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297部分

工业之动力帝国-第297部分

小说: 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不知道自家娘亲到底看上老外的什么东西了,梁远好奇的想着,倒是把李远玲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

    通知完亲友。李远玲也没和三人讨论刚刚现的导材料,反而和两个少女研究起今年夏天会不会流行米色的裙子。

    梁远昏昏欲睡的听着三个女人兴高采烈的讨论着时装、拎包、香水之类的话题足有半个小时。

    隐约中,大马力V8动机的咆哮声从远处断断续续的传来瞬间即近,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尖叫,看样子来车应该是停在了燃机车间的门口。

    距离李远玲放下电话才四十多分钟,接到电话的那几个人都不能这么快就抵达盛京,梁远揉了揉脸颊,打了一个哈欠。胡乱的猜测着这车的来意

    还没过二十秒,梁远就推翻了自己刚刚得出来的结论。

    跟在一名燃机车间工作人员身后,穿着墨绿色连体飞行服,拎着hgu…55/p型飞行头盔的宁雷,正在数十米开外向梁远个方向走来。

    梁远抓了抓头,心说自己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在八十年代除了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宁叔坐骑的度绝对能排进这个星球的前三之列

    盛京和北平之间的直线距离还不到7oo公里,以F14战斗机高空巡航1o45公里/小时的度来说也就是四十分钟的事。

    不过算上起降和桃仙机场至科技园这两段时间,宁雷只用了四十分钟就出现在科技园,明显是开了加力。使F14战斗机间歇的进入过音巡航状态。

    看着为宁雷带路的车间员工远离,两个少女惊喜的抱住宁雷的两只胳膊,嚷嚷着爸爸过来的好快。

    “宁雷,直接开着座机飞过来的?”李远玲指了指宁雷手中的飞行头盔。

    “听嫂子说,他们三个弄出的新东西都快赶上原子弹了,我还哪有心思呆在北平,要不是给吴老安排航班,小婉都要坐在后边跟着我一起飞过来了。”宁雷点了点头。

    “他们三个的新现能不能赶上原子弹,还得专业的技术人员过来判断,嫂子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就不给你说了,等人齐了在一起讲好了。”李远玲笑着说道。

    “不着急,不着急,嫂子和我说了我也弄不明白,刚好伟信在盛京,从桃仙到南湖就是伟信送我过来的,万一需要保密方面的事情我就让伟信去安排。”宁雷说道。

    宁雷只是性情方正、耿直,可不是心眼少,否则上一世哪能坐上大军区级别将领的位置,李远玲虽然没提保密这个话茬,但宁雷也大致猜出了李远玲把至亲好友召集到一起的目的,最起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宁雷还是耳熟能详的。

    李远玲笑着点了点头。

    一时半时不会提起导材料的话题,梁远拉着大圈椅离开了门口,拿过宁雷手中的hgu…55/p型飞行头盔摆弄了一会,有些不着调的问道:“满打满算才四十分钟,宁叔这度也太快了,音了吧?有没有被交警罚款?”

    宁雷哈哈一笑。拍了拍梁远的肩膀,说道:“有没有交警罚款小远暂时还不用跟着操心,你这个重大现要是宁叔不满意,来时候的油钱和维修费都归你报销。”

    梁远的脸色迅的垮了下来,数段音巡航下来,F14战斗机最起码也得拉进机库做个全面的大检查,就算没有问题。那条黑心的大修线也不会放过敲竹杠的机会的,随便凑些日常易损件,弄出来个三、五十万美元的维修单子简直太轻松了。

    价值上百万元的往返机票,这下可亏大了。

    “宁叔的座机还有两个架次大修,听说小远有了重大明,宁叔连检修都顾不得了。直接就飞了过来。”宁雷笑着说道。

    一来一返刚好两个起落,宁雷爽快的把“打土豪、斗地主”的心思摆在明面上。

    两个少女倒是对自家老爹赶过来的度无比满意,看着某人一副守财奴破财了的痛苦模样,没心没肺的揪着梁远的耳朵格格直笑。

    几人随意的聊着天,直到四个小时之后,唐婉、吴忠华、廖敏、还有时任共和国材料工程协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材料所副所长的黎庆东院士风尘仆仆的乘坐联航的专机从北平赶到了盛京。

    黎庆东和吴忠华都是毕业于共和国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联大。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两人先后考取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又依次进入美国刘易斯喷气推进中心任职。

    新中国成立之后,黎庆东和吴忠华又分别于1954年和1955年先后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两人即使年少时的同窗,又是大学时代的校友,工作后又变成了同事,黎庆东还是吴忠华和廖敏的婚姻介绍人,两人可以说相识、相交了大半生堪称莫逆。

    这次吴忠华听完李远玲要求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自己这位老友。

    李远玲刚把吴忠华等人招呼进办公室。周恒拉着梁江平也从本溪赶到了科技园。

    看到人都已经来齐,李远玲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老师,恕我卖个关子,以您和黎老的脾气,若我说完事情的因由,今天的晚饭估计就不用吃了。现在天已经晚了,我们还是先去科技园食堂吃饭,吃饱喝足,我再把事情详细和大家说一遍。”

    廖敏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小玲说得在理,老吴和老黎的脾气肯定能会干出这种事,小玲我和你说,要不是怕隔辈人笑话,这两个老头子早就揪住事主询问事情的详情了。”

    听廖敏如此说,两个院士只能苦笑,一行人乌泱乌泱的去了科技园餐厅。

    心中有事,只是简单的吃了科技园食堂例行的工作餐,一个小时后,众人来到梁远前几天和远嘉高层开大会议的那个房间。

    李远玲走上主持的位置,试了试麦克风,然后从梁远和两个少女参加青科赛讲起。

    电磁炮的立项,和东大导中心学习最新的钇钡铜氧化合物连同导线材的制作,参赛样品完成后三人打算选择对比材料,直至现了二硼化镁的全过程。

    李远玲又把自己下午在导中心亲眼所见的事实详细说了一遍,来证实三人的现完全不是技术上的疏忽或生疏所造成的误解。

    最后,李远玲总结道:“在坐的都是我的至亲挚友,我也不瞒着大家,这次请老师和黎老过来一是验证全新导材料的性能和展前景,二是,假如导材料性能优良,我打算推动国家牵头,用这种导材料的配方、生产、提纯和加工技术,交换美国ge公司的第二代单晶合金配方以及生产工艺。”

    李远玲说完,室内落针可闻,寂静一片!

 第265章 左边是地狱、右边也是

    屋里这些人当中,除了唐婉和两个丫头,不太了解李远玲口中的单晶合金配方及生产工艺,对航空行业的至高重要性之外,其余人等都对这种听起来十分神秘的金属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

    老梁同志和宁雷只知道这东西对提高飞机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剩下几人要么是材料学专家、要么是航专业,对单晶合金的作用简直像自己身体般熟悉。

    李远玲一言出口,所有人都在盘算着这笔交易的可能性。

    “呯”……。

    吴忠华重重的拍了一下沙的扶手,说道:“大方向上看,此事可行。”

    “前提是二硼化镁的应用前景足够优秀。”黎庆东补充了一句。

    唐婉看到两个技术大佬已经做出了大致判断,若有所思的说道:“最重要的是保密,否则出去随便来一嗓子就鸡飞蛋打了。”

    倏的站起身,吴忠华急切的说道:“我和老黎先去验证材料性能,江平、小玲先和唐总、宁队研究保密的问题。”

    “吴老,叫我小婉就好了,我家那口子您直接招呼大号或小雷都好,在您老面前我们可担不起唐总、宁队的”唐婉笑着说道。

    吴忠华爽快的一笑,说道:“我这个人心眼实,以后可就真把你们当晚辈看了。”

    “过年那会,我和小婉就打算过去给吴老拜年的,不过吴老刚好去了英国。今年过年吴老可不要给我和小婉继续吃闭门羹才好。”宁雷也笑着说道。

    “成,欢迎还欢迎不过来呢,小玲的大哥去了英国定居,今年会回国内过年,他家的小子可对宁雷崇拜的很,宁雷在南沙打得这两仗干净利落,扬眉吐气,海外华人感同身受,与有荣焉。”廖敏略有感触说道。

    廖敏可是真心实意把李远玲当作女儿养的,听宁雷如此说。也就不把宁雷当作外人了。

    有黎庆东这种专业的大牛在。自然不能象李远玲考察梁远三人那般,只是简单的做做实验了事,最起码动用高倍数电子显微镜,观察导状态下二硼化镁的分子间结构特点都是必要的验证步骤。

    “小玲。东大导中心的设备怎么样?”黎庆东问道。

    “应该不错吧。前段时间我吃饭时和员工聊天。听说东大导中心好像上了一台百万倍的透射式电子显微镜,不知道分析导物质的分子结构能不能够用。”李远玲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够了、够了,太够了。北平材料所的电子线显微镜才能放大2o万倍。”黎庆东极为兴奋的说道。

    不过转念一想黎庆东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东大的科研拨款怎么这么多,简直太败家了,电子显微镜上5o万倍就足够日常研究使用了,暂时不用上最新型号的。”

    “百万倍的透射式电子镜少说也得四十万美元,这辽宁省政府和国家教委都是干什么吃的,东大这样乱花钱也不管管。不上最新型号,余下的钱还能买好多别的设备。”清醒过来的黎庆东愤愤不平的说道。

    梁远既然早早就在打导方面的心思,自然对东大导中心倾力栽培,为了看起来不扎眼,梁远甚至授意香格里拉基金会把现金赞助和科研仪器赞助彻底分开。

    一般来说,东大需要的先进科研设备,只要打报告给香格里拉基金会申请,基本通过的几率能有一半左右,像导、冶金、半导体之类的重点专业,更是高达八成至九成。

    刚刚被黎庆东痛斥为败家的百万倍电子显微镜,就是某人去年亲自批的。

    当时东大导中心只是申请了一台三十万倍的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梁远看过报告后随口问了一句最先进的多少倍,结果东大收到的电子显微镜实物,从三十万倍活生生的变成了一百万。

    梁远原本还打算给两个科研大牛当带路党,见识一下院士大牛在实验室里的风采,毕竟导中心实验室的钥匙都在梁远身上揣着呢。

    不过听完这位姓黎的老头痛批东大败家,心里有鬼的梁远哪敢还向眼前凑合,万一引起李远玲对香格里拉基金会的兴趣岂不是麻烦多多。

    偷偷的对宁婉嘉的方向勾了勾手指,少女果然第一时间就现了梁远的小动作。

    “嘉嘉,钥匙给你,电子显微镜在导中心的一号实验室,我估计这个点应该是没有人了,假如有人在实验,就亮出香格里拉基金会的牌子请他们择日在继续。”梁远边说边从裤兜里掏出导中心的钥匙递了过去。

    “猪头心虚了呢。”接过梁远手中的钥匙,少女剔透的眸子里满是笑意。

    “你这个老头,是嫉妒东大这边设备好吧,我看你以后来不来东大用这台电子镜。”廖敏径直揭穿了黎庆东。

    被揭穿的黎庆东言左右而顾其他,却坚决不说不用东大的电子显微镜。

    李远玲对着梁江平招了招手,说道:“老梁,老师、师母和黎老都年纪大了,我俩过去给打个下手,保密的事情宁雷通知伟信过来研究吧。”

    梁远看着自己老娘声色不动的把自己老爹忽悠走了,不仅暗赞,只要老梁同志不和宁雷抱团,梁远自然可以狮子大开口,和宁雷讨价还价,一般来说只要不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唐婉必定是站在梁远这边的。

    虽然这件事离了组织支持肯定是玩不转的,不过远嘉也不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嘛。

    宁婉嘉跟着李远玲一行人去了导实验室,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了唐婉、宁雷、梁远、宁婉菲四人。

    听着走廊里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唐婉上上下下的看了梁远半天,突然说道:“小远是不是早就现这种导材料了?”

    梁远恰到好处的一愣,然后才笑着说道:“我倒是想呢。”

    “宁姨也觉得不可能,前些天你妈和我打电话,还开玩笑说,你们三个大言不惭的要震惊中科院,我们两个还笑了好久,真没想到,这事居然生了。”

    由于事情的真相过于荒诞,唐婉也就随口一问。

    “小远,和宁姨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要经商的论鬼心思宁姨可找不出比你还多的人了。”

    “交给国家处理好了。”梁远大义凛然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