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399部分

工业之动力帝国-第399部分

小说: 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路真正应该叫做什么?”

    “小远在商业领域有着惊人的预感,他曾经和我说过,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未来社会既是一个信息高流转,高度透明的全新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欺骗最多的时代。”

    “别管荒谬不荒谬,眼下的《港岛日报》在某个领域就是香港话语权的主要解释者,在短时间内的限定领域甚至是国际话语权的主要解释者,这种情况在不远的将来甚至会变成常态。”

    “在人类社会中,面对类似目前状况的香港人民没有什么制度是靠谱的,唯一的选择就是把人民尽量搞得靠谱一些,这就是远嘉决定永远赞助中国实验大学最主要也是最终的目地。”

    唐婉这番话中的信息量简直太大了,不光解释了远嘉在香港肆意妄为背后的真实想法,更含而不露的表达了未来远嘉在共和国国内的诉求。

    当然,唐婉这番话里有的东西是梁远说的,有的东西是唐婉自己的,也有些东西是唐婉从梁远的行动和远嘉的规划中观察总结得到的。

    一个大型财团的诞生已经是板上钉钉,如何同有关机构打交道树立起什么样的第一印象虽然梁远一直没提,但唐婉却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恰当的机会表达。

    此时的共和国整个国家都在喊着摸石头过河,面对唐婉这种至亲,面对远嘉耀眼的商业业绩,宁建中没办法甚至没什么资格拿出某条大道理来说服唐婉或是推翻唐婉话语中的道理。

    电话中只剩下丝丝的电流干扰声,许久许久之后,宁建中的声音才在电话中重新响起

    “听起来似乎很叛逆,不过婉丫头说了半天,骨子里还是强调要为人民服务嘛。”

    “是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神仙皇帝,能靠得住的从来都是人民自己。”唐婉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爸爸,这句话是的,可不是我加工的。”

    “瞧瞧,我们革命了一辈子,在下一代眼中,到底接收了一个什么样的糟糕世界。”宁建中很是自嘲的说道。

    “虽然历史总是螺旋上升的这句话是人类社会中最大的谎言,但是用来安慰人效果还是很棒的。”唐婉先是笑着说道。

    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这句也是的,我还是没做过半点加工。”

    “你家的那个小家伙还是很有意思的嘛,如果可能的话,今年过年和嘉嘉她们一起带到京城来吧。”宁建中大笑着说道。

    听宁建中如此说,唐婉心中顿时一松,知道自家闺女关于未来的个人选择算是真正的板上钉钉,虽然有些早,但宁建中已经从政治高度接受梁远成为家族中的一员,这也意味着那个圈子在梁远面前再无任何障碍可言。

    虽然此时的某人身家亿万,不拿某些规则某些圈子当回事儿也不会影响未来个人的幸福生活,但如果远嘉打算在共和国国内扎根良好的生长壮大,某个圈子或是某些人的真心认可、真心支持则是至关重要。

    深入一点说,宁建中在政治高度上认可梁远之后,假如梁远选择了从军这条道路,只要展现出真实的能力,那么未来梁远全面接手宁老爷子留下来的关系网都是正常无比的事情。

    在政治世家的运行中和某个成员结婚根本代表不任何问题,能接班、能接手上一代人脉势力的才是政治世家真正的继承人,哪怕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虽然唐婉坚信自家闺女的眼光必定,但梁远提前许多年得到了老爷子的真正认可终究还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唐婉的性子向来不比宁雷,在唐婉眼中自己闺女的幸福是第一重要的,其次才是什么国家民族之类的附属物,在家族层面既然未来大局已定,唐婉考虑了一会,决定把远嘉在海外的真正实力和未来打算向宁老爷子透露一些。

    “爸爸,从明年开始,不算基础建设投资,远嘉每年都会通过基金会向中国实验大学注入不少于四亿人民币的资金。”

    “每年最少四个亿??”宁建中的声音猛地大了起来。

    从1983年开始执行的《共和国国家高新技术展纲要》中规划:

    共和国打算在未来十五年的时间里支出百亿元人民币,对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型材料、海洋技术这八大领域进行有计划的扶植,用来提升新世纪共和国的国际竞争力。

    这就是后世共和国民众耳熟能详的863计划。(未完待续。)

 第139章 混乱的欧洲航空

    在八、九十年代特殊的国情之下,集共和国举国之力所投资的863计划中,如果计算年平均投资额才只有667亿元,现在远嘉一家每年就要向刚成立的实验大学扔进去至少4个亿,还不包括基础建设投资。

    一头是共和国上百万科研工作者分吃667亿,一边是一家新大学独吞4个亿,这种数据间最直观的对比,在共和国科技人员眼中会出任何华丽的形容词所带来的震撼效果。

    当然,这种震撼效果对于不是科研人员的宁建中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忽然,宁建中有些理解唐婉刚才所说话语中的背后含义,也理解唐婉把这件事通知自己的意思。

    这种事情只能通过国家来规划,否则一旦被媒体披露出去,对共和国国内所造成的冲击简直无法预期,这个消息先不说对错,单纯这种数字上的对比就是一颗思想上的巨当量氢弹。

    “婉丫头,你打算怎么捐助?”

    以宁建中对唐婉性情的了解,自然知道唐婉肯定不会把资金弄到民政部、教育部之类的衙门过一次手、扒一层皮,但是官僚的德性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宁建中也是了解无比。

    这块四个亿的肥肉别的部门不说,教育部、民政部、科委这三家说什么也不会放过扒皮的机会,有组织的系统性贪婪到底能爆出多大的力量宁建中自然心中有数,这根本不是权势可以解决的问题。

    稍一不慎,这事儿绝对会好事变坏事,甚至牵连着远嘉在国内无法立足都不算危言耸听。

    “当初,得知纪四爷进京的消息之后,小远曾在远嘉高层的碰头会上提过一个问题,被狗汪了一下到底该怎么办?”唐婉随口又把伤痕累累的某人重新捞起充当背景道具。

    “哪怕不考虑效果,你放下身段去和他一起对着汪还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

    “小远总归是年轻气盛,动不动就想拿起棒子自己动手。”唐婉边说边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好了,好了。现在的纪书记名满天下已经很惨了,婉丫头就不要指桑骂槐的落井下石了。”宁建中的语气中也满是无奈。

    唐婉也算是宁建中看着长大的,宁建中自然清楚自家小儿媳得理不让人的性子。

    唐婉咯咯一笑,终于放过了某个伤痕累累的背景道具。说道:“爸爸,说点难听的什么东西就得什么东西对待,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才是最理想的处理方案。”

    “婉丫头,你是指……新成立一个部门?”宁建中有些不理解的问道。

    “应该不是新成立的部门,不过这个部门的全新程度也算是国务院里历史最短的。去年过年时宁雷和爸爸聊到级计算机时不是说过嘛,打算推动国家成立全新的大数据部,部级衙门虽然难建,但数据司的成立还是十分顺利的。”

    在级计算机研制成功之前,梁远曾给宁雷出过一个馊主意,打着国家安全的名义把共和国未来所有的复杂、大规模计算处理能力、大规模计算处理需求、大规模计算处理资格一举垄断之。

    别看数据司这个衙门现在不起眼,未来数字以及大批量数字处理技术在现代政府中所扮演的角色将是无可替代的,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是现代国家实施行政能力时最为重要的事实参考。

    在未来,大数据,将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走向。甚至生死存亡。

    这个数据处理部门稍微换个皮,就可以担当国家级的预、决算中心,如果将机构下沉,将网络下沉,充当省、市级别的预决算中心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而财权在现代社会的地位用不着任何人加以强调。

    可以说梁远对这个新成立的部门下了极深极深的心思,有着极大极大的期望。

    衙门的最佳对手是什么,当然也是衙门。

    “实验性的算马上就在科技园下线了,按远嘉一贯的营销方式,肯定是把产品尽早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去。新成立的数据司在短时间内会被国际前沿的电脑硬件设备武装到牙齿,充满未来的气息。”

    “到时候打着人类未来领先科技的名义,我们会把中国实验大学、数据司、基金会所有的行政运行、财务运转彻底搬到全新的计算机网络上,同时也会邀请教育部、科委、民政部作为第三方进行有效监督。”

    梁远给唐婉出的主意其实很简单。核心就是先用科技武装一个逼格奇高的高透明度白纸样衙门,然后扔进官场大缸里,想贪污,想扒皮,没问题,先去把逼格整得和老子一样高你才有机会、你才有资格。

    如果财政部。科委和民政部敢把自身衙门的数据扔给数据司进行处理,以八、九十年代共和国官方行政的管理水平来说,就相当于把本部门的小辫子免费送给数据司。

    自二战后民族意识觉醒、思想解放以来,先进科技在这个时代天然就占据着道德高地,普通人类对实物科技的敬畏也越明显。

    如果在辅助唐婉在官僚系统的强势地位,远嘉捐给中国实验大学的资金完全有可能在彻底透明的环境下运行。

    一番努力之后,好处谁都得不到,对于传统官僚机构来说也不算什么难堪,特别是输给新生的官僚机构时。

    宁建中想了想,觉得唐婉的计划十分可行,不过作为算的硬件白痴宁建中有些不放心的问道:“婉丫头,你确定那个级计算机所搭建的系统能解决日常办公中的实际问题?”

    “技术上肯定没问题。”唐婉信心十足的回答道。

    梁远对未来的判断的准确程度早已深深影响着身边的其他人,唐婉对梁远在技术方面的眼光完全是百分之一百的信赖。

    “婉丫头,如果计划真的实行,远嘉这是打算再造一个863啊,既然你们有这个心,不要着急放消息,我和老领导们好好研究下,看看如何较少这件事情的不良冲击力又能最大化的助推改革。”宁建中最终给实验大学这件事定了调子。

    谈过正事儿,唐婉又陪着老爷子拉了一会家常,直到宋晓薇把晚饭送到房间才挂断了电话。

    在同一时刻的联邦德国。由于接近七小时时差缘故,联邦德国还处于下午阳光的笼罩之下。

    看完香港的全天新闻,周远航用手指敲了敲身前的矮几,带着几分闲聊的随意说道:“老刘。你说大少在收购怡和的合约上留了一个尾巴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周远航口中的合约尾巴自然是指不久前,怡和召开新闻布会时南非1o24国际投资集团和怡和策略双方约定:

    “在1989年12月1日之后,(百慕大)怡和策略控股有限公司将第一上市地位转移至英国伦敦的计划保持不变,预期三年内终结香港的第二上市地位的计划暂时冻结……。”这档子事情。

    刘文岳放下手中的那份《港岛日报》,慢慢的伸了一个懒腰。才开口说道:“这事儿应该是大少预防性的挖的一个坑,主要看国内对我们的态度,并购怡和成功之后,远嘉的规模对于国内的管理者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

    “别看大少行为激进经营企业跟走钢丝相仿,如果老周你仔细留意大少的经营事实,你会现大少其实保守的很,在商业上除了远嘉自己他谁都不相信,和国内能谈妥所谓终结香港第二上市地位的计划自然是永远冻结,如果谈不妥,搞不好大少跑路的度会比西门凯撒克还快。”

    周远航先是点了点头认同了刘文岳的分析。然后继续说道:“我觉得这事和我们收购英国肖特公司或许也有联系。”

    “哦?老周你说说看。”刘文岳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

    “老刘在欧洲呆的时间也不短了,对欧洲航空界一团乱麻似的关系也该有了大概的了解吧。”

    “简直就是一滩烂泥。”刘文岳感慨的说道。

    1988年,刚刚成功拿到适航证的空中客车a32o型单通道窄体干线客机演绎一个让人十分悲伤的秀,在法国小镇哈布塞姆举行的公开性飞行表演中悲催的坠毁,造成了三名乘客死亡的航空事故。

    事故本身尘饭涂羹没什么可说的,让人感到意味深长的是事故生后欧洲英、法、德三国围绕这起事故所产生的背后博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