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十四年猎鬼人 >

第251部分

十四年猎鬼人-第251部分

小说: 十四年猎鬼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口诀尤其是咒文往往发音都比较奇怪,通常都是一些没有单独意义的字,但是连在一起却成了个拥有力量的咒语。师傅告诉我说,我们的本门技艺,大多数时候都是通过前人的总结而来,也就相当于现在很多民间的土方。祝由的法则和道门有相似之处,我们都相信天地万物无限变换循环,所谓的消亡无非就是形式上的而已,所有的能量千万年来,都是一种不断被分散继而相对集中的表现方式。师傅给我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任凭现在的科技和武器如何先进,即便是最可怕的原子弹氢弹爆炸,也及不上天地混沌时期自然的毁灭力,比起大自然来说,我们算个球。
我不想当球,但既然人人都是个球,那我就释怀多了。
此后的日子一如既往的过,和刚刚入门的时候不同,尽管我背了乱七八糟一肚子的咒文经文,但是实战经验却少得可怜。师傅这个人比较奇怪,他一般不会去接那些鸡毛蒜皮的小单子,除非人家给出的酬金实在可观。他遇到的除了那些稍微棘手的事情外,就是一些完全不要费用甚至倒贴的事。所以我常常觉得师傅是一个极端的人。在师傅觉得合适的时候,他会多多少少带着我一起去出单,我之前根深蒂固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但我却没有因此而感到崩溃,反倒开始觉得,这才是原本真实的世界,我是幸运的人,最起码我比大多数人幸运,我知道世界的样子,没白活。
一年多以后,也就是2009年的年底,师傅开始觉得我能够单独处理一些小问题,于是他开始接了不少之前不会接的小单子,但是却让我单独去做。一开始的时候,我对自己非常不自信,当我亲手送走第一个无知而可怜的亡魂的时候,我才开始体会到这种感觉的美妙。以前小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要学习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我当时一直很疑惑,不留名我们是怎么知道雷锋的呢?不过有一点老师却没有说错,当你自认为做了一件于人于己都算是好事的时候,你的心情也会因此而变得不错。而用师傅的话说,与其说是事主遇到事情找到了我们,到不如说是那些鬼魂因为某个机缘选择了我们的帮忙。而他之所以选择我们,是因为我们懂得善待。
从那时候起,师傅让我单独做的单子,他就不再问我分酬劳,而是我自己一人独得。师傅偶尔会带着我一起去出单,却还是按照之前的约定,分了我一部分。我必须说的是,2000年开始,由于经济格局的关系,物价开始上涨,钱慢慢变得不如以前那么值钱了,所以我们也相应做出了抬价。顺应大流嘛。而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因为吃住都在师傅家里,我其实是不用花多少钱的,我的钱就用来买买烟酒等。虽然谈不上富贵,但是却比很多上班族打工族好一些。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意识到干这行不但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心智,磨练意志,帮助活人是在积德,帮助鬼魂更是在积阴德。没准等我几十年后挂了,还能在另一个世界当个官什么的,而按师傅的话来说,在那个世界里当个管事的官,那可真不是什么好差事,因为人死后该当去到我们口中常说的“属于自己的地方”,而那些官却是死了都不能消停。不过师傅也强调说,那也是在做好事,死后当的官,可比很多活着的大官强。至少不会表里不一,更不会欺负百姓。
2000年年中的时候,两年前被我砸了几板砖的任道士再度拜访。师傅也如以前一样,让他在院子外面挠了半天的门。直到我实在没烟抽了必须得上街买的时候,师傅才说,出去你该去哪就去哪,别搭理这家伙。于是我开门出去后,任道士仔细辨认了我一下,也许是响起来这就是几年前跟自己打一架的帅哥。我本来想按照师傅的吩咐,完全不理他的,谁知道在我路过他身边的时候,他竟然扑通一声给我跪下了。
这就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但是我并没有伸手去扶起他。心想不过就是几年前揍了你一顿顿吗你至于害怕成这样吗,我现在手上除了打火机别的都没有,想砸你还没办法呢。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任道士突然跟我说,小兄弟,劳烦你转告武师傅,陈老板快要不行了。前年他说要陈老板自己来找他,陈老板当时连下床都困难,他也不愿意打电话,这当中的恩恩怨怨,武师傅是知道的。请你一定转告他,陈老板真的快不行了,如果武师傅还不去的话,恐怕是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他的一番话说得我莫名其妙的。自从之前听说了陈老板这个人以后,师傅一直对他闭口不提。我新鲜了一段日子后,也渐渐把这个事给忘了。我对任道士印象不太好,因为他第一次给我的印象就是个打算翻墙的贼。于是我在心里就构筑了这样一个画面:有一个家财万贯长得很像是《少林足球》里谢贤那副打扮的精瘦男人,一定带着难看的墨镜,穿着雪白笔挺的西装,他自持财力雄厚,于是养了一群道士和尚,专门为其办事。此人不可一世,又心高气傲,觉得别人都要巴结他,自己却永远不肯求人。在企图邀约我师傅入伙的时候遭到拒绝,心有不甘但有不好发作,于是几次三番的派遣自己的手下前来,以各种利益对我师傅加以诱惑。最终无果,死到临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真是非武师傅不可,这才又派了任道士来上演一场下跪救主的苦情大戏。
嗯,我觉得我还是有成为一个编剧的可能性的。所以从我几年前第一次看到任道士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只不过是个走狗。
“我不帮你。师傅不肯去,肯定有他的理由。”我这么回答任道士。任道士很是焦急,他说,不需要你帮我劝动你师傅,你只需要把情况告诉他,如果他坚持不来,那谁也没有办法了。说完他就站起身来,对我行了个礼,然后说,小兄弟,人命关天,也就是带个话而已,麻烦你了。没等我答应,他就转身走掉了。
我心里一片省略号,然后到巷子口的转角买了烟,回了师傅家里。任道士的那番话我琢磨了很长时间,觉得不就是一句话吗,而且也不是我主动去招上的,人家自己要跟我说,我就还是告诉师傅好了。我虽然单独出过一些业务,也见了些生死。但是每次总难控制那种生离死别的悲哀。师傅也曾告诉我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假若那个陈老板真的快死了,不管他以前是个什么人,跟师傅有过如何的恩怨,这句话我还是应当带到的。
巧的是,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师傅却自己问我,任道士走了吗?我说走了。师傅说哦,他看见你说什么了吗?我说说了。师傅问我说的内容是什么,我告诉他,他让我转告你,陈老板快死了,想亲自来都下不了床,只能派他来了。师傅一愣,问我说,还有别的吗?我说没有了,他就让我把这句话转告给你。师傅一拍桌子说,那你他妈怎么现在才告诉我?我装作有点委屈的说,不是你让我别搭理他的吗?师傅有点生气,但是他也没有反驳我的理由,他那种纠结的样子看得我挺爽的。
师傅放下手中的碗筷,把双手十指交叉,然后低头思考了一会。接着对我说,你赶紧吃玩,吃完了跟我走。我问师傅,走?去哪?师傅说,你不是一直都想知道那个陈老板是谁吗?今天我们就去他家。
我也跟着放下碗筷,对师傅说,可是你曾经说的,你不愿意参合他的事情吗?现在怎么又想去了?师傅说,这件事说来话长了,十多年的恩恩怨怨,谁还没个脾气吗?本来我们俩一直都在斗气,我也打算和他老死不相往来的,可如今他却要死了,相识一场,咱们还是得去看看。我问师傅,这个陈老板,到底是什么人?
师傅叹了口气说,他是个老中医,也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



'正文 09。中医'

我有点惊诧,因为我一直都认为师傅跟那个陈老板是有仇的。否则为什么两人关系这么僵呢。于是我问师傅说,头几次看陈老板派人来找你,你都不理他们,我真没想到你们竟然是朋友。;
师傅叹了口气说,你还是先吃饭吧。吃完就别洗碗了,咱们先去了再说。
一般来说,师傅这种有点强迫症的人,是不允许吃完饭不洗碗这种举动的。也正是因为跟着师傅的那几年,练就了我专业资深洗碗工的技艺。而且那天吃完饭后,出门的时候,师傅还特意背上了一个大大的单肩包。以往我跟随师傅出单,从来都是看到他只带几样随身的东西,例如花名册,例如红绳、罗盘和坟土之类的,偶尔会带点装神弄鬼的东西,如一些木印,铃铛桃木剑等。师傅在之前花了不少时间教会我看罗盘,他告诉我说,罗盘上的天干地支等,其实还是八卦演变而来,而我们不是看风水的先生,所以对于罗盘只需要查看鬼魂动向即可,虽然不算简单,但我也慢慢学会并熟悉起来。师傅甚至送了我一副罗盘,还给了我开盘咒,好让我的罗盘认识我这个主人,而不像别的罗盘一样,谁拿着都是一样的效果。但是这次师傅特别背上了一个包,这似乎是在跟我说,这次的事情,他必须格外的谨慎。
按照师傅所说,陈老板住所的位置,距离师傅家还是挺远的。需要转车好几次,邻近乡下了。师傅一辈子都不会开车,所以也就没有买车的必要。公车的弊端在于它几乎见站就停,而好处则在于方便了沿途的百姓,也给了我更多听师傅说故事的时间。
在车上,我问起师傅,这个陈老板是怎么样一个人,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时候,师傅跟我说了这么一段往事。
大概在二十年前,那时候师傅还根本就不认识陈老板,而陈老板就已经是一个比较有名的老中医了。师傅说,陈老板岁数比他要大一些,第一次认识,两人彼此是一个生意的关系。我问师傅,原来你以前还做过生意的。师傅翻了个白眼说,当时陈老板是雇主,而我是帮他解决事情的人。我说哦,突然感觉自己问的问题有点白痴。师傅接着说,本来因为对方是中医,所以一开始多少就觉得亲切了一些。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说不知道。师傅说,在中医这个学派出现以前,最多的就是巫医了。而中医则是经由巫医的演变,结合了越来越多的新发现,以及五行学说,经脉学说等,继而产生的一个相对系统化的群体。在中医出现以前,巫医成了人们寻医问药的主要途径。我问师傅说,巫医又是什么?师傅说,巫医就跟我之前和你提过的那师傅他们差不多,通过祈求敬神等方式,然后百兽百草做药,咒语做引子,古时候的巫医强调天地之间任何两样东西之间都具备一定的必然联系,无非就是个无限循环互换的过程,所以才有了一物降一物的说法,而道家后来所说的相生相克,也是基于这么一个道理。不过师傅也坦言,巫医的方式相对比较不正规,往往给人一种很玄乎的感觉。不光是病患自身,甚至连巫医本人都没办法说出理由。例如小孩子打嗝,卡鱼刺,这些严格来说并不是病,真正的医生也许就是开点药给你吃或者想法子把鱼刺取出来,但是巫医只需要画符念咒就可以解决,但是很少有人能明白这当中的原理是什么。师傅叹气说,这也是至今也是野门小流,成不了气候的主要原因。
我点头,说你是因为陈老板是中医,觉得系出同宗,这才有好感的吧。师傅苦笑着说,现在很多自称中医的人,一边在宣扬自己怎么怎么牛逼,一边又对始前的巫医嗤之以鼻,在很多西方价值观来看,中医和西医相较,中医比较像是伪科学。而在很多中医医生的眼里,他们甚至会觉得巫医才是真正的装神弄鬼。
师傅顿了顿问我,你知道张仲景吧?我说知道,东汉的医圣嘛。师傅点点头,又问我,那你知道他写的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什么吗?我说好像叫《伤寒论》。师傅说,叫《伤寒杂病论》,我那书柜里的书你怎么会没看?我有点委屈的说,这不是还没看到那去嘛,而且这是医书,又是古文的,我怎么看得懂啊。师傅摇摇头,说,《伤寒杂病论》的开篇第一章就写着:“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这句话,是在骂道家呢,早在张仲景前几百年,老子李耳将道教发扬光大,自此道家医术曾经结合了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将一个“天地万物皆有道”的理论发挥到了极致,以相生相克的原理,去糟粕,留精华,将众多精华集聚起来,认为这样能够延年益寿,百病不侵。师傅歇了歇又说,这就是道家的炼丹术,你当为什么那么多道士成天想着成仙呢。我笑了,对师傅说,我还想成仙呢。师傅接着说,张仲景那句话,就是在讥讽道医,说他们正事不干,成天研究些无谓的方术。而到唐朝的时候,另一个很有名的医生,却用自己的学识,结合了前人的经验,无声地驳斥了张仲景。我问师傅那是谁,师傅告诉我,就是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