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贵女成长记 >

第4部分

重生贵女成长记-第4部分

小说: 重生贵女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说,若是康南往北都旱得厉害,蝗灾加重,很可能会影响到这里。”刘嬷嬷显然也想到了。
“最近我抄的手札好像有关于蝗灾救治的,只是那些字与我们常用的大有不同。我辨识起来不易。”徐楹皱眉,她只是从徐槿那儿知道她口中的外祖母留下过那么个东西,却不知道破解那份手札那么难。
若是哥哥在就好了。哥哥科举时不是连考,每次下场都会惹得同窗羡慕嫉妒。因为哥哥从来没落下过榜首。
“娘子抄一份寄给大郎吧!”紫兰开口道,她虽然不知道徐楹最近得了什么好东西,但她知道有一个人一定很愿意与自己妹妹分享小秘密。
徐楹不告诉紫竹紫兰,不是她们二人不够忠诚。而是徐楹觉得自己手段不够光彩。听到紫兰的建议,徐楹小小的羞愧了一下,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哥哥聪明。当下决定抄一份拿给哥哥研究,至于来历,你猜。
一行人欢声笑语,不过半个时辰就回到了庄子。刚刚下马,徐楹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徐嬷嬷三人也是一脸戒备,各自一手拿了趁手的武器,一手牵马。
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张普通至极的脸出现在门后,面无表情地看着神色戒备的一行人。

☆、第6章 消息

见到男子,几人都松了口气。
“怎么这时候回来的?也不知道提前送个信。”刘嬷嬷嗔道。
“刘叔回来了?”徐楹早在开门那一刹那,被手快的刘嬷嬷拖到几人身后藏了起来。见气氛一松,连忙挤到前面。
刘明志不是徐家家奴,而是威远镖局的镖师。因为注定今生不可能有软萌可爱的小包子,对于妻子常年照看的小娘子,刘明志一向疼爱有加。只是糙汉子常年跟着一群糙汉子走南闯北,不会讨小女孩欢心。常年板着一张脸,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徐楹自然亲近不起来。
“是。”默默地挤出一个字,刘明志心里默诵妻子给的哄孩子宝典,“这次运镖我到江南转了一圈。”
小娘子应该会想知道亲哥哥的消息吧,刘明志暗想。
果然,徐楹眼睛一亮,“有没有我哥哥和外祖父家的消息?”
“苏家好像遇上了什么好事,只是苏老爷子不大高兴。徐公子已经回京,路上遇到袭击。”刘明志答道。
“哥哥没事吧?”徐楹担忧问道。
“应该没事,恰巧被我遇上,后来又遇到仲将军。徐公子只受了点皮外伤,不碍事。”刘明志怕小姑娘担心,在后面悄悄不了一句。偷看了一眼自家妻子,得到个赞许目光,刘明志在心里暗暗高兴。
“哥哥的手有没有受伤?”徐楹记得前世也是祖母大寿是哥哥本来准备回京备考,只是路上遇见悍匪。后来虽然有仲将军仲君禹相助,保住性命,手却受了伤。那是寿宴结束,徐桓就被外祖父家接走疗伤。
再见时,她已嫁为人妇。哥哥高中状元,仍是一脸沉郁。
暗暗将自己的手往背后藏了藏,刘明志答道,“没有。”
“刘先生受伤了?”紫兰看到刘明志的小动作,问道。
“快给我看看!”徐楹话未说完,手就搭在刘明志的腕上。徐楹只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又想到进门时问道的血腥味,道,“刘叔这是失血过多。刘叔就在庄子上多留几天,让刘嬷嬷给您好好补补。”
刘明志点头道谢。
紫兰紫竹知道徐楹这是怨念刘嬷嬷天天给她炖补汤,闷笑不已。
知道庄子里无事,徐楹几人大大方方地进了院子。刘明志牵了几匹马到马房。紫兰还细心地问过刘明志有无用过晚膳。得知其刚刚回来,紫兰又到厨房给刘明志煮了一碗汤面。
徐楹此时已经开始了近几日的功课。一尺宽,四尺长的手札,已经只剩下四分之一。徐楹执笔书写不停,眉头越皱越紧。这些字似乎是一些诗词。看来真的要早早把这手札给哥哥一份才是。
砰砰的敲门声响起,刘嬷嬷在门外端着山楂水,知道听见里面的人一声“进来”。这才轻手轻脚地走进去。
“钰娘喝点山楂水,消消食。”刘嬷嬷边说边看了一眼桌上的手稿,顿时一阵眼晕,赶忙移开眼。
徐楹喝了一口山楂水,好笑地道,“嬷嬷什么时候跟着紫兰紫竹多学两个字?”
刘嬷嬷连忙摆手,“钰娘饶了老奴吧!老奴这辈子只要能看得懂些契书就好了。”
徐楹知道刘嬷嬷看书就晕,也不纠缠,“刘叔哪儿可还有其他消息?”
刘嬷嬷一见正事来了,赶紧摆正态度,“老奴家那口子听钰娘吩咐,到江南去了一趟。刚到淮南道那儿就遇见大郎君被袭。他蒙面相助,缠斗半个时辰左右就遇见回京述职的仲将军,那悍匪就撤退。老奴家当家的说,那群人分明不是求财,而是要大郎君的命,且进退得宜。他跟了那群人不到三个时辰就被发现。老奴与他相议,应该是买凶杀人。”
刘嬷嬷顿了顿,补充道,“至少九成把握。”
“外祖家呢?”徐楹的声音颤抖。
“他也不清楚,只是最近苏家好像买了一个矿山,在河南道。江南孟家最近底气十足,已然是决定跟苏家杠上了。苏家的产业孟家都掺了一脚。”
徐楹的注意力全然集中在了河南道的矿山上。原来如此,外祖苏家从来不涉及政治方向的争斗,怎么可能大厦倾颓。河南道的矿山出的可不是普通的矿。
“孟家现在不可小觑。嬷嬷,等刘叔养好伤就去江南一趟吧!我总觉得孟家和那个矿山有关联。”徐楹担忧道。
刘嬷嬷不以为意,道,“只要苏家不涉及皇权,哪任皇帝都不会动了苏家,钰娘放心。”
刘嬷嬷神色中满是自豪。徐楹却更加担心。
二人又谈论一番,才安歇。夜里,徐楹躺在床上,问在外守夜的紫兰,“你还记得你母亲吗?”
紫兰沉默片刻,答,“奴婢记得。”
帐子里传来一声叹息,一夜再无话。
**
清晨,徐楹刚在紫兰的伺候下洗漱完。紫竹就迈着轻快地脚步走了进来。紫兰瞪了紫竹一眼,道,“幸亏离京城远,要是在府里被夫人看见,准得拖你去打板子。”
紫竹背着徐楹对紫兰做了个鬼脸,道,“小姐,奴婢在府里是不是很规矩来着?”
徐楹含笑点头,早起就是好心情,今天应该过得不错!
“哎呀,被你打岔,差点忘了正事。”紫竹惊道。“老祠堂那边那口子一大早就过来等着,说有要事要禀呢!”
老祠堂那边住的是庄子里的管事贾益一家子。徐楹对那家人好感全无。,皱眉道,“让他们等着,我用过早膳再说。”
徐楹见到贾朱氏时,贾朱氏茶水都喝了两壶。想到紫竹刚刚抱怨倒茶都倒累了,徐楹一阵好笑。
这抹笑容落到贾朱氏眼中,就是徐楹对她很满意了。心里一阵得意,贾朱氏面上很快地给徐楹见礼,道了万福,才说到正题。“我家妹妹又见到了京里来的管事。”
朱氏的小妹嫁到县城的一家商户,跟延宁伯府的管事有生意。当年还是延宁伯府那管事找上门的。那管事背后的人设局,朱氏一家和贾益就被拿捏在小董氏手里。
“说了什么?”徐楹冷声问道,今生她不认为温和能给她个好结局。
贾朱氏搓了搓手,道,“那管事说,让我们最近拘好你们,家里有人八天后会到附近狩猎几日。还让我们最近给你们吃好点。”
徐楹明了,端起茶,让紫兰取几钱银子给贾朱氏,就坐在那里若有所思。会出来打猎,还不许我见到的,应该就是我那哥哥了。想着,徐楹对八天后充满期待。
想来,有些计划可以提前了。
“走了?”徐楹问刚进来的紫兰。
紫兰点头,笑道,“他还跟奴婢说,想送家里的几个丫头还伺候姑娘呢。”
“她和贾益倒是机灵,知道我们要回京了。”徐楹笑道。
紫兰也很开心,“回京娘子就不用担心那么多,事事有大人呢!”
徐楹点点了紫兰的额头,“傻丫头,我爹若是能护着我,我也不至于落到这么远的庄子,还被欺负。还有一个月呢!”前世她就一直都没弄懂,她的父亲对她到底是什么态度。
紫兰点头,似想到什么,惊道,“姑娘怎么知道一个月后才会来接?”难道姑娘在府里有内应?最后一句紫兰藏在嘴里。她确实不相信以前的徐楹能有那样的心机。
“说什么呢,你想想按照我们来的时候那么过日子,没有一个月能把气色养好吗?”徐楹想,总不能说我是重生的吧。
其实徐楹还真是猜对了小董氏的打算。每半月小董氏就会关心一下徐楹的生活。朱家那家人和嫡系姻亲都被刘嬷嬷亲手喂过不性伤命的毒。只是那家人见识浅薄。以为每个月不吃就会没命。每次小董氏那边的人来过问,都是按着徐楹几人交待的方法回答。
小董氏担心被婆婆和丈夫知道她虐待嫡女,拖也要拖够一个月才敢去接人。

☆、第7章 县城

两天后,整个康南县依旧没见一丝雨。康南县令甚至依照本地习俗,在全县举办求雨仪式。
此时县令夫人周夫人接到了一张拜帖。红底封皮上一只金色大鹏鸟跃然纸上。周夫人翻开拜帖,娟秀字体让人一见就对送帖子的人充满好感。延宁伯徐家的官司,周夫人早年就听说了,只没想到那继夫人如此厉害,原配嫡长女竟被送到如此偏远的地方。
合上拜帖,周夫人匆匆到前院见了周大人。别人后院的事她不想管,也管不了。只是牵扯到自己的丈夫。
“老爷!”周夫人同丈夫结缡三年,从未红过脸。周大人的书房她也是随意进出。
周大人此时正同师爷商议,这老天再不下雨,该如何处理。见夫人前来并没露出不快,反而关心道,“夫人遇到何事?竟如此惊慌。”
周夫人瞧着师爷也在,稍微整理整理衣冠,道,“老爷,我今日接到延宁伯家的拜帖了,送帖子的是延宁伯家大娘子。”
周县令皱眉,“后宅之事夫人做主就是,无须禀报为夫。”
“那小娘子的拜帖是求见老爷的。”周夫人补充道。
周县令更不快,他年龄不大,却最不喜欢不懂规矩的少年人。他的师爷是族里的客卿,不善八股文,在政事和人际方面专擅。这师爷跟着周县令几年,熟知他脾气,道,“延宁伯家的教养想来是不错的,应该是有正事相商,到时隔张屏风。有夫人陪着是无碍的。”
周县令不甘点头,心里默念,要不是这些日子事事都没进展,他才不会见一个小娘子。
徐楹还是见到周县令,虽然隔了个帘子。想到这县令在前生曾被评为有名的迂腐,对房间里那张屏风也就视而不见了。
徐楹规规矩矩地给周县令夫妇见过礼,才在一旁的椅子上端坐。周县令见徐楹知礼,对屋内的屏风也接受,心道,还算知礼。
“阿楹贸然上门,希望周大人周夫人不要介意,有件事阿楹始终拿不定主意。”徐楹开门见山道。
周夫人看了一眼屏风后的周大人,道,“大娘子客气了,我和老爷官职虽不高,能帮的会尽量帮。”
徐楹不理会周夫人的言外之意,“说来这事跟大人还有关系。”徐楹见勾起两人好奇,继而道,“前些日子我家奶娘得到一个消息,北地边境有几处蝗灾。阿楹曾在书上看到蝗灾若不及时断绝,也是会迁移的。”
“此话当真?”周县令忙问,他到这里是来镀金的,今年才第二年,要是捅出漏子,就算有个当皇后的族姐也吃不消。
“昨日阿楹拜访孙庄的老祖宗。他亲历一次蝗灾,见过几次小型蝗灾。他说若是再旱着,待庄稼成熟之时,蝗虫会循着食物气味一路寻过来。”徐满脸担忧,“望大人早作打算,阿楹整理了几条孙老说的防治蝗灾的法子,希望能有用。”
周县令早就坐不住了,他即便不擅长农事,也听过蝗灾的毁灭性。示意夫人身边伺候的小丫鬟把单子递给他。这时候他也顾不得有什么阴谋了,只是单纯不想被摘掉乌纱帽。
看着纸上条条款款清晰,不由在心里感叹,徐家的女儿教养真好。京里那个稚龄女子就小有才名。在外面庄子养病的大娘子又有颗慈悲的玲珑心。
“徐家侄女放心,本官这就招人商议,早日拿出章程。”周大人竟是在屋里坐不下了,直接起身去了前院。
周夫人知道自己的相公就那副德行,继续跟徐楹寒暄,连头都没抬。
“阿楹别在意,大人他一涉及官务就如此。”周夫人解释道。
徐楹忙道,“大人这才是真真的好官呢。阿楹也就是听到庄户谈话才知道这些。说来阿楹也有私心,希望夫人能帮帮忙。”周夫人现在对徐楹挺满意,也就不推迟,直接道,“阿楹尽管说。”
徐楹示意紫兰拿出她最近画的几张绣图,道,“夫人也知道我的境况,”徐楹微微红脸,毕竟被继母逼到这个份上的小娘子还是很少的,“祖母大寿将至,阿楹给祖母准备了一份自己的绣品,只是最关键的地方还差点。”
说着,徐楹就把自己的要求细说了。周夫人听得双目放光,连连答应。最后送走徐楹还对身边伺候的人称赞。
出了县衙,徐楹一行人直接进了县城。徐楹是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