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黑色福音 >

第1部分

黑色福音-第1部分

小说: 黑色福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色福音》作者:'日' 松本清张
译者:叶荣鼎
I S B N :9787541123641
出 版 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第1版
页数:315
字数: 241000
定价:¥20。00
内容简介
TXT制作:Xinty665

日本纯文学作品奖'芥川奖'第28届得主开创用推理手法撰写纯文学作品的先河。
《黑色福音》是其创作生涯中炉火纯青的巨著之一,不仅社会性、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极强,结构极其严密。截至2002年,已在日本国内印刷38次,赢得不计其数的读者青睐和评论家以及同行的高度评价。
《黑色福音》展示了日本在侵略战争失败后饱受了西方的凌辱,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宗教团体中神父的两面生活、神校学生生活,同时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信徒们对神父的仰慕和对宗教的虔诚。

密林深处的教堂里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对信仰的执着让她陷入一段失控的恋情,从此走上不归路……
这是一个构思严密、悬念丛生的故事,您的阅读会随着情节的发展更加投入,犹如身临其景。当您百思不解的时候,大师松本清张会为您拨开谜雾,让您在惊讶之中去破案,去享受。


目录

第一章 夜幕下的淫声
第二章 新来的神父
第三章 罪恶的交易
第四章 神秘的堂兄
第五章 最后的晚餐
第六章 警方的侦查
第七章 可疑的住宅
第八章 无奈的结局
译后记


日本第28届芥川奖得主松本清张及其力作《黑色福音》

松本清张,日本著名作家,曾荣获日本文学界最有影响的芥川奖,是深受日本民众喜爱的平民作家。在日本文坛,他与紫式部、松尾芭蕉、夏目漱石、森鸥外、宫泽贤治、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等大文豪出现在前八名行列。
松本清张创作的作品多样化,并且个性鲜明。他主张创作应由主题来决定写作形式和表现方法,他还主张文学作品应该是属于大众的,无论纯文学作品还是通俗文学作品,检验基准只有一个,就是看作品是否拥有广大读者以及能否流芳百世。
综观他的小说作品,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自成一家,翻开了日本文学多角化的新篇章,为日本文学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松本清张创作的作品注重社会性,着重揭露日本上层的黑暗内幕,诉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薪阶层的疾苦。
松本清张的作品还有一最大特点,即把侦探推理与纯文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述的空间扩大到日本的全国各地,不仅地点和方位描写得一清二楚,就连列车电车的时刻表以及中途停靠的站名和周围情景都交代得与实际不差分毫,可见他严谨踏实的创作态度。
1971年至1974年期间,他出任日本侦探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为创新采用侦探推理手法撰写文学作品的新型创作模式和使纯文学以及推理文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的家乡北九州市小仓北区,建有豪华的松本清张纪念馆和庄严的纪念碑。
《黑色福音》是其创作生涯中炉火纯青的巨著之一,不仅社会性、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极强,结构极其严密。截至2002年,已在日本国内印刷38次,赢得不计其数的读者青睐和评论家以及同行的高度评价。
《黑色福音》展示了日本在侵略战争失败后饱受了西方的凌辱,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宗教团体中神父的两面生活、神校学生生活,同时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信徒们对神父的仰慕和对宗教的虔诚。在被视为净土的天主教堂里,神父们无视日本法律积极从事黑市贸易、走私和贩毒,而日本高官则为他们提供保护伞。神父违反禁欲教规,利用女信徒的虔诚肆无忌惮地进行性骚扰。一年轻女信徒天真幼稚,上了神父的性恋贼船而走上不归路。有学者说,本作品详尽地剖析了当时在日本的宗教团体内幕,读者可从中了解神秘的宗教世界,正确对待宗教、婚姻和走好人生路。
松本清张生于1909年10月21日,是日本福冈县企救郡板柜村(现改为北九州市小仓北区)人,逝于1992年8月4日。从小家境贫寒,只上过小学,15岁那年毕业于板柜寻常高等小学(现改名为清水小学)。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职于川北电器有限公司小仓办事处和高崎印刷厂。
20岁那年,因与文学同仁宣讲无产阶级理论杂志被列为红色人物关押在小仓警署,拘留了十多天。释放后。相继在福冈市鸟井印剧厂和朝日新闻报社九州分社广告部工作,直到33岁那年才转为正式职工。可一年后被强行服役去朝鲜战场,36岁时即1945年回国。
41岁那年,松本清张参加了“周刊朝日”主办的百万人小说征稿活动,以小说《西乡札》荣获三等奖,崭露头角。仅隔了一年,他的小说《为石花菜》闪亮登场,获次席推荐奖。又隔了一年,他创作的《小仓日记》脱颖而出,被刊登在当时著名的《三田文学》杂志上,在日本文坛引起了震撼。并且,该作品于第二年荣获日本文学界最有影响的芥川奖(第28届)。同年,他被推选为日本宣传美术协会九州地区委员。44岁那年被调至朝日新闻报总杜工作,可三年后即47岁那年,松本清张毅然辞去了朝日新闻报社的工作,以写作谋生正式步入创作文坛。
在长达40年的作家生涯中,松本清张先后创作了愈千部脍炙人口的短篇和长篇作品,还撰写了许多评论。松本清张的文学作品多样化,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拥有广大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和不同层次的读者,相继获得“周刊朝日”举办的百万人小说征稿活动三等奖、“第28届芥川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第五届日本记者会议奖”、“第一届吉川英治文学奖”、“第18届菊池宽奖”、“第29届NHK广播电视文化奖”和“1989年朝日奖”等在日本文坛颇有影响的大奖。
松本清张虽只上过小学,可他勤奋好学,酷爱读书,迷恋于国内外纯文学名著和国内外侦探推理小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楔而不舍、勤奋刻苦的他,终于以一鸣惊人的力作《点与线》刷新了日本的侦探推理文坛,开创了社会派侦探推理文学。之后,他又相继创作了《眼壁》、《日本的黑雾》、《彩色的河流》、《深层海流》、《黑影地带》、《黑色福音》、《黑点漩涡》和《现代官僚》等作品,在日本文坛独领风骚,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在日本侦探推理文学和纯文学有机结合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名作《点与线》、《砂器》和《日本的黑雾》,曾在我国轰动一时,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叶荣鼎



第一章 夜幕下的淫声

沿东京北郊西行的某民营铁路,有两条客运线路的始发站。这两条运输线的铁路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基本上呈平行状沿着武藏野朝前延伸。随着东京人口的日益增长,年年都有市民移往郊外居住。于是,早晚的客运车厢因乘客数量剧增而变得拥挤不堪。然而两条铁路中间地段的沿线两侧,既没有热闹的街道,也没有原来的田园景色,许多地方尚处在施工状态。例如这一带便是杂树林,夹杂着过去遗留下来的柏树、枫树、栎树和橡树等。这片杂树林里,有一条林荫旧路朝着纵深处延伸,直接通向那被树木围裹的村庄。沿这条林荫旧路靠近村庄的时候,你会突然有柳暗花明的感觉,因为村边不远的地方已经变成了新的住宅区。古老的武藏野田野与东京新开发地区之间参差不齐,地势错综复杂。
傍晚,田园的自然风光使这一带风景如画。一望无垠的旱地,被渲染成朦胧蓝黑色的高耸的树林,空中弥漫的白色暮霭,大片被晚霞染得彤红的云彩,犹如黑色剪影画的教堂尖塔……梦幻般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此时此刻,即便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会雅兴大发,创作宗教诗歌。
眺望傲然耸立着尖塔的教堂,也许多少能让这里的行人萌生对诗的情感。空这片红土壤旱地的尽头,尖塔十字架和白色建筑物墙面在白天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而在傍晚时分的天空背景下,以魔术般的黑色剪影画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这一带到了夜晚变得非常冷清。西行的始发列车驶出车站后,随即从一条商业街的边上驶过,刹那间形成热闹气氛的灯火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朝前延伸的昏暗围墙。没有了灯光,顿时觉得黑暗无穷无尽。新路的尽头连接着原来的旧路,一路上要绕好几道弯,在早地和树林之间前进,途中经过好些岔道后才进入其他树林。虽能看到住宅,但摸不着去那里的路。如果你一走要去那里,那就得依靠护路神“地菩萨”。在途中问路时,路边的地菩萨多半可以告诉路人朝右走或者向左转。在茂密的草丛里,有东倒西歪的石制地菩萨。
在晴天的夜晚,旱地尽头和树林便弥漫着模糊的苍白色夜霭,遇上雨夜和大风的夜晚,树林里便哗哗作响。但是,那条林荫旧路也不是一直朝前延伸,不久则进入漆黑一团的住宅区里,这一带到了晚上,居民大都早早关闭住宅的纸糊窗和防雨板,很少有住宅灯光洒向路面,路灯也稀稀拉拉的没有几盏。
晴天晚上站在这一带朝外眺望,教堂尖塔仿佛一团黑影。如果变换站位,那团黑影有时是耸立在原野里,有时是伫立在树林里。遇上月明之夜,尖尖的十字架则光芒闪烁。平日里即便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们,每当眺望它时,心里也不免会被富有诗意的宗教色彩所打动。该教堂坐落在以尖塔为中心的两公里半径内的土地上,无论站在哪里眺望它都能一目了然。也就是说,那一带除教堂建筑高高耸立外,其他都是散居在山脚野地里的矮顶住宅。
附近有小学,也是由于人口连年增加而不得不设立的。小学操场边上是田野,小学前面一带也有新建住宅区。从旧路进去,前面是稍稍拓宽的田间路,路两侧便是聚集在一起的住宅。许多住宅围墙不是混凝土,而是采用种植的杉树和扁柏代替。这一带也有树林,还住着农家,农家与农家之间隔有旱地,鸦雀无声。通常,行人走不到这里。路上堆积着枯叶,大多是附近居民走这条路。
江原康子家的周围,就是这样的环境。

这幢住宅的占地面积近五百平方米,实际建筑面积仅五十平方米。由于住宅坐落在路边,因而院子宽敞。后院的围墙尽管与其他农家的旱地连接,但那里有两个犬窝,一个是大型的,一个是稍小一点的。建筑两侧的院子也很宽敞,由于靠近道路和邻居住宅,所以背后和两旁都是空地。说得确切一点,不能算是院子,而是草地和杂树林,有黄杨树、细叶冬青树、扁柏叶树、枫树和桂花树等,枝繁叶茂。不知什么原因,细叶冬青树多于其他树木。
这幢住宅两个地方有门,一是去玄关的院门,一是去两旁空地的边门。平日里,两个地方的门都是从里面上锁,关得严严实实。江原康子独自一人住在这里,饲养了四条牧羊犬。被拴在后院大型犬窝里的是一雄一雌,像小牛那般大。稍小一点的拴在旁边的犬窝,还有一条牧羊犬在房屋里与她一起生活。
平时,江原康子从里面锁上房屋的所有门窗。邻居们即便有事来找她,也绝对不让进屋。只要一听到叫门声,她便从窗口探出脑袋确认,走出玄关到院门跟前,也还是隔着门或者隔着围墙与来者说话。通上这种场合,她也不会忘记仔细锁上玄关门。遇到推销员上门也是如此,她都是站在院子里或者来到路上与推销员洽谈。推销员送货上门时,江原康子则从屋里出来隔着围墙或者院门验货和收货。
她看上去二十七八岁左右,体型微胖,淡眉毛下长着一对细长的丹凤眼,鼻子肉鼓鼓的,嘴唇很厚。虽说不上是美人,但也算不上丑八怪,由于微胖而显得丰满。笑的时候,嘴里发出尖厉的笑声。
她经常身着颜色艳丽的西服。也许是服饰艳丽,看上去青春焕发,要比实际年龄小许多岁,但是,由于脸上不化妆,没有光泽的黄色皮肤上看似有疲劳般的皱纹,与艳丽的着装不相匹配。这种外表在国外生活的日本人中间经常见到。
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谁也不知道她在干什么。有人来访也是让对方在院门外与自己见面和交谈。如果推销员和业务员擅自进入围墙半步,就有可能被小牛般的牧羊犬咬住。院门上挂着示意有犬的标牌,以此拒绝外人进入。当然,平日里来访的客人并不是一个也没有,但都不是日本人。
她搬到这一带居住,与静悄悄的田园做邻居已经有十多年了。当然,一开始不是现在的住宅,而是租借附近农家的独屋(不依附在主屋建筑的房屋)。她当时的气色比现在好,服装素净、价廉。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