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数字生命 >

第218部分

数字生命-第218部分

小说: 数字生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松纪伊是滨吉生物在转基因领域的首席科学家,也是滨吉生物的股东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一直进入集团最高层的决策,为整个集团地发展出谋划策。当与会所有人都一一落座之后,总裁秘书将一份文件发给了大家。文件只有薄薄的两页,记录的内容是森山千里在内部会议上做的简报的内容和相关部门对这些消息的可靠程度的初步评估。隐去了消息来源。隐去了内部进行核实和咨询的部门和人员的来历,这份文件看起来有那么几分像是一个不甚完整的科幻小说地大纲。

小松纪伊瞬间愣住了。他这一刻最想做地事情就是冲到自己的办公室,给理查德·戴克发个密码邮件进行核实。如果是美国方面已经研发成熟地技术,那么,多多少少可以在理查德·戴克那里得到一些消息。小松纪伊正是理查德·戴克所联合的众多科学家中间的一员,甚至是相当重要的一员。小松纪伊对于美国在基因领域的发展从来都非常关注。可是他从来没有想到美国居然已经走在那么前面了。小松纪伊的学术功底很扎实,将基因技术逐渐引入日本国民日常生活的计划也正是来规划的。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让基因技术普及到这个程度,相应的,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对基因技术的重视程度达到日本这样的高度。一直以来,小松纪伊都为自己国家在基因技术方面的领先而感到自豪,而现在,这种自豪眼看着就烟消云散了。

小松纪伊的脸瞬间就灰白了下来。他耷拉在宽阔柔软的椅子里,一遍一遍地反复阅读着这仅仅两页的文档,仿佛他这样作就能够用自己的眼神划破虚空看透这纷繁芜杂的世界背后的隐秘,看透这他穷极一生也只能了解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的技术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

或许是在座的所有人里除了小松纪伊之外就都是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对于技术并不特别了解。或许是他们的承受能力高于小松纪伊,小松纪伊的失态没有影响到大家。董事长坐在遥远的会议室的一头。用苍老的声音说:“这是政府内部的朋友冒险提供的一份东西,大家看完之后文件就回收,销毁。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我们的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至少在某些方面。现在看起来,我们和美国,和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的差距实在是非常遥远啊。”

接下来,董事长直接点了小松纪伊的名,让他分析一下基因造人的技术。

小松纪伊勉强收回了自己不知道飘散到哪里去的神思,沉郁地说:“我只能说。很领先,太领先了。从价值上来说,如果能够通过调整基因来产生几个完美地人类样本,价值非常大。和机器人,人工智能不同,和植入芯片也不同,这种完美性是可以遗传的。就算是基因人和普通人结合。生下的孩子具有的基因特点也会比较完美,仅仅是遗传性疾病的超低发病率。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来说就是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意味着只有极少的国民财富被消耗在医疗福利领域。而且,通过调整基因,使得人体地运动能力,思维能力等等都可以有比较大的提升,甚至是外貌,体态特点。而且。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来准确控制地,效果比任何其他手段都直接。”

“那么,这项技术的难度呢?”董事长追问。

“在集团现有基础上进行追赶,至少10年到15年。”小松纪伊下了个断语。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小松纪伊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解释道:“从表面上来看需要掌握的技术里,我们集团研发本部拥有的只有一项,那就是基因的切割和组接。由于基因人不同于克隆人,整个胚胎到婴儿阶段都要在实验室里进行。人工模拟子宫的技术也需要开发。当然,这个难度不高。最为困难的是分析、破译、整理、归纳整个基因图谱,将一段段地基因对应的功能全部分析出来。这才是最难的部分。这项工作需要整理大量的基因库,分析基因库里各种遗传问题,良性的和劣性的,然后从中提取各种各样的优秀的基因片断。组成我们需要地基因样本。仅此一项工作就需要大量时间,因为很多遗传问题,包括智商,发展潜力等等都需要等样本成长到至少1岁半左右才能看出来。美国方面能有这样的成果,而且,现在的活体样本已经快16岁了,基本上可以认为他们的技术领先我们30年。”

小松纪伊的话让整个会议室里冷场了好久。董事长才非常严肃地说:“真的可以产生完美地人的话,这个价值实在是……”

是啊,如果美国有计划的产生一批完美的人类样本,不知不觉投入到社会中去。以这样一批人的智商。才干,绝对可以在十几年到几十年里形成一个精英阶层。这样一个无灾无病。平均寿命长,智商高,运动能力强的阶层很有可能可以主宰美国未来的走向。至少这样一批人地智商绝对要比最近50年里美国的任何一届政府里绝大多数人要高。而这样一批人掌握的科学界,政治界,经济界,等等,又将发生些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董事长地手指敲击着桌面,过了好一会才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上面地朋友会给我这个情报。这个,我要先去问清楚。不然,冒冒失失变成了别人手里的枪,那毕竟不是好事。不过,既然是重要地技术,我们也应该至少有些了解。小松君,关于这项技术的说明,麻烦你了。按照你的见解,将需要什么东西配合之类的,都写清楚才好。预算的问题,我想就先不作了。这本来就不是我们集团能负担得起的。我想,后天吧,我们继续在这里开会,讨论一下这个事情。今天的所有事情,大家都请守口如瓶。拜托诸位了。”

滨吉生物的董事长滨吉有形是个很有古典做派的老人。一番话虽然不多,也不复杂,但却将需要注意的事情讲了清楚。滨吉有形原先也是走技术路线出身的人,只不过相比于技术,他在经营和政治方面的嗅觉更为敏锐一点。

小松纪伊则不是,他是个典型的唯技术论着,不断研发前沿技术,并且不断把技术投入到社会实用中去是他的理想。也正是因为这样,小松纪伊才会在滨吉生物这个日本第三大的生物集团里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工作,因为从技术层面,滨吉集团是第一的。小松纪伊回到办公室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仍然是按捺下性子,对照着密码本讲大致的情况掺合着写进一份冗长的邮件。他没有理查德·戴克那样的数学头脑,这番工作就让他整个上午耗费掉了。好在他原本也没什么太多的安排。可是,他却不知道,由于察觉了自己的房间被侵入过,这个时候理查德·戴克正血红着眼睛布置着一个有一个杀机四伏的计划,冷眼看着到底是谁在触动他的数字帝国。他要过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对小松纪伊的邮件进行回复,而这几天里,小松纪伊毫无疑问是被自己的内心煎熬着的。

整个滨吉集团上上下下都不知道,滨吉有形被告知这样一份情报并不是要滨吉集团做什么,而是让滨吉集团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摆脱和政府高层合谋的形象。在一些人的心里,滨吉生物的形象,和他们的一向以来的履历,很适合作为一个牺牲品出现。滨吉有形隐隐间觉得不妥当的微妙感觉,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会有人那么绝决地对滨吉生物这个他自己看来有功于日本,有功于日本国民的集团动手而已。

滨吉生物固然在通过自己在提供实验室动物方面的优势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情况摸底,而日本的整个情报机关也开始了类似的活动,只不过他们的方向不一样。他们的首要方向是可能涉及到基因人研究的一系列科学家。

提供消息的叶山玄,自然这个时候也成为了日本情报机关重点关照的人,但是,他们却无法采取任何行动,包括跟踪。叶山玄在东京呆了没几天,在冯叙进行的关于日本战国时代的系列讲座开讲,并且引起了相当的好评之后他就去了上海。叶山学会今年的讲座日程排满了,一年有足足270场讲座,而日常管理不用他出面。叶山玄到了上海就一头扎进了数字图腾的研究中心。那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情报机关都望而兴叹的地方。

而吕璇在办完了事情之后急忙回到研究中心也的确是不得已。一方面,小玛丽的手术已经拖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将不得已采取略有冒险的手术方案,由纪容主刀。另外一方面,由于即将对印度作战,整个数字图腾的研究中心和工厂都将进入全面军事状态,进行严密的内外隔绝。到时候再想要进去,手续就麻烦死了。

第四十六章 手术

数字图腾的厂区边上的小区整个都被买了下来,一个高标准精装修的小区生生被当成了数字图腾的员工宿舍。那些醉心于研究的技术人员们喜欢这里,他们在这里一样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而距离实验室还近,不用在往返上下班上浪费时间。研究员们中间有不少人有怪癖,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有人忽然想明白了什么事情,穿着睡衣抓起员工id卡就朝实验室跑。于是,集团专门在厂区和小区之间修建了一条玻璃钢的通道,通道里用比较节能的通风手段始终维持比较温暖,而通道两头都是类似于高尔夫球场里用的那种电瓶车,带着员工卡就能使用。而自从通道建成,半夜里跑实验室的研究员越发地多了。

由于最近一段时间气氛有些紧张,数字图腾的厂区,研究区都进入了戒备状态,连带着整个居住小区也进入了戒备状态。由于忽然之间整个区域里都是大家熟悉的人,明目张胆穿着睡衣上班,直接换上实验室的服装进入工作的“不羁”青年也多了起来。而这些人的轻松,着实冲淡了整个戒备地区的凝重气氛。整个厂区里,树立起来的防空导弹和高炮阵地,打开了的蜘蛛系列装备的出击口和这些人相映成趣。

新建的研究中心是少数几个始终保持超高工作负荷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工作的人通常就直接在大楼里地休息室里休息,甚至不少人就直接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里的沙发上披上毯子倒头就睡。尤其是这几天。这里的紧张程度可以让一些没有经历过类似场面的新手累吐血。

主刀医师纪容这几天一遍遍核实各项准备工作,虽然她现在隐隐是世界显微外科和脑外科方面的第一人,但是她也从来没有进行过这样的手术。甚至9成以上的手术器械都是她从来没用过地。

另外,外界的压力也是空前地大。由于郑时文和安全局等等在各方面的情报挖掘工作,大家讨论研究之后觉得以美国的实力,在人工智能领域落后于数字图腾的程度大大小于他们原先的预计,可能也就落后他们10年左右。10年。对于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绝难再进一步的数字图腾来说。是个很有压力的数字。这些聚集起来地核心中的核心们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增加了。而对于一直在医院方面进行相对松弛的工作的纪容来说,她可从来没有在这样的气氛里工作过。整个生活都跟打仗一样。

对这个前所未有的手术的观摩团,阵容一样是空前地。观摩团恐怕要包括两到三个中央常委的人,来自军方,国家级实验室的核心研究员之类的人物也有若干。至于研究中心内部,这个标志着数字图腾的核心研究团队的尖端成果地手术,毫无疑问会受到全体的关注。基本上到了手术那天。除了必要的配属各个实验室的值班人员,其他人都会在现场或者通过同步转播来看着纪容进行手术。

然而,纪容却没有被压力打倒。好歹她也是一路苦练出来的超绝技术,除了她,恐怕没人敢接这个手术,她在这一点上还是非常有自信的。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她拿着手术单子找人签字的时候,却发现一帮人在耍宝。

项目的最高负责人吕振羽看着手术单。纳闷地说:“手术啊,直系亲属去签。你拿给玛丽安去。她和小玛丽的关系近得不能再近了。”

手术单子传到玛丽安手里。玛丽安瞪大眼睛,说:“好像她是差点死在我手里的。再说了,我和她算是什么类型地亲戚啊?这个……没办法定义吧?”玛丽安也拒绝了。

虽然这个手术有没有人签字也必然会进行下去,但纪容着实有点郁闷。又不用担什么责任,咋就那么怪异呢?

还是纪容地丈夫。翟佳雄给她出了主义。翟佳雄带着纪容直接跑到吕璇面前,把手术单仍在吕璇的写字台上。

吕璇有些纳闷:“怎么了?”

翟佳雄嘿嘿奸笑着说:“你地女人,你不管了?”

“哼!”椴儿在吕璇背后狠狠弄出了点响声。

吕璇有点尴尬:“别胡说,什么叫我的女人?”

“人家抛父弃家,不远万里到了你身边。她跟着你跑去北大西洋玩的时候,身边的信用卡里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