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382部分

工业之动力帝国-第382部分

小说: 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东西和自己老子能有什么关系,梁远纳闷的想着。

    虽然老梁同志从芝麻大的梁段长变成了绿豆大的梁局长,但和梁远手中北车母公司这种堪称巨无霸的直属央企相比压根就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

    梁江平看着梁远一脸迷糊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自己这个儿子有时候精明得简直无法理喻,有时候又迷糊的可以。

    “你把整个远嘉的企业构架要么搬去了香港,要么弄到了欧洲,国内就留了一个采购型的大贸易商。你小叔说什么也不要部里给的行政级别,连入党这事儿都给推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到底打得什么念头。”

    “港基集电、浪潮、华晨动力、香格里拉可都在国内啊。”梁远大声喊冤。

    “科技园的所有员工都是外企员工吧,商飞在海外招聘组建团队后压根就没有回国的计划吧,这都两年多了如果还搞不明白什么是远嘉的企业核心也太小瞧你老子了。”梁江平自信满满的说道。

    梁远隐蔽的对着宁婉嘉撇了撇嘴角,表示怀疑。小丫头轻轻瞪了梁远一眼,回了一个你不要作死的眼神。

    “实话和你说,爸爸接到的这个政治任务就是对咱家进行统战……。”老梁同志中气十足的宣布了让梁远一个天雷滚滚的消息。

    我了个大艹的,这还让不让人活了,看起来自己老爹这是要在家里建支部开民主生活会的节奏啊。

    梁远忽然想起自己打算去北影堵大门的宏愿,一旦支部建起来自己的理想岂不成了要命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

    “妈妈绝不会同意在家里开民主生活会的。”某人在极力挣扎。

    “又不是让你和你妈入党。”老梁同志鄙视的看了梁远一眼,颇有些你这种货色也好意思提入党的意思。

    “原来是当党外的民主监督人士啊,哎呀呀,这个我最喜欢了。”某人的嘴脸变得那个利索。

    老梁同志无比藐视的看了梁远几眼。说道:“你把远嘉核心弄到国外去的那些弯弯心思都是没用的,上边说了安心研、安心生产,只要远嘉利国利民遵纪守法就算你有能耐把企业折腾成大型财团,国家也是欢迎的。”

    老梁同志的话虽然不多,梁远却仿佛被一道闪电中,短暂的一愣之后,猛地恍然大悟摇晃着手中的文件的问道:“爸爸把这个东西拿回家,莫非和我有关?或者说上边对宁姨整改过联合航空非常满意?”

    梁江平给了梁远一个算你聪明的眼神。

    梁远这几年虽然把远嘉的企业构架捣鼓的异常复杂。看起来所有企业都像在扎根于盛京,那是相对于普通人士而言。对于真正的管理精英来说,抽撕剥茧之后远嘉大规模调整背后所表达出来的意思简直昭然若揭那就是缺乏信任。

    实际上远嘉所做出的调整除了自身利益诉求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给若干年前共和国的那场运动背黑锅,在八十年代,回国工作对于大部人海外华侨来说还是一件需要理想和勇气的事情。

    虽然弄不明白某人堪称逆天的捞钱本事和战略眼光,但远嘉每个计划开始执行之后。共和国高层基本在短时间内就能分析出远嘉的最终目的,可以说高层对整个远嘉的变化和企图一直了若指掌。

    一般来说,一家年营业额十几个亿的企业在共和国内部算不不上多稀罕,就算远嘉从无到有展度极快,也只是说梁远确有商业才华而已。对于共和国来说如果需要,分分钟钟都会用比梁远更快的度创立出一家规模更大的企业。

    但是从初夏开始,远嘉走上了一条谁也看不懂的道路,如果说梁远把丰远物贸(欧洲)部分卖给德意志银行套现,还可以用商业奇才来形容的话,那么远嘉最后收购怡和的方式足以使所有知情人目瞪口呆、震撼无言。

    三年三级跳,从国内一下子蹦到香港去了,这可不是简单的业务迁移,只要远嘉整合怡和资源完毕,完全可以说天下之大有无数的地方可去。

    怡和在英国人手上大搞撤资香港时就放共和国头痛不已,如果怡和在中国人手上依旧坚持着撤资的论调,完全可以想象国际媒体会兴奋成什么模样。

    共和国在国际上向来是要面子的,回远嘉未曾收购怡和时所做过的那些企业调整,很容易使人产生某些不乐观的想法。

    一个天才少年或者说是怪物的思维谁敢说尽在掌握?对于玩政治的大佬来说,相信手中筹码的力量远大于相信嘴巴上的承诺。

    当然,把麻烦彻底抹杀掉看起来也是一个一劳永逸的选择,可惜,某人早早就拉起了一张奇大的虎皮护身。

    哪怕没有宁雷和唐婉在背后支持,单凭大手笔捐献14战斗机所形成的那个偌大的爱国华侨名头就不是那么容易搞臭抹黑的。

    更何况唐婉短时间内就把联合航空折腾的风生水起、日新月异,对于高层来说推动联合航空生化学变化的真正推手自然是心中有数。

    既然执行不了霹雳手段,那么显示菩萨心肠就成了当下最恰当的选择,因此高层祭起统战的大旗自然是在清理之中。

    翻遍梁远的社会关系,李远玲明面上不在共和国的系统之内,也不会有人会蠢到去打宁雷或是唐婉的念头,于是呼,绿豆大的梁分局长就成了执行统战计划最为恰当的目标。

    梁远这种心肠早已大大地坏了的商场老油子,自然对某些幕后交易有着敏锐的直觉,梁江平根本不用细说,关键地方提点几句梁远就猜出了事情背后大致的因由。

    当然,由于世界观波段的严重不重合,老梁同志对这件事的看法可和某人大大地不同,在梁江平看来这件事无非是组织强调改革不动摇,坚定国策安定人心的正大手段,哪能想到自己儿子早已脑补出了无数的幕后算计、刀光剑影。

    “鉴于你宁姨对联合航空的改制非常成功,上边考虑到远嘉对铁路装备行业有着很大的兴趣,索性在东北机车厂的基础上成立了一家大型股份制企业,希望能和远嘉展开良好的合作。”

    梁江平指了指梁远手中的文件,笑着说道:“赚钱的机会来了,被统战机会可是很难得的。”(未完待续……)

    ps:啊啊啊,欠账变多了,继续码字,不过大家别等,明儿放假在家,必定补上。

    满楼自己定的目标,这个月争取每天两更,算是回报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111章 谋局

    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在梁远来看肯定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比如明明是非法使用未成年劳动力这种事,在老梁同志嘴里就变成了光荣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部分。

    早在去年秋季,远嘉和东北机车厂之间就做完了资产和财务上的切割。

    铁道部下属的京局、盛局继续通过远嘉旗下的联合信托租赁25s编组算是回报梁远把东北机车厂从破产深渊中拉出来的一部分报酬,另一部分就是华晨动力自然而然的获得了共和国铁道部合作伙伴的资格。

    共和国铁道部的合作伙伴可不是什么企业都有资格得到的,在新世纪之前,共和国铁道部的合作伙伴几乎清一水的都是国际顶级大公司,

    类似日本东芝、三菱,联邦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意大利菲亚特、法国阿尔斯通等都是当年的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排名前列或是中游的企业。

    别说去年的远嘉,哪怕此时的远嘉收购了完整的怡和集团,从经济能力上说也就是全球五百强48o+这种吊车尾的水平。

    如果不考虑远嘉的国内背景,单ge一家就可以满足铁道部的所有技术要求,无论是内燃、电力或是燃气轮机。

    初生的华晨动力能快获得铁道部的信任,当时286的言至关重要,对于铁道部来说和华晨动力的合作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政治正确,否则铁道部押宝由燃气轮机车牵引的准高铁路,部里强大的保守势力早就开始大肆喧哗反对了。

    西方先进达国家近乎放弃不用的燃气轮机车,一家刚刚建立的私人小企业怎么可能搞明白。

    当然,长征三燃气轮机车的横空出世也算是给286的眼光加上了一个睿智注脚,所谓有贵人相助也得自身能上得去台面为佳。

    事情的种种相关条件闪电般的从心头掠过,梁远大致搞明白了统战工作的所有前因后果,看着老梁同志颇有些自得的模样,梁远有些无奈的想着,也不知道北车的横空出世和亚运会准高铁路这两件事是不是286的手笔。

    否则就算傅恒宇再以锐意进取能力群而著称。近乎涉及整个铁道部的技术大会战和大规模体制变动也不可能如此顺顺利利悄无声息就能完成的,

    一旦深入到同铁道部的合作中去,不论远嘉内部究竟是怎么想的,收购怡和成功后怕是也不能不给组织面子的。这种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重要牵扯自然要比嘴巴上的承诺靠谱得多。

    高层这随手一步棋,不光解决了怡和换手后万一不给面子的隐患,还顺带进一步加强了铁道部的改革力度震慑国内的保守势力,而修建准高铁路更是在国内舆论上打上了一记兴奋剂。

    就算远嘉主推的燃气轮机车在准高铁路上的努力失败,北平至秦皇岛这等连热门支线都算不上的铁路也不会对共和国铁路系统的全局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大佬出手果然滴水不漏。颇有些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味道,只要自己目标不变这等对于华晨动力展壮大至关重要的机会说什么也要抓住的。

    不过自己在高层或是286心中的评价怕是早已打上“奸商”两个字了吧,梁远有些哭笑不得的想着。

    管他奸商不奸商的,梁远想着自己穿越以来一直在心中蠢蠢欲动的某些理想,决定连鱼钩带诱饵的一口吞掉。

    “家里从来都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正确领导一百年不动摇的,爸爸哪里还用做什么统战工作。”

    理顺了所有前因后果的梁远情绪一松,开始和梁江平说笑。

    “既然是合作,可不能向外国人那般唯利是图,记住你宁叔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远嘉收购怡和之后一定要谨言慎行,作出一个先富带动后富的榜样来。”梁江平意有所指的说道。

    对于梁远来说,自己老爹没揪住自己的脖子强迫共产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现在居然允许自己这个大资本家为人表率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般。

    “北车这个母公司看起来强大,实际上和刘长河搞出来的路安集团没什么本质区别吧。”梁远拍了拍手中的资料,沉吟了片刻。

    北车的成立相当于把长春车辆厂、大同机车厂、大连机车厂、西安永济电机、东北机车厂这五大厂所有的精华集中到了一起,换句话说就是能干活、能赚钱的聚在一起揭竿而起了,剩下的老弱病残统统打包塞给了母公司北方铁路工业集团。

    别看北方铁路工业集团名以上是北方机车车辆股份股份公司的领导上级,实际上能不能管住梁海平领导下的北车怕是还得梁海平给面子才成。

    由于远嘉的缘故,此时的梁海平算是共和国官场上一个十分显著的另类。论业绩足以使无数人闭嘴没话说,论行政级别却连体制内的股级干部都不如。

    一般来说体制内级别才是决定一切的必杀因素,能力这个属性属于可以包装,可以造就的类似锦上添花的次要因素而已。

    问题的另类就在于梁海平属于“简在帝心”的那种火箭红人。北车成立之前,梁海平当着大部长的面,坚辞北车老总的事情在筛子一般的官场更是传得沸沸扬扬。

    一个手握重权背景硬得和花岗岩相仿,又没有升官上爬**的家伙在官场里绝对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原因无他,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罢了。

    “通讯实验室研的全中文汉字寻呼机的批量生产技术已经成熟,路安一只羊也是赶。加上北车母公司两只羊也是放,不如拉在一起成立个产业联盟。”梁远随手给邮电部挖了一个大坑。

    梁江平退伍之后一直在铁路口工作,对路外工作委实了解不多,自然不知道邮电部垄断的德行,听梁远如此说很有心欣慰,感觉自己这个儿子还是有大局观的。

    “那两份资料你拿着好了,有什么事情通知你小叔,铁路这边技术和现金可能没有,但厂方、地皮、人员什么的要多少有多少,只要远嘉开口无一不可。”梁江平高兴的说道。

    宁婉嘉看老梁同志把事情交代的差不多了,忍不住催促两个人赶快下车。

    和香格里拉酒店一起兴建的科技园家属楼还没入住,梁江平都不知道晚上应该在哪里休息,也就没带新秘书上门,和夏津风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