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侯门心计 >

第38部分

侯门心计-第38部分

小说: 侯门心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五娘的记忆里,大太太也一向如此,表面上慈爱祥和,却是个又冷酷,又凉薄的人,只是如今脆弱的躺在床塌上,对五娘来说,还真是头一遭。

五娘不免细细的打量起来,大太太是典型的瓜子脸,虽然眼角有细细的纹路,眼窝又透出些许青黑,但不难看出,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相貌极好的,只是岁月催人老,又每天守着一亩三分地,即使尊贵如大太太,也不免露出了疲态,五娘看着大太太的脸,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出嫁前的那一天,大太太带着疼爱的笑,一遍一遍的叮嘱自己,像是对着自己的亲生女儿般细心,五娘当时还感激,大太太给了她这样一门好亲事,甚至在心底悄悄坚定了日后要好好报答的心思。

只是如今想来,五娘又觉得好笑,自己当年是多么的愚蠢,才会忽视大太太眼底的冷笑和嘲弄,心甘情愿的走进大太太为自己设的地狱里。

五娘想着,脸上真的就浮出讥讽的笑来,看着大太太的眼神,也渐渐的带了几分怨毒,只是五娘很快就收了起来,大太太如此蛇蝎心肠,真正的报应还在后面,自己又何必急在这一时?

五娘将大太太的被子往上拉了拉,又拿出绣帕擦了擦大太太额上的汗,才听到外面响起的阵阵脚步声。 

56、V章

五娘从正院出来天已擦黑;净了面又换了衣裳;便又回到正院。

虽说老夫人开口让五娘不要劳累,可到底为人儿女,大太太病了;这个表面功夫总要做足。

五娘进到里间,三娘正拿帕子给大太太擦着汗;看到五娘进来笑着扫了一眼圈椅示意坐,便又仔仔细细的给大太太抹了汗。

三娘忙完;便轻手轻脚的在五娘身边坐下;压低了声音在五娘耳边道;“看母亲的样子;八成今晚会睡得不好,你身子虚;还是回去歇着,有什么事,叫你就是。”

五娘看了一眼大太太,才道,“母亲这般,我也睡不安稳,索性不如和你一道,说说话,也安心些。”

三娘见五娘坚持,也就随她去了,两人一时静默无语,一会儿锦好端了药来,五娘和三娘小心的服侍大太太喝下,待大太太又睡熟了,才走到外面暖阁,站在珠帘旁边说话。

“你说,母亲这一胎能不能保的住?”

五娘随手捻了一颗滚圆的珠子把玩,道,“母亲身体一向康健,只是近日劳累又思虑过重才身子骨弱了些,若好好将养,倒不是不可能,只是母亲毕竟年龄已大,胎倒养的住,生产的时候可就……”

三娘诧异的看了五娘一眼,像是惊异五娘会晓得这些,但到底没问出口,只道,“只是家里到底男丁稀少了些,就只有大哥二哥两人,看祖母的意思,怕是要要的。”

五娘笑了笑,有些漫不经心,“祖母自然是希望家里人丁兴旺,自从五姨娘十几年前生了二哥,府里的姨娘就再没了好消息,如今连六娘都十一岁了,祖母如何不急?虽说三叔仕途不如父亲,可儿子生了一个又一个,夭折的多,活下来的更多,祖母嘴上不说,可心里未必不惦记。”

三娘长长叹息一声,到底是没再说话。

入夜五娘让锦好在美人塌上铺了床褥,便和三娘挤在一起凑合了一晚。

五娘和三娘虽是要好,可如此亲近倒还是头一遭,不禁有些新奇,直嘀嘀咕咕的聊了大半夜,天快亮时才眯了一会儿,等第二日起来,纵然铺了粉,可眼底的青黑,却是遮也遮不住。

大太太昏睡了一夜,到中午时分才醒过来,神色有些疲累,精神倒还好,五娘和三娘小心的扶起大太太半靠在引枕上,又将药喂了一回,才坐在床边的小仉上说话。

“母亲可是将女儿好生吓了一回。”五娘小声的跟大太太抱怨,“怎么身上不舒服,也不晓得看郎中,倒叫女儿担心。”

大太太软软的笑了笑,看来是真的不舒服狠了,话也说的不如平常中气足,“还不是为你大姐的事忧心,这才没有留意。”说着拍拍五娘的手,“倒真是难为你了,小小的年纪,就要顾这许多事。”

五娘羞涩的低下头,“这哪里是女儿的功劳,女儿可担待不起。”说着看向三娘,“要不是有三姐一起,女儿还真是不知道怎么办。”

大太太目光闪了几闪,面上依旧笑着,眼里的亲昵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夸了一句,“三娘也是好的。”便不再搭理三娘,只关心的问起府里的事。

大太太对几个姨娘一向严苛,府里的事从不允许姨娘插手,如今病了,自然是由老夫人掌管,只是大太太与老夫人不睦已久,如今听老夫人掌府中事,如何不急,竟是不顾五娘的劝阻,当下就叫来了姚妈妈。

三娘也是有眼色之人,姚妈妈还没有进屋,就行礼退了下去。

见屋里没了外人,大太太说话也就没有顾忌,直接就开口,让五娘帮着管府中事,不止五娘惊了一惊,便是姚妈妈,都是一脸惊容。

五娘看了看大太太的脸色,犹豫着开口,“母亲身子不适,女儿自然想帮忙,只是女儿没有这些经验,怕是料理不好,依女儿看,还是祖母管着才是……”

大太太摆摆手,似是不耐烦五娘话语里的推脱,“你今年也十二岁了,母亲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跟着母亲学管家,若是你觉得为难,我就将姚妈妈拨给你,姚妈妈在我跟前是得力的,有她在,想必出不了什么事。”

五娘还要谦让,可看大太太的态度,就知再没有商量的余地,便只得勉强的应下了。

大太太兴致所起又将几个重要的管事叫来嘱咐了一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才喝了药,躺下歇息。

五娘放了天青色的幔帐,又燃了些安神香,才轻手轻脚的退到东次间,在软塌上坐下。

姚妈妈算是看着五娘从小长大,对五娘倒也有几分亲近,如今五娘掌家,姚妈妈虽说有几分忧心,倒也并不排斥,五娘性子好又是嫡女,可没有半分让人不喜的道理。

姚妈妈看着五娘,也就斟酌的开口,“今儿个早上府里一连收了好几张帖子,都是想来探望太太,五娘子看?”

大太太不舒服的厉害,想必在蔡家,众人也都看了清楚,如今上门探望,倒也是情理之中,五娘想了想,便缓缓道,“既然如此,那就应了,只是我到底是晚辈,陪坐就显得怠慢了,一会儿我就去祖母那里说说,看能不能让祖母出面。”

姚妈妈自然应下,又说起另外一桩事,“蔡家那里,姑娘看要不要送些什么东西过去?”

五娘点点头,道,“这是应当的,依我看不如送些消痕去疤的上好药材过去,虽说蔡家家底殷实,可一些难得的药材也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到的,这事,还望姚妈妈上上心,毕竟蔡家小姐是来我们府里才出的事,若是可能,姚妈妈再去请位太医给蔡家小姐医治,这太医总归是比别的郎中要好些。”

两人直说了近一个时辰,才出了东次间,一个去办事,一个就回到院子梳洗。

不过一个下午,五娘掌事的消息就传遍了府里,虽然碍着大太太生病,众人不好直接上门道喜,可还是明里暗里的对五娘示好,大太太说是生病,可众人都知道,若是大太太这胎保的住,就至少三个月不能理事,就算是不幸流了,也要做个小月子,这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又不短,足够五娘梳理一遍府中的关系,更何况,大太太让五娘掌家,又何曾不是一个暗示?即便大娘子还未出嫁时,大太太都从未给大娘子这样的体面。

一转眼就进了十二月,大太太的身子总算是稳健了些,虽说还不敢下地,精神倒是好了许多。

五娘如今管着府中事,虽不至忙的脚不沾地,可的确是没有多少空闲,又眼见着是年关,各处亲戚都要准备年礼,府里的两个男丁也要派人接回府,去年老夫人没有在家过年,自然是简单了些,如今老夫人回来,即便大太太不说,五娘也要准备的隆重些,更不要说其他一些算不上事的琐事,以前不管事是不知道,如今一接触了才知道里面的难,五娘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掰成十五个时辰用。

这一忙,大太太就有些顾不上,虽然日日晨昏定省是没落下,可这侍疾,却实在是没时间,五娘便跟大太太商量着,让三娘与四娘来跟前侍疾。

大太太又有了身孕,心情自然高兴了许多,竟是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

五娘对这个结果也不意外,毕竟二娘要待嫁,六娘又太小,四娘一人忙不过来,除了 

57、v章

五娘照常早起去请了安;就到正院的东次间见管事妈妈;处理一天的琐事。

早上无非是些日常往来,油盐采买,事情虽不多却杂;只几个时辰,五娘就觉得有些头昏脑涨;好不容易和姚妈妈商量着打发完,就又进到暖阁去看大太太。

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大太太面色红润了许多;又有五娘在外处理琐事;日子过得很是顺心;就连对三娘态度也好上些许,虽是时不时的训斥两句;倒也不似以前,对三娘视若无睹。

五娘进到里间,四娘正说着讨喜话,直逗的大太太笑了好几声。

五娘随手将遍绣红梅的大氅递给锦绣,笑着问,“四姐又说什么让母亲这样开心?”

三娘站起身给五娘让了座,五娘笑着坐下,大太太看了眼三娘,才指着四娘道,“瞧你四姐这张嘴,最是会逗人开心,也不知学谁的腔调,一嘴的蜜糖。”

四娘提着调带了些撒娇,笑眯眯的道,“还不是跟母亲学的,要不怎么能是母亲的女儿呢?”说着就看向五娘,“五妹妹说可是?”

四娘逗大太太开心,五娘自然不会这时候给众人找不自在,闻言便也笑道,“谁说不是?”

四娘便顺势又说了几句俏皮话,直闹得大太太笑的合不拢嘴。

众人笑闹了一会儿,大太太便有些倦意,五娘行礼告退,回到院子刚换了身家常的衣服,端起茶杯还没来得及吃口茶,姚妈妈就带了蔡妈妈进了屋,五娘看了两人的脸色,便打发了锦绣和青枚下去。

五娘让两人在椅子上坐了,才问,“出了什么事?”

姚妈妈和蔡妈妈对视了一眼,才开口道,“是外院的丁管事,又吃多了酒在院子里说浑话,直说大太太给他配的是什么人,不过一个下贱丫头,自己想不开跳了井,却是把事情都推到他身上来……”

姚妈妈话没说完,五娘便眼睛一沉,茶杯随手往桌子上一放,咚的一声轻响,却骇的姚妈妈急忙住了口。

五娘扫了一眼过去,才慢慢开口道,“那现下人在哪里?”

姚妈妈道,“老奴已经让人将他绑了关在柴房里,这如何处置,姑娘看?”

五娘沉吟了片刻,才道,“虽说那丁管事着实浑了些,可到底是祖母跟前的老人,这如何处置,还要看祖母的意思,你先将他晾着,待我问过了祖母,再理会他。”

姚妈妈应了是,便带了蔡妈妈退了出去。

五娘扬声唤了锦绣进来伺候换了衣,却是没有去老夫人的千寿院,反而去了二娘住的院子。

二娘性子本就贞静,如今又订了亲,除了日常晨昏定省,竟是一步也不肯出院子,要不是五娘和三娘时常过来看看,只怕府里真就忘了这个人。

五娘进到暖阁,二娘正在做针线,见到五娘来很是意外,急忙起身央着五娘坐了,五娘和二娘算不上多亲密,到底也有些情分在,闻言便也不客气的在软塌上坐了,才将来意说给二娘听。

锦言去的也有些日子了,只是大太太有了身孕,自然也就没人提起这回事,若不是今儿个那丁管事又犯了浑,只怕五娘还真想不起这个人。

二娘难免的又哭了一鼻子,拿帕子压了眼角,才红着眼睛道,“若是跟五妹说我不在意,不要说五妹不相信,就连我也觉得这话是违心之言,那我也就索性推开天窗说亮话。”

说着略微紧张的看了五娘一眼,长出了一口气,才缓缓道,“如今五妹当家,那丁管事对五妹来说料理不过是顺手的事,我如今人微言轻,自然帮不上五妹什么,可我现在已经是待嫁之身,五妹迟早也是要嫁人的,这一出了嫁,依靠娘家固然是一方面,可若是我们姐妹能够互相帮衬,在夫家的日子也会好过些。”

五娘静静的听完,不由看了二娘好几眼,在五娘的印象中,二娘一直是一副谨慎小心话不多但的确没多少心机的姑娘,要不是五娘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二娘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看来六娘的那件事果然对二娘影响了许多,固然面上没表现,可变化的确是实打实的。

五娘感慨了一番,便又寻思起二娘说的这几句话。

不得不说,二娘的确是明白了五娘的意思,不管是误打误撞还是真的猜到了,五娘本身的来意,的确就是在此,二娘虽然是庶出,身份上跟五娘天然差一截,可俗话说的好,嫡女好日子在出阁前,庶女好日子在出阁后,别的不说,光说二娘嫁的蔡家庶子,有功名在身,又以庶子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