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艺校有鬼 >

第23部分

艺校有鬼-第23部分

小说: 艺校有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你是干什么的?少管闲事,否则老子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其中一人牛气冲天,上前指着周伟的鼻子骂了起来,满嘴都是令人作呕的酒气和口臭,脸上的大酒糟鼻红得发紫。

“你……”,周伟一撸衣袖愤怒地挥起了拳头,不过立即被背后的陈丹青拉住了。

“你什么你?小子,告诉你,老子弄死你就象捏死一只蚂蚁,你信不信?”。

周伟怒火冲天拳头紧握,臂膀上的肌肉立即鼓了起来:“我不信,我倒要看看今天到底谁把谁弄死,是单挑还是群K你说了算,要是皱一下眉头我就从北湖跳进去,来呀,上来呀,要不要打电话叫人啊?我给你半个小时的时间叫人,够不够?”。

激烈的争吵还在继续,场面再一次变得混乱不堪,陈丹青死死地拖着周伟的胳膊,极力阻止他想揍人的冲动,不过她根本拉不住,整个人都吊在了周伟的胳膊上,见此情景几个女生也上前帮忙拦着周伟,还有人用手机拨打了“110”,不过奇怪的是双方争吵了很长时间,耳边却没有听见警车的声音,更没有看到警察的身影。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十几个保安簇拥着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中年人一出现,现场的秩序立即安定了下来。

“屠总”,张经理点头哈腰极为恭敬地叫了一声。

保安们把当事双方进行了隔离,问明了事由之后,那个姓屠的总经理很快就搞定了局面,他非常老练地将那两个闹事的“成功人士”劝离了现场,并且吩咐张经理为他们免单,再开两瓶XO赔礼道歉。

“误会,一场误会,让小姐们受惊了,还有你,周老师是吗?看得出来你是个尽职的老师,不过你太冲动了,在现在的社会里,冲动是没有前途的,今晚的事就算了吧,OK?大家交个朋友,就算是不打不相识吧”,屠总用一种非常奇怪的眼神看着周伟。

“哼”,周伟并不领情,想让他和这帮龌龊的人交朋友,那真的是叫明珠暗投了,无论何时何地,周伟的身上都不缺少正义和良知,而这也是从小就养成的性格,这一点和他的父辈祖辈极其相似。

一场“开眼界”之行差点酿成了斗殴,周伟现在对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已经彻底失去了兴趣,包括北湖会所,离开的时候他并没有乘坐会所的车,而是让陈丹青领着学生们先回去,他准备自己打的回校,李若兰也志愿留下来陪着他,两人沿着湖堤慢慢地往湖畔走去。

在会所的大门外周伟看到了一辆“110”警车,意外的是会所的保安就是不开门,根本不让警察进入会所,见此情景周伟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也和传闻中所说的完全一致,北湖会所的确在江州背景深厚。

“周老师,你真行”,行走在灯光朦胧的湖堤上,李若兰鼓足勇气慢慢地走近了周伟,然后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周伟扭头呵呵一笑:“行什么?没看出来我那是吓唬他们的吗?你以为我真的会在那个地方动手啊?傻瓜都知道吃亏的一定是我,这帮人自以为有钱就可以无法无天了,我就是看不惯那副自以为是的鸟样,而且那种地方竟然是一个藏污纳诟之地,看来社会上的传言是真的,妈的,什么江州第一会所,明明就是江州的‘红楼’”。

李若兰失声笑了起来,虽然周伟经常会冒出一两句粗话,但这并不妨碍李若兰对他的莫名崇拜,两人的距离开始越走越近,周伟的听觉非常灵敏,他可以听出李若兰的呼吸显得有些急促。

“周老师,刚刚我在里面看到吴老板了”,李若兰摸了一下发红的脸颊说道。

周伟:“吴老板?怎么回事?”。

李若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吴老板是江州的大企业家,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

李若兰的神情突然间变得非常痛苦,沉默了很久之后才开口说道:“吴老板是小曼的干爹,以前经常到学校来接小曼的”。

周伟苦笑着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就是开奔驰600的那个,而且车牌号还带三个八的,对吗?”。

奔驰车的事情是周伟听校卫老王说的,李若兰这一说周伟立即就想起了“黑色星期五”那天傍晚校门口众车云集的情景,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着手调查刘小曼北湖自杀一事,而后慢慢地过渡到了对索命阮音事件的调查。

“刘小曼是什么时候被……”,后面的两个字周伟没有说出口,他想说的是“包养”,不过因为刘小曼已经离世,他不愿再提及这段或许会让刘小曼在九泉之下难以平静的往事。

李若兰的鼻子抽动了一下,脸上的神情也变得极为复杂,又是良久的沉默之后她惋惜地说道:“这是去年的事了,小曼刚入校的时候和我一样,也非常鄙视那些自甘堕落的女生,不过……”。

“我知道,你不用再说下去了,死者已已,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周伟沉闷地叹了口气,直觉得胸口堵得慌。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小曼,学校里这样的情况太多了,要怪就怪这个现实的社会”,李若兰有些忿忿然地说道。

“屁话”,周伟突然间加大了嗓门,“社会?社会怎么了?现在的社会风气是不太好,可是象这样自甘堕落的行为怎么能全怪到社会的头上?如果自己洁身自好的话,又何至于惹来这么多的非议?为了成名不择手段,还说得振振有词,你怎么不去想想,为什么现在的女大学生特别是艺校女生会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反感?难道这些都是社会的责任吗?难道她们自身就没有问题吗?”。

“周老师,你别说了”,被周伟这一顿抢白,李若兰的脸都红了起来,“别人我不敢说,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不会这样的,你相信我”。

周伟微笑着点了点头,又会意地拍了拍李若兰瘦屑的肩膀,她的身体微微地有些颤抖。

虽然话说得大义凛然,不过周伟其实也挺同情刘小曼等女生的,艺校女生与其他院校不同,因为她们未来所面临的是娱乐圈,这是一个弥漫着色情与潜规则的糜烂圈子,随着拜金主义的蔓延和侵蚀,原本纯净高尚的艺术殿堂已逐渐蜕变成了色情和名利场所,为了成名不择手段不顾廉耻,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悲哀。

一个女人要想在复杂的娱乐圈立足,她所要付出的代价和艰辛是一般人所无法想象的,一般院校的大学生只有在毕业后才能体会到就业的压力,而艺校则不同,从大二开始她们就将面对未来近乎于严酷的竞争压力,除了紧张的学习和充电之外,她们往往还要参加社会上的各项选秀和艺术赛事,以企毕业后能在娱乐圈占有一席之地,不过现实却是非常残酷的,那无处不在的潜规则将这些原本清纯可人的艺校女生们蜕变成了某些人的玩物,并且由此更是形成了风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恶性循环下去。

是谁将艺校女生推向了社会舆论的峰口浪尖?

又是谁让艺校女生成了色情和堕落的代名词?

如果要让周伟来划分责任的话,他选择的是“三七开”,社会三,女生七,就此而已。

一提起刘小曼,两人的心情都变得格外沉重,周伟想的是索命阮音,李若兰想的则是姐妹情意。

“对了李若兰,刘小曼在生前除了生病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看到登天桥的时候,周伟又一次想起了索命阮音,想起了那些跳湖自杀的艺校女生。

“值得怀疑?我想想”,刘若兰抿着嘴唇沉默了很久,“具体我说不上来,反正有一段时间她的确很不对劲”。

“很不对劲?说说看”,周伟顿觉眼前一亮。

“是的,有一段时间她的心情似乎非常好,整天唱唱跳跳,开心得不得了,不过后来又变得非常消沉,整天都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还变得疑神疑鬼,据她自己说是听到了索命阮音之后才变成这样的”。

“哦”,周伟感觉有些失望了,在老琴房之谜未解的情况下,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变得毫无意义。

“唉”,提起索命阮音的时候,两人几乎同时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哀叹,而后沿着霓虹映照下的湖堤慢悠悠地往湖畔走去。

“李若兰,以后你还是别来这种地方了,这种地方来得多了,人真的会变质的,你也和同学们说说,这种地方还是少来为妙”,周伟有些悻悻然地说道。

李若兰再次撅起了嘴巴,气乎乎地说道:“我知道,不过毕竟是学校组织的呀,我们有什么办法?今天还算好的,幸亏有你在,以前沙科长在的时候,他还怂恿我们去陪他们喝酒呢”。

“什么?沙增竟然让你们干这种事情,真他妈的”,湖堤上响起了一声声愤怒的国骂。

第二卷琴湖鬼影第二十三章冲突

李若兰的话更加剧了周伟对沙增的厌恶,到这个时候周伟才明白,为什么李若兰和陈丹青会这么怕去北湖会所演出了,还真的就是送羊入虎口,而沙增作为学生科的负责人,却在当中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陪酒还是小事了,更可恶的是……,李若兰沉默了许久之后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周伟的火气又一次升了上来,虽然湖堤上的灯光并不明亮,不过李若兰仍能看见周伟的眼中在冒着火焰。

“没,没什么,周老师,请你跟院长说说吧,以后不要让我们到这种肮脏的地方来了,行吗?”,一想起今晚的会所之行,李若兰仍然有些心有余悸。

“行,这事我会向院长反映的,不过李若兰,你发现了没有?除了你和陈老师之外,好象其他同学对那里并不感冒啊”,周伟不无惋惜地叹了口气。

在来北湖会所的路上,周伟就隐隐感到车里的气氛有些浮躁,与李若兰不同的是,同行的其他女生似乎对北湖会所抱以了极大的憧憬,特别是当车子驶进会所之后,她们的目光中带着浓郁的艳羡。

尽管此行产生了一些不愉快,不过周伟仍然能强烈地感觉到,那些“成功人士”的龌龊举止带给这些艺校女生的竟然不是反感,反而更多的则是一种羡慕与向往,在她们的脸上挂着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生活的极度渴望,这一点周伟并不觉得意外,因为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是的”,李若兰无奈地点了点头。

周伟的话让她产生了激烈的共鸣,虽然她不想来,但这并不能改变其他女生对“上流社会”的向往,或者说是追名求利的虚荣心,她来艺校三年了,对于大学生群体当中的一些堕落现象有着很深刻的体会,比如说她最要好的朋友刘小曼。

回到学校后,周伟也找到陈丹青谈了谈,她所提供的情况也和李若兰说得差不多,沙增在里面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而且据陈丹青说,组织舞蹈系女生到北湖会所演出也是沙增的主意。

“妈的,这个混帐东西”,周伟愤愤地骂了起来。

不过周伟也清楚这种事不能完全怪沙增,那些虚荣心过强的女生也有责任,特别是当前的社会环境也起到了一些负面影响,教育市场化的直接后果就是把高校变成了赚钱机器,不少高校都在巧立名目地大搞创收,学费也日益水涨船高,“上不起大学”是这个阶段最为突出的问题。

浮躁的社会风气直接导致了教育环境的恶化,教学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注水文凭”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毕业就失业”、“有钱就能上大学”,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地击中了现实高等教育的软肋。

不过郑天霖则显得与众不同,他并没有在这股“创收大潮”中迷失自我,虽然艺校早就已经“断奶”,经费问题非常突出,但他仍然固守着“教书育人”的传统道德底线,在他的领导下,艺校的教学质量不但没有退化,反而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一枝独秀。

学校里都知道郑天霖有一句名言“我们绝不做文凭的印刷机器”,也正是因为如此,艺术学院的毕业率排在整个师大下属学院的最后一位,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毕业生因拿不到毕业证书而痛哭流涕。

虽然郑天霖不愿意同流合污,不过经费问题确实是艺校的瓶颈,郑天霖很早就想盖一座专业的琴房,再多添置一百台钢琴,只是苦于经费不足一直未能如愿,而作为上级的师大却一直在隔岸观火,无奈之下郑天霖只得同意了沙增提出的“创收”方案,并放手让沙增组织学生到校外演出,此举也能为一些贫困生减轻一点生活上的负担。

“唉,也真是难为郑院长了”,听完陈丹青的叙述后周伟不无感叹地说道,心里对郑天霖的尊敬不知不觉中又增进了一大截。

“是啊,老郑是很难,要收拾这么大一个摊子,还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他真的太累了”,陈丹青颇有些羞愧地说道。

“陈老师,昨天晚上郑院长是不是来找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