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392部分

工业之动力帝国-第392部分

小说: 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远嘉大会议之下,才是正常的按行业划分的集团类企业构架,比如联合信托、亚洲展银行、中国商飞、港基集电等等

    怡和入手之后,按远嘉大会议的集体决议,怡和香港地区的资产将在集团内部彻底分拆重组,这意味着将有无数的高级管理岗位等待有能力的人去担任。

    来自美国的李莉薇,来自大6的宫芸、吴浩,来自台湾的孙晶,来自香港本地的李胜安等等数十人都是集团打算下放到怡和的管理中坚。

    这十多名中层管理人员在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之后已经知道集团即将入手怡和。而自身也在远嘉大会议成员的考察之中,考察结果将决定个人在重组之后怡和体系的地位。

    正是因为如此李莉薇强调的重点,绝对不会是无的放矢。

    简至康显示快的翻看了手中三份文件的节略后才觉,关于gt高洁净电厂的技术资料只有一份,另外两份资料都和一位叫做欧阳文辉的人有关。

    一份是关于欧阳文辉的详细个人简历,包括欧阳文辉的家庭成员、教育背景、所从事过的行业记录和性格分析。

    另一份则是香港绿色和平组织的现状。在这份文件中毫不掩饰的提及打算聘用有着香港社团背景欧阳文辉出任香港绿色和平组织的主席,并对目前一盘散沙的香港绿色和平组织进行彻底的整改,使之成为有着强大凝聚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新机构。

    “看起来大少对gt联合循环技术上船很有信心嘛,将来这位欧阳文辉应该是集团掌控舆论的支点之一。”简至康笑着说道。

    虽然无论在中国或是美国,简至康一直从事和技术研有关的工作,但能在科学家那种高智商的群体中担任领导者,人情世故商业往来绝非一窍不通,有着充分提示的情况下看穿梁远的目的毫不稀奇。

    “李小姐在猎头行业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位欧阳文辉应该答应了集团的工作邀请了吧。”简至康随口问道。

    “简总可以称呼我的英文名字艾薇儿。”

    李莉薇嫣然一笑。继续说道:“招聘这位欧阳文辉进集团是大少的决定,听祁总说,这位欧阳先生在几个月前刚刚和大少打过官司并输得一塌糊涂。”

    “哦,还有这事儿,从来没听老祁提起过。”简至康好奇的问道。

    “这事儿还只在集团香港分公司之间流传,说来有趣,这位欧阳先生是位影视经纪人,在启德机场偶遇嘉嘉和菲菲后惊为天人。打算劝说那两位小公主加入演艺圈。”

    自从远嘉的规模越做越大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管双胞胎叫做小公主。连梁海平这种长辈都很少用“两个丫头” 来称呼双胞胎。

    当然,某人例外,经常两个丫头、两个丫头的乱叫,然后乐此不疲的挨扁。

    “听祁总说欧阳先生当着大少的面才给两个小公主开出两百万港元的合约,当场就被大少给鄙视了。”

    “不久之后,大少带着两个小公主在香港游玩又和这位欧阳先生在大街上重逢了。这次重逢双方生了言语冲突,欧阳先生不服气打算和大少斗富,那会刚好赶上集团卖掉丰远物贸欧洲分部的股份,德意志银行给大少出具了一份八亿美元的收入证明,结果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李莉薇忍不住笑了出来。

    很明显,从祁连山那边流传出来的事实都是加工之后的脱水版本,比如某人用十多种语言演绎全人类的艹之精华,比如某只萝莉拔刀怒斩后视镜之类的情节都被河蟹掉了。

    “自打见过大少我算是彻底承认真正的天才真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能成为传奇的人,不管年龄大小果然都有逸闻生。”李莉薇很是感触的说道。

    不管是简至康还是李莉薇,都把梁远不计前嫌招欧阳文辉入职远嘉,当作大人物的趣事逸闻,压根就没想到某人之所以把欧阳文辉弄进集团,其实是看中了欧阳文辉毫不要脸的无赖精神。

    在不远的未来,绿色和平组织的某些分支已经进化成具有革命性质的半暴力机构,和社团搭配刚好合适。

    如果梁远真打算搞环保,由数千名科学家组成的大自然保护协会(tn)才是理想选择。

    就这颗蓝色星球的环境保护来说,绿色和平组织基本是水变油、崔重水、可乐杀精那类民间科学家的乐园,虽然没谱但胜在影响力巨大,大自然保护协会才是这颗星球上最专业和做实事最多的环保机构。

    “艾薇儿,你现在看到的大少给人的震撼感已经差了很多,知道我当年第一次看到大少是什么感觉么?”简至康笑着说道。

    “哦,简总快快说说。”李莉薇一副非常好奇的样子。

    “当年我在桃仙机场第一眼看到大少时,大少才这么高。”

    简至康伸手比划了一下高度。

    “当时还以为他是苏总司机的晚辈,苏总告诉我这位就是早期港基集电的投资人时我一度以为是越洋飞行疲惫所产生的幻觉。”简至康大笑着说道。(未完待续……)

    ps:昨晚彻夜未归,无更,先更一章还债,若是十二点之前没第二章大家别等,明早

 第128章 把水搅浑

    简至康翻完关于欧阳文辉的资料,还没等细看gtcc高洁净电站的技术细节,房门响动,和梁远、祁连山一起出海的宫芸从外边走了进来。

    “简总好。”

    宫芸先和简至康打了招呼,然后才说道:“简总,艾薇儿,大少让我过来请你们去维多利亚湾吃饭。”

    “大少不是不耐烦和我们这些老家伙一起吃饭么,今天怎么想起来破财了。”简至康问道。

    “吃饭是在船上,今天出海祁总租了一艘游艇,托简总的福,大少说晚上请客主要是为简总接风洗尘,请我们这些本地土著算是顺带。”宫芸笑着说道。

    倒是李莉薇听说梁远晚上请吃饭,转了转眼睛说道:“简总,您和宫秘先去码头,我得回去换件礼服,这个样子可没法参加晚宴。”

    简至康倒是从善如流笑着对宫芸说道:“小宫,你要不要回去换件衣服。”

    “多谢简总,我过来时顺路回了一趟半山,晚礼服已经放在车上了。”

    简至康哈哈一笑,收拾好文件后三人离开了文华酒店。

    夜幕下的香港中环是亚洲地区经济繁荣的代表之一,中环区域众多摩天大厦的灯光反射在维多利亚湾的海面上堪比天上的星河,高架桥上的汽车长龙尽情演绎着人类文明繁华后的辉煌。

    中环七号码头。

    一艘有着浅黄色水线的中型游艇呜呜的拉起汽笛,伴随着拍击在艇处的细碎浪花,这艘灯火通明的游艇缓缓的驶离了码头。

    祁连山租赁的这艘圣洛伦号游艇要比远嘉在联邦德国的大白鲨号游艇略短些,倒是布局和大白鲨号十分类似,游艇的商务中心和提供食物酒水的吧台都是用一道隔音的落地玻璃门隔开。

    考虑到需要谈事情的缘故。圣洛伦号游艇除了艇长和船员只有三位专业的服务人员上船,两位负责食物一位负责酒水。

    不过船上的食物都是以西式的自助餐为主。加上又不是公司年会之类的大型活动,算上祁连山、纽璧坚等人游艇搭载的乘客只有七人三名服务人员倒也是富富有余。

    梁远坐在商务中心棕色的沙上看着中环区域的灯火离岸远去,对着刚刚上船的简至康点了点,说道:“这次把简总从美国找过来大事倒是没有,不过有些很琐碎的事情需要简总提出参考建议。”

    “在同联邦德国共同研cm1oo客机项目之前,我曾和欧洲的周总、刘总吹过牛皮,号称远嘉要做在部分领域可以引领人类未来的企业。”

    “当时周总和刘总都被我唬住了,由着我的性子带着远嘉一头撞进航空工业,可以说收购怡和这码子事情其实就是替当初吹过的牛皮补漏。”

    “没有怡和这等规模的企业在背后支撑,航空工业的门槛哪是那么容易迈过的。”

    “当然。现在看我补漏的效果好像还不错。” 梁远笑着摊了摊手。

    “岂止是效果不错。”

    “我来香港满打满算才两年,如果两年前刚刚抵港那会有人告诉我,说两年后你将入主怡和我肯定会把这人当作骗子,这种事情哪怕做梦都不会梦见的。” 祁连山笑呵呵的说道。

    “所以说只有大少这种人才能成为传奇,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是安心打工的好。”李莉薇补充着说道。

    “就等着大少手指缝里漏点什么出来,我捡起来以后就不愁养老了。”简至康也凑趣说道。

    知道梁远找简至康来港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之后,游艇里的众人心情不由得放松了下来。一时间艇内说笑不断气氛大好。

    既然是吃饭自然不能搞出来开会的架势,片刻之后悠扬的华尔兹从游艇的音响里响起,穿着晚礼服的宫芸和李莉薇被梁远撺掇着去了艉阱处的平台邀请各自的顶头上司跳舞。

    梁远端着一杯石榴汁冒充红酒,和简至康坐在舷窗边缘的吧台凳上说起这次招简至康来香港的因由。

    从沙上的文件袋中拽出几份薄薄的资料,从吧台上推到简至康面前,梁远笑着说道:“老简,收购怡和之前我们就决定对港灯下手以补全集团的产业链。现在怡和即将瓜熟蒂落我这次把你叫到香港来最终的目的就是为谋划港灯造势。”

    “目前港灯持有者李人的背景十分复杂。想从他手中的到港灯的控制权搞不好我们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在国内他可以划进爱国华侨那个行列和我们的祁总一样都是国家的重点统战对象。”

    说到这里。梁远看着简至康一脸“我懂的”表情只能有些无奈的笑了笑。

    在远嘉高层眼中,祁连山和共和国抗美援朝时向大6走私物资的爱国资本家类似,这个爱国华侨的名头压根是在为进口军火打掩护。

    此时祁连山倒腾f14战斗机一事在远嘉大会议级别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虽然梁远和祁连山都没表面上承认过f14战斗机入华和自己有关,但远嘉获准共和国出口武器装备研许可之后,远嘉高层对自家集团早年走私战斗机一事的判断终于敲死了最后一个钉子。

    喝了一口冒牌的红酒,梁远继续说道:“在香港土著眼中,李是香港市民财梦的要代表,在英资眼里,李又是一个可靠的代理人和合作伙伴。”

    “这个人最大的天赋其实不是做生意,而是搞人际关系,港灯这么好的技术平台在他手里可真是白瞎了。”梁远遗憾万分的说道。

    梁远对李同学的评价可不单单是有感而,在梁远原本那个位面,搞人际关系高于搞商业经营可是李同学颇为自豪自我评价。

    李同学在谈起事业接班人的话题时,曾十分遗憾的对媒体感叹过虽然两个儿子商业上的才华不缺,但若说接班两个儿子却都不适合,因为没人可以像他一样可以维护好这个商业帝国赖以支撑的人际网络。

    如果一家企业的兴旺达是因人成事,那么这家企业因人败事的几率要远远大于普通类型的企业,后世李同学满地球的折腾着撤资、抄底什么的,无非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在后代无法承接这份人际网络的情况下提前斩断某些联系而已。

    简至康哈哈一笑,说道:“大少当初在联邦德国掷地有声的那番话我可是犹言在耳,按大少的观点香港哪里还有不白瞎的企业。”

    “为了不白瞎香港这块地方,所以我们才选择收购怡和。”梁远笑着说道。

    简至康看着梁远神色轻松、态度自然,哪怕怡和即将入手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对梁远举重若轻的能耐更是佩服了一分。

    翻开身前的资料,简至康大略阅读了一下,有些惊奇的现,梁远递过来的资料中几乎包含了目前国际上所有的前沿电项目。

    从潮汐、风力、太阳能、到地热、闪电、原子能,除了传统的火电和水电剩余的电方式几乎应有尽有。

    “如果换成电子技术,我肯定能给大少一个非常合适的参考和建议,不过这份文件上的技术全是电力技术,我明白的也不是很多啊。”简至康有些纳闷的问道。

    “哈哈,老简,我给你看这份东西可不是让你去搞什么电技术,而是想和你打听下,美国哪所大学在理论论证上对文件上的新型电技术有过很深入的验证。”

    “当然,如果贝尔实验室有人从事过或者产生过关于上述电领域的新概念那就更理想了。”梁远压低声音神神秘秘的说道。

    “大少是打算……。”简至康疑惑的问道。

    “我要彻底的把水搅浑。”梁远的回答干脆利落。(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