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保家仙 >

第87部分

保家仙-第87部分

小说: 保家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白似乎与布施以的想法一致,见危险解除了,老白早就钻回背篓里面呼呼睡了起来。

最有精神的应该是荣豆豆,尤其在喝完处男之血之后,荣豆豆就发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被他攥在手里的蛇妖青年可就倒了霉啦,竟然被其三下五除二捏成了一个球,然后想了想,不知道怎么处置,便随手丢给了一旁的黄甲星。

接过被捏成球的蛇妖青年的灵魂,黄甲星先是一愣,继而无奈的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这赤蝮罗的儿子,也是罪不该恕,具体如何发落,还是等蛇王醒来之后再做定夺吧。”说完,黄甲星从怀里掏出个小绳,将蛇妖青年捆得像个粽子般,然后随手丢进了兜里。

蛇仆并没有跟张俊石一起进去,而是转身向下行去,此间事情已了,看来他是要回去啦,张俊石转过身的时候,早已不见了蛇仆的身影,倒是那大黑蟒依旧停在原地,眼睛呆呆的看着蛇王离去的方向,张俊石忽然动了怜悯之心,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帮助这个傻大个。魂毒到底是一种什么毒,难道就没有解药吗?正想着,忽觉有人在拉自己的衣角,低头一看却是荣豆豆,张俊石微微一笑,俯下身将荣豆豆抱起,然后跟在绿鲵身后走进了那扇通往蛇府的门。

蛇应该只会杀戮与占有,它们应该不会懂得如何建筑,这一切应该都是人类所为,从那湖底钻到那石柱中去便是如此,布施以一边走着,一边想着。

这通道刚好有一人多高,像是专门为人类而建,如果是蛇类建造,不可能按照人类的身高来设计通道的高度,而且这通道的墙壁,均是以青石铺砌,与那白马镇路面的石头是同一种材质,难不成就是当年建造白马镇的人建造的这地下府邸?

通道内是暗的,没有一丝光,蛇族可以不借助光便可在黑暗中行走,但是张俊石与布施以不可以,所以布施以还是把蜡烛燃了起来。绿鲵见布施以点蜡烛,不由得皱了皱眉,似是恍然大悟一样,从一侧的墙壁内,随手掏出一面锣递到布施以面前。

不用想也知道绿鲵把这面锣递过来的用意,布施以接了过来,随手便敲了起来,当的一声响,眼前的路面瞬间便亮了起来,所发出的光茫与那柱壁一般无二,只是这墙壁却没什么变化,明亮的路面向前延展开去,把整个通道都照的很亮,此等地下奇景,怎能不让人叹为观止。

知道张俊石与布施以二人会为此感到新奇,绿鲵不忘解释道:“你们也不用感到奇怪,这里的岩层比较特殊,遇到一种特殊的振动就会发光,想必你们一路上也发现了,包括那发光的湖水,以及听到锣响便会发光的柱壁以及我们蛇府的路面,都含有那种特殊的物质,建造此间的前辈最先发现了这种奇怪的发光物,并将其广泛应用于蛇府的建造中去,所以在这地下蛇府,你根本不用点蜡烛,只要手里有一面锣就可以啦,每次锣响都能持续个十分多钟,熄灭之后,再把锣敲响,便又会亮起来。”

想不到竟然有这么奇怪的物质,张俊石上学的时候学过物理课,知道特殊频率的声波所能发出的震动是不一样的,虽然说振动可以使这种特殊物质发光,但也是对声音的频率有所要求的,就好像自己再怎么大声呼喊,它也不会亮,而只要把锣敲响就可以。张俊石不禁有些佩服那个第一个发现这一现象的人。

向前走了不远的距离,前面便豁然开朗起来,放眼望去,这是一个很大的厅堂,目测了一下,至少也应该有五十平开外,厅堂很空旷,四下里看不见一件摆设,没有棺材,没有陪葬物品,却不是这么大的一个厅作何用途,厅堂的两侧又有很多的枝门,却不知通向哪里。

绿鲵抱着蛇王走在最前面,想必也猜到了张俊石和布施以第一次到这里会吃惊,遂边走便说道:“我们这地下蛇府,共分三堂五厅六十七室,期间通道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外人第一次进来,如果没有我们领路的话,很容易迷失在这里。”






第九十九节 夷教


听说这地下府邸竟然分为三堂五厅六十七室,张俊石当下不由得暗自咋舌,心说:想不到这地下竟有这么一大片的建筑,那白马镇的范围想必也大不到哪去,这地上地下两个世界,这么多年啦一直彼此安静的存在着,互不影响,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如果白马镇的居民知道自家房子的地底下,生活着一群蛇,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张俊石:“看这建筑的规模如此之大,不知道是何人建造,想必这里之前是一座墓府吧?”

张俊石问的问题,也正是布施以想要问的,二人静静的等着绿鲵来回答。

绿鲵倒也直接,何况这张俊石和布施以二人本就是蛇王的恩人,对恩人又有何需要隐瞒的呢,遂说道:“这蛇府之前的确是一座墓府,不过并不是我们蛇族强占此处,夺了已故墓主人的住所,说起来,这墓主人与我家蛇王还是有着不浅的机缘呢。”

此墓名为商夷,距今应该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墓主人名曰李商,按照你们人类的朝代算起,他应该生活在明代,那个时候世态动乱,邪教滋生,各地更是借着教义之名不断的闹事,其实大多是各有私心的,很多无辜的百姓被煽动起来与朝廷作对,结果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其他还有很多小有名气的,想必他们的名字在现今的历史书上都不曾记载过。

李商只是那众多教派中的一个,他创立了夷教,夷字的意思代表着平安和永生,夷教的教义也就是倡导平安,教人在世上得以永生。但凡开堂立教之人大多会两下子旁门左道,就算什么都不会,但是也要会忽悠,否则是没有人愿意追随你的,当时比较流行的是请巫觋,说白了就是请男女巫师,女巫师称为巫,男巫师成为觋,但不管男女,只要会两下子,都会被很多人尊重,例如懂得一些扶鸾、请仙、符咒之法,但凡能在人前展示出来,便会被尊为大师,好酒好菜的侍奉着,好像那个年代特别流行这种巫术,甚至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邪教一个接一个的兴起。

李商本人并不会那些巫术,但李商会的东西,别人却连见都没见过,虽然李商的夷教教徒不是很多,但夷教却是发源最早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夷教的存在与李商的年纪是挂钩的,其他一些教派之所以短命多因教主本人的死去,所创立的教派一下子没有了精神支撑,便会跟着一同散去。而李商的夷教却不会,因为李商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永远都不会死,而且李商还宣扬,只要加入了夷教,均可以实现永生。起初没有人相信李商的话,可是李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在一次教众聚会的时候,李商当着所有人的面喝下了一杯毒酒,然后自己爬进了棺材,那棺材很大,里面还躺着一个刚死去不久的男童尸体,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李商嘱咐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方可开棺,到时必会复活,安排好了一切,李商才吩咐教众将棺材盖上。

李商的做法一下子便轰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而这个消息也不胫而走,很多以前对夷教闻所未闻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都想到时候一探究竟。大家都在静静的等待着,等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去验证李商到底会不会复活,转眼间到了日子,很多很多人都来围观。

教众们打开棺材,却见李商的尸体依旧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并没有丝毫复活的迹象,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李商活不过来,所谓的永生不过是个弥天大谎而已,可就在那个时候,躺在李商尸体旁边的男童尸体此时却突然睁开了眼睛,并且很麻利的起身,并从棺材里爬了出来。

男童看年纪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刚开始教徒们还是很怀疑的,纳闷这孩子怎么会活过来,遂上去询问,可是这一问不要紧,那孩子一开口就道出了几个教徒的名字,甚至连年龄籍贯都能说出来,而且无一差错,教徒们又接二连三的问了好几个问题,那男童均对答如流,再仔细看那男童的言谈举止,竟与之前的李商本人一般无二,众人这才信以为真,从那以后夷教的大名便传扬开去,夷教也迅速的得以发展壮大。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夷教的教徒数量便飙升至五万余人,李商更是从教众中挑选了两个年纪尚轻的青年作为自己的义子,并未以左右护法之职,平日里便由他俩打理教中事务。

同其他教派一样,教徒都会将自己的部分财富捐献出来,李商靠此发了大财,就在夷教日益发展壮大的时候,李商有一天却突然说要出关,到关外去。当时绝大多数教众对于李商的做法很是不解,当时的明朝,关外地广人稀,去那样一个地方去发展夷教是很不被人看好的,可李商却主意已定。

次年开春,李商便带领教众向东出了山海关,在现今的葫市以西找到了一块宝地,为什么选择这里停下来,李商并没有向众教徒说明,只说此处便是立央之地,要在这里建立夷教的大本营,遂带领左右护法及教众在此大兴土木,几乎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初步完工,纵观所有建筑,占地甚广,而且气势雄伟,路面,墙壁,以及屋顶均是以白色的石头垒砌,真犹如圣殿一般,李商更是将这座小城命名为安都,也就是今天的白马镇,安都意为平安永在生生不息之地,而这地下墓室便是在那时与安都一同修建的,只不过是秘密进行,没有几个人知道而已。

建完了安都,李商便安安稳稳的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平日里会给教众传颂一些教义,偶尔有教徒因病或者意外死去,李商均会帮助他们从新转生,起初这种做法倒也无妨,可是后来时间久了就慢慢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李商帮助教徒转生这本是一件好事,可后来一些教众为了能够在自己死后能够转生在一个好一点的躯体之上,不惜用手段去谋害他人性命,而李商本人对此事向来是不管不问,虽然他有时候也纳闷,为什么最近转生的尸体竟是些美女和帅哥。

正所谓树大招风,明朝中期邪教异端越发泛滥,更有甚至教众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万,像白莲教,这直接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地位,万不得已,朝廷对待这些邪教异端的态度,也由最开始的隐忍发展成仇视,到最后的赶尽杀绝,李商的夷教虽然声势不是很大,但是在当时那一带可是很有名声,地方官员为了立功,便把矛头对准了夷教。再加上当时接连发生的几起人口失踪案件都与夷教有关系,为了响应朝廷,也为了地方的安宁,官府出兵对夷教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捕。

当时的夷教虽然也有几万众,可都是些平民百姓,平日里种田务工还行,让他们与全副武装的官兵相对抗那简直是不堪一击。所以夷教很轻易便被官兵冲得四分五散,入教不深的就此散去,一些从关内便追随李商过来的元老这与官兵做最后的抗争,结果大多惨死在枪尖之下,安都在修建的时候,并没有构建任何的防御工事,所以官兵长驱直入的闯了进来,很多教众都劝李商逃避,可李商却说死也不离开,为了守住安都,李商率众与官兵进行了激烈的火拼,结果惨败。

最后留在李商身边的只有自己的两个义子,李商见大势已去,便带领两个义子躲入了地下幕府中,当时的李商已然是身负重伤,生命持续不了多久,遂需要一具尸体进行转生,可是下来的时候过于匆忙,眼下竟找不到一具可用的尸体。

李商收的这两名义子均是孤儿,所以跟了李商之后均改为李姓,一个叫李志,一个叫李牧,见义父已经濒死,二人便商议如何为义父转生,李志年长于李牧,私下里二人一直以兄弟相称,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由李志把自己的身体献给义父,由李牧负责守棺,当然此事是瞒着李商的,对于自己两个义子的做法,李商丝毫不知。

李志吊死了自己,然后李牧把李志的尸体抱进了棺材,李商看到自己转生的躯体竟然是义子李志的,不由得悲从中来,抱着李志的尸体便哭了起来,不过让李商悲伤地事情还不止于此,李牧在李商的背后突然刺了一刀。强忍着剧痛,李商转过身来,看见李牧那张扭曲的脸,不敢相信这个自己一直信赖的义子,会在背后捅自己一刀。

李牧看着李商,虽然也有些不忍,哭着说道:“义父,我不想跟着你躲在这暗无天日的地下,官府悬赏你的人头,我拿了你的头不但能发财,还能得个一官半爵,你就成全我吧,还有你这转生的秘密我早就知道啦,您其实什么都不会,只要进了这口封灵棺谁都可以转生,这么好的一个转生的工具,你偏偏去给那些贱民使用,如果把它献给皇上,我肯定会飞黄腾达的,所以,您也怪不得儿心狠啦。”








第一百节 李志李牧


李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