒是三娘,五娘皱皱眉头,这一次大太太算计落了空,害得大娘子这个下场,只怕少不得会迁怒到三娘身上,大老爷又很少管这内宅之事,就算忠勇侯府诚心来求娶,大太太也可以有一万个理由,将人打发了,事到如今,也只有老夫人说上一句,才能有些用处。

一会儿又有丫头来报,大姑爷吃了“子果”的饺子,男方吃了腰食,女方就要上轿,果然两个喜娘说了话,就扶着大娘子站起了身。

五娘送了几步,可到底是未曾出嫁的姑娘,送到垂花门,便回转了院子,三娘倒是兴致勃勃,回去的路上,直拉着二娘说话,二娘是个闷性子,可又耐不过三娘的纠缠,只好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四娘在一旁也会时不时说上两句,倒是六娘,一路沉默无语,只盯着手里的帕子,怔怔出神。

自从大娘子被拘在院子里后,六娘的日子也难过起来,亲亲的哥哥远外求学,大太太并五娘几个也不待见她,虽然有五姨娘这个生母在,可也不敢太过亲近,日复一日的,也就越来越沉默寡言。

众人在岔路上分了手,三娘拉着二娘跟着五娘进了院子,五娘只好让丫头上了茶又舀了些吃食,早上起的太早,就算吃了早饭,这会儿也早饿了。

五娘拈了一块杏仁糕来吃,三娘也不客气,递给二娘一块,自己也高兴的吃起来。

“听说大姐夫今年参加了科举?”三娘吃着糕点,还不忘闲话。

五娘正在净手,听到三娘问就回道,“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只是听人说像是没中,不过科举这样艰难,没有中也是情理之中。”

三娘看了几个丫头一眼,五娘便挥挥手让几人退下去,三娘才压低了声音道,“我听说母亲为这事发了好大的脾气,就连父亲都被数落了几句。”

二娘不以为然,“大姐如今嫁了过去,母亲自然是希望大姐夫好,只有大姐夫好了,大姐才能得回些体面。”

“只是母亲太急躁了些。”三娘道,“这读书又不是一日之功,再说了,大姐夫家里还鼎盛之时大姐夫就不思进取,只知厮混就是不喜读书,如今家里没落了,就算突然发愤图强,也未必在几年内就能有所作为,每年里那么多考生,可考上的又能有几个?要我说,只要大姐夫有上进之心,对大姐爱重,比什么都强。”

“可大姐夫那性子……”二娘说了一句,就住了口。

大姐夫什么样的性子,即使没亲眼见到,可平日里听的,也算知道几分,但凡有点骨气血性的人,都不会做出这种威胁人的下作事,能没脸没皮的讨上门来,还能是什么人?只怕大太太费劲心思,也是一场空。

大娘子出嫁后,府里就清冷了几分,平日里的紧张全然不见,唯有经过大太太的院子,才会警醒起来。

大太太近来的脾气一直很差,身边亲近的人时常会被打骂两句,便连最得力的姚妈妈,也被大太太骂了一两通,虽说当时没什么人瞧见,可姚妈妈出来那难看的脸色,却怎么遮也遮掩不住。

内宅里消息一向传的很快,不过一下午的功夫,就连五娘也知道了。

五娘前段时间绣东西费了太多心神,如今是碰也不愿碰,只日日看些话本游记,偶尔写上两笔。

五娘写了一记帖,便走进碧纱橱喝茶,锦绣伺候着五娘净了手,正舀了白布拭水,五娘突然想起来,问锦绣,“今夜谁上夜?”

锦绣愣了一下,才道,“是奴婢。”

五娘舀过白布三下两下的擦了手,道,“今晚让青枚上夜,你去将姚妈妈几个请来,好好的准备一桌子酒菜,再一人封了十两银子的打赏,最近她们为母亲的事没少费心,也算是我犒赏她们的。”

大娘子嫁了后,府里就剩五娘子一个嫡女,身份也就越发贵重起来,但凡有点什么小事,不用吩咐,就有人办的妥妥贴贴,才几日功夫,就与各管事妈妈亲近了几分。

五娘放了锦绣半天假去打点,等到了掌灯时分,几个有脸面的管事妈妈纷纷携了手前来,五娘是主子自然不用作陪,与几位妈妈见了礼,让锦绣并几个小丫鬟好生招待,就退出了东厢房。

五娘让丫头掌了灯,看了几页书就歇在了床上,正有些迷糊,锦绣就带了些微酒气走了进来。

五娘立即坐起身,问锦绣,“可问出来了?”

锦绣碍着身上酒气,便站远了些,回道,“姚妈妈近来受了不少气,又吃了酒,就什么都说出来了,前阵子忠勇侯府是托了平国公夫人来说亲,说的正是三娘子,只是大太太以三娘子年纪尚幼,想多留几年为由,回绝了。”

五娘心里一紧,早知大太太会为难这门亲事,没想到是用这个借口,三娘今年也及笄了,论年龄,也是到了说亲的时候,只是大太太如此说,谁还又能说些什么?毕竟大太太是当家主母,在这个家里,对子女的婚事是最有话语权的。

五娘又问锦绣,“平国公夫人可还曾说什么?”

锦绣道,“平国公夫人就劝说太太,虽说是要三娘子过去当继室,可到底也是嫡子,配三娘的出身,那也是只高不低,大太太还是不松口,平国公夫人便让太太再考虑考虑,就回去了。”

五娘听了松了口气,总算还有转机,好不容易有这样一门还算不错的亲事,若是作罢了,三娘又不知拖到哪一年去了,姑娘年纪越大,越是不好嫁,等到了十七八岁老姑娘的年纪,三娘也就只能配个中等人家做继室或填房,忠勇侯府虽说也是过去做继室,可到底也是世家大族,嫡次子又这样看中三娘,特意托了平国公夫人说项,三娘过去,只会有好日子过。

如今要紧的是,用什么办法,让大太太松口,大太太走不通,只能试试老夫人这条路能不能行。

第二日五娘去看望了大太太一回,照旧去了老夫人的屋子。

老夫人正舀了碗要喝药,见了五娘来,颇有些意外,“今儿个是你大姐回门的日子,你不在你母亲那里等着,跑过来做什么!”

五娘笑着走过去自然的接过药碗,舀了一勺吹了吹喂到老夫人嘴边,“母亲说大姐住的远,回来没有这么快,我就过来看看祖母,有没有按时吃药!”

老夫人一听,就瞪圆了眼睛,“又是哪个多嘴的跑去告我的状了?”

五娘忍着笑,哄道,“哪有人告状,不过是上次祖母耍赖,我前脚走后脚就把药倒了,若不是我忘了东西回来舀,还看不见呢!”

老夫人脸上一红,有些讪讪的道,“就你记得清楚!”

五娘笑道,“祖母的事,孙女儿可样样记着呢!”

老夫人再也崩不住,也笑起来。

五娘伺候了老夫人喝药,又漱了口,便问一旁的锦春,“今儿个祖母早上都吃什么了?”

锦春看也不看老夫人使的眼色,老实的答,“早上老夫人就喝了半碗糙米粥。”

五娘也不看老夫人,笑眯眯的道,“好久没吃茵姑姑做的饭了,明日起我就来这里用饭,你可记得让茵姑姑做我的份。”

锦春自然答应下来。

老夫人看着两人一唱一和,不由急起来,“你院里自有小厨房,来我这里吃什么!快回去回去!”

老夫人说的不客气,五娘也不恼,直到丫头进来说大娘子回来了,五娘才对老夫人行礼告退,去了大太太的院子。

第五十一章
大娘子携同夫婿回门;自然非同寻常,便连连着半年忙的不见人影的大老爷也早早的进了正院,坐在东稍间,同大太太说着话,顺便考考敏哥儿最近所学。

敏哥儿进了府没过几日就去了家学上学;府里仅有的两个男子也过了年纪在外求学;因此家学里尚只有敏哥儿一人。

敏哥儿年纪不大;倒是学着大老爷也一本正经的崩着小脸;没回答几句;就逗的人都笑起来。

大太太招了手让敏哥儿在身边坐了;慈爱的问了问平日的生活起居,屋里正热闹着,锦好就进来福了福身;“大娘子和大姑爷来了。”

大太太忙让丫头将两人请进来。

除了大老爷和大太太端坐,其他几个女儿并敏哥儿都站起身,等大娘子和大姑爷进来,规规矩矩的行了礼,才将上首的座位让出来,挑了座位坐下。

大娘子一进来就红了眼睛,强忍着行了大礼,等大太太发了话,就顺势坐在大太太身边,拉起了大太太的手。

大太太又何尝不难受,只是碍着女婿在场,倒没有表现的太过明显,只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见大娘子颊带红晕,一副新妇特有的娇羞表情,才放下心来,让丫头们上了茶,软声问,“今儿个回门可是一早就起了?路上可还顺利?”

大娘子看了大姑爷一眼,才道,“路上倒还顺利,只是远了些,这才来迟了。”

“不妨事!”大太太笑着拍了大娘子的,“只要今儿个能回来,就是好的了。”

母女两个说体己话,大老爷自然带着新姑爷去了小书房,大老爷这一走,气氛立时活范起来。

六娘等大太太和大娘子说了会儿话,就开口关心的问,“大姐,大姐夫对你好吗?”

饶是大太太不待见六娘,此时也没有开口训斥,反而关心的看着大娘子,大娘子脸上一红,小声道,“子允待我自是好的。”

大太太见大娘子表情不似做假,神色间就又欣慰了几分。

大娘子初为人妇,大太太自然有许多话要交代,五娘就率先行了礼,其他的小娘子并敏哥儿也有样学样,行了礼就退了出去。

众人一出了正院,神色更是舒缓了几分,便连三娘都大大的松了口气,扬脸问五娘,“五妹妹要去哪里坐?可是要回院子?”

五娘站在廊下看了看炎热的天气,笑道,“这样热,回院子也坐不住,倒不如去假山洞里坐坐,也就那里清凉些。”

五娘开口,几人自是附和,便连一向不怎么说话的七娘,也携了五娘的手,与众人一道去了正院后面的花园子。

众人在假山洞里择了座位坐下,又让丫头端来了消暑的汤汤水水并几盘子精致的糕点,便打起了双陆,笑闹起来。

五娘一向不喜这些,便坐远了些只观看,三娘打了几盘没意思,便干脆将位子让给了四娘,坐在了五娘身边。

三娘端了山楂水惬意的吃了一口,看着笑闹的几个姐妹,笑嘻嘻的转头对五娘道,“也不知母亲会不会留了大姐过夜,听说大姐夫是住在郊外的庄子上,这一来回折腾,少说要两三个时辰,又这样热的天气。”

五娘笑着看了三娘一眼,道,“母亲虽疼爱大姐,可大姐毕竟已嫁做人妇,回门就住在娘家,到底与礼不合,况且还有大姐夫在,再说眼见着就到了端午,到时回来住也是一样的。”

“说的也是!”三娘眯了眼,又问五娘,“五妹妹要不要一会儿去找大姐姐说说话?平日里只听说过大姐夫的为人,倒是没亲眼见过,也不知这大姐夫,对大姐到底好不好。”

五娘扬起嘴角,看三娘的目光又柔和了几分,“自然是要去看的,大姐出嫁前就没好好说说话,这好不容易回来,可不是要说说体己话?”

“那五妹妹一会儿可要叫上我。”五娘放了白瓷底画花鸟鱼虫的汤碗,就又跑去兴致勃勃的看人打双陆。

五娘看着三娘清丽的背影,心情又好了几分。

三娘虽说有几分聪明,关键时刻也狠的下心肠,可到底还是心善的,又重着感情,只要得了人的恩惠,必记在心底。

这样的人,只要不犯了她的忌讳,倒是极好相处,就是有什么事,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也不会做出不留人后路的事情,没有比这更好的帮手了,只要她嫁的好,再有着四姨娘家的人,自己才能将机会施展的余地。

五娘想起大娘子脸上那抹红晕,笑容更深了几分。

李子允的性情没有谁比自己更清楚了,只要大娘子卸了心房,将自己连同陪嫁一起交给他,才是磨难的开始。

中午众人在百花厅用了饭,大老爷便又带着大姑爷去外院说话,大太太该交代的都已交代,便将时间留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